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 分类:军事 | 字数:0

九百三十一章 御前争论

书名: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1

元绛补入参知政事,任命还在吕惠卿罢相命下之前。此举着实狠狠地恶心了吕惠卿一把,如同赶着他走人。

元绛补入二府后。

官家在便殿召二府言事。

大家都知道元绛的事,在三经新义修成之后,王安石拜仆射,王雱拜龙图阁直学士。元绛送了一首诗,陈前舆服同桓傅,拜后金珠有鲁公。

这首歌可谓颇具阿谀之事。

所以吕惠卿还未走,王安石便荐元绛为参政。

此时陈升之,蔡挺都还在称病中,王安石则刚刚病愈,元绛入政府后便继承了王安石,便在官家面前极赞王安石之政,甚至有过之无不及。

章越听了不由皱眉,新政数年虽极大地拓宽了朝廷的财政收入,但问题也是不少,现在正是修补以宽民力的时候。

好比变法可以打七十分,你元绛无底线地吹嘘,结果打了一个一百分。

当然这说法,肯定是官家和王安石听了高兴。

元绛今日新任,章越也不愿触之不喜,由他继续说下去,反正官家听了也很高兴。变法是他亲政后最要紧的事,尽管他知道差不多七十分的水平,但有位宰执说成一百分,他也是高兴的。

至于刚刚病愈的王安石坐在椅上,脸色有些苍白,罢黜吕惠卿之事,亦消耗了他不少气力和精力。

所以王安石显得没什么精神。

只见元绛继续道:“先前吕惠卿为参政刚愎自用,多不与王安石商量,之前陕西缺粮,便做主以交子收之。王安石却道,当增以盐钞收之,增发交子怕是妨了盐钞。”

“吕惠卿对曰,交子是钱对,盐钞是盐对,两不相妨。”

“王安石道,怎得许多做本?”

“吕惠卿对曰,只消朝廷能尽出纳交子,民间自信之,自不消作本。”

“王安石道,终是妨碍盐钞,盐钞出少了,朝廷少了课利,出多了便是抵交子之用。”

“吕惠卿对曰,不然,盐有本,每年增减当定量,否则一旦盐少,则害盐政。不如交子行便。”

“安石对曰,既有折二钱,折三钱,再作交子,则弊太多。当改以盐钞。”

元绛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堆,尽是在天子面前批评吕惠卿,捧王安石的。

章越听了一半,却看见官家脸色有些不自然。元绛不知道,交子是钱对,盐钞是盐对,两不相妨是吕惠卿援引官家的言语。更不知道交子之事是章越与吕惠卿的默契。

在执政之事上,章越经常觉得有时候吕惠卿比王安石更开明,政见与自己颇为相合。

比如盐钞之事,另一个时空的历史上,吕惠卿走后,王安石便大量发行盐钞,结果有一年解盐盐池被淹,导致无法出盐,最后导致无数人拿着盐钞却无法兑盐,简直是欲哭无泪。

比如美元曾经实行过金本位,盐钞则是类似于‘盐本位’,交子则是‘钱本位’。

既是本位制货币,发行就一定要克制,特别是盐这样关乎国计民生的实物,一旦信用崩塌后果不堪设想。

而交子本来就是钱,完全可以采用交引所设计的浮动汇率,无论贬值还是增值问题都不会太大。

王安石看不到这一点,而吕惠卿看到了。

从熙宁变法而言,王安石是提供了理论支持,但吕惠卿是实际负责人。所以吕惠卿在实务方面的政治水平比王安石高,更不用说司马光他们了,只可惜老吕……欠厚道。

元绛在这一点无脑支持王安石,反对吕惠卿,也是政治斗争的结果。

政治斗争失败的那个人,无论执政的政策好坏都被完全否定,至于胜利的那方无论对错都得到了完全承认。

王安石对元绛的言语,完全是不表态。

吴充,王珪则是轻易不出言,今日他们也是坐在椅上。

吴充始终在听,而王珪似听得很认真,其实偷偷地在出神。

章越此刻起身离椅,出班奏道:“陛下,臣以为盐钞不可滥发,这点不能因人而废其言。”

章越终于站出来说话,令官家微微点头,此事他也是支持章越,吕惠卿的。不过他看了一眼王安石,心想你对此事看法一如当初吗?

元绛不知官家的心底的意思,但他今日第一次在官家面前陈词,章越既站出来反对,着实不太给他的面子。

“枢府如今不仅管军器监,连钱引之事也要过问了吗?”元绛则向章越指责,你是不是管得有点太宽了?

章越则道:“交子,盐钞之事,一年前我曾就此事与吕惠卿商议过,此事元公初入政府怕是还不知道吧。”

章越言下之意,当年我拜端明殿学士时,你官位还不如我呢,论资历你就是这个(比小拇指)。

元绛初入二府,资历自比不过章越,实政经历也很欠缺,他干了三司使还没一个月,结果就失火被罢了。

元绛心道,说我资历不如你,老夫中进士时候?你小子还没出生吧。

元绛道:“如今陕西钱荒绵延至今,便是吕惠卿不肯多出盐钞之故,交子之物实与杯水车薪无异。”

章越道:“恰恰相反,陕西钱荒不在钱多钱少,而在于百姓手中没钱,只要能在陕西行以以工代赈,兼之兴以水利,便可解钱荒之事。”

元绛与章越各执一词,互不相让。

元绛问道:“那你说如今陕西钱荒如何解?”

章越道:“要解决钱荒之事,首先发钱,便是增铸钱钞,之前朝廷添了两百万贯交子至陕西。”

“但此举并不济事!”

“那就是百姓没钱,可以向百姓高价收粮或是以工代赈,大兴水利都是良法。”

元绛道:“此本就是丞相之见。”

章越道:“当然还有一法?”

“何法?”

章越道:“那就是废市易司!”

元绛道:“废了市易司,便能解钱荒?”

“能,正所谓食禄者不得与下民争利,受大者不得取小,市易司就是与民争利之举,只要废之,百姓自是有钱。”

听到国不与民争利四个字,王安石忍不住色变,这可是司马光的说法,如今又在朝堂上听章越提及了。

朝堂上吴充听了不由皱眉,这吕惠卿刚罢相,章越便在政见之事上与王安石起了矛盾,这真是令人不省心啊。

王珪则感叹心想,这还没消停几天,怕是又没有安生日子过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99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