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地窖里的朱元璋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四十四章 陛下的恩情还不完

书名:地窖里的朱元璋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8

2026年10月份。

朱云峰在现代的产业已经很大了,雪峰山的钢铁厂建设好了。

下半年又搞了纺织厂、超市、木材厂、建材厂。

感觉整个镇的经营都被他给垄断。

甚至不止是蓝沙镇,他们县的GDP都已经要靠他脸色吃饭。

这让邹婷很疑惑。

不知道为什么,总觉得订单没那么多,可偏偏生意越做越大,工厂就没有停工过。

还有租的地越来越多,养的牲畜越来越多,开的矿山也越来越多。

最近甚至还购买了雪峰山中一个黄金矿的开采权。

再这么搞下去要变市首富了。

市首富当完变省首富,省首富之后就是全国首富、世界首富,接下来就没人比朱云峰有钱了。

邹婷觉得其中有猫腻。

但看着工资条已经从十五万涨到了二十三万,公司还给高管配了台宝马五系,她最终也只能放弃了找朱云峰和季赫刨根问底的想法。

反正连县工商局和税务局都查不出问题。

云峰公司每年要给县里交那么多税,提供那么多就业岗位,县里都不说啥,把朱云峰当大爷供着,她操的哪门子心呢?

而对于朱云峰来说,今年不仅仅是公司规模迅速膨胀的一年,也是汗流浃背的一年。

刀尖上跳舞。

毕竟钱的来路并不完全合法正规,上面真要严厉调查的话,是有很大可能找出问题所在。

所以朱云峰只能小心翼翼,苟且发育,不敢有丝毫冒头的行为。

直到去年他们隔壁县位于雪峰山脉当中发现一座金矿床,今年云峰公司积极与湖南一家黄金上市公司联合购买开采权,这才敢放开了干。

私人是不能承包黄金矿的,但私营企业可以,他们作为本地公司代表与上市公司联合的话,也能享受一定政策优待。

那家上市公司提供技术支持,朱云峰作为本地企业则大力招聘人员培训,进行开采冶炼等工作。

短短两年时间,云峰公司从最初的总资产五千万左右,到去年大概七八个亿,再到今年,已经迅速膨胀到了总资产三十多个亿。

预计到明年最少百亿总资产没得跑。

这可是总资产,不是市值。

股市市值是虚估,而总资产则是实际资产,不可同日而语。

为此朱云峰决定进驻房地产

当然,他们镇和县的房地产没什么搞头,而且房地产这两年低迷,进军这个市场没意义。

但他挂羊头卖狗肉,在县里和镇子建高档小区,打着给员工谋福利的旗号,建成的小区给内部员工价远低于当地房价。

实际上大量的建材、物资、钢铁、设备通通往大明运。

比如云峰公司如今旗下员工已经有四万多人,按照预算在县里和镇子各建一个大型小区,需要用到那么多物资。

朱云峰就多提了50%的预算。

多购入50%的物资送到大明去,用这项成本来掩盖另外一项成本。

其中对讲机就夹杂在这里面。

因为朱云峰发现,不仅仅酒店、商场、小区、停车场、车队之类用对讲机,工地也用。

所以光对讲机他就买了十多万部,大半都送去大明了。

洪武十四年九月,即将入冬。

今年南京城的人口大幅度提升,从去年的三十万,涨到了五十万。

城内从今年下半年开始,也开始进行大规模修筑。

包括重新规划调整街道,修理道路,架设电线杆,慢慢通电灯。

房屋建设倒还是跟原来一样,并没有大建楼房。

倒不是材料不足。

事实上水泥厂、砖厂都已经在建,位于南京的钢铁厂也已经投入生产。

