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784章 金恩惠

书名: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李淏看向王珠,暗想这个未免也太狂妄了些。

——做说客就做说客,竟还能腼着张臭脸说是替我出谋划策?

但他还是微微笑道:“愿闻其详。”

王珠道:“大君不愿直接答应这桩婚事,非是怕建奴怪罪整个朝鲜国,而是怕建奴怪罪你一人,勒令朝鲜把你再送回去。然也?”

纵使李淏涵养再高,听了这话也不悦起来。

西吧,凯杂西!

王珠却是又道:“大君你既无建奴支持、又无我大楚支持,是极难从李瀇手中抢过世子之位的。哪怕你最后说服一众大臣和国主、哪怕你登上王位,但只要我楚朝不承认你的王位,何时派兵征讨彼国都师出有名。”

“你们先打过八旗大军再谈……”

“大君你是在赌吗?”

李淏默然。

王珠道:“大君想要两头不得罪,鄙人虽看不上这种做法。但确时也有两头不得罪的办法,无非是由彼国国主出面应允这门婚事。如此一来,建奴要怪,也不是怪在大君你一人头上,而是有整个朝鲜国将此事担下来。”

“父王已经拒绝了。”

“并非没有转机。”王珠叹道:“我实话说吧,舍弟的意思,是希望我求娶彼国左议政大臣金自点的女儿。我本不愿娶,想要直接说服大君……”

李淏目光一动,道:“楚公的此法,显然棋高一筹。”

王珠暗道棋高一筹个屁,无非是算到你是个窝囊废。

他点了点头,道:“金自点如今是最得彼国国主信任的重臣。若是我娶了他的女儿,他自然无法再统领亲清派,立场自然要变。他为了自保,必然要劝说彼国国主应允你与我楚朝联姻,大君你本就得亲楚派的支持,再加上金自点,在朝鲜国的势力远胜过李瀇,在外又有我大楚支持。还逼得彼国国主与你站到了共同立场。牵一发而动全身,你的胜算将大大提高。”

李淏对王珠的观感又重新好了不少。

比起破釜沉舟、立场鲜明地联合楚朝,他更喜欢这样能沾更多好处、而少一些风险的策略。

他身子微微前倾,道:“但左议政大人乃我朝亲清派的领袖,此事怕不容易?”

“所以,需要大君你的帮忙。”

“王公子想如何做?”

王珠淡淡道:“不难,只需能让我与金恩惠相处两个时辰,则事成矣。”

李淏一愣,再一看王珠那张脸,那一身气派,点点头笑了一笑。

“好!”李淏抚掌道:“来人,拿酒来。”

等下人端了一壶酒,李淏亲手斟了两杯,敬王珠道:“我少时饮酒太过,本已戒酒。今日得遇王公子,愿破戒饮上一杯。请……”

反正,他每次遇到值得拉拢的人,都要破戒一回。

王珠也不揭破,随口喝了。

李淏又问道:“对了,却不知王公子的下策是什么?”

“下策。”王珠微微沉吟,道:“不说也罢……”

~~

金恩惠年方十六,她已有婚约在身,是许给朝鲜重臣姜弘立的外孙。

姜弘立出身朝鲜名门晋州姜氏,当年楚朝与清朝与萨尔浒大战时,姜弘立任五道都元帅支援楚军,甫一接战便大败,于是领兵投降清军。因他会满语,被清朝留用,二儿子娶了代善的养女。

等到丁卯胡乱,姜弘立更是当了清军的向导,带路攻击朝鲜。

就是这样一个叛徒,在朝鲜降清之后,反而加官进爵。

若不是金自点位高权重,还不够格把女儿嫁给其外孙。

总之,金恩惠年底便要成亲,如今正在备嫁。

但这一日,她接到淑安郡主的邀请,邀她到南山蹴鞠。

蹴鞠起源于山东的齐国,隋唐时就传入朝鲜半岛,《旧唐书·高丽传》记载“高丽妇人首加巾帼,好围棋之戏,人能蹴鞠”,说朝鲜女人个个都能踢蹴球。

南山蹴鞠场上,李淏与王珠坐在场边席上,观看了一会女子蹴鞠之后,李淏举杯与王珠敬了一杯,问道:“王公子可有把握?”

