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4章 假想

书名:满唐华彩 作者:怪诞的表哥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50

李琩抬起头,十分疑惑地看着突然站起身的吴怀实,不解他为何惊慌若斯。

“在哪?吴将军问谁在哪?”

面对他这般愚蠢的目光,吴怀实意识到了自己的失态,问道:“十八郎就不害怕吗?”

“怕?为何……要怕?”李琩颓然道,心想这辈子已活到如此地步,沦为万世笑柄,还有何好怕的?

“当年是为了扶寿王你为储君,方酿出了三庶人案,倘若皇孙还活着,他第一个要复仇的可不是你吗?”

“复仇?”

李琩不知复仇为何物,自嘲地想到自己夺妻之恨、奇耻大辱也不曾想过复仇。身在帝王家,谁在乎恩仇,只有权力,有权则为所欲为,无权则逆来顺受,不外如是。

但面前这个宦官却是睚眦必报的狭隘性子,那眼神里藏着的是隐忍、狠毒,恶意像毒蜂一般,把李琩蛰了一下,吓得他往后躲闪了一下。

“可他就算活着……他怎能找我复仇呢?”李琩道:“他是逆贼之子啊,就算活着,也得被幽禁的。”

随着这句话,他像是找到了主心骨,又道:“而且,阿兄说此事绝无可能,李倩当年必是死了,薛白定是骗他。”

吴怀实目光闪动,思忖着。

他亦能确定李倩已死了,可如此一来,薛白为何要追查当年旧事?

忽然,一个想法从他脑中一闪而过,他如遭电击,瞳孔都瞬间放大了。

虽明知这想法很荒谬,但却让他豁然开朗,觉得如此一来,所有事情都能说通了。

怪不得,薛白与和政郡主清清白白……

李琩见吴怀实眼珠子转来转去,久久不语,不由好奇道:“吴将军还在想什么?”

“若是假的,薛白为何要骗汝阳王?”吴怀实压低声音道:“十八郎有没有想过,也许,薛白就是那只漏网之鱼?”

“这这……不可能,你是在说鬼故事不成?”

李琩终于感到了害怕,他与薛白打交道的次数不多,却知薛白是个极有手段的人,短短几年内一跃为朝中新贵,把李亨、李林甫都治得服服帖帖,他并不愿与这样的人为敌。

可如吴怀实所言,薛白若真是李倩,第一个复仇对象就是他。

“我可算知道薛白为何要去掖庭了,定是为了见某个与三庶人案有关者,若不是鄂王妃,那便是博平郡主了。”

“什么?”

“老奴是在说,薛白所做所为并非空穴来风,他一直以来都在处心积虑地谋逆。”

李琩觉得吴怀实魔怔了,说的话也是无稽之谈,道:“没有人会这么做的,除非他在找死,若我是李倩……”

“若伱是李倩,你会找个地方躲起来?但薛白不是你!”眼看始终不能点醒李琩,吴怀实恼怒起来,道:“薛白为了权力,一切都能舍弃,随时能把命豁出去,你用你的想法去套他的想法,你是个什么……”

话到一半,忽然住口了。

但那语气已深深地刺痛了李琩。

李琩知道吴怀实看不起他,哪怕他的遭遇换到世上任何一个人身上都只能选择逆来顺受,但世人还是看不起他。

应该说,无数个比他更懦弱者在深深鄙夷着他的懦弱。

没有一个人能够对他感同身受。

李琩颓然坐下,无力地垂下头,道:“与我无关,我不过是个被父皇幽禁的废人,管谁是李倩,管薛白想做什么?”

激将法用成了这样,吴怀实微微讥笑,遂又小声道了一句。

“十八郎还不知道吧?薛白与贵妃已有苟且……”

“什么?!”

“不明白吗?他在羞辱你。为了复仇,为了夺回他阿爷失去的一切,他无所不用其极。”

李琩心中翻江倒海,脸色变幻。

终于,他缓缓问道:“吴将军想要我如何做?”

