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30章 唯我独尊

书名: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杜五郎在宫门外等了一日一夜未能见到薛白,自知失了圣眷。

这种事往后可能要酿成杀身大祸,可他并没有太过焦虑,而是选择了放弃,恢复了往日的生活节奏。

正兴六年已到了尾声,进入腊月,天气愈冷,这日他又睡了个大懒觉,窝在温暖的被窝里却又被摇醒。

“五郎,右相来访。”

“他又来找我?”

杜五郎已有些烦李泌了。

以前,他仰幕他的仙风道骨,如今却发现他执着于俗事,还不如他看得开。

脸也不洗到了堂上,杜五郎打了个哈欠,道:“大清早的,为何要来扰人清梦?”

“早前便与五郎约定再作商议。”

李泌以宰相之尊亲自前来拜会,语气还十分客气,又道:“上次问五郎之事,今日想求一个答案。”

杜五郎最擅长装糊涂,道:“哪有什么答案,过了那么久,我早便忘了。”

李泌脸色凝重,道:“此事很重要,关乎天下苍生是否将再历浩劫。”

“你们动不动就天下苍生,可我算什么啊?我近来想好了,不陪你们玩了,我归田园居。”

“如今长安死了些宗室公卿,五郎不以为意,可陛下一旦改易国号,要死多少人?武周朝的腥风血雨才过多少年,你已全忘了吗?”

“这关我什么事?你在乎李唐,我却不在乎,我只希望陛下达成所愿。”

李泌道:“我知五郎心性纯善,定不忍见苍生无辜受难。”

“你又知道,真当自己无所不知。”

杜五郎话虽这么说,态度却放软了不少,嘟囔道:“我能有什么办法?”

他想到了那日从刘介处打听到的事,薛白回到洛阳后先见了达奚盈盈,而非他或杜妗,这让他意识到杜家在更早之前就已不被薛白倚重了。

既没有兼济天下的能力,他如今只想独善其身。

李泌近来以各种手段制衡薛白,皆以失败收场,已在做最后的尝试,道:“圣心难测,唯有一人或可劝陛下回心转意。”

“我吗?”杜五郎道,“我之前已经求见了陛下,陛下不肯见我。”

“不是你。”李泌道,“五郎可否替我给皇后带几句话?”

杜五郎想了想,自己或许有些办法,比如让薛运娘去求见颜嫣。

可他并不想这么做,像这样频繁地与李泌联络肯定已经引起了薛白的注意,要是牵扯得再深,简直是在给自己招祸。

“我做不到。”杜五郎当即拒绝,道:“你怎么劝都没用,做不到就是做不到……”

~~

宫殿内暖意融融。

颜嫣如今又有了身孕,正在待产之际。与生李祚时的憔悴不同,这次她保养得宜,丰腴了许多,脸色光润有致、白皙透亮,她半倚在软榻上,隆起的腹部盖了张毯子,手拿着一卷长安城最新出的故事书在看,像一只慵懒的猫。

如今是多事之秋,在各种朝堂纷争的刺激下,文人们为了针砭时弊而进行了大量的创作,再加上造纸、印刷业的兴盛,各种书籍层出不穷,最不缺故事看。

她看到累了,正想打个盹,有宫娥过来道:“娘子,薛运娘求见。”

“让她进来吧。”

颜嫣为人随和,在宫中生活并不讲究皇后的排场,待薛运娘也还是以前的态度。

当年薛白寄居在长寿坊薛灵家中,与颜家是邻居,薛运娘姐妹还到颜家求学过一段时间,交情一向不错。

至于如今薛白因杨玉环之死而不愿见杜五郎,颜嫣却与杨玉环没甚交情,并不在乎此事。

过了一会,薛运娘入内,并不开口说国事,与往常一样关切颜嫣的生活,说些家长里短,排解无聊的小事。

直到眼看开口的时机成熟,薛运娘却欲言又止,实在是不擅长当说客。

“知你来是有事。”末了还是颜嫣看出她的异常,道:“想说什么便说吧。”

“是宰相找了我家五郎,想请皇后劝陛下对宗卿们手下留情,更不可因三庶人怪罪玄宗而改朝换代。”

颜嫣道:“郎君那性子,我岂能劝得了他?”

