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19章 汝阳三斗始朝天

书名: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右相府,李岫代父批着公文,忽然“哈”地笑了一声,将手中文书递到薛白面前。

“这封,由你亲自来批。”

薛白目光看去,见上面写的是任薛白兼差剑南军度支副使。

这是他给王忠嗣献军器得来的第一个回报。

他遂接过李岫递过来的尚书左仆射的大印,“啪”地批允了这一任命。

“持宰相印,给自己任官的,少见。”李岫笑道:“如你所愿,近来事事顺遂。”

薛白道:“越是这种时候,越要警醒。国事不顺,个人太顺,未必是好事。”

李岫深以为然地点了点头,认为他阿爷若能作这般想,右相府以后的危险便能小很多。

但薛白看似态度谦逊,实则狠狠把握住了这个机会大肆提携党羽。他借右相之权,已把元结迁为解县县令,迁皇甫冉为军器监主簿,迁杜甫为左拾遗,又把刘宴、第五琦、杨绾放到河东榷盐的位置上……算时日,皇甫冉、杜甫也该快回京了。

“对了,郡主许婚安庆宗一事,有消息了。”李岫接过文书,同时漫不经心地道:“圣人封庆王之女为荣义郡主。”

薛白闻言动作略略一滞,迅速恢复了从容自若,但心中却甚是诧异。

“我猜错了啊,一直以为圣人会借机封赏侄女。”李岫见他不答,自嘲一笑,以意味深长的语气道:“终究还是薛郎了得,不声不响,又做成了一桩大事。”

“此事与我有关?”薛白讶然。

“你我之间,卖关子便没意思了。”李岫道:“旁人不知,我还能不知伱与庆王的关系吗?这次,不是你帮庆王府挣得了一个郡主封号?”

“不是。”

李岫不信,抬手一指薛白,以不满又无奈的语气道:“回头想来,又被你算计了,你离间我们与安禄山,实则意在逼迫我们倒向庆王。之后,你再利用右相府之势,分化安氏父子,甚至直接拉拢安禄山?”

“若如此,我何必大费周章,一开始便与你们合作岂不更好?”

“不同的。”李岫道:“条件不同,当时右相府更强势,如今却只能受你摆布了。”

“十郎万莫再敲打我,我万不敢摆弄右相府。”

“但不得不说,这局棋下到现在,你已开始占到了优势,朝中重臣、边镇大将,已有人开始倒向庆王、反对太子了啊。荣义郡主这一嫁,形势不同了。”

薛白道:“我坦诚说,此事并非我在背后推动,十郎相信吗?”

“不信。你当我不知太池宴上你做了什么?”

“我做了什么?”薛白问道。

李岫道:“姚思艺不会无缘无故冤你秽乱后宫,你必是去见了谁,促成了此事。”

既解释不清,薛白也就随李岫怎么想。

但正如方才所言,太顺未必是好事。薛白心中揣测,渐渐有了一个颇让他胆寒的猜想——

莫非,李隆基已发现李林甫病了,不动声色地寻找下一个制衡东宫的势力,故意利用他扶持李琮,这才让李琮联姻安禄山。

满朝文武,不过是圣人养的斗鸡,一只败下场了,再换一只,但不管是哪只,休想啄到主人。

这个猜想最可怕之处在于,薛白感到自己与李琮的几次秘谈,已落入李隆基的视线了,他才会纵容自己。

当然,终究只是猜想。荣义郡主之事有各种旁的可能,或是李琮使了力,或是宗室没有更适宜的人选。

~~

近来事多,倒让人觉得时间过得很慢。其实四月中旬还未过,薛白成亲还不到一个月。

颜季明还在长安,薛白离开右相府之后便特意去见了他一趟。

才被引进庭院,便听颜季明指着他笑语了一句。

“我这妹夫来,必是有事相谈。”

“何以见得?”

“谁不知你薛御史忙。”颜季明道,“连杜五郎到金城县赴任,你也不打算送行。”

说来旁人不信,杜五郎赴任金城,并不在薛白近来所关心的事件当中。

“他还未启程?”