“岂是老奴想要你做什么?此事与老奴无关,不过是探查到了此事,提醒十八郎一句‘先发制人’,早日向圣人禀明才好……”

李琩不知所措。

他那个侮辱他至深的父亲已将他的人格完全摧毁了,他遇到任何事情就像站在一片废墟里不知该往哪走,六神无主,于是,轻易就陷进了吴怀实那个煽动着愤怒的眼神里。

他不敢怨恨圣人,遇到了他惹得起的人,却大可去报复,去发泄。

~~

右相府。

今日因神鸡童贾昌前来拜会,李岫便在庭中置酒招待。

“怪了,十郎今日竟有空与我闲坐?”贾昌有些受宠若惊,笑道:“这两年,十郎总说相府事务繁忙。”

“以往是。”李岫道:“以往不会用人,只好自己焦头烂额。”

“哦?”贾昌不由好奇,“十郎近来收罗了不少人才?”

李岫自不可能与人说他阿爷病了才不再对他动辄打骂,或说薛白能替他分担不少难题,他遂摆手不答,只谈了谈近来的感悟。

“倒非如此,不过是心境不同了。以前总想着宰相之子当如何如何,近来却感悟到人生匆匆百年,功名利禄总是求不完的。”

“这倒不像李十郎说出的话。”

“其实我一贯如此,但过去活在了‘李十郎’的壳里,三更四更还在灯下处置公文,五更鸡鸣犹不得闲,结果阿爷还是不满。可一旦想通了……我前几日终于得空去拜访了启玄真人,请他为我把脉,方知我不年轻了,气虚脾弱,精力不济,当好生歇养了。”

“是。”贾昌也是好养生的,听得连连点头,道:“我看十郎今日这眼圈不再发黑,气色好了不少。”

“我连着五日早眠,闲下来,神志都清明了不少。”

李岫从容地笑了笑,道:“更重要的是,对自己过的日子,有了把控感。”

贾昌也不知他是哪学来的这套说辞,听得却是十分新鲜。

……

与这庭院隔着几道墙,薛白正在李腾空的监视下代李岫批阅着公文。

这些当然不会是什么重要之事,无非是李岫图轻省,将最繁琐又无关痛痒的一部分事务交给了薛白,多是些各地的钱谷核算、州县的刑案之类,处置起来费事,一个不妥还要挨李林甫骂。

李岫不擅长这些,且心中顾虑,做起来事倍功半,薛白却是得心应手,做得快,且从无纰漏。

其实薛白也遇到很多不知如何解决的难题,他每次都会收集起来,统一问李林甫。

但薛白与李岫最大的不同就是,李林甫会骂李岫,却知骂薛白毫无用处,懒得骂,只公事公办地回答。

“朔方军今年的军粮数目不对吧?”

批着公文,薛白忽然喃喃了一句。

李腾空正坐在一旁,问道:“少了?”

“是。”

薛白拿过算盘,有些笨拙地拨弄了两下。李腾空便接过算盘,低声道:“我来,你说便是。”

“据我所知,朔方军士卒达六万四千七百人,一兵一日食粮两升,一年是七石二斗,折粟为十二石。另外,军马有一万四千三百匹,冬春每匹日食粟一斗,年食粟十八石……”

薛白说得快,李腾空算得也快,纤细漂亮的手指拨着算珠,算盘“噼里啪啦”地响了一会。

待他罗列了一长串的数字,沉吟道:“如此算来,每年兵马粮草需有……”

“一百二十五万六千四百石。”李腾空道。

“如今府兵制溃败,士卒健儿不习农事,屯田、租税不过二十余万石,如此,朝廷今年还支给一百零五万石。”

“不错。”

“但你看,这封和籴使的公文上说给粮十二万石。”

“还有户部的。”

“户部只支给了三十一万八千六百石。”薛白道,“我记得。”

李腾空道:“这还是不能说明今年支给的不对,秋粮还没押解。”

“但比往年这时候,已少了整整四十七万石。”

薛白说着,把那封公文放到一旁,道:“这个也留着,一会问问你阿爷。”

之后,他一回头,见李腾空正用那双亮晶晶的眼睛看着自己。

“怎么了?”

“无怪乎你做这些事比我阿兄顺遂十倍不止,但这些,你如何记下的?”

“为官任事,本该心中有数。”

“你记性特别好吗?”李腾空不由对薛白有些好奇,此时也不摆高深道人的架子。

薛白摇了摇头,道:“不是记性好,用心而已,分得清什么重要,什么次要,看到重要消息时多留意,少理会些虚名浮利,自然就记得了。”

“儿女情长你也不理会。”李腾空小声嘀咕道。

“什么?”