薛运娘也不劝,只管带话。

“宰相说,颜家世代忠义,必不忍见生灵涂炭,故而请皇后出面。”

“李泌闯了大祸,触怒了郎君,却要旁人替他收拾烂摊子。”颜嫣道:“事已至此,让李泌认了吧。”

“是。”

薛运娘不惯干涉这些大事,有些惶恐,应了之后连忙告退。

“且慢。”

颜嫣想了想,却是态度有所转变。

“你去与李泌说,我会劝一劝陛下,可未必能成。另外,我阿爷罢官之后,太子无良师管教,想请他当太子的老师,问他意下如何。”

薛运娘应下,出了宫。

回到杜宅之后,她把今日与皇后的对话与杜五郎说了,杜五郎当即就苦了脸。

“这是越陷越深了啊,还牵扯到太子,让陛下知道,又要怪我多管闲事了。”

“我们该怎么办?”

“走,我们尽快远离这些事。”

“那还给宰相带话吗?”

杜五郎想了想,既然颜嫣答应会规劝薛白,可见改朝换代这种事还是少折腾为好。

“带吧,也就这最后一次了,以后我再不会帮李泌。”

~~

“当太子的老师?”

李泌得知颜嫣的要求,先是微微苦笑着摇了摇头。

这个动作并不代表着拒绝,而是对自己的当老师能力的否定。

他曾是李亨的老师,却没能助李亨成为天子,反使之在皇位之争中丢了性命。

“皇后竟还认为我能当好这个老师?”

“那我就不知道了。”杜五郎道,“总之话我带到了,我走了。”

“嗯。”

李泌漫不经心地点点头,也不知在想什么。

杜五郎走了几步,又道:“还有,我回去就收拾行李离京,你以后都别再找我了。”

他生怕李泌没完没了,可一回头,只见李泌依旧出神,根本不在乎他的去留。

这种利用价值被用光后的冷落让杜五郎有些不爽,可等他离开李泌府邸,反而开心起来,觉得一阵轻松。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

那边,李泌坐在那思忖了良久,他的眼神近来因俗务而有些涣散,遇事也总是犹豫,不太敢当这个太子之师。

可思来想去,他还是目光坚定起来,心知若不把握这个机会,让旁人教导太子,往后安知李氏宗庙还在不在。

于是他终是提笔疾书,写了一封奏表呈于薛白,提前剖明自己的心意,以免薛白起疑心,怀疑他想要提前扶立太子。

此事稍有不慎,反而有可能连累到皇后和颜家。

一封言辞恳切的奏章写好,李泌才松了一口气,门外响起了闲云的声音。

“道长,玉真公主到长安了。”

话音才落,玉真公主已翩然入内。

她是听闻当此时节宗室遭遇大难,特意赶回来的。

两人都是道士,又心向李唐,交情还算不错,很快,玉真公主便剖明来意。

“我有一徒儿,与陛下交情甚深,我打算让她出面求情,了结阿菟一案,如何?”

“若如此,那便太好了。”

玉真公主点点头,欲言又止。

李泌看出她有话想说,问道:“真人有事但请直言。”

“宗室们想放出些舆论,给陛下施压,可行否?”

“万万不可行!”李泌道:“此事是谁在主张?一定要劝住他们。”

“我尽力一试,但未必能劝得住。”

李泌连忙又道:“切记切记,眼下一动不如一静。”

话虽如此,可近年来他早已习惯了,为这些王公贵族们做事,时常要被他们拖后腿……

~~

正兴六年的最后一次朝会,薛白下诏为高仙芝平反。

这一举动,让原本就因为和政郡主案而人心惶惶的时局更加紧张了起来。

群臣们都说天子这是不想让他们过一个好年。

可也就是在这个时候,一个传言忽然盖过所有的纷纷扰扰,甚至把惶恐的气氛都压下去了些。

一些人原本还在议论着高仙芝之事,话题也被迅速带偏到了绯闻之上。

“听说和政郡主派人刺杀杨氏其实与维护宗社颜面无关,而是出于妒忌。”

“何意?”

