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 分类:军事 | 字数:0

一千两百二十三章 强势宰相

书名:寒门宰相 作者:幸福来敲门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21

集英殿里,章越与官家相互拉扯了一番。

上位者都有自己的识人之术,其中有一条就是问对方对别人的评价。

这世上自己评价自己,一般不是你自己,因为有自知之明的人很少;别人评价的你自己,也不是你自己,因为识人也不容易;但自己对别人评价,往往就是你自己。

你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别人往往是看你怎么评价的他人,特别是与你有矛盾的人。

章惇此人性子高傲,为宰相后更是目中无人,在私宅会见官员们都是穿着道服,官员们对他意见颇大。对待官员也是这般,一句话说得不合他的意,便大声呵斥从不给留人情面。

为官当然无碍,办事效率颇高,但为宰相便不好了,性格容易得罪人,也不能够团结官场上的大多数人。

章惇爱憎分明,自是魅力点满满,乃网文男主的标配。可历史上他对元祐之臣的镇压,确实过分了。

作为一个领导,很要紧就是一个团结人的能力。上面的人也不喜欢看到你肆意打压别人,破坏了朝中的团结。

官家心想,章越这话说得倒是没毛病。

章越与冯京在庙堂上争个面红耳赤,但私下里章越见到冯京却恭敬有加,有时候二人朝堂上了吵得都’红温‘了,下朝后章越都会主动找冯京主动道歉,冯公今日实在是多有得罪,言语实是冲动了。

冯京也会道,你我纯为国事嘛。

这事官家知道,朝中的人也知道。

当年冯京与王安石也是如此。只是主动放下身段是冯京。以往王安石告疾时,冯京数度探望。

对于不合于己的官员章越也能起用,譬如吕惠卿,孙路,范育等。这些官家都是知道的。

官家道:“就让章惇知定州兼定州路安抚使!”

定州路是河北四安抚使路之一,也是面对辽国的前线,按照章越所言,章惇可以胜任方面之任,却不可为宰相的言语,倒也是听进去了。

君臣之间可谓有商有量。

历史上的官家到了元丰中后期日益刚愎自用,甚至连王珪,蔡确二位宰相因为小错对他们罚铜。每次受罚就去宫门谢罪。

宰相受罚金并去宫门谢罪,是极丢人的。

王安石当年为小臣时都不肯,王珪蔡确倒是肯了。

不过也是情理之中,元丰五年王珪蔡确为了固位,不许司马光等人回朝,最后发动了永乐城之战。天子因此记恨他们也是有道理的。

相反章越先后有兰州,凉州之捷。

且不说相位稳不稳如泰山吧,人一般在顺境时,都容易变得宽容,允许别人对自己一点小冒犯。

逆境时,就变得多疑敏感,一点小事就炸毛。

不说人是这般,任何组织和国家也是如此。

但章越还是不高兴,明知我不喜欢章惇,你还敢给老子提,必须给官家点颜色看看。

对皇帝发火也是有技巧的和分寸的。

章越道:“陛下,这些年臣尸位素餐于此,每皆思引去以避贤路……”

官家闻言有些尴尬,啥叫尸位素餐。

章越这叫尸位素餐,且不说军事上的胜利,疆土的扩张。

从盐钞、贝吉布,交引所等哪个不是章越大力提倡,并在大宋境内推广的。只是大家习惯于他在商业上的便利,比起军事上那显而易见的成就相比,不那么明显而已。

免役法的更改后,从上到下都是称便,也令不少旧党官员改观,谈及新法不再抱有一片批评声。

官家道:“后人议论孔明有‘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公之后,不见其比’。”

“卿劳苦功高,不亚于孔明匡扶汉室,何出此言?”

章越心道,官家你知道就好。章越继续道:“陛下,臣有二事不得不说。市易法朝廷千五百万本钱得息钱九百万,但失陷者乃七百八十万,令市井商贩破家者数万户,此乃熙宁之一大弊政,至今不废。”

“另外臣要弹劾吴居厚。”

“吴居厚行铁治之法于京东,此人实乃掊克之臣,横行至今与陛下放纵求财不无关系。”

