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87章 漏网鱼

书名:我非痴愚实乃纯良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2

楚建武四年,十一月。

西南的战报已传到京城,得知王师平定了四川,满朝弹冠相庆。

这大楚自延光年间以来,天灾不断、流寇四起、外虏入侵、分崩离析,终于在如今又平定了天下,有了中兴之势……

好吧,其实能剿灭献贼,官员们早都料到了,真的没什么稀奇的,贺奏早两个月都写好了,听到消息的时候大家心里根本就波澜不惊,表面上却还要痛哭流涕,哭上几句“终于啊!海内大定!社稷复兴!”

唯一绞尽脑汁要想的反而是敢怎么上表给晋王请封,把封号换成“秦王”大概能显得更尊贵一些,却已不足以匹配他的功勋。

或者学着那清朝封一个“皇姐夫摄政王”不成?再不然学着那王莽封个“宰衡”位在诸王公之上,亦或干脆加个“假皇帝”?总之都是有古例可循之事,历代先贤何等棘手问题没有遇到过,难不倒大家……

这些心思是有不少人想着,真正说出来的人却少。

然而,随着具体的战报传来,不少官员是把贺奏收起来,转而弹劾起唐节来……

而各部吏员对于西南战况的讨论,也从褒扬渐渐转化成贬义的议论。

“朝廷耗费大量的钱粮西征,把无往不胜的王师交给武定侯,竟还能打成这样?”

“养寇自重呗,又岂是什么新鲜事?先帝时官兵剿匪,剿来剿去流寇却越来越多,还不就是因为这样。”

“晋王向来最恨这些军头藏着私心,且看吧,此次唐节的功劳一笔抹杀也有可能……”

“怎么了怎么了?”又有还不知详情的吏员凑上前,问道:“西南不是大胜了吗?据说朝廷已光复所有疆域,你们在讨论什么?”

“你没听说吗?唐节大胜之下,却还是让李如靖带着三万残部遁入缅甸了。”

“这……不过是些许残兵败将逃到化外,有什么大不了的?”

“呵,事情没这么简单。据说,当时涪江一战,李如靖军粮被烧,都被我大军包围了。这本是必然大败之境,竟是让他带人逃出生天了。”

“这也正常,献贼以往不就是如此擅于逃窜吗?”

“可当时李如靖残部万余人四日奔至川西山区,他哪来的粮草行军?”

“许是……饿着?”

“哼,唐节却不慌不忙,先收复成都,控制了四川,这才带兵南下。但已错过了时机,李如靖已在凉山整合好三万兵马,徐徐退往西南。”

“不错,李如靖行至大理,恰遇史将军。史将军于洱海畔设下伏兵,包围了这支流寇。结果呢,唐节率军赶到,反而打乱了史将军的布置,李如靖趁机脱困,逃入缅甸。”

“彼时若领兵追上,还是可毕全功于一役,斩草除根。但他们竟是不追了,气煞我也!”

“此事已经很清楚了,若不是唐节故意纵容,不可能会有这样的结果,养寇自重!养寇自重!”

“不难猜啊,唐节无非是想坐镇西南封王,朝廷岂会遂了他的意?晋王现已有了决断,召回唐节,令刘一口将军坐镇西南,往后五年、十年,这些边镇大将轮换一遍,或可杜绝这些军头的野心……”

“何用?大错已铸成,打蛇不死,终留了遗患,别的不说,往后西南驻军不能裁撤,又要花费多少民脂民膏?!”

“要我说,唐节此次过大于功,这一仗换作谁去打都不至于打成这样。”

“……”

这一片议论之后,却也有几个小吏侧目相看,并不参与,唯有到了私下中,他们才彼此会心地对视一眼,稍稍评论两句。

“林将军在福建放跑了郑氏,武定侯在云南放跑了李如靖……只怕不是巧合吧?”

“驱虎吞狼?”

“想想晋王的年纪,岂会只满足于光复社稷?”

“哈,可惜了武定侯……”

~~

这在一片议论纷纷中,唐节也终于回京述职。

因楚朝如今的兵将分离制度,平定四川后换个人坐镇倒也没什么影响。

回了京城之后,见京中舆论对自己并不友好,唐节一开始也颇为生气,但之后却也释然了。

因为他有了新的爱好,已不太把心思放在这事上面……

“你说,我们能不能搞一种战术,叫骑炮?”

“什么?”

“用骑兵拖着炮,既有火炮的优势,又有速度的优势,你觉得怎么样?”

在皇宫中王笑的公房中,唐节这般问了一句之后,王笑摇了摇头,道:“我觉得不怎么样。”

“我觉得很好。”唐节道:“而且可行,只要再把炮身做轻巧些,由马车拖动……”

王笑道:“那再给马车装上甲胄,又能跑,又能打,还坚固,岂不是更好?”

“你若这么说,那当然很好!”唐节道:“我最近在想,有如此火器,这天下却无人可作我们的对手,岂不太遗憾了?”

王笑瞥了他一眼,显得有些不耐,道:“你放心吧,对手多的是,个个能打趴了你。”

“真的?”唐节道:“我好想去打一打什么人。”

“先说件小事,免得我一会忘了。大哥上次和我说,让我劝你娶个妻子。”

“你大哥还是我大哥?”

“我们的大哥。”

“不必理他,我有很多姬妾。”唐节摆了摆手,淡淡道,“纳妾是个人之事,娶妻却是家族之事,唐苙无非想借机操控我。”

“大哥只怕你再这样对唐家的名声不好,让人说唐家出了个光棍。”

“晋王,别的事你都管了,这事就别管我了吧?”

王笑懒得跟唐节扯这些没用的,完成了唐苙的嘱咐便是,正经了些,道:“说说李如靖吧,你觉得此人怎么样?”

“我是不懂你那些弯弯绕绕,反正洪承志认为他不错,当时孙知新与胡敬事已经死了,又没别的选择。”

王笑眼中泛起些沉思。

西南那边的许多事都已有信报回来,他也看了,但没能亲眼见过李如靖一面就把那么重要的事交出去,终究是有些不放心。

“你对他观感如何?”

唐节想了想,道:“他这人是很能让人心折,王珰本来有些恨他,但聊过两次之后王珰又说有李如靖在,孙、胡二人不会白死。我反正是什么都不知道的,他们怎么说我怎么做,总归都是你的意思……该死,怪不得秦山河不打这一仗,他不会是故意装病吧,你看我现在的名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383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