“简单而言,这场刺杀是因为争风吃醋。”

“谁吃谁的醋?你是说……可和政郡主与陛下是兄妹啊。”

“那可说不准,听闻他二人之间存有私情,郭公正是因知晓此事,故而确定皇位上坐的并不是李氏子孙,这才毅然起兵。”

“那圣人洗清宗室并不是因为杨氏遇刺?”

“也不是出于公义,所谓为了变法那也是假的。为了掩盖他那一桩又一桩的丑闻,都杀了多少人了。”

“真脏啊……”

偏是这种脏事最是喜闻乐道,迅速传播开来,压都压不住,很快也落入了薛白耳中。

这打乱了薛白的计划。

他很快就召见了达奚盈盈。

“查到了?消息是谁放出来的?”

“回陛下,还没查到。”达奚盈盈应道。

她每次见薛白都有些紧张。

若说早在天宝年间,她对这个英俊少年还有觊觎之心,这些年却越来越敬畏薛白,生怕再流露出半点倾慕之意,以免显得冒犯。

尤其是接手了杜妗的情报组织之后,她意识到自己对薛白的价值在于能力,需要绝对的专注。

杜妗就是不专注,对薛白有太多私情、占有欲,影响了本身的做事能力。

因此,每次觐见,达奚盈盈都会换上公服,用裹布把上身包得紧紧的,这让她有些透不过气来。

“臣怀疑是李泌故意散布消息,只是还没有证据,也不知他的目的何在。”

薛白不以为然,只是道:“此事,朕会让别人查。”

“是。”

达奚盈盈愈感压力,犹豫片刻,又道:“臣查到,玉真公主今日去见了和政郡主。”

说着,她顿了顿,又道:“是求腾空子帮的忙。”

“此事朕知道。”

达奚盈盈一愣,没想到涉及到李腾空,陛下竟亲自出面包庇。

薛白不管她是何感想,淡淡一挥手让她下去。

他独自坐在殿中,看着御案上的一封圣旨思忖了一会。

这是他方才拟好的让李泌担任教导太子的圣旨,因为颜嫣说了,他便答应下来。

思忖之后,他还是让内侍将这封圣旨颁发下去。

之后他换了一身衣服,亲自去了掖庭。

从大明宫到掖庭不用出宫,因此他没有惊动任何人。

一间宫苑中,杜妗正坐在檐下看着庭中积满落雪的树发着呆,听到推门声,一转头见薛白来了,她愣了愣。

“陛下。”

杜妗站起身来,有千言万语想说,可双唇抖动着,最后却闭上眼,道:“我认罪,确实是我派人杀了杨玉环。”

说到这里,杜妗自己也十分痛苦,因她能感受到薛白的失望。

“在掖庭这些日子我想了很多,陛下其实知道我包庇元载、对付李泌吧?你信任我,所以纵容我胡作非为,唯独没想到我会伤害你亲近之人,我知道错了。”

薛白问道:“若有一天,我把颜嫣的安危也交给你,你也会杀了她吗?”

“不会的。”杜妗连连摇头,“不一样的,颜嫣待我本就不同,可杨玉环做了什么……”

“看来你忘了,当年我们是凭她的庇护才活下来的。”

杜妗一愣,说不出话来。

她确实是忘了,以为她与薛白至今得到的一切,全是出于他们自己的谋划。

许久,她抬起头,以哀求的目光看去,只见薛白脸上一片平静。

她不知这平静意味着什么,心底愈发不安。

而她没看到的是,前一刻,薛白本已伸出手,想要抚一抚她的头。

“等这一切都过去吧。”薛白离开了宫苑时在心中想道。

他在雪地里站了一会,转身去见了李月菟。

~~

幽禁李月菟的宫苑中,雪地上有几列脚印。

薛白推门而入,只见李月菟正以与杜妗一样的姿态坐在那发着呆。

“你这里挺热闹的。”

“阿兄来了。”

李月菟像是料到他会来,头也不回地开口道,声音清冷,遥远得像是来自月亮。

“阿兄是想知道李泌是否真的与我谋划要刺杀你吧?”