在解决了火力发电的技术问题后,武安钢铁厂和南京钢铁厂同时开工,基本的水泥、砖头、钢铁等工业建材已经足够使用。

但建楼房没意义,人口本来就少,还建楼房。何况楼房也需要技术熟练的农民工,并不是毫无技术含量。

所以步子依旧得慢慢来,至少得南京城里人口比较多的时候,再进行大规模重建工作。

今天上午,朱标视察了缝纫机厂。

在上半年粮食丰收之后,朝廷决定改稻为桑,发展经济作物,提高纺织业发展。

朱云峰那边进了大批缝纫机过来,在洪武朝设立纺织工厂培养女工。

最近新疆棉花产量又大涨,朱云峰收购了大批送去大明,制作出一件件棉衣以及棉袜棉鞋,用于军队打东北用。

据说眼下初冬都还没到,大兴安岭那边已经是被冰雪覆盖,要是没有御寒衣物,打到辽东就不错了,不可能打得到后世吉林以及黑龙江那边去。

当朱标从纺织厂回来的时候,正看到朱元璋与朱云峰他们在乾清宫里开会。

见他进来,朱元璋说道:“来得正好。”

“父亲是决定出兵了吗?”

朱标问道。

之前朱元璋就打算出兵纳哈出,但战前的准备工作肯定要做。

包括士兵武器装备,衣服鞋袜,粮草军需等等。

如今过去了两个多月,应该是差不多了。

“嗯。”

朱元璋喜笑颜开道:“不错,你来看看。”

朱标走过去,看到一份地图。

不是古代地图,而是现代的一份卫星地图打印本。

上面标注的是大明以及周边形势。

显然是朱云峰找人定制的,只是大体准确,细节应该不准。

因为此时还没有划分国境线,双方的边境线是随时在变的,只不过往往是大明在往外打,大明的变化比较多而已。

“纳哈出据金山。”

朱元璋指着纳哈出的据点,为后世吉林双辽市一带说道:“此地周边地形平坦,适合行军。但自辽东出兵,有广袤辽泽,我当沿锦州而上,过广宁,直袭金山,一战歼灭纳哈出。”

朱标看着上面地图,大明有辽泽,就是后世沈阳到盘锦这一带的三角区,而且这还只是面积较大的辽泽部分。

在白山黑水之间,鸭绿江以北,黑龙江以南,大片丛林、山岭当中,同样有许多沼泽湖泊,以至于渔猎资源丰富,从春秋战国至今,养育了大量渔猎民族,其中最出名的就是女真人。

汉人一直无法涉足这里,除了寒冷以外,最大的阻碍就是水系太发达了,难以开垦。到后世那也是靠着明清几百年,源源不断地闯关东才算是开发出来。

如今朱元璋背靠现代,朱云峰也开了木材厂,雪峰山当中木材资源丰富,他们镇本身也是当地有名的木材加工镇,从现代购入大量伐木工具以及木材加工机械并不是难事。

因而老朱显然是盯上了这块肥肉,以北伐纳哈出的名义,顺势将这块地方纳入大明版图。同时威慑朝鲜,为南下日本打通道路。

“嗯。”

朱标沉吟道:“这是老成之见,只是灭了纳哈出之后,是否继续出兵大漠?”

“大漠先不急。”

朱元璋还是很理智,说道:“饭一口口吃最好,先把辽东与长春消化了,再步步向外征伐。”

“当地民族又该如何处置呢?”

“愿意归顺者,打乱秩序,让他们投入生产。不愿意归顺嘛,那自然是死路一条。”

“那儿臣没什么意见,一切全凭父亲做主。”

朱标说道。

现在分工明确。

老朱对外打仗,他则对内治理。

所有的准备工作都已经齐全,什么时候出兵,出兵哪里,都是老朱说了算。

“搞个出兵仪式,便正式北伐吧。”

朱元璋沉声道:“在京营校场上布置扩音器,我要说几句话,做北伐动员。”

季赫来了兴趣,说道:“讲话材料我写,我专业对口。”

“那我和老四负责布置扩音器吧。”

“明天能搞定吗?”

“没问题。”

朱云峰拍着胸脯保证。

那些专业设备机械他搞不定,但买现成的东西还是简单。

季赫看向朱标道:“太伯爷也讲两句?”

