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 分类:军事 | 字数:0

一千一百八十五章 凉州攻略

书名: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1

震武军城。

处于河湟以北至河西走廊的要害之处。

宋朝先夺取的湟州,后取得兰州。之前宋朝在湟州的布局只是屯田而已。之后夺取兰州后,兵源劳役得到了源源不断的输入。

当年章楶为熙河经略使时,曾亲率十数骑亲自视察了整个湟州,勘探了全部地形。

他回朝后上疏认为湟州最要害的地方有三。

其一曰癿当,在州之南。其二曰省章,在州之西,为往青唐要地。其三曰南宗寨,在州之北,距夏国卓罗古厢监军司百里。夏人交构诸羌,易生边患,今若城之,可以控制。

况此三城正据鄯、湟腰背、控制之利,可断其首尾之患。

章越得到章楶的禀告后,做出了结硬寨打呆战的指示。熙河路宋军在湟州数年内一口气连筑十五堡寨,并行编户齐民之策。

劝诱生番下山接受编户,给之良田器具,种田种棉,并大量收编为弓手。

元丰四年三月末,宋军以苗授为大将,蔡卞为监军,王赡,刘仲武为副将率军出湟州,城震武军城,北瞰凉州,威压朔方。

何灌为湟州知州在后方调度兵马钱粮。

震武军城又称作古骨龙城,乃是上文所言南宗寨的外延。

随着熙河路调令一起,无数兵械和军粮从洮水经水路至兰州,再从黄河转输至湟水,最后至湟州首城邈川城汇集。

等战事一起,物资从邈川城起运至南宗寨,再从南宗寨至古骨龙城。宋军正兵,弓手及征发的民役,一路之上源源不断。

如此千里转运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巨大的负担及财政上的严重挑战。但是大宋却是轻而易举地办到了。

在连绵起伏的照壁山下,大通河河谷中,数万番汉民役和近万宋军将士在此筑城。

在另一个时空历史上,这也是北宋这个王朝在灭亡前,在西北的最远距离。

再往前一步就是凉州。

当时宋朝君臣将相都是踌躇满志,认为只差一步便可收复汉唐故土,再通西域。

但是往往如此,人在最高光的时候都常误以为自己正站在一个新的起点。

自己下面将迎来的则是更高峰。殊不知后面的都是下坡路了。

帝国也是如此。

读史令人兴叹。宋朝再攻下震武军城后,再无寸进。

而这一刻时空,宋朝的触角提前了几十年抵至了此地,怀着收复汉唐故地,再造中兴之志,在汴京的君臣将相们正踌躇满志,以万里江山为图,亲自挥笔书写史册。

数万民役夯土,运输大木筑城,宋朝筑城延续唐朝筑城之法,在墙壁中加入穿木,这样可以使得城墙更加坚固。

蔡卞与苗授,王赡等人站在一处土坡高处看着地图,面对着整个河谷,在何处何处修筑,在地图上面一一规划,并作出修正。

此地原是西夏堡地,但遭到阿里骨侵攻后,西夏右监擅自收缩防线,放弃了此要害之地

宋军闻讯而动,根本不给党项人反应过来的机会。

蔡卞数人皱着着眉头,初春的日头照在身上。他们全身贯注在筑城之中,以至于过于紧张汗水一颗一颗地从额头上淌落。

蔡卞对众人道:“诸位再看一下,从此筑城再过浩门河河谷,再延水磨沟路,便可至凉州或庄浪河谷。”

“到底是东移三里凭河而立,还是西移两里凭险而守,而是往南一里扼守道路,诸位要下最后的决定了。”

众将犹豫了一下,苗授道:“既要从湟州出攻取凉州。便不怕在此经营,誓要修得如铁桶一般。”

“我看在震武军城外,这,这,这,再修三个堡寨,将形势全部完固,既扼守住要道,也不碍凭河,还能相互支撑,相互支援。”

蔡卞听了心道你苗授还是真会拿主张,一点也不为朝廷花钱心疼。不过他心底也是倾向于此。

一旁的王赡道:“我看可以,今年何灌在湟州屯田大获成功,得善田五万余倾,收番众一万五千人。”

“既是有钱有粮,且兵强马壮,咱们便不怕孤悬于湟州之外,同时也可以阻党项沿此道再度侵攻青唐。”

“最重要是党项现在于战和犹豫不定,咱们正可以乘机在此扎下钉子,否则一旦党项大军来争,一座孤堡怕是抵挡不了数日。”

苗授道:“我正是此意。党项人一旦醒悟后,必全力来与我争此地,到时候必有一场决战!”

“既知如此,我等当先下手为强。”

蔡卞道:“刘将军何意?”

苗,王二人看向正在监督筑城的刘仲武,苗授笑道:“此人是厮杀汉,不必问他便是。”

王赡也是认同这一说话,不过又言道:“不过此人几个儿子倒是各个不凡。”

蔡卞最后道:“我也是如此主张,本待是九月时出兵凉州,但朝廷突然要我们进筑此城,必然是情况有了变化。”

“我揣测可能是契丹那边要介入此事,故而朝廷是想在契丹没有动作前,先其一步攻取凉州取得先手。”

苗,王不知道朝廷高层的动向,对蔡卞所言都是深信不疑。

蔡卞目光一锐道:“诸位便在此图上画押吧!”

苗授与王赡二话不说在图上押字。

最后蔡卞在上面一一标准后,卷起了地图放入竹筒中,再盖上火漆音信然后对一旁的军士道:“以金牌疾递送至汴京!”

“诺。”军士闻言立即背起这份绘着筑城细节和位置的城图,手持金牌立即上京,将图纸上呈官家御览。

蔡卞等人目送军士而去都不免感慨,帝国兴废便在此图上之感。

这历史大事参与感,其实对在场之人而言,也是更胜过加官晋爵所带来的奖励。

只是他们不知道的是,他们此刻到底是已经站在了最高峰,或者是下一个高峰的起点。

蔡卞目望着这一切缓缓走下土坡,在成功地处置了熙河路上百名官员贪污之案后。蔡卞在熙河路获得上上下下的敬畏,同时获得了很高的威信。而且蔡卞还改革制定了熙河路的财政政策。

下大功的蔡卞,章越并没有立即调他回汴京,而是让他继续留在了熙河路。

如今大战将起,他却作为监军监督军城的修建。

这或许是章越对他进一步的历练。

不过这只是蔡卞的猜测,事实到底如何,谁又知道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579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