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地窖里的朱元璋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二十六章 大明有火炮

书名:地窖里的朱元璋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8

洪武十三年十二月,平定云南之后,朱元璋马不停蹄地回家过年。

离新年只有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作为一个重视家庭亲情的人来说,与家人团聚是必须要去做的事情。

他留下沐英镇守云南,自己则班师回朝。

此时南京城皇宫中,朱云峰和季赫正在指挥工匠干活,组装一个儿童游乐园。

这段时间他们在乡镇开了一家养老院,一家儿童游乐场,都是免费的,属于福利性质,以此为借口买了很多医疗设备与儿童玩具。

结果就是又把自己累死。

快乐的时光总是这么短暂,朱云峰和季赫每天骑着摩托车和小电驴,在南京城里横行霸道的日子才过去两天,就又得干活。

不过忙点总比每天无所事事好,不然看着卡里面冰冷的几个亿,有的时候干乐也不像话。

十二月二十日,临近年关,上午时分,南京城下起了小雪。

淅淅沥沥的雪花飘荡,其中还夹杂着不知道是雨点还是冰沙的豆粒,给这个冬天带来了一丝冰凉的寒意。

朱云峰穿着睡衣,骑在摩托车上,后面朱标举着伞,两个人向皇庄的方向驶去。

车速很慢。

因为南京城内外,包括皇宫都是铺的石板,基本上没有什么夯土路面,所以摩托车到处转倒也没什么。

但到了城外就基本上都是那种田间夯土路面,虽然因常有人行走,加上朱标让工部的人把去皇城的道路修得平整,方便马车进出。

却总归不好走。

何况是这种雨雪天气,轮胎容易打滑。

“无聊啊。”

朱云峰骑着摩托车,懒洋洋地说道:“每天都无聊。”

朱标诧异道:“之前不是看你和季赫天天在城里城外转悠不是很开心吗?”

“也就刚那两天新鲜,转两天就无聊了。”

朱云峰摇头晃脑道:“主要是人不多,就这还大明首都呢,我们镇都比南京城里热闹。”

“那没办法,不过明年应该会好起来,我会在城里修建房屋,迁徙百姓过来,减少经商限制,商业繁荣了,人就多了。”

“加油吧,我和季赫还在城里转悠,想看看有没有登徒子欺负良家妇女,或者有没有贪官污吏,乡绅恶霸欺压百姓来着,结果毛都没看着。”

“那你们天天在转什么?”

“啥都没有,那不只能看看纯天然美女咯。每天跟着那些美女走,开着摩托车尾随在她们身后保护她们,谁知道她们看到我们就跑得飞快,唉,大明太保守了。”

“有没有一种可能,她们觉得你们像登徒子?”

“不可能,绝对不可能,我和赤桑一看就像正经人,怎么可能是那种人。”

“俗话说林子大了才什么鸟都有,现在林子不大,又是天子脚下,首善之地,百姓多是官员士兵家眷,本地百姓都没几个,还是等明年百姓多起来你们再去行侠仗义吧。”

朱标满脑子憧憬着未来计划,接着又话锋一转道:“对了,父亲已经到长沙了,再过几天就能回来。”

“这么快?长沙离南京很远吧。”

“坐船就行。”

“也是,差点忘了可以走长江水路。”

朱云峰忘记了这事。

从南京去昆明也是走长江,到湖南,然后走陆路去贵州,最后从贵州进入云南。

历史上朱元璋派傅友德打云南就是走的这条路线。

但因为南京去湖南的水路是逆流行舟,速度比较慢,因此朱棣要运送军火的话,自然是走陆路快一些。

而回程就不同了。

顺风顺水,几天功夫就能从湘江水系走长江水系从湖南到南京。

老朱可是玩水战的行家,鄱阳湖水战跟陈友谅打了两个多月,一直在水上飘着,早就熟门熟路。

“今年还在大明过年吧。”

朱标问道。

“不知道,看我爸妈的意思呗。”