官家心觉为难,这吴居厚是他的宠臣。

吴居厚在章惇开梅山时表现出色,将闲田分给新附之梅山山民,而被章惇保举。开梅山乃章惇仕途中的亮点,也是熙宁新政的政绩,虽不如章越开熙河,但也是可圈可点。

吴居厚因此升为殿中丞。

后吴居厚为地方知县时又对役法细节进行修改升级,升司农寺主簿,

官家亲自对吴居厚召对,并赐予朱衣,银鱼。

吴居厚每一次升官都是在对新法推动有所建树上。

元丰三年,吴居厚任京东转运判官,在官家授意下进行变法试点。

首先是盐法,官府直接从灶户手中直接买盐,再卖给商家从中取利,说白了官府压低灶户的进价,再拉高卖给商户的出价,从中赚取差价,称之盐息钱。

吴居厚一年赚取盐息钱二十四万之数。

官家本不相信吴居厚能赚这些多,后来一看是真方才相信,甚至还打算在河北也实行榷盐,后因章越反对不了了之。

吴居厚从榷盐看到暴利,然后又命官府垄断铁制贸易,垄断百姓的农具。

打出的农具,仿佛并强令农户四口买一,五口买二。

吴居厚还通过免除税役的方式,推广保马法,也是极为扰民。

吴居厚在京东所作所为,以至于民怨极大,连同为新党的章惇,蔡蹈,沈括都批评吴居厚之所为,言京东百姓恨不得食其肉。

其中作为吴居厚的举主,章惇也看不下去了明言‘京东铁马,福建茶盐,一日不改便有一日之害’。

因民愤极大,历史上的吴居厚也是喜提新党被贬官第一地方大员的荣誉。

吴居厚一直被弹劾却官位却平步青云,就是因为官家保着。其保着缘故就是吴居厚能搞钱。

历史上的官家为了雪永乐城之战之耻,后期启用了更多似吴居厚,王子京这样的掊克之臣。

所谓的掊克之臣,他们的思路都是如熙宁变法一致,继承了朝廷财政扩大的趋势,对盐,铁,茶等进行国家垄断,增加财税收入。

而垄断的过程之中,地方官府又出现了层层加码,甚至从盐,铁,茶等原先官榷范围不断扩大。如市易法一般,市井商贩不向市易司借钱,你就无法在京师里摆摊,不然就被扫地出局。

官榷的行为又扩大到各行各业。尽管这一事实是市易司极力否认的。但市易司是以收息多少作为赏罚和政绩高下等级的标准考核官吏和牙人。你说市易司没有这做法,你信吗?

曾布就是因此事在三司使任上被吕惠卿贬出京,从此无人敢再提此事。

所以你现在要废除市易法,那么就证明王安石,吕惠卿是错的,曾布是对的。也就说明官家是错的。

苏轼从江宁回京见章越时说,王安石二次任相,尽管有修改新法之心,但吕惠卿为了固位,这才使他不能主张。

但吕惠卿后面是谁?

那是官家啊!

所以现在吴居厚敢这么大胆子,在朝廷眼皮子如此作为,也是官家默许纵,甚至暗中授意之故。章越现在不仅反对市易法,同时也弹劾吴居厚来批评官家在那边乱搞一气。

官家心道,这吴居厚是章惇一手保举上来的,你章越弹劾他,也就是弹劾后面的章惇,此莫非出自私心?

官家道:“章卿在熙河路不也是官府从民间收购棉花,让再纺织户去交引所用盐钞购买吗?如此说来卿也是掊克之臣。”

章越道:“当年先主收川蜀后,诸葛孔明将蜀锦官营,从民间买蜀锦,再卖给商户,再发直百钱与蜀锦挂钩,臣此法乃效仿孔明。”

“今日无论是天下的食盐,还是贝吉布皆要通过盐钞而买,此二者为异曲同工。”

“臣以为无论是官营还是商营,其实并无对错上下之分,但官营必须去除求利掊克之心,关乎民生大计的,要以百姓福祉为绳。”

“同时商营有优劣之分,官营也有上下之别。”

“商营办得不好的,朝廷一句话即是罚了。但官营官办为何不罚?若不一视同仁,弊则无穷。吴居厚此人办得民怨沸腾,京东治下盐价爱加则加,铁具民不买则强卖,陛下对于他一再纵容,此等官员若不理会,以后天下官员人人都效法如此了。”

官家被章越一通数落,最后只好道:“既是如此,免去吴居厚京东转运使之职,改任他职。”

章越道:“陛下此太轻了,当追贬三官!”

官家闻章越之言眉头一皱,吴居厚是他授意如此作为的,现在章越贬了吴居厚不是打了他的脸吗?

官家道:“朝廷现在四处用钱,富国方能强兵,兵马的见管钱粮马料,若不积蓄数年之支,如何筹谋大事?边防大计,仓廪充实,哪一样不要钱财。”

“卿所言吴居厚掊克,朕也知道。但朝廷不倾天下之力,竭四方财用,并此一役,除去心腹之患,否则祖宗之耻,无日可雪。四方百姓税赋,无日可宽。似吕惠卿,吴居厚这等大臣,何尝不是背负着天下骂名,替朕在办事呢?”

章越心底冷笑,果真皇帝什么都一清二楚,为了钱财故意放纵是吧。

章越道:“陛下,辽夏之患非数年内可除,一旦强行压抑,天下人心思变,此祸岂能消乎?”

“之前的努力,也功亏一篑了。”

“吴居厚不除,百姓不安,社稷不宁,臣请陛下痛下决心,便是马谡也要斩了,又何况不是马谡!”

官家问道:“既是如此,卿可否只贬吴居厚,市易法暂不变?”

章越道:“陛下,市易法可不变,不过判市易司之人,臣举吴安持出任。另臣请陛下再用曾布!”

官家皱眉章越显得有些咄咄逼人了。

章越道:“曾布可不回京,但应升任高阳关路安抚使与章惇一左一右,同镇河北!”

官家最后向章越让步道:“既卿三番五次地推举曾布,便如卿所议。”

但见君臣二人自顾自地就将军国大事及官员人选任命定下,全然没有想到另一位宰相王珪。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485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