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530章 争功

书名: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叛军近十万人,好像天空中一团巨大的乌云,南边迎着唐军的部分则依旧凝聚,像是能滴出雨来,而一开始溃败,边缘处就不停往外扩散。

这么多的兵马若散乱,逃兵到处抢掳,必然给百姓带来一场浩劫。

想控制住势态,就好比要拢住天上正在飘散的云朵。

郭子仪正在试图这么做。

中军大旗附近一道道军令传来,命各部唐军从不同的方向驱赶、招抚、击杀叛军,仿佛是操控几双巨大无比的天人之手。

所谓“如臂使指”不过如此。

安禄山起兵至今还不到两年,范阳军士内心深处对唐廷的敬畏还未完全消散。

因此,当范阳失守的消息传来,大军溃败,许多士卒正不知所措之际,听到那“降者不杀”的呼喝,便停下了动作,举起双手争先恐后地投降。

“别杀我。”

“让开!”

薛崭死盯着史思明的大旗,冲进了敌阵,被投降不前的叛军拦住了去路,提刀就要再砍,被李嗣业大声喝止住。

“上马追。”

薛崭这才抢过一匹骏马,猛踢一脚就追。

他回头看去,却发现李嗣业得到的军令其实是收拢降兵。

可这位安西大将平时执行军律虽然极为严格,今日却是为他破了例,放他争抢功劳。

想必是心里也憋了一股气吧?

“将军,我一定给你长脸!”

薛崭在心里呐喊着,俯低了身子,加快马速,再加快马速。

他的伤口被颠破,疼得厉害,但也离史思明的那杆大旗越来越近。

路上不断能看到叛军士卒投降或逃散,少有抵抗者,反而是更多的唐军骑士追上来,想要抢擒杀贼首的大功。

“我的,是我的。”

薛崭坚定信念,回想着军中对史思明的描述。

瘦削,中等身量,鸢肩驼背,凸目如鹫,尖鼻如鹰,须发赤黄稀疏,秃顶。

残阳如血,史思明的大旗进了恒州城。

一支唐军骑兵迅速追击了上去,意图在叛军关闭城门之前咬住他们。

李光弼麾下大将白孝德追在最前,令旗摇晃,分兵去堵住恒州城各个城门。

“吁!”

薛崭猛地拉住缰绳。

他不是白孝德部下,不听他的命令,也没机会上前争功,遂伸手入怀,掏出一个千里镜来。

此物在如今还是稀奇之物,在军中也只有高阶的大将才有,他能有,当然因为他是薛白的人。

熟练地以千里镜扫视前方,薛崭很快看到了史思明那显眼夺目的铠甲与披风,正往城门内而去。

如此,擒杀贼首的大功就归白孝德所部了。

可薛崭转念一想,忽然想到,史思明都败成这个样子了,不第一时间奔回平卢,躲进恒州城还有何用?

他虽然年轻、战阵经验少,却常常在薛白身边耳濡目染,对大形势的了解却比一般的将领要清晰些。

于是,薛崭转动千里镜,扫视着各个方向散逃的小股叛军,终于,其中有一小队骑兵引起了他的注意。

那支骑兵是不久前才脱离了史思明的亲军大队独自逃命的,人数不多,仅十余骑,但一人三马,马匹都十分神骏。

再想到史思明是爱马之人,薛崭毫不犹豫,驱马便向那追去。

同时,他还大喊道:“贼首在那边!跟我来!”

虽然有争功之心,可他也不可能一人杀败史思明的十余亲卫,此事终归要齐心协力。

天渐渐黑下来,这一路人不知疲倦地往战场东北方向狂奔不止。

~~

薛白早在长安时,就计划好了让封常清直取范阳,还以此询问过李泌。总之,他对史思明的大败是有预料的。

但契丹可汗会亲自率部前来,却是意外。

此事差点要了薛白的命,是意外之惊,可现在却是意外之喜了。

薛白抬着千里镜扫视着战场,迅速发现了一個有利情况——史思明突然溃败,溃军有可能堵住契丹骑兵的退路。

当然,战场的形势是需要主动把控的。

唯有他知道,契丹这个小小的部落有朝一日能成为中原王朝的大敌。

“传令下去……随我杀敌!”