“自是有的。”

眼见金恩惠和淑安郡主已经下场,往另一个方向走去更了衣,拉着手去玩耍。

王珠站起身来。

李淏想了想,又低声提醒道:“切勿有失分寸,今日是淑安出的面,若真坏了左议政的脸面,可就弄巧成拙了。”

“大君不必多虑,我只与金恩惠聊几句话,绝不在今日碰她。”

“那就好……”

王珠离开之后,李淏独自沉吟了一会,摇着头笑了笑。

——这事还真是荒唐。

过了好一会,李淏向人吩附道:“去看看怎么样了?”

“禀大君,一开始金姑娘见了生人,拉着郡主就往南山上走,王公子跟在她们身后,后来金姑娘时不时也回头说几句……”

“禀大君,王公子送了半阙词给金姑娘,金姑娘到了小山亭处,着人抄录下来了……”

对此李淏也不意外,朝鲜贵族子女都是精晓汉学,仰慕诗文是常态。那王珠之弟素有东坡转世的名声,备几首词给王珠也实属正常。

这天王珠果然也没做什么太出格的事,但等到最后,金恩惠上了马车离开时却显然有些心绪不宁。

李淏与王珠一同乘车回去的路上,不由笑问道:“王公子用的什么手段?”

“这种事哪有什么手段可用?”王珠淡淡道:“真要说起来,也唯有‘潘驴邓小闲’五字而已。”

李淏一愣,又问:“何谓‘潘驴邓小闲’?”

王珠显然有些疲倦,倚着车壁也不答。

于他而言,今日这种小心翼翼顾着金恩惠的心思,显然比以前做生意要累得多。

接下来连着两日,淑安郡主都接着邀请金恩惠到府中相伴。

王珠则是借机与金恩惠相处,两人已能够避开耳目、独自躲到僻静处说话。

但到了第三日,王珠却不再让李淏以淑安之名邀请金恩惠。

李淏不由问道:“王公子何不一鼓作气?”

王珠淡淡道:“她今日不见我,必定惶惶不安,我明日再劝她与我私奔,则事可成矣。”

李淏抚掌叹赞。

次日,下人禀报,金恩惠早早便来求见郡主,李淏今日要去上朝,闻言只是露出果然如此的笑容,吩咐家中嬷嬷放王珠进庭院与金恩惠私会之后,他理了理朝服,自去上朝。

等下朝归家,李淏第一件事便是向嬷嬷问起王珠之事。

“禀大君,王公子在半个时辰前已驾车带着金姑娘离府……”

李淏眉头一皱。

这显然与王珠说好的不同。

本来都说好了,过两日王珠自己想办法让金恩惠从金府跟他走,怎么能从自己府上把人带走?!

“淑安呢?”

“郡主还在院里。”

李淏大步流星向淑安的院里走去,一推门,一名女子回过头。

彼此一见,两人都愣了一下。

“见过大君。”

李淏目光落在金恩惠脸上,一个不好的预感登时浮了上来。

“怎么是你?淑安人呢?王珠把淑安带到哪去了?!”

“他他……他说……是大君吩咐他把郡主带回济南与齐王成婚……”

“我吩咐的?”

话音未了,只见一名心腹慌慌忙忙冲上来。

“大君……不好了!信令不见了……贼人留下了一封信……”

李淏接过一看,见上面赫然写着:“大君不愿取上策、而取中策。鄙人只好弃中策、而取下策。我主齐王雄姿英发,贺大君得此佳婿。唯愿你我同心协力,共克时艰……”

李淏身子一晃。

“西吧!”

昏昏沉沉中,他蓦然想到与王珠初见时的场景。

“却不知王公子的下策是什么?”

“下策,不说也罢……”

~~

是夜,金恩惠小心翼翼地摊开一张纸,凝视着上面的词句,眼中泪花闪动。

“有个盈盈骑马过,薄妆浅黛亦风流。见人羞涩却回头……”

~~

汉江之上,一艘客船顺江而下。

王珠负手立于船头。

“二公子,你此举有悖国公爷的吩咐!”

“那你想怎样?”王珠淡淡道,“你不妨调头回去?”

“呃……”

王珠不再理会那名兵士,只一脸倨傲地望着江面。

他想起自己当年喝骂王笑的那一句“你不娶也得娶”,也想起王笑喝骂自己的那一句“你不娶也得娶。”

呵。

“我不想继弦,就没有可以逼我。爹不能,你王笑也不能……”

海书网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412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