“没什么。”李腾空道:“你特意留意朔方军,可是有什么别的理由?”

薛白见瞒不过她,不由笑了笑,道:“好吧,我知你阿爷想把朔方军节度使张齐丘换成安思顺或阿布思,所谓边镇用胡人嘛,但眼下南诏之战在即,我希望他能收手。”

李腾空转头不语。

平心而论,在这件事上,她赞同薛白的看法,但倘若说出来,阿爷也只会觉得她是因为私情,倒不如不说话。

……

是日午后,李林甫听过薛白的问题,淡淡道:“本相让你辅佐十郎,是给你一个历练的机会,真当自己是右相了不成?”

“我在右相府,确实是受益良多。”薛白道:“但不知右相是先对付张齐丘,还是先对付张垍?”

李林甫听出了薛白的威胁之意,此事若谈不拢,薛白只怕要马上倒向张垍。

而眼下与以前他只手遮天时最大的不同,一是张垍平章中书门下事,二是他病了。

这等情况下,与薛白撕破脸风险甚大,倒不如晚些再换朔方节度使。

“军粮可经河曲黄河水运,本相亲自批个公文,河西军会暂支一部分粮草给朔方军。”

“右相记得就好。”薛白道。

李林甫闭上眼,将心中愠怒压下,道:“十七娘,你留下,为父有话与你说。”

薛白见他这是送客的意思,告辞而出。

李林甫听着他的脚步声离开,也不睁眼,颇不悦地道:“我在太池宴上说你与薛白清白,你还引以为荣了。”

李腾空一愣,不明白阿爷忽然说这样的话是何意。

“薛白是柄利剑,却没有剑柄,浑身上下都是剑锋,你阿兄握不住他的。你不同,柔可克刚,你也该有些手段,女子是能让男儿为你所用的……咳咳咳,这还要为父教你吗?”

“阿爷这是,想把女儿赶回道观?”

“说你两句又自命清高。”李林甫今日显得焦急了些,失了往日的气度,叱道:“再这般下去,李华那女儿都能抢到你前头。”

父女二人才好了些的关系再次闹僵,李腾空正有些大逆不道的话要说,有婢女匆匆赶来,附在李林甫耳边禀报了一句。

“让他来见我,支屏风。”李林甫低声嘱咐道,“十七娘,你先下去。”

“阿爷要见客?可你……”

“无妨,为父还不能见客了不成?”

~~

吴怀实进了厅堂,隔着屏风能看到李林甫隐隐约约的身影。

“右相,我是有极隐秘之事说。”

“说吧。”

“右相可还记得薛妃那个儿子?”

吴怀实问了一句,很想看李林甫的反应,可惜,屏风后安静如初。

他感觉到了右相的镇定,不由又问道:“右相可是早知有人在打听此事?”

“汝阳王是如何死的?”李林甫问道。

“玉容散吃多了。”吴怀实道,“但我查到,是薛白怂恿他旧事重提……”

“本相已提醒过薛白,他会收敛,这桩事到此为止了。”

“内侍省死了两个人,岂是轻易能了结的?今日过来,我是想问右相是否想过一个可能。”

吴怀实说到这里,走上前几步,整个人贴到屏风上,在这里,他能看到李林甫正半躺在一榻上。

接着,他以神秘的口吻道:“我在想,也许,薛白就是……皇孙李倩?”

“你已杀李琎,欲杀本相吗?”

“不敢。”

吴怀实连忙退了两步。

李林甫这才道:“亲眼确认皇孙之死者,李琎、高力士、陈玄礼等人,你不去问他们,却来问本相?”

“右相可莫忘了,当年策划此事者,正是我们,李倩若活着,岂会放过我们?”

一句话,把李林甫带回了开元二十五年的恐惧之中。

那日是四月二十一日,李瑛三兄弟与薛锈血染蓝田驿,他得到消息很高兴,还以为一切都出自他与杨洄的计划,他亲手布置的一场构陷他当然很确定。

但在入宫之时,他看到了三个宦官正聚在殿前说话,高力士、袁思艺、吴怀实。其中,吴怀实还是武惠妃身边的内仆丞,说话时却没有避着李林甫,在他走过身边时说了一句——“事成,孩儿还要回惠妃娘娘身边吗?”