薛白原想点一名将领,发现身边人都派出去了,干脆亲自率军杀出。

他并不渡河,而是迂回到东面,封住契丹骑兵东面的退路,逼迫他们只能涉水过河,而过了河到处都是溃兵,能让契丹人的马速提不起来。

如此,或有可能擒杀李怀秀。

“传令浑瑊,围三阙一。”

号角急促,令旗挥动,军令传到了浑瑊处,他很快就领会了薛白的意图,又佩服又羡慕。

羡慕是因为他知道薛白能这么快做出决策就是因为有千里镜这样厉害的军器。

他眼馋千里镜很久了,做梦都想要一个。

偏偏最早薛白要送他一个的时候,他撇了撇嘴,说他不是小恩小惠就能收买的,让薛白死了那份心。

后来他在军营中看到薛崭也有一个,悔得肠子都青了。

眼下就唯有听薛白的指挥,浑瑊还是很信任这位亲王对形势的掌控力的。

他依令刻意地放任契丹骑兵涉水渡河,河水没过马鞍,也浸湿了他们的弓弦。

但不是所有人都那么幸运,这里并不是好的渡河点,有几处危险的深水区,一脚踏进去就连人带马被卷向下游,薛白毫不犹豫地下令放箭,将水中人射杀。

浑瑊紧盯着李怀秀的主力涉水,同时下令部将全都脱掉盔甲,循着他们趟出来的路线追击。

北岸,唐军正在追击叛军,有一小支骑兵得到了南岸的旗令,迅速就向李怀秀拦截。

“拦住契丹可汗!”

呼喊声让更多人意识到,今日除了史思明,还有另一桩泼天大功等着他们。一时之间,更多人向这边杀奔过来,甚至有刚刚投降的叛军也参与追击李怀秀。

契丹人的弓弦湿了,马速又提不起来,最擅长的骑射都不能施展,顿时陷入了慌乱。

“保护可汗走啊!”

李怀秀眼见四面八方都是敌人,不由转头看向那杆象征着自己可汗荣耀的大旗,心中很是挣扎。

他为了兴复部族,杀死了唐廷许配给他的妻子,一生奋战,合纵连横大唐、突厥、奚、回纥、大燕,好不容易才初见成果,可眼下只能……

“抛了!”

李怀秀一咬牙,抛下了大旗,也把他的英雄气概一并抛下,仅率十余骑转道逃命去了。

他没有回头看,却能听到唐军因缴获了他的旗帜而欢呼雀跃。

前方又一队唐军杀过来,他的十余勇士奋死相护,终于让他突围而出,此时身边已只有寥寥四人了。

“嗖。”

一支利箭射来,又射落了一人,浑瑊还在紧追不舍。

~~

夜渐深。

月光勾勒出了远处巍峨的太行山脉。

寂静的山林中,有寥寥几声马蹄响起,之后是一声马嘶。

薛崭见到了崎岖的山道间有一庞然大物,翻身下马过去查看,发现那是一具马尸。

看得出来,死去的马匹极为神骏,虽然口吐白沫而死,可庞大的肌肉却还显得极有活力。也只有这样的骏马,才能在半夜之间狂奔这么远,甩脱了无数的追兵。

必是史思明的马,他就在前方。

薛崭回头一看,没能看到任何同袍。至于他能追上来,一是他骑术不错,二是他有千里镜,每每能发现史思明的动向,直接追来,没走冤枉路。

他也不知此处是何处,但显然已经远离恒州地界了。

前方是一条通往山林深处的小路,他握紧了刀,循着路往前走去。

“史思明很能逃的,郭子仪、李光弼曾数次击败他,每次都让他‘仅以身免’。”