“看你,如今你已不是杜誊最好的朋友,换作我了。”颜季明摇头笑着,“我们正在商量着明日送五郎。”

“知道他能拖,竟是拖到明日才往金城县上任。”

说话间,两人进了堂,只见堂中已坐了些人,看样子就是长安城的才俊,因其中还有两人李栖筠、李嘉佑正是薛白的同年,可见颜季明人缘十分不错。

另外,安庆宗、史朝英也是薛白认识的。

“薛郎来了,我们正在玩你想出的那些游戏。”

史朝英最是直率热情,站起身来,道:“你如何那般聪明?能想出这许多古怪的东西。”

“不过是好玩罢了。”薛白应了,目光看向安庆宗,道:“还未恭喜仁行兄。”

安庆宗脸上还贴着两张纸条,双颊通红,想必已喝了不少的罚酒,讶道:“恭喜我什么?恭喜我游戏总是输不成?”

一句话,众人皆笑了起来。

他们都是一副只顾玩乐的模样,像是无心打探朝中消息。薛白见了,心里却不信安禄山的长子如此与世无争。

“仁行兄不知圣人赐婚一事?”

“听说了。”安庆宗道:“还是在薛郎的婚宴上,听人提起过,但和政郡主既看不上我,此事该作罢了。”

“那仁行兄该请我吃一顿酒,谢我这个报喜人了。”

众人皆讶,道:“薛郎知晓安大郎的婚事?”

薛白也不卖关子,道:“荣义郡主,是庆王之女。”

“真的?安大郎总算要成亲了。”

堂中众人纷纷恭喜安庆宗。

史朝英与安庆宗很是熟识,则调侃了几句,接着操心起婚礼如何如何办,她可在长安待得更久些,喝过安庆宗的喜酒再走。

在此间,却是无人问薛白如何这么快得到了消息,是否从庆王那儿听来的。

这些问题薛白已准备好了答案,此时便有种一拳打到棉花上的落空感。

说说笑笑了一会,安庆宗看向薛白,显然是打算问些什么。

薛白本以为他要问圣人这桩赐婚背后的深意之类。

“薛郎可识得荣义郡主?她性情如何?”

“虽不识得,但在宗室之中该算是温柔和善的。”

“那她……”安庆宗欲言又止,踌躇了片刻,方问道:“她漂亮吗?”

薛白道:“这我便不知了。”

“莫误会了。”安庆宗笑道:“我并非喜欢漂亮的,清秀就好。”

“懂的。”颜季明道:“都说喜欢清秀的。”

史朝英则道:“我可去与荣义郡主当朋友,先瞧一瞧她的样貌。”

众人这般说笑,竟是无一人提及这桩联姻背后的利益牵扯。

恰是如此,薛白才不信他们是真没深想。

说话间,杜五郎也到了,也不用人去接,他对颜季明的宅院很熟悉,自己便走了过来。

“我来得晚了,我阿爷非得叮嘱我许多……”

话音未了,他人已风风火火地转进堂内,见到薛白,又惊又喜,呼道:“你今日怎有空在这里?”

薛白见杜五郎如此惊讶,倒是有一瞬间的恍然。

以前两人几乎是形影不离,从偃师回来以后,薛白忙于公务,则是许久未见了,而杜五郎也有了更多新的朋友,以及新的乐趣。

“正好得空。”薛白道:“来看看十二郎。”

杜五郎愣了一下。

这一个瞬间,两人显得有些疏远。

但紧接着,杜五郎一把揽过薛白,拖着他走到一边,悄声嘀咕道:“我才不信你是得空了,来这里一定是别有目的。”

“为何?”

“我还不知道你?”杜五郎斜了薛白一眼,得意道:“一心扑在官途上的人。”

“那你猜错了。”

“不可能,你若真是得空了,在家陪娘子、陪青岚,哪怕是找我姐姐,绝不会先来看颜十二郎。”

薛白沉默了一会儿。

他平时真没看出杜五郎有这般聪明。

“嘿,让我说中了吧,快与我说,你想做什么?冲谁来的?”

“不急着说。”薛白道,“看你晚些能否观察出来。”

“我才懒得观察,一会我们来玩游戏。”

“你不喜欢动脑子的事,不是吗?”

杜五郎傻笑了几声,道:“那是在你面前,但在这里,所有人都是我教会的。”

话到最后,他提高了些音量,转身向众人,道:“徒儿们,来玩吧。”

今日到颜季明家里,薛白反而有些看不透安庆宗了。

他观察了一会,发现安庆宗有些老好人性格,玩游戏几乎每盘都输,始终笑呵呵地任罚。到最后也没问联姻之事,反而颇关心明日便要与杜五郎分别。

从这方面看,安庆宗倒与安禄山十分相像,都擅长于伪装,把野心藏在懦弱老实的假象下,也是个扮猪吃老虎的高手。

~~

次日,众人相送杜五郎往金城赴任。

于杜有邻而言,儿子要离开身边,一开始是十分感伤的,可是这一天拖一天的,终于是把他惹烦了,到了送别这日,心里只剩下嫌弃。

反而是史朝英表现得最为不舍,拉着杜五郎千叮咛万嘱咐。

“听说金城县的宝货比长安要便宜,你到了以后替我买些。”

