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 分类:军事 | 字数:0

一千两百五十七章 了却君王天下事

书名: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1

刘昌祚用兵以谨慎著称,这一次也不例外。

当没烟峡四周山头上烽火台示警时,宋军已是接到讯息,所有兵马都是从夜里提前一个时辰叫醒,并提早吃起早饭。

尽管有将士建议刘昌祚趁着党项兵马混乱,进行夜袭。不过刘昌祚认为夜袭变数太大,现在宋军成算已是很大,没必要冒这个风险。

三军都知道大战在即,伙夫们也是连夜赶制饭食。

各营伙房中烟气腾腾,伙夫满头是汗地蒸饼,揉面。

大战之前给兵卒吃一顿好的是军营里的惯例。

一筐又一筐的饼子被伙夫抬出,分发至各个军营之中。

有肉,有菜,还有蒸饼,粟米粥,人人管饱。

三军士卒也是拼了命地吃喝,谁都知道大战一起要几个时辰,下一顿没那么快,甚至永远没有下一顿了。

士卒们都是死命地往嘴里塞着食物,军营里响起了干饭声。兵马空着肚子干战和饱着肚子干战,完全是两个战斗力。

齐倾公灭此朝食的典故可鉴。

担任突击的前锋还喝了些酒。

至于战马也喂上了精料-大豆再搅拌些鸡蛋,头埋在槽中哼哧哼哧地大嚼。

马军骑卒拍着马背,看着这些要赴战场同生共死的伙伴。

而熙河路的兵马,人马不仅精良,士卒们还有牦牛肉可食。熙河军装备战马饭食都是诸路之冠,看得各路人马好生羡慕。

三军酒足饭饱,整装待发。

兼得这时梁乙逋来降,向刘昌祚禀明党项兵马虚实之处。

众将皆疑惑,怀疑对方是否诈降,但刘昌祚当机立断,发三军攻之!

山谷小道之中的宋军伏兵径出。

宋军主力朝从平夏城下溃退十余里的党项军主力精锐猛攻!

当初在鸣沙城下不可一世的党项精兵,从昨夜炸营起就没有进过食,见到环庆路宋军姚雄兄弟在养精蓄锐之下,犹如猛虎下山。

但党项这支精锐兵马死命之下接阵固守,众将死战不退。

两军交兵,宋军不支兵退。

正当党项诸将或是庆幸天助,或是笑话宋军。却见环庆路宋军大军退去后,没有继续攻寨,而是继续往葫芦川河下游而去,前往抄掠后路。

旋即宋军后军抵至再度攻寨,见此一幕党项兵马尽是胆裂。

李秉常令御卫射住阵脚,令士卒再作厮杀。

来攻的宋军乃秦凤路和折可适的兵马,双方战了一阵后,党项兵马且战且退,被宋军杀退数里,方又重整旗鼓。

不过折可适没有继续恋战,继续率军往葫芦川河下游而去。

这时李秉常见宋军刘昌祚,彭孙率泾原路兵马截杀各路党项溃军,满是乱石疏草的河滩边死尸叠垒处处,人马骆驼的尸体从江面上浮水而下。

见此一幕,党项大将无不骇然。

众将护着李秉常且战且退,这时战鼓声响起,一路大军又从南面杀来。

正是熙河路苗授,苗履父子所率的兵马,其中还有五千凉州马军。

这路宋军绕开党项杂兵散部不杀,养精蓄锐只待党项中军精兵。

苗授见这支党项最精锐的大军连续杀退环庆路和秦凤路的宋军,本也不敢轻易强攻。苗授亲自抵至阵前仔细观察,见党项阵势中马足轻动。显然兵马虽精,但军心浮动,兵卒不安,已是强弩之末。

苗授当机立断下令全军强攻,两军激战半日,其中一处要害谷口彼此数易其手。

这一次党项主力终于顶不住了宋军,士卒禁不住争相后退,终于导致全军崩溃,士卒夺路而逃,自相践踏,死者蔽野塞川。

宋军趁势掩杀,苗授立功心切,率千余马军直取黄帐而来,结果多次被劲弩射退,这才令李秉常一时无事。

不过其母梁太后却死于乱军之中。

正待这时风沙大作,人马不能见物。

这让党项精兵没有尽数没在阵中,但也是主力大损,数万甲兵十停损了七停。

后来宋军打扫战场,仅在河滩边就从尸体上就剥了上万领的铁甲。

当初围攻平夏城,党项二十余万大军,在绵长峡谷啊之中所布下联营百里的阵势,变成了首尾不能相顾。

联营百里一瞬间成了伏尸百里,丢弃的营帐军资堆积如山。

葫芦川河蜿蜒曲折,宋军从各处杀出,处处伏击党项兵马。

不少党项兵马欲降,但宋军争功心切,哪管得对方降不降的,一个个都割了首级,尸体都踢下河川去继续追杀。

李秉常心底大慌,眼见兵马四处乱窜,现在士卒们只争着逃命。

在党项兵马几乎不能支撑时,妹勒都逋率军救下李秉常,并自领兵马断后。

结果遭宋军三路兵马围攻,刘昌祚使人招降,妹勒都逋非但不肯,反而大骂道,党项大将安肯降于弱汉!