脑子里想着这句话,薛崭也对追到史思明不抱希望了。

反正王师已经大胜,等收复营州,很可能也会有降将把史思明献上来。

忽然,薛崭停下了脚步,竖起耳朵,听到了前方似乎有呼救声传来。

山路陡峭,他松开马绳,快步往上爬,终于见到了林中有一座简陋的木屋,想必是某个猎户的居所。

月光下,两名叛军正追赶出来,把一个瘦小的汉子砍倒在地。

薛崭初生牛犊不怕虎,端着弩箭就往前冲,稳着手肘,对准了其中一个叛军就射。

“噗。”

“谁?!”

距离迅速拉近,薛崭抛开弩,捉着刀就迎上另一个叛军。

这叛军凶狠,是亡命之徒那种狠,薛崭的狠则是自己不要命也得杀了对方的不顾一切。

两人都把刀捅进了对方的身体,那叛军转动着刀在薛崭身上搅,薛崭则是突然松手,把对方的眼珠子直接抠下来。

“啊!”

“噗噗噗噗。”

叛军痛得泻了力,薛崭直接抄起刀对着他连捅了四下。

薛崭也体力不支了,倒在地上大口喘着气,对着尸体喃喃道:“和我打,我连我阿爷都杀了……”

“呼——”

破风声响起,薛崭就地一滚,抬头一看,于月光下看到了一个面如鹰鹫,头发稀疏的瘦削男人。

“史思明!”

史思明紧紧盯着眼前的年轻唐军,因方才听到的那句话而想到了他那个想要弑父的儿子史朝义。

当今真是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不孝子太多了。

“死!”

~~

山林中有叮铛作响,刀兵相交,之后接连有长枪刺入皮肉时的轻响声传来。

浑瑊追及李怀秀,以一敌四,竟是先杀了三名契丹勇士,然后长枪一刺,径直刺穿了李怀秀的肩,将他钉在一棵大树上。

李怀秀自知不敌,悲怆地闭上眼,终于束手就擒。

他不再挣扎,以免太狼狈,损了可汗的体面。却不知他最大的体面也许是战死。

“我认输了。”

浑瑊擦了擦满脸的血迹,用力一吹口哨,很快,有唐军策马赶来,见他单骑擒契丹可汗,敬佩不已,纷纷赞其神勇。

众人绑了李怀秀,道:“走,押去见郭节帅。”

“慢着!”

浑瑊把长枪往地上一敲朗声道:“雍王爵位最高,又是他指挥我等大破契丹,自是该去见雍王!”

虽然他不可能支持雍王谋篡,但他是被薛白以亲卫的名义调到河北战场的,立了战功,当然得算这支亲卫军的,否则事后论功行赏,吃亏的是他的同袍。

作为将领,他的集体荣誉感是很强的。

擒下契丹可汗,确实也极为荣耀。

“万人敌!万人敌!”

待押了李怀秀回营,大营中欢呼声阵阵,浑瑊终于也如李晟一般,年纪轻轻就夺得了万人敌的称号。

各将领凡是归营奏事,无不询问“雍王麾下的猛将浑瑊是那个?”

军中同袍们围着他不停夸耀、请教,声音就没有中断过。

“你们不知契丹突然杀来,大军差点就战败了,浑瑊一人杀入万骑之中……”

一直热闹到了天明,浑瑊忽然发现薛白在听了一桩汇报之后面露忧色,连忙跑上前待命。

“雍王,末将还能战。”

“并无战事,且去歇着吧。”

浑瑊觉得这不是军令,也不去歇,依旧立在旁边待命。他此时正兴奋着,如何睡得着?