“是。”薛白应道。

他今日下旨让李泌当太子的老师,那便得确认李泌的忠心。

李月菟像是什么都知道,应道:“好啊,那我告诉阿兄便是,李泌确实与我谋划要杀了你,但他也害怕你的势力反扑,因此想联合颜家一起扶李祚登基。”

“你在离间?”

“随你怎么想,可你一次次地利用、伤害身边的人,早晚会众叛亲离。”

听了她这话,薛白微微笑了一下,似在苦笑,又似乎不以为意。

李月菟道:“其实你明知杜妗会杀了杨玉环,但还是纵容她,你当了皇帝,越来越自私,越来越自大,越来越自以为是。你不感激李氏对你的接纳,不感激颜家对你的帮扶,不感激杜妗对你的痴情,不感激李泌对你的忠义,你视他们为威胁,准备将他们一一除掉,你早晚要走到孤家寡人的地步。”

她说罢,目光直勾勾地盯着薛白,像是满带着恨意。

但那恨意到最浓处,隐隐又带着些许遗憾。

薛白大概是被她说中了心事,没有反驳,径直走了出去。

他今日竟只是来自取其辱的。

在李月菟眼里,他的身影显得十分孤独。

自他当了皇帝,颜真卿走了,李岘叛了,杜妗杀了杨玉环,杜五郎疏远了,李泌既准备扶持李祚,就连颜嫣似乎也在为儿子铺路。他终于成了一个唯吾独尊的皇帝,可身边已没有任何人。

走出冷宫,薛白停下了脚步,在风雪中独立了一会儿。

……

掖庭宫中,有几个白头宫女正聚在一处闲谈,忽听到一声大喝,遂急忙往冷宫处赶去,到了一看,竟见天子半片衣襟满是鲜血,正捂着小腹踉跄而出。

“圣人?!”

老宫女们大为惊惧,道:“这是有人刺驾?”

“莫惊动了旁人了。”薛白道:“请太医来。”

半个时辰之后,李泌便匆匆入宫了。

他看到薛白腰上包着厚厚的裹布,脸色有些惨白,但总体并无大碍,微微松了一口气。

“臣有罪,圣人无恙否?”

“是你指使李月菟刺杀朕吗?”薛白问道。

李泌道:“臣未能劝阻和政郡主,罪该万死。”

“你早知她想杀我,于是顺水推舟让杜妗嫁祸于她,任她被捉,之后利用杜五郎联络皇后,以辅佐太子换取皇后的支持,准备就绪之后,再放出风声,让玉真公主引朕去见她,做得一手好局。”

李泌闻言,僵立了许久,却是不作辩解,而是一副认命了的样子,道:“请陛下处置。”

“处置你有何用?你原本就不想当这个官,朕还能杀了你不成?”薛白道。

他没让李泌等太久,直接就抛出了他的态度。

“唯有处置了李月菟,才能平息这些纷争。”

李泌一愣。

他本以为薛白要借题发挥,再次大开杀戒,没想到竟还能听到“平息”二字。

“听不懂吗?”薛白道,“李月菟既然刺杀朕,罪该处死,便赐她一杯鸩酒吧。至于其余牵连此案的人,由中书门下一一论罪……你来结案,结到朕满意为止,这便是对你的处置。”

李泌本以为今日会面对天子的雷霆震怒,引起改朝代换的惊天巨变,没想到电闪雷鸣之后,预料中的大雨却没有下来。

眼下,薛白已万事俱备,手握兵权与威望,清洗了大部分的宗卿贵胄,若想找个借口改朝换代,可谓是轻而易举,可他没有。

这或许是薛白与李泌的交易,以不改朝换代来换取李泌的绝对忠心。

不论有没有意义,李泌已别无选择。

他愈发摸不透薛白的心思了,心怀谨慎地告退,准备兢兢业业地进行结案。

薛白目送着李泌离开,解下了身上那带着血迹的裹布丢到一旁,摇了摇头,自嘲地轻哂了一声。

他懒得再处置政务,坐在大殿之上发着呆,任由时间一点点浪费,毫无往日的紧迫感。

渐渐地,夕阳从殿门斜照进来,阳光一点点拉长,在地毯上铺起一层光晕。

“郎君在做什么?”