那是李林甫平生最震惊的一次,他打了个颤栗,忽然明白过来,一切都是圣人策划的。

看似武惠妃要争储,实则是圣人在利用武惠妃除掉羽翼渐成的太子,以及掣肘皇权的张九龄。当他们这些人自以为聪明,要谋相位、谋储位,其实不过是一头驴,盯着胡萝卜为圣人拉着磨,甚至于武惠妃的野心都是圣人故意派一个宦官到她身边不停地怂恿而来。

当时,他是带着如履薄冰的心情,走到圣人面前,说出了那一句“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

……

“庆王膝下还养着废太子之子,也不见他们说不放过谁。”

“右相!养在十王宅、百孙院的,能与外面那摸爬滚打长大的一样吗?圈养的是狗,野生的才是狼啊。”

也许正是因当年这些旧事,吴怀实比李琩、李林甫更恐惧李倩还活着这件事。

“薛白都到掖庭宫去见了鄂王妃或博平郡主了,非要等到他开始对付我们了,右相才信吗?”

“你可有证据?”

“右相一试便知。”吴怀实道。

李林甫停顿片刻,道:“如何试?”

“他在追查当时的参与者,右相可以拿消息诈一诈他。只要证实了,圣人或杀他,或幽禁他,便不是我们能作主的了……”

李林甫沉默了一会儿,感到十分疲惫。

好不容易通过拉拢薛白稳住局势,此时却得知薛白有可能是李倩。若是真的,其人只怕所图不小,要将右相府生吞活剥了。

无怪乎薛白分明心里有十七娘,却又疏远她,却说什么鄙视他这个宰相。

“若真是皇孙。”李林甫道,“那他所做的一切便是潜构异端、图谋不轨,比废太子更甚,圣人是必杀他的。”

“如此,薛白的性命便掌握在右相手上,右相也可借此事发一并除掉张驸马、王忠嗣,朝堂还是右相说的算。”

“知晓了。”

“还有一事,贵妃被撵出宫了,右相可知此事?”

吴怀实说着,等了许久,不见李林甫回答。

他按捺不住心中好奇,再次向屏风走去,屏风后却是有个哑婢走了过来,冷着脸请他离开。

~~

薛白离开右相府,刁丙已上前牵着他的马,也不说话,只引着他往东市丰汇行而去。

这是出事了。

到了丰汇行,薛白不慌不忙步入秘室,只见杜媗、杜妗正满面愁容。

“事发了?”

“是。”杜妗道,“你的案子犯了。”

杜媗舍不得对薛白卖关子,径直把事情原委说了。

“迟姝死后,我们派人一直盯着寿王府,今日,吴怀实过去了一趟,秘谈了许久。”

说话间,又有消息送来,杜媗去接了,道:“吴怀实去了右相府,你前脚出来,他后脚便进去了。”

“媗娘再帮我盯着吧。”

杜媗知这两人又有些疯狂的计划想单独谈,不愿走开,杜妗遂上前贴着她柔声说了几句。

“倒不是别的,怕你听了瞎担心,我保证不吃独食,晚些让阿姐吃独食。”

“别瞎说了。”

杜媗拿他们没办法,只好去帮忙盯着消息。

她出去了,薛白便道:“看来,我又撞在吴怀实手上了。他该已知晓,是我与李琎说了李倩还活着之事。”

“我安排了几个好手。”杜妗道,“你若点头,他回宫的路上我们便可了结了他的性命。”

“杀他容易,留下的麻烦却更难收场,正是杀了两个内侍省的人,反将事情闹得更大了。”

“不怕,这是宫闱秘事,杀了吴怀实,宫中也不会大张旗鼓地查。”

“杀是不能杀的。”薛白思忖着,道:“但你说得不错,这是宫闱秘事,与朝政不同。此事李隆基不会听朝臣们的意见,只会问一两个人,高力士、陈玄礼。”

“难处便在于,你在他们心中的地位远比不上吴怀实,毕竟他才是身边人。”

“是啊,这次破局说起来容易,但要让李隆基完全不相信吴怀实所言却难。”

“也未必难,你大可矢口否认,谁会信你在追查三庶人案。”

“不仅有人信,还有人会联想到我是李倩,你觉得呢?”