听了一会,他方知是如何回事。

原来是雍王认祖归宗前的那个弟弟薛崭,不听军令,擅自跑去追击史思明,一夜了还未归来,恐怕是凶多吉少了。

此事让李光弼军中各级将领都很难办,记功也不是,记过也不是。

薛白的表态则有些不近人情,让军中依军法处置便是,因薛崭不听军令,若二日不归,就依逃兵来办。

浑瑊见此情形,心中的兴奋感顿时就消了许多。

他虽立了大功,可雍王却在这一战中损失了一个至亲兄弟,而且,非但不能追赏战功,还得问罪。

当日,唐军忙着收拾战场、清点战果,各路追击的兵马相继归营。

因郭子仪的有效指挥,逃散的叛军对周遭的侵扰被降到了最低。

至此,一场持续了快两年的叛乱几乎要被平定了。

说是几乎,乃因它确实还存在着一些变数,比如营州还未归降,假设史思明逃回营州,未必没有卷土重来的可能。

又忙了一夜,缴获的军器盔甲相继清点入库,俘虏也安置妥当。

北营,郭子仪终于得空,与李光弼见面商谈。

“此战雍王是首功,此事只怕是否认不了啊。”

李光弼道:“平叛大计由雍王所定夺,封常清千里奔袭出于雍王首肯并向朝廷担保,再加上大破契丹援军之功,担得了首功。”

郭子仪无奈道:“他帐下擒来的那位契丹可汗,比得来你我俘虏的万人。”

“是想说献俘一事?”

“不错,若是献俘,则其威名天下皆……”

话才说到一半,帐外忽有了大动静。

郭子仪为人警觉,当即停下议论,掀帘而出,去看发生了什么。

“何事喧哗?”

“节帅,擒住史思明了!”

“真的?”

郭子仪对擒杀史思明并不抱期待,作为三军统帅,他更重视的还是大局,而不是贼首一人的性命。且他知道史思明为人狡黠,军中骏马又多,每次大败都能逃走。

当然,若能擒住史思明,自然是天大的好事。

向圣人、百官、天下人禀明功劳时,他们可不是每个人都懂大局的,看的就是贼首伏诛了没有。

“当是真的!”

“人在何处?”

郭子仪迈步就要去看史思明,却听到了一个让他十分意外的回答。

“报节帅,贼首在南大营,雍王帐下。”

“怎么会到河那边去了?”郭子仪哑然失笑,“老夫亲眼看到贼首向北逃了,莫非擒了个假的来报我?”

“是薛崭擒回了史思明,因归营时被旁人拦了,他一气之下,押着人去见了雍王。”

郭子仪默然半晌,回过头与李光弼对视了一眼,眼神中有惊讶,也有无奈。

这一战,竟是两大战果都归了雍王不成?

~~

薛白端坐于上首,从容不迫地饮了一口水。

帐中,被五花大绑的两个俘虏正在大眼瞪小眼。

李怀秀一见到史思明就发了怒,破口大骂。

“废物,我早该知你是废物!当年我大败安禄山杀得你丢盔弃甲,只身躲入山谷。悔不该听你这手下败将之言,兴兵入唐……雍王殿下,都是史思明欺骗了我啊,其实我是大唐的忠臣!”

这般一宣泄,都不必查验,便知这史思明就是真的。

浑瑊见状,目光便落在史思明身上,没有移开。

史思明身上受了好几处伤,大败之后身上依旧有一股凶狠彪悍之气。

他听了李怀秀的话,心中登时恼怒。

当年之所以被李怀秀击败,那是安禄山指挥不当、急于求成,他早就意识到不对了,又岂是他废物?

再说此次之败,若是李怀秀能半个时辰击唐军大营,他们完全有机会大胜,败就败在李怀秀误事!

但史思明没有开口反驳李怀秀,没有意义。李怀秀之所以说这些,是因契丹还有被唐廷招抚的可能,而他则是必死。

史思明的目光落在了薛白身上,开口道:“你就是薛白。”

“放肆!”刁丙叱道:“大唐雍王在此!”