“好吧。”

“临别在即,我该送你一首诗的,只怕你嫌我写的诗不好。”

“不会啊。”杜五郎道:“我觉得你的诗……还是很独特的。”

薛运娘坐在马车上,掀帘看去,见此情形,才有些担心史朝英是看上了她夫婿,目光便瞥见一旁的薛白、颜季明,瞬间便安心了许多。

终于,杜五郎挥了挥手,道:“我很快会调回长安的。”

“不急,治理好一方。”薛白应道。

眼看着杜五郎的车马向西而去,薛白道:“走吧,回城吧。”

转过头,他却意外地发现安庆宗眼眶微红,一脸不舍。

“仁行兄,你这是?”

安庆宗叹息一声,道:“今日一别,不知何日能再见五郎……我太容易感伤,让薛郎见笑了。”

这般一对比,薛白自觉相比安庆宗,自己为人有些太无情了,就连来送别杜五郎都是为了借机观察安庆宗。

~~

李岫既然看到了公文,果然,没几日,圣人便下旨赐婚,封李琮之女李佩娘为荣义郡主,嫁于安庆宗。

李琮无所出,李佩娘其实是李瑛的庶长女,若李瑛还是太子,她自是当得起一个郡主的封号,但李瑛既被废杀,此事便让一小部分人疑惑。

事实上,只有寥寥一些人知道李琮的儿女是收养来的。李隆基一直以来都禁止旁人提三庶人案,除非以后的皇帝翻案,否则这些事大概会消弥于尘埃之中。

因此,此事依旧可以看做是对安禄山的拉拢,至少安庆宗本人没表现出任何的不满。

史朝英则打定了主意,要到庆王府去看一看荣义郡主,她是天不怕地不怕的性子,竟是真去了,扬言要安庆宗请他吃酒才肯细说。

安庆宗遂在四月二十二日设宴答谢亲友。

薛白是报喜人,自是在受邀请之列。安庆宗甚至还向他请教,宗室中还该邀请谁,因觉得他对朝堂之事了如指掌……薛白当然了如指掌,毕竟他如今是隐藏的右相。

“嗣歧王李珍、嗣薛王李琄等皇侄,必是该请的,皇子公主们反倒不必,哦,还有,汝阳王李琎,他与庆王关系一向亲近,也不可漏了他。”

“好,我独自在长安,身边都是些粗鲁的胡人。多亏了有薛郎帮衬……”

薛白不认为安庆宗连一份宴请名单都难办妥,无非是借他的人脉,甚至藏着试探之意。

没关系,彼此试探,诸事早晚能渐渐清晰。

如此,薛白终于有了能接触到汝阳王李琎的机会。

宴席当日,他早早便到了亲仁坊东南隅的安府,宅邸为圣人所赐,堂皇三重,皆像宫中小殿,极是奢华。

薛白到得够早,史朝英却更早,一见他便问道:“薛郎可有看到颜十二郎?”

“想必他晚些便会过来。”

“肯定又是与哪个小娘子去谈论诗文书法,颜十二太过风流了。”史朝英道:“但我听说了薛郎你的事迹,你竟是个正人君子?”

“误会了。”薛白道:“宾客们来了多少?”

“不少,安大郎在迎,让我们先自饮酒说话。”

薛白先去送了贺礼,往礼单上看了一眼,发现李琎竟已来了,遂往庭中漫步而去。

安府大而奢侈,房廊窈窕,绮疏诘曲,隔着竹帘,有悠扬的琴声飘来。

绕过花径,前方站着一群人,正抬头望着一座小阁。

阁楼上,一个女子背对着众人正在抚琴。

薛白对这女子毫无兴趣,目光梭巡着观琴的人群,试图辨认出汝阳王李琎。

他并非无备而来,已打听了一些李琎的信息,知其乃酒中八仙之一,杜甫诗云“汝阳三斗始朝天,道逢曲车口流涎,恨不移封向酒泉”,有“酿王”之称。

另外,李琎是个美男子,据说相貌英俊,诸王第一。

仔细看了一会,薛白判断,李琎应该不在这些观琴者中,因这些人中并没有比李珍长相更好的。

但人群中却有人认得薛白。

广武王李承宏回过头来,高声笑道:“薛郎来得好,不如填词一首,正配此曲?”

