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 分类:军事 | 字数:0

一千两百六十五章 党争(两更合一更)

书名: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1

陈瓘正前往章越这禀事,看到了满面怒气而出的蔡确。

陈瓘入内后,见到了正负手对窗外出神的章越。

陈瓘很少看到章越这般满是踌躇。他也猜到章越与蔡确发生了什么事,当即默不作声地站在一旁。

章越定了定神对陈瓘道:“持正,太令我伤心难过了。”

陈瓘道:“学生知道丞相一直惦念着与左丞当年的同窗之情。”

章越道:“莹中,你也知道,我从不给人走一条绝路的。”

“无论是谁,是否得罪过我的。”

章越释放这些年蔡确屡兴大狱所捕之人,确实不愿以后蔡确取代自己后能坐稳相位。但若蔡确能按自己的心意去办,绝不至于日后贬死岭南的结局。

但一切章越绝对不会明着与蔡确说。

到章越这个位置,只会默默看着,暗暗地筛人。

章越对陈瓘道:“之前陈执中之子陈师儒案,陈师儒没有必死的道理,持正处置太过了。”

“直到如今还是人心骇然。”

此事除了张氏杀了婆婆外,并没有证据直接显示陈师儒也参与了此案。连官家都问蔡确能否看到已故宰相陈执中的面上对陈师儒手下留情。

不过蔡确坚持要杀陈师儒,以正人心,朝廷纲纪。

最后陈师儒被问斩。

此事一出,上下骇然,虽都知道陈执中得罪过蔡确之父蔡黄裳。经此事人人都怕蔡确,生怕得罪了对方。

当时章越在定力寺中辞相,蔡确也是趁着章越不在朝中强行通过此事。当然章越推行的改制能那么顺利,蔡确也有一份功劳在其中。

不过此一时彼一时,既是章越提出‘明明德’于天下,用意也是缓和新党和旧党的关系。

但与主张对旧党喊打喊杀的蔡确意见相左。

章越对陈瓘道:“从此以后,吾要以‘义’而治天下,而非以‘人’治天下!”

陈瓘听了章越所言问道:“老师的意思,用赞同改制的主张来治天下。”

章越徐徐点头道:“没错,从此以后当认同吾之义理皆为吾之朋党,而非认同我章越这个人。”

陈瓘吃了一惊,朝廷用人不以裙带关系,而依政治主张。

章越言道:“不知我退之后,谁可继之?”

陈瓘听出章越感慨之意。

正说话间,户部尚书黄履,兵部尚书韩忠彦抵至。

元丰改制前,三司地位大不如前。

如新法的仓平,免役,农田水利尽归司农寺,军器监,都水监,匠作监都从三司中剥离。

但改制之后,三司,司农寺,原户部,三衙门权力尽归户部。

从此以后户部尚书,户部侍郎,刑部尚书等不再是官场领取俸禄的虚衔,而是实之,乃从二品官衔。

对章越而言,中书为何权重?

因为中书堂除的权力仍在,三品官以下任命,章越一句话的事。

黄履,韩忠彦言语数句后,章越道:“方才我与持正言语不合,他拂袖而去!我们二人已是翻脸了。”

黄履和韩忠彦瞬间就明白了什么事。

黄履叹息,他与蔡确一直交情颇佳,最早还一起被合称章党。后来章越称病时,他还劝说蔡确与章越和好。

韩忠彦道:“持正此人心术不正,我早看出了,既是如此,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章越道:“我听说持正近来多在太学中招兵买马!”

“我怕我退了,太学出身者都随持正去!”

陈瓘在旁听了心底一凛,难怪章越突然出手打压蔡确,也是有的放矢。

最早支持章越的官员多是太学生出身,之后派系错综复杂,如西北派沈括等一大波人,还有蔡氏苏氏兄弟,还有章越的宗亲学生。

他们都是相信章越,认同章越人格魅力,但对他政治主张并非完全认同,好比蔡氏兄弟,苏氏兄弟都有所出入。

太学生出身的官员,都是相对有抱负的,对于眼下的官场抱有极度的不满,这些人甚至有从当今官场中另起炉灶的打算。

范仲淹变法,太学是变法重要支持力量,譬如胡瑗石介等等。

可是王安石变法时,太学生却不支持王安石,这才有了六直讲事件。王安石为了控制太学,将太学直讲都换上自己心腹,实行三舍法,因为上舍可以直接免试做官或是免考。

导致太学生到处奔竞,这一士风一直到了宋徽宗都没怎么改变。

北宋末年,物价奇贵,百姓戏称为‘天下百物皆贵,唯读书人贱’!