颜嫣由永儿扶着过来。

“打发时间。”薛白应着,亲自起身去扶过颜嫣,挥退旁人,夫妻二人独自说着话。

“你甚少到前朝殿上,今日怎么过来了?”

“近来有些担心你。”颜嫣道,“怕你难受。”

“还好。”

“都办完了?”

“人杀得差不多,今日也就收个尾罢了。”

薛白看了一眼,殿内也没有别的椅子,就把还大着肚子的颜嫣扶到龙椅上坐下。

颜嫣往日不讲究虚礼,却也不由道:“我岂敢坐这位置。”

“什么位置,不过是张椅子罢了。”

薛白随口说着,把外袍脱下来给颜嫣垫在背后,以免硌到她。

至于龙椅不龙椅,他真没那么在乎。

“今日我见了李月菟,她骂我是孤家寡人,我感受颇深。”

薛白闲聊般地说着,眼看夕阳也要褪去了,亲自点亮了一盏灯。

盖上灯罩,烛光显得温馨了许多。

颜嫣笑了笑,道:“她倒也聪明,看出都是陛下的安排了。”

~~

李泌在昏暗的灯光下拟了一封封文书,眉头微皱着,有些痛惜。

他不得不调查出那些在背后散播舆论逼压薛白的宗卿与官员,再亲手处置了他们。

但至少能结案并平息事态了。

“道长,杜五郎来了,见吗?”

“见。”

很快,杜五郎进了书房,道:“我听说陛下遇刺了,可他还是不见我,出了什么事?”

“你若要离京,去便是了。”李泌道。

“为何?”

李泌剪了烛花,听着院子里雪落的簌簌声,知道这里很安静,没有旁人,方才开口回答。

“因为陛下已经不是你以前认识的那个人了,他已经是唯我独尊的帝王。”

“你到底是什么意思,遇刺的是陛下啊。”

“这一切是陛下安排的。”李泌道,“你本就知道,不是吗?你问过刘介了,陛下一回东都,便见了达奚盈盈,可见他早就想除掉颜公、杜二娘、杨妃、元载,以及宗卿贵胄们。”

杜五郎不信,可他作为与薛白最亲近之人,对这一切并非没有感知。

“不会的,这么做是为什么?”

“为了皇位稳固。”

李泌的声音显得很失落,没有一丝感情色彩。

正是因他足够冷漠,才能够从最客观、理性的角度去评价薛白。

“要稳固皇位,必然要清理反对派,变法只是一个由头,他登基不过六年,本可不必急着变法,但这么做,可以逼出那些最着急的人,遂有了洛阳的那次屠杀。”

“其实,从就食洛阳之前,陛下就准备要杀他们了,故意将他们带离了根基深厚的长安。怎能不杀他们呢?他们支持陛下继位,正是因为陛下身份存疑,有把柄可以拿捏,就像宦官喜欢拥立幼帝、昏庸的皇帝一样,可哪个掌权的皇帝不会反过来杀这些人?”