杜妗想了想,不由笑了出来。

“也对,除了疯子,谁敢冒充李倩?”杜妗得意地笑出来,“世间只怕仅你我二人有这疯主意。”

“所以,旁人更可能当我是真李倩。”

“那就更简单了,李隆基、高力士知道李倩已死了,定是不会信。”

“但还是会杀我,因为吴怀实一告状,我确实是太僭越了。”薛白道:“除非我能反过来攀咬他,要活命,对质时不能成为圣人讨厌的那一个,就像御前斗鸡,目前为止,每次总有一只鸡能活下来。”

“可他能有什么罪证?”

“是啊。”

薛白随口应着,接着便因想到了别的事而走神了。

“在想什么?”杜妗拿头发挠了挠他。

“我在想,吴怀实若是误认为我是李倩……未必是坏事。”薛白道:“等到以后,我们还要想方设法证明。”

“以后才是皇位,如今可是死罪。”

“所以,如今制造证据,比以后要可信的多。”

杜妗道:“你还能帮着吴怀实制造你是李倩的伪证不成?”

“为何不可?”

“太贪心了。”

他们在考虑的无非是两桩,一是怎么做更像李倩,留下痕迹以后让人找到;二是证明与李倩毫无关系,吴怀实一旦告状全都是荒谬。

这是完全矛盾的两个方向,似乎不可能找到一个办法能同时满足薛白的想法。

薛白有一个找答案的思路,他闭上眼,想像自己就是李倩。

作为一个身负重任的幸存者,经受冤枉归来,现在想做什么,又该如何保护自己?

“若是李倩,会把这些仇人一个个除掉。”薛白喃喃自语道,“不像我,对他们都太宽容了。”

“殿下想除掉谁?”

“杨洄出谋划策,哄骗李瑛披甲入宫,该杀;李林甫在朝中助武惠妃母子,该杀;还有寿王李琩,这一切看起来都是因他而起,不杀是不行……”

说到这里,薛白停了下来,睁开眼,有了一个思路。

“寿王李琩,李隆基很嫌恶他啊。”

杜妗与他对视一眼,当即会心,眼眸一亮,道:“有时,因一个坏事的帮手,再好的计划也可能失败。吴怀实第一个见的就是李琩。”

“那就有一个初步计划了。”

薛白比吴怀实更明确一点,那就是李倩是真的死了,因为那就是他骗李琎的。

而李隆基是最了解真相的人,也知道李倩是真的死了吴怀实被怨恨左右而杜撰出来的事确实能激起李隆基的杀心,需得要想个办法,把杀意全推到李琩头上。

很难,且具体怎么做还未敲定。

薛白侧过头,问道:“是我太贪心了吗?”

杜妗不由搂了上去,低声道:“知道吗?在我眼里,你比真李倩更有资格取这皇位。”

“我心脏。”

杜妗并不嫌弃,笑着点点头,道:“手段也脏。”

……

长安城很多人都知道薛白在官面上升官飞快,十分了不起,却不知薛白在暗地里有多少势力。

之后几日,便有更多的眼睛盯上了吴怀实。

安业坊,提着食盒的伙计站在唐昌观附近转头四看,寻找着送菜的地址,目光偶尔一瞥,能见到吴怀实从守卫森严的唐昌观出来。

“于唐昌观待半个时辰。”

很快,消息便从安业坊递到了东市丰汇行。

杜妗看罢随手丢进火盆,思忖着吴怀实在半个时辰内与唐昌公主都聊了哪些话,是否编织了从皇孙变成薛白的故事。

而在阁楼下方,又有伙计匆匆而来,禀报吴怀实又派人往十王宅盯庆王了。

暗潮涌动,薛白却还没有找到李琩与吴怀实勾结陷害他的理由,以及两人的罪证。

他还缺少破局的钥匙。

~~

直到某个夜里,他在梦中隐隐听到了歌声。

“金雀钗,玉搔头,是你给我的礼物……”

薛白睁开眼,却见天已亮了,颜嫣正坐在榻边穿罗袜,摇头晃脑地哼着歌。

她不太擅于唱歌,调子唱得支离破碎、奇奇怪怪,唯一好在声音好听。

“嗯?你哪里学来的这歌?”

“你昨夜哼的,我照着学的。”

“我哼了吗?”

薛白有些意外,有些担忧。

之后脑中灵光一闪,想到了一并除掉李琩与吴怀实的办法……但只怕实施不了。

那个人,又怎么可能帮他去害李琩?

该还是太贪心了,这次求保全性命都难,竟还顾着往后……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584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