“我听过你的诗。”史思明确实是喜欢诗,道:“相比李唐宗室之身份,我更敬伱是个诗人。”

这样从容不迫的语气,平常的话题,让他显得雍容了一些。

史思明又道:“你我诗风,风格很像。”

“也许吧。”薛白道。

“若没有你,我必已夺长安,推翻大唐!”史思明又有了傲气。

“你错了。”

薛白摇摇手,谢绝了这种恭维,难得与史思明说了几句交心之言。

“若没有我,你们一样会败亡。大唐气数未尽,民心尚在,还有无数忠臣良将匡扶社稷,这是势,势在人心。而你们从来都不得人心。”

话到后来薛白也略有些意兴阑珊,又道:“我只是顺着大势,帮着引导了一小把而已。”

史思明冷笑,道:“你们想当唐的顺民忠狗。我不同,我只服强者。”

他眼中有不易察觉的光芒一闪而过。

与薛白说这些,他并非无的放矢,而是早就知晓薛白谋篡的野心。

那么,薛白其实是有与他合作的一点可能的。前提是,需要告诉薛白一些养寇为重、成大事不拘小节的道理。

方才这句话,他就是想激一激薛白。

可薛白根本不接茬,云淡风轻地道:“强者?时势造英雄罢了,我眼中没有强者,只有世间万民、千年传承。”

史思明一愣,再看薛白,目光就有些疑惑,像是在看一个傻子。

他本以为薛白是个雄才大略的枭雄,此时看,却是一个脑子不清楚的软弱之辈。

想像中薛白像彪悍凶狠的史朝清,实际上似乎像是优柔寡断的史朝义。

可他跪在这,薛白坐在那,成王败寇,让人无话可说。

这般一想,愈发悲凉了,史思明不由叹了一口气。

更让他难以接受的是,薛白似乎觉得与他谈话没意思,打了个哈欠,站起身来。

史思明还待说些什么,有士卒进来,禀道:“雍王,两位节帅想见见俘虏。”

“见吧。”

薛白随口应了,自去探望薛崭。

史思明见此情形,便知与薛白道不同不相为谋。他所能求的,唯有死前的尊严了。

~~

浑瑊跟在薛白身后,进了伤兵营,以有些好奇的目光看向了躺在担架上那个与他同龄的年轻人。

“阿兄。”

薛崭还想挣扎着起身,被薛白拦住。

“躺着吧,大夫说你身中数十创,何必这么拼?”

“我知贼首对阿兄有大用,誓要为阿兄擒回来!”

薛白没有否定他,而是点了点头,道:“军中都夸你勇冠三军,往后也是名将了。”

“真的?!”

薛崭大喜,连忙撑起身来,结果牵动了伤口,疼得龇牙咧嘴。

他目光扫过了一旁的浑瑊,笑容就不自觉地收敛了一点。

虽然嘴上绝不可能承认。可事实上,在浑瑊面前,他私心里是不敢自诩名将的。

毕竟他也听说了浑瑊只身破阵之事,且以一敌百硬生生地活捉了契丹可汗,

反观自己,只战一个史思明,就差点一命呜呼。

薛崭才移开了眼神,却听浑瑊忽然开了口。

“你这人,倒还真是了得,竟能擒了史思明。”

薛崭先是一愣,接着不由深感骄傲。

连自己服气的人都佩服自己,这感觉让他想笑,偏有些不好意思,于是嘴稍咧了一下,显得局促起来。

他不知该如何回答浑瑊,好一会才小声地说了心里话。

“我总有一日要成为比你还强的名将。”

“放心吧。”浑瑊道:“我不会让你超过我的。”

薛白听着这两个年轻人傻气的对话,不由感慨。

叛乱虽要平定了,大唐名将并未就此凋零,只看这些奋勇争先的年轻人,就知当有一个更加璀璨的未来。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2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