“问题在于,陛下要杀的人太多。那场杀戮颜公必然要反对。因此,他明知杜二娘要排挤颜公,还是纵容她,他回到长安,暗中授意达奚盈盈掌控局面,然后假装一怒之下,把自己的弱点暴露出来。”

“他是故意的,因为与其让旁人捏着把柄,不如掌握主动。你看,后来公卿贵胄们都反过来为他辩经,于是,他的第一个目的达到了。”

“但还不够,杨氏、杜二娘的存在也威胁着他的皇位。过去,她们二人是他最亲密的帮手,一个以贵妃身份不停提携他,一个暗中辅佐他。可到了如今,只要她们还在,便提醒着世人他是以裙带上位,夺权的手段肮脏不堪,他必须要将她们抹去,可又不愿留下薄情的名声。”

“最好的办法,借刀杀人,一箭双雕。于是,有了这次的和政郡主一案,陛下不仅把他最大的污点抹掉了,还借机杀戮了剩下的公卿贵胄。”

“末了,连和政郡主也被他赐死,宫闱旧事从此埋在尘埃之中。如今的陛下已没有任何弱点,他是薛白也好,李倩也罢,只凭他的心意,皇位稳固,唯我独尊。”

说到这里,李泌竟是淡淡笑了一下,有些唏嘘,却也有些释怀。

“听起来或许很残酷,可这是每一个政变夺权者的宿命。高处不胜寒,站在权力的巅峰,所有人都会盯着他,任何一个弱点都是致命的……”

~~

宫殿内,薛白也有些唏嘘。

“有时我也会想,若不这么做,有没有别的办法,比如,以仁德感化世人。”

“可我心里清楚,只要我还有弱点,便始终会有人觉得我好欺负,从而反对我。即使我创下再大的功绩,也不改他们吃软怕硬的秉性,或许有朝一日,有万吨巨轮驶在大唐的海域,万里坦途直接连通大食,我文成武就,却依旧难保有人会一刀捅在我心口上,然后骂我一句‘你根本不是李唐皇嗣,你这个篡位的贱隶’。”

“从我坐在这个位置上的那一刻,我便明白,阶级的对立、利益的冲突、观念的隔阂,绝不能被化解,有些人我不杀他们,他们早晚也能杀我。洛阳城那场杀戮避免不了,哪怕避得了一时,只要阶级还在,待王朝分崩离析之时,他们也必挨这一刀。”

“丈人不会明白这一点,若不送走他,他会很危险……”

说到这里,薛白无奈地笑了笑。

颜嫣握住他的手,道:“我知道,我也主张别让阿爷参与此事,又看杜二娘有排挤阿爷的心意,所以让达奚盈盈问你的意见。”

她之所以知道,是李祚说的。

李祚常到鹿园跑马射箭,这些颜嫣都知道,对颜真卿、杜妗对待李祚的态度也都看在眼里。

纵容杜妗把她阿爷从相位上赶走,是她与薛白一起商量的,因她太了解颜真卿了。若不送走,他或许会死在洛阳的那场政变中。

她以有些安慰的口吻,又道:“我知道的,你不是孤家寡人。”

“也许吧,若没有你们,我离孤家寡人已不远了。”

颜嫣道:“那你便告诉杜妗,你把杨玉环送走了?”

“她若知道,她的手下全都已被我控制,只怕更伤心。”

“不会的,她若知你不怪她,不知会多欢喜。”

“再让她吃吃教训。”

于薛白而言,杨玉环反而是最简单的,假死一次不成,那就假死两次。

此事关键不在演得真不真、朝臣们信或不信,而在于宗卿们为了杨玉环之死付出了如此惨重的代价,那就无法再否认此事了。

若再说杨玉环没事,那大家岂非是白死了?

至于杜妗的性子,薛白若不加以遏制,往后难保不会成为下一个武则天。

“若问我本意,我绝不想如此对待妗娘。可我在世时无妨,若哪天……”

“呸,不许说。”颜嫣嗔了薛白一下。

薛白也就不说了。

殿内唯一的椅子被颜嫣坐了,他干脆盘腿在地上坐下来,显得颇为轻松。

“无论如何,往后安稳了吧?”

“嗯……我想想,若我是一个看你不顺眼的宗卿贵胄,该如何笼络旁人来攻击你。”

颜嫣支着下巴想了想,竟是踢了踢薛白,道:“当今天子薄情寡义,不值得效忠。”

~~

“五郎既知陛下的为人,还不走吗?”

李泌一抒胸臆,转头看向杜五郎,道:“你是最不在乎官途的人,最能一走了知。”

杜五郎道:“你呢?你为何不走?”