“见过广武王,我才华粗鄙,配不上这等仙曲。”

薛白应了略一思量,试探着问道:“听闻今日来了许多位擅饮酒的,广武王不去痛饮一番?”

“他们在那边饮酒,但不急,酒中高手都是迟登场的。”

正说话,一名美婢下楼来,道:“见过薛郎,我家主人有请。”

“尊主人是?”

“薛郎登楼便知。”

薛白有心去寻李琎,不愿与阁楼上的女子多谈,摆手道:“我不擅音律,有‘白嗓’之称,不敢班门弄斧,便不上去了。”

史朝英在一旁看了,不由惊讶,赞道:“不愧是正人君子,换作颜十二,遇到能弹琴的娘子,早便登楼了。”

……

颜季明刚在长安春明门外接了几个归京的友人,突然打了几个喷嚏。

他抬头看看天,紧了紧身上的衣裳,暗忖城外风大,莫惹了风寒才是。

也不可惹了风流债。

“十二郎。”

“陈二,你可算回京了。”颜季明转过身,迎上友人,拍了拍对方的肩,之后问道:“这位是?”

“先不告诉你他的名字,我先念他赠我的诗,诗名便是《赠陈二补阙》。”

“好,好,我听听是何诗作。”

“听好了……世儒多汨没,夫子独声名。献纳开东观,君王问长卿。皂雕寒始急天马老能行。自到青冥里休看白发生。”

“好诗!”

颜季明不像史朝英那种半吊子,他是真懂诗的,只听这诗便知作诗人功力不凡,不由惊喜地看向与陈二一同前来的那位形象潦倒的男子。

“陈二,我大概知这位先生是谁了。”

~~

安府。

美婢向薛白深深万福,道:“请薛郎登楼一叙,定不后悔。”

史朝英见了好奇起来,也怂恿薛白道:“知道你比颜十二要正人君子,便上去一趟吧。”

薛白听得那“定不后悔”,心念一定,暗道或许李琎便在阁楼上,遂道:“好吧。”

史朝英其实是自己想上去看看,当即跟在他身后。

阁楼上却没旁人,只有弹琴那女子。

听得动静,她转过身来,显出一张如花似玉的脸。

但她其实不年轻了,看起来虽只有三十如许,薛白却认为她该有四十往上了。

倒不是从哪个细节看出来的,毕竟她保养得极好,脸上还敷了粉,薛白看女人,凭的是直觉。

“闻名已久,今日总算见到薛郎了。”

“娘子琴音优美,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薛白赞了几句,道:“但不知邀我登楼,是有何事?”

那女子笑了笑,以手掩唇,道:“听闻你坐乱不怀,我也想涨涨见识。”

薛白摆手,无意与她详聊这些。

她长得再漂亮,他也不是她轻易能挑逗的人。

“娘子若无旁的事,我便告辞了。”

“还真古板君子,你真不与我细聊聊?”那女子伸出纤纤玉指,在琴弦上一拈,悠悠然道:“你可别后悔。”

薛白听她语气如此笃定,不由再打量了她一眼,虽隔得远,还是能看出她的皮肤晶莹光洁。

“娘子想聊什么?”

“先请这位小娘子下去如何?”

薛白转头看向史朝英,只见她正在死死盯着那娘子,目光直勾勾的。

“怎么了?”

“她真的。”史朝英道,“我要是也有这么像女人就好了。”

“你本就是女人。”

“可我不像女人。”

史朝英还没看够,美婢已上前,道:“娘子请。”

她既被赶下去薛白遂也下了阁楼,思量着去哪里寻李琎。这举动倒让史朝英感慨不已,再次大夸薛白的君子之风。

但等在安府的外院都逛了一圈,花了不少时间,薛白还是没看到李琎。

此事说来也是奇怪,他在长安数年,还真就从未见到过那位久享盛名的汝阳王。

再绕回那小阁下,忽听有人喊了一句。

“花奴?!”

薛白顺着那声音看去,见说话的却是杜甫。

他知杜甫这几日便要回京,但他忙着各项事由,实在是没时间出城迎接,且认为朋友之间不必太在意繁文缛节。

再顺着杜甫眼神所看的方向看去,只见方才弹琴的女子正盈盈立在阁楼的栏杆边。

“杜子美,且候着,待我换了衣服说话。”

“哈哈,好!”

杜甫颇为狂傲,风尘仆仆地立在一众衣衫华贵的公卿之间,丝毫不觉自惭形秽。

直到转头看到薛白,他才稍稍收起了眼神中的傲意,上前,大笑道:“听闻你见到李白了?”