章越上任后借蔡确之手,将太学虞蕃案里王安石任命一派直讲都清除出去,重新更换直讲。

二程及张载门生都是这个时候入仕的,太学学风终于为之一变。

章越之后改革太学,录取名额中必须有一半寒门子弟(三代以上无官身)。

同时经蔡京倡议,以县学每年举荐二人至州学,州学每年举荐二人至太学的方式。形成了一个从中枢到地方的垂直管理体系。

通过自主招生的太学生以及州县太学生,再经过太学培养熏陶,最后从太学肄业。

如今科举太学生出身的官员就占据了三分之一。更不用说还有武学,医学出身武将,医官等等。

现在蔡确通过自己和向七在太学中影响力,在太学中招兵买马,此举触碰了章越的逆鳞。

黄履道:“持正,近来通过结社为名,在太学生中设各种社,以此招揽太学生,最后再笼络以官职。此事我曾警告过他,可惜他没有听,否则不会走到这一步。”

宋朝民间结社之风极盛。

章越判国子监时,就在太学里组织了蹴鞠社。免得后世人嘲讽中国足球自高俅后,就再也没有站起来过。

如今太学的蹴鞠社与民间蹴鞠社齐云社还进行过比赛。

可是蔡确却通过这些社作为外围,暗中来招揽心腹党羽。

韩忠彦则目光闪动。

章越言语中有几分森然地道:“持正此举亦是无法,他不做,未必没有别人做,别人不做,未必后来人不做。”

“与其犹犹豫豫,倒不如咱们自己做。”

章越看了韩忠彦道:“你近来在梁园中多聚议朝廷之事?”

其实章越一系中,太学生出身的官员众多,除了黄履,韩忠彦外,还有出任过太学直讲的叶祖洽等等。

太学生入仕之后,韩忠彦,黄履从中挑选精英跻身‘太学派‘。太学派已成为章党的重要政治力量。

韩忠彦还掩饰地道:“不过是大家闲聊罢了。”

章越道:“不,我倒是赞同,你可以从太学出身官员中,再选取十余二十余人。”

他们常聚城外韩忠彦买下私邸‘梁园’,同时梁园也是汴京的别称。

章越见他们在此商量国家大事,有所意动。

章越这也是借鉴了仙侠里的外门弟子,内门弟子,真传弟子,长老,掌门的设定。

章越心道,自己这般就是【太上掌门】就行了。

黄履道:“此事要办得要有分寸。陛下是不喜下面官员中结党的。”

韩忠彦不满地道:“安中你太谨慎了,欧阳文忠都说过君子党和小人党,朝堂中何人不结党,何人不攀附。陛下心底也是知道。”

“现在都说我们二韩一吕一章成了唐朝时的世家,我看度之说得对,不如以‘义’合之为君子党。”

“平日我们在梁园商量的官员,本就是支持丞相这一次改制的,不似他人。我觉得这改制便是天下之大义!”

陈瓘心道,丞相方才言要以义治国,而不是以人治国,看来是有的放矢了。

至于韩忠彦所言的他人,怕是苏氏兄弟和蔡氏兄弟了。

章越心道,他下野之后也是需要这一股力量维系,比起蔡卞出任皇六子讲官,这是一步棋。同时自己还需要一个组织力量。

章越对韩忠彦道:“此事你们办得隐秘些,对于出入的梁园者必先筛查。”

韩忠彦道:“丞相放心,太学之中多是有抱负的士子,他日为官必能刷新政治。”

“以后天下官员皆会以出身太学为荣。”

章越徐徐点头,事情既开了头办下去。

这个阶层是宋朝最有力能挑战既得利益者的。

章越道:“既是办这梁园社,便要办下去,任何事办不了十年,都不要去为之。你们踏踏实实为之!”

“还有一个前提,必须再三严肃整顿太学里的士风。”

黄履和韩忠彦走后,新任枢密使吕公著抵此。

尚书省设六部后,兵部与枢密院相抵触,一度有罢免去枢密院之说。

不过天子没有赞成。

孙固下野,吕公著取而代之。

天寒地冻,堂吏端了热茶给吕公著。

吕公著道:“丞相,我怕西事还停不下来。”

“那些骄兵悍将,大多起意要伐党项。”

章越叹道:“我早有预料了。”

平夏城之战后,

沈括拒绝回来。

章亘也同样拒绝回来。

沈括连回中枢出任枢密副使都不愿,哭着喊着要留在泾原路,至于章亘也是这般,章越和十七娘都指着他回来成亲,结果对方也是留在泾原路不回来了。

其实沈括,章亘只是一个代表。

吕公著苦笑着道:“以往官员都争着调往京师去,为了五削,免得沉沦选海。现在好了,改制之后没有选人之事,官员更不稀罕京官了,反而是争着往西边去。”

“谁都知道,党项覆没就在眼前了,放着这么大的功劳不要,回京去作什么。”

章越,陈瓘闻言都笑了。

陈瓘笑着道:“下官之前给辽国使者打个比方,原来有一伙强盗抢了屋子,现在强盗已是被杀掉。”

“大家只要将屋子打扫清楚就可以住进去了。”

“下面平白得一个天大的功劳,这时候众人都不愿放手。”

章越心道何尝不是,沈括连回京出任枢密副使也不愿,整日派人往章越府上送礼。

章越看到沈括的厚礼也是哭笑不得,这个时候自己不收嘛,容易令对方心底不安,所以只好一次又一次‘下不为例’地收下。

吕公著道:“可是丞相,话说回来,党项在平夏城之败后,已是将定州升格为定州府,甚至在省嵬城大举营建行宫。”

“机速房回报他们将工匠营建之所,都迁往了省嵬城。”

章越道:“不错,职方司也回报说党项已迁工匠之所往定州去了。”

党项最重视的就是军工行业,皇宫都建在工匠所的旁边。以往宋朝使者每次去见李元昊时,都可以在党项皇宫的宴会所里听到锻砺兵器的铿锵声。

宋朝使者还以为是李元昊给自己的下马威,殊不知人家那不是装的,本身就是党项民族的意识形态。

李元昊塑造党项时,就说了党项这个民族要‘忠实为先,战斗为务‘,他也是以此从上到下地树立民族的风气。李元昊身为天子,深入一线抓军工生产,下面的人敢不竭力吗?