“行。”

朱标点点头。

他其实看过阅兵仪式。

知道对军队讲话和动员的重要性。

以前没这条件。

现在有了这条件,那自然得学习一下。

毕竟看人家全小将就知道。

老朱家要想继续统治江山,就得对军队好,也得加强军队的思想。

随后朱云峰回现场运东西去了。

扩音器这个东西容易弄,中午给邹婷打个电话,下午县里的扩音器厂家直接送货上门。

在这个年代,只要你给钱,就算你半夜车抛锚在深山老林里,加钱加到3000块,就有最近的修理厂半夜接到你电话来帮你修。

很快,到了翌日。

晚秋初冬,南方的天气其实并不算寒冷,反而略显燥热。

士兵们还穿着秋衣,但新鞋已经发了下来。

上午时分,早操刚过,士兵们就看到一群工匠跑到军营里来,开始架设电线。

从去年建设水力发电站开始,南京城就有了电力。

最早只是供皇庄用,之后就架电线杆,铺设到皇宫里,让皇宫可以照明以及给一些设备充电。

到了如今慢慢往全城铺开,并且又购置了一些水力发电机,继续增加发电量。

在这种情况下,慢慢培养出了一批电工。

他们办事效率很快,仅仅一个多时辰就用木头架设了电线杆,接着就又有三轮车驶入校场,开始搬运一个个大黑盒子。

“那是甚?”

军营当中,刚领了新鞋子,正准备去吃午饭的士兵们注意到校场那边的情况,不由得纷纷好奇。

“说与恁们知道,午后陛下要来营中,教俺们届时都过去哩。”

一个军官凑过来说道。

“陛下要来营帐俚?俺每(们)也能见到陛下俚?”

“不止,陛下还要与恁讲话。”

“哦嘿嘿。”

几个士兵笑得合不拢嘴道:“陛下还要与俺每讲话哩。”

他们说的是明朝普通人之间的白话,基本上都带了点南方方言,但却互相能勉强能听懂。

事实上最早朱元璋他们去现代的时候也是这么讲话的,与后世地方口音差不多,现代人也能听个大概。

只是如今老朱家口音已经被朱云峰和季赫带着往普通话方向发展,说话口音也与朱云峰季赫他们的日常口语很接近了。

此刻在校场上,朱云峰跟季赫指挥工匠把音响放在校场各地,以覆盖整个校场。

很快插上电源,朱云峰拿起话筒道:“喂喂喂。”

声音顿时席卷整个校场。

“可以了。”

朱云峰把话筒关闭道。

“再试试。”

季赫把手机插上音响中控台,然后点了首歌播放。

“你从丹东来,还我一身雪白.”

“.”

朱云峰无语道:“你都哪弄的小曲?”

季赫双手一摊道:“就问你应不应景吧。”

“你给老祖宗写的演讲稿,没写什么忠诚,恩情之类的吧?”

朱云峰试探性问道。

“那必须没有。”

季赫拍着胸脯道:“老祖宗说这些做什么?”

“那就好。”

朱云峰长舒了一口气。

赫子太抽象了。

虽然知道他以前就抽象,但没想到这么重要的场合还搞抽象。

不过话说回来,自己也挺抽象的,搞点抽象也不错。

“如何了?”

李文忠走过来问道。

这次出发动员,明天就要北上了,他负责现场组织。

“弄好了。”

朱云峰说道:“叔父讲话的时候,士兵得喊口号,或者鼓掌,你能保证大家整齐划一吗?”

“小事。”

李文忠笑了笑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你告诉我就行。”

“那我安排一下,你先上去说。”

季赫掏出一份演讲稿道:“你说完之后,让士兵们全体鼓掌。接着就是陛下来讲,他的结尾是大明万岁,士兵们高呼万岁就行,就一次鼓掌,一次山呼万岁。”

“好。”

李文忠接过演讲稿看了一眼。

朱云峰凑过去,就看到上面第一句话就是问大家,衣服和鞋子领到了没有,这个月的薪俸领到了没有。

等士兵们说领到了之后,李文忠就说这是陛下的恩情,是陛下带领大家驱逐了胡虏,恢复了中华,要让士兵们牢记陛下的恩情还不完。

以后在陛下的带领下,大明的将士们就有穿得暖的衣裳,吃得饱的饭菜,还有能养得起家的薪俸,陛下的恩情比海还深,天还高。

看完了这篇演讲稿,朱云峰两眼一黑。

好嘛。

老朱那没搞抽象。

搞到李文忠这儿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58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