虽然许久未见,虽然彼此的地位已经有了差距,虽然薛白没有出城去迎接杜甫……但彼此相见,还是毫无隔阂。

挚友交谈,也不讲究虚礼,第一句问的就是最想聊的话。

“是,见到李白了,我们做了满墙的诗。”

“墙呢?”

“许还在蓝田驿,许被人拆走了?”

“你可知我听闻你们那些诗,有多心痒难耐。”杜甫叹道:“为此,我数夜无眠,再入睡,梦到与你们相聚了,且在酒宴上也写了诗。”

“什么诗?”

“坐中薛白善醉歌,歌辞自作风格老。近来海内为长句,汝与山东李白好。”

“好诗!”

忽然有人抚掌而来。

杜甫转身,笑道:“酿王来了。”

“不叫我‘花奴’了?”

“依你的规矩,寻常时是酿王,扮女装时才是花奴。”

一旁,史朝英已是惊得下巴几乎都掉下来。

她一脸震惊地看着那位被称为“花奴”又被称为“酿王”的中年男子,看了好一会,用力揉了揉眼。

“你……你是……方才楼上的美娇娘?”

“让史家小娘子见笑了。”

那中年男子带着歉意叉手执礼,自我介绍起来。

“李琎,字嗣恭,小名华奴,友人称我‘花奴’或‘酿王’。你便当我是个不着调的老不正经罢了。”

“真……真是?”

史朝英犹不可置信,上前几步,瞪大了眼看着李琎的嘴唇,终于是在他嘴唇上看到细而稀疏的小胡茬。

“这真是……汝阳王比我还像女人哩。”

“你就是女子。”李琎笑道,“但我不是,我再像,也终究不是女子。”

旁人如何作想不知,史朝英却已是无比崇拜李琎,问道:“汝阳王可以教我当女子吗?”

“自是可以的。”

他们说话时,薛白一直站在旁边,脸色带着得体又尴尬的苦笑,心里却在迅速思忖着,该如何重新取得与李琎详谈的机会。

其实,他一度有猜测到花奴就是李琎。

他得到的消息说李琎“姿容妍美,聪悟敏慧,妙达音旨”,他还细看了方才那女子,但实在是没想到其人能扮到那般地步。

思忖到最后,薛白心念一动,干脆放弃了去寻李琎搭话的心思。

既然一开始就摆出了不想详谈的样子,若是因李琎揭开真实身份就态度转变,倒要让人看出他另有目的了。

因此,薛白始终有些疏离之态。

他猜李琎也想与他谈谈,故而方才招他登楼。

“杜子美终究还是最爱李太白,写的《饮中八仙歌》旁人只有两三句,只李太白有四句。方才与薛郎谈论李太白,也是入了神,根本不顾我。”

几人站在庭中聊了一会,话题渐渐引向薛白。

杜甫道:“酿王还不满足,我提了贺监,下一个提的便是你。”

“我看你饮中八仙该再加一人。”李琎道:“薛白潇洒美,举觞一杯酒家眠。”

他直接看向薛白,且笑着点了点头。

两人终究还是搭上了话。

“酿王见笑了。”薛白道:“若与酿王饮,我至少该喝三杯。”

“现在肯与我交谈了?”

“方才是我失礼,酿王恕罪。”

“好,那你先罚三杯。”

……

宴还未开始,薛白三杯酒落肚,醉倒了。

李琎无奈,招过美婢,吩咐道:“扶薛郎到我方才歇息的阁台上歇着,点上我带来的紫藤香。”

“喏。”

薛白登上阁楼,再睁眼,便见李琎正在点香,动作优雅。

“薛郎酒量不太好。”

“远不如汝阳王。”

李琎玩着手里的烟火,漫不经心问道:“你在宫中必然是做了什么,才会被诬为‘秽乱宫闱’,此事与荣义郡主有关?说来,你还是安庆宗的媒人?”

薛白揉了揉额头,似醉得不轻,道:“汝阳王误会了,此事与我无关。”

“不说实话。”

李琎笑了笑,虽已不年轻了,却还显出一种阴柔的俊俏,悠悠道:“我已经问过庆王了,他说是你让佩娘被封为郡主的,你答应过他,转眼竟做到了,如何做的?”

薛白闻言,第一反应不是惊吓,而是惊喜。

李琮所言虽是他瞎猜的,但他既敢告诉李琎,说明李琎与他关系不错……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77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