工匠所设在皇宫边,这就和互联网大厂,公司老板坐在员工区办公一样。

“丞相,党项迁都定州,以省嵬城为行宫,看样子是要与我大宋拼到底了。”吕公著言道。

章越道:“之前我与陛下所谋都是以攻下兴灵为灭党项之计,若是党项迁都,此事确实难办了。”

“定州确实太远了,有些鞭长莫及!”

吕公著道:“我算过党项迁都定州以后,就算现在攻下了兴州灵州,也覆灭不了党项。而且攻下以后,本朝也未必守得住,现在不是灭党项一国的时候。”

吕公著永远是充任反对派在前面。

吕公著与司马光不同,司马光是执拗地反对,完全讲不通任何道理的,吕公著至少是从实际出发的。

章越道:“我已是派了使者与党项议和,要他们上缴誓书,可惜被拒绝了。”

没错,平夏城之战后,章越还派出使者议和,甚至还将生俘的党项皇族嵬名阿理送还给党项,哪知竟然遭到了党项国主李秉常的拒绝。

“故而我彻底停了与党项的互市和岁赐,现在已经听说党项国用匮乏,已经熬不住了。”

吕公著道:“丞相议和之事,吕某是绝对赞同。”

“反而是西边官员将士从上到下都不愿与党项议和。“

直取兴灵,灭国之功,这个诱惑实在太大了。

西军将士人人都眼红这个功劳,若非章越的威望镇压着,有韩缜的前车之鉴在那。吕惠卿,沈括,王厚恐怕都要上疏要西征讨伐党项,直捣兴灵了。

这一幕都是似曾相识的。

历史上阿骨打灭辽后,女真上下看宋朝童贯率军伐辽大败,当即忍不住了一个劲地劝阿骨打不要停,继续灭宋。

阿骨打不想灭宋,但下面将领宗室都要打宋朝。阿骨打耐不住下面将士们催促,只好道了一句,我这人还是想信守与大宋的盟约,至于你们,我阿骨打挂了以后,你们自己爱咋滴咋滴。

阿骨打说完这句几个月后,就在他灭辽当年,他果真就死了。

现在的情况就是有点拦不住,不是哪个谁具体反对。

河东,陕西六部兵马都争着要攻打兴州灵州,争这个破国之功。在曹彬平南唐后,再也没有哪个将领有过这个功劳。

这个时候谁拦着,就是一句话‘众怒难犯’。

吕公著道:“王厚在凉州那边与野心日益增长的阿里骨还时不时交兵。”

“泾原路方向全面巩固天都山和萧关一线,河东路方面,吕惠卿则可以逐步向定难五州方向推进,逐步蚕食。”

“现在谈不上灭国之战!”

陈瓘道:“可是好容易将党项的主力全歼,若给之岁月,让他们再发展几年,又重建了兵马怎么办?”

章越点了点头。

吕公著道:“重建兵马需要数年功夫,就算成功,肯定也不如平夏城城下的那数万精兵。”

“灭国之战哪有那么容易,昔高平之战后如今日平夏城之战般北汉实已是不足为患,但太祖太宗灭北汉,仍打了几十年。”

章越,陈瓘听了吕公著这话也觉得此人太悲观,但吕公著偏偏自我感觉良好,自己是在从实际出发。

“而北汉实力远不如今日的党项,但太祖时打了多次都没打下来,每一次都遭到契丹阻扰。强行灭党项必败,莫谓我没有出忠言。”

陈瓘道:“枢相,当初太宗皇帝灭北汉时,丞相薛居正反对,并举出太祖屡屡铩羽而归的道理。”

“可知这话听听而已,本朝每次攻北汉都将人口强行劫掠至国内。到了太宗灭北汉时,北汉已被宋朝削弱差不多,全国人口从五代末二十七万户,一百四十八完口,到三万多户。”

“薛居正真可谓无知。”

吕公著急着争道:“就算如此,北汉亦未肯降!”

“就算我们拿下兴灵二州,如今这里正闹饥荒,那么多百姓嗷嗷待哺,是我们过去养他们吗?”

陈瓘欲争,章越则道:“吕公说得对,破国不难,全国方难。”

“都到了这一步,要以全国为上,破国次之!”

吕公著道:“正是如此,丞相,辽国去年铩羽而归后,至今未有动作,也不遣使而来,使令人不知他的底细。若现在灭党项,势必与辽国一战!”

吕公著在章越这获得他想要的答案后退下。

陈瓘满是不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37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