最后其部全军覆没。

妹勒都逋身中数十箭,犹持大旗不倒。

妹勒都逋虽死,也掩护不少党项兵马逃出宋军的伏击圈。

前方兵败时,党项皇族大将嵬名阿埋正率军日夜攻打徐禧,种朴所守的萧关。嵬名阿埋听说兵败大惊,当即率军前去迎接,眼见前方大军狼狈溃败之势,无论是铁鹞子,步拔子,还是泼喜军都陷在没烟峡中。

嵬名阿埋不由大惊道:“我党项五十年所养兵马一朝尽丧,从此不复有南顾之势了。”

嵬名阿埋掩面大恸,从李元昊而始一手建立的党项精锐野战军团,尽丧于峡谷内,从此不复有与宋朝野战之力了。

嵬名阿埋勒马而回,率军欲退,正逢萧关内徐禧,种朴宋军杀出,后方又是宋军追杀而来。

两下夹攻,嵬名阿埋部下未战先溃,最后本人兵败被俘。

妹勒都逋,嵬名阿埋二人乃李秉常夺了梁氏兵权后所设六部统军,一起统领党项十二军监司,在这一战二人一战死一被俘。

徐禧立于萧关之外,眼见夕阳如血下,埋山遍野都是党项降卒及萎地的旌旗战鼓。

他看到这一幕,他不由沉思前事,沉浸多年的梦想及昂然而起的夙愿此刻交织在心中,他不由蹲下身子掩面默然。

当初嵬名阿埋攻打甚急时,徐禧每日怀两个烧饼,往来巡城,亲以矢石击贼,困则枕士兵大腿假寐,士卒皆感动不已扶疮以拒党项之寇。

徐禧曾想过很多万一城破之后殉于此,也算是死得其所。

而今徐禧想到了章越常吟的一首词。

此刻徐禧忍不住拔出长剑,手抚其背言道。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想到这里,他以长剑柱地道:“了却君王天下事,我徐禧能办得事,还有很多,很多!”

……

中书东厅。

蔡确正与黄履谈完公事后闲聊。

“听说持正你又纳了一房妾室!”

蔡确听了眉头一挑道:“安中,你对京城里这些细故倒是了若指掌。”

黄履道:“持正,你的事不能算是细故吧。如今你的一举一动都倍受人注目。”

蔡确摊手道:“好,我也不遮掩了,是有此事。”

“人在世上就又七情六欲,因斯滋长出野心,而有了野心才有功业!大丈夫要懂得用此来驱使自己。”

黄履闻之大笑。

蔡确却丝毫不愠道:“你也知我对女色不甚爱,只是到了我这个位置,需有一二来点缀,没有解语之人在旁也是寂寞。”

黄履道:“这话倒是。”

说到这里蔡确看向黄履道:“安中,听说你两年后要随度之一并下野,何必呢?”

“留此有用之身,再为朝廷办一番事,不好吗?”

黄履道:“你也知道我是闲云野鹤之人,受不了官场上的拘束,早欲一走了事。”

“再说你说我为朝廷办事,还是为你持正办事?”

蔡确则道:“两年后,为朝廷办事与为我办事何异?”

黄履微微笑道:“如此我要以茶代酒先贺持正一杯了。”

蔡确笑道:“茶可以,不过酒我戒了。”

“何也?不是说,要以七情六欲滋生野心吗?”

蔡确摆手道:“话是如此,但酒使人误事。我可不喜任何事离了我的掌握之中。”

黄履道:“持正,你这般不好。天下事焉能尽如人意?”

蔡确道:“所以我才羡慕度之,这一路来,他比谁都更顺风顺水。”

“说来你不信,但我一直是将你与度之的同窗之情记在心间的。”

黄履道:“我信的,也信你家中那一面墙上罗列着百官罪证,不知我与度之写得是什么。”

蔡确眼色微厉道:“若是我真要对你们动手……又岂是这般。”

黄履道:“持正,天下需要度之这么一个人。”

“元丰之政无他主持不行。”

“能了君王天下事亦唯有度之。”

蔡确默然片刻道:“你说得不错,真正需要度之的是陛下。”

“正如《答客难》所言,抗之则在青云之上,抑之则在深渊之下;用之则为虎,不用则为鼠。”

“人一生的际遇,也因此着实难言。若遇对人才随意抑扬的君主,我等哪有出头之日。所幸我等遇到了陛下。所以度之他才有今日施展抱负之机。”

此刻中书值厅里。

王珪放下公文对随从道:“若有泾原路大捷的消息立即叫醒我!”

说完王珪闭上眼躺在交椅上小寐,喃喃自语道:“算算时候差不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747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