“田园将芜胡不归?”李泌喃喃道,“我出山之时,本说三个月就会归去,如今却成了笼中鸟啊。”

“为何?”

“我请皇后劝说陛下宽仁,皇后却以太子托付于我,此举若深究,有扶持太子之意。今日陛下又遇刺,不论真假,我洗不清罪名。陛下大可杀我,取大唐而代之,可他留下我,是交换亦是恩义,我若辜负陛下,往后若再有变数,则无人可说服他维系李氏宗庙。”

“那我让运娘入宫见皇后,岂不是……”

“不错,五郎你或已涉及到权位之争,尽快去吧。”

杜五郎心中骇然,有心想走。

可心里抱有对薛白的义气与信任,犹道:“不会吧?”

“会与不会的,五郎留下有何用呢?”

这句话不好听,却很客观,杜五郎也无法反驳,只好道:“那你留下何用?”

“维护李唐社稷。”

杜五郎怕李泌死了,道:“陛下若下了决心,你也改变不了。”

“是否改朝换代,对陛下而言并不重要了,他已经成了名副其实的君王。”

李泌说着,眼中浮过一抹忧色,又道:“我现在担心的是太子。”

于他而言,薛白在位一日,李唐宗社就有一日的危险,只有他悉心培养李祚,等到往后薛白驾崩或退位了,才能真正放心下来。

这绝不是三个月就能做完的事。

要想归隐山林,也许要三十年,且是小心翼翼的三十年……

~~

“说来,李月菟真以为我想为祚儿铺路吗?”颜嫣忽向薛白问道。

“是。”薛白道,“我今日过去,她便想以此离间你我。”

颜嫣不由笑了起来。

“如此看来,李泌还不知道他被我们算计了?”

“可见他虽然聪明,终究是不如我们两个加在一起聪明。”

“所谓神仙人物,往后怕是只能当天子臣、太子师了。”

此事倒也简单,薛白希望李泌这个天才一心一意为他当宰相,颜嫣则想给李祚找一个好老师,于是要求李泌留下。

可留下李泌的人容易,让其一心一意地效忠却难。

薛白一直知道李月菟想杀他,但她都被押入掖庭宫了,自然动不了手。

他是故意答应让玉真公主去掖庭的,无非是为了找个理由打压李泌。

这件事做得再粗糙都没关系,只要能拿捏住李泌就行。

毕竟李泌早知李月菟要刺杀却没阻止,心中有愧。

等营造出了要颠覆李唐的气氛,薛白却忽然施恩,高高举起,轻轻放下,李泌也就不得不依了。

至于留下人之后把李祚教得对李氏有归属感,薛白倒无所谓。

若在意,当年也不会让颜真卿来教了。

为了这点事掀起天下大乱不值当。

其实,薛白真的想过要改朝换代,觉得何必让自己的子孙祭拜别人的祖宗。

可他每次到了宗庙,看到那一个个牌位,唐高祖皇帝、唐太宗皇帝……他心里总是生不出排斥之感。

有时抬头看着那飘扬的旗帜上那个“唐”字,他也会滞愣很久,问自己真的要改掉它吗?

后来,他对自己说了一句话。

——我比李氏子孙更有资格继承大唐。

也就是这句话后,他看开了很多。

“对了,和政郡主对你一直有情意呢。”颜嫣忽然说道,又踢了踢薛白,“她对你是因爱生恨吧?”

“那又如何?”

“你就没想过金屋藏娇,反正藏一个也是藏,两个也是藏,多刺激啊。”

“我既然让玉环假死,妗娘失权,便是我在乎社稷安稳,国泰民安,以前不懂事便罢了,岂还会碰她?”

颜嫣本就是说笑的,想了想,却又道:“也是,万一她与你真是兄妹呢。”

这次,薛白没有急着否定,而是漫不经心地道:“不重要了。”

他是真的不再在乎自己叫什么名字了。

名字终究只是个称呼,而他既已是帝王,没人会再叫他的名字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398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