朱云峰想了想。

他已经给老爸那边还了一个多亿了,明年应该就能全部还清。

而且还在镇里买地修了套别墅。

如果今年爸妈回来过年的话,就不用回朱家坪过年,直接在镇子里的别墅过年就行。

只是他跟爸妈的相处方式基本属于不熟,一个月都不一定打个电话。

所以都快过年了,都不知道他们今年回不回家过年。

“要是他们不回来,还是来大明吧。”

“嗯。”

“今年又是个丰收的年啊。”

朱标目光所及。

摩托车小心翼翼地驶入皇庄内。

皇庄一眼望过去,一望无际的平原上堆满了秸秆。

这些秸秆明年开春就会烧掉,一是做草木灰无机农家肥,二是省时省力,还能防止虫害。

虽然会造成一定空气污染,但如今这个时代,秸秆造成的污染微乎其微。

所以没有必要要求跟后世一样,禁止燃烧秸秆。

往年农田收下来的水稻数量不多,秸秆也少,远没有像如今这样壮观。

这足以证明大明的粮食产量已经飞跃式提升。

“还是得自己有自己的化肥工厂才行。”

朱云峰眺目看去,说道:“你今年粮食爆发性增长了,百姓吃得上饭,肯定愿意生孩子,人口也会爆发性增长,粮食产量必须要与人口增长速度持平。”

“嗯,不过做化肥我也知道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你先在你们镇开一家化肥厂,以后慢慢想办法过渡到大明来吧。”

朱标点点头道:“明年的主要任务就是开始做工业化基础了,你的电弧炉计划呢?”

“这不是钢铁厂还在弄吗?明年就可以了,先把电解决吧。”

朱云峰说道。

他们镇就有丰富的铁矿和煤矿资源,毕竟背靠雪峰山脉。

但开采不太容易,加之最近些年提倡环保,减少了矿石开采以及钢铁产量,导致只有储备,没有相关产业。

朱云峰也是在县里做了各种投资和思想工作,最终县里向上面打报告,把开采证批下来,总算是可以自己开办一家钢铁厂。

他打算通过镇子里丰富的煤矿和铁矿资源,以水电站加火电站的形式炼钢铁,再把钢铁用于加工制作,转到大明。

这样他就能够把电弧炉炼钢技术,以及火电发电技术送到大明来,直接跳过蒸汽机时代,进入电气化时代。

但前提条件是他的钢铁厂能够顺利建起来。

不过也差不多了。

明年上半年就能开工,这样就能运送大量相关机械过来。

唯一的麻烦就是又得累个够呛。

朱云峰觉得自己还是得把自己家重新修一次,至少把后厨和杂物间的墙拆了,再从后仓修条斜坡直接送到地窖去。

这样以后就能用叉车运输。

不然每次搬运都得靠人力,几百斤的零部件送来,又要组装,真是累死个人。

两个人说着。

摩托车已经驶入了兵工厂。

远处作坊内,朱棣已经教会了一些工匠使用机器,正在轰隆隆地造AK和子弹。

他们目前只会造AK和7.62子弹。

因为朱棣还没有对拉栓式步枪研究,各部件也没有进行模具冲压,自然只能用现成的模具造。

等朱棣回来之后,把拉栓式步枪的科技树点出来,才能造老式步枪。

化学实验室那边倒是在搞得热火朝天。

物理上的热火朝天。

前两天招来的化学学徒就爆炸过一次,还好剂量小,不然实验室都没了。

由于大明没有化学概念,找的化学相关人才,居然TM的是道士。

没办法。

炼丹的道士还真能算是相关产业技术人员。

毕竟火药就是道士们搞出来的。

而朱标今天要去的地方是校场,因为车间通过各种器械,造出了一些钢材炮管。

朱棣的AK连打了十多个弹夹,要是换成别的国家的钢材,枪管还真不一定能承受得住,可能膛线都要出问题。

但架不住他们的钢材产地是Made in China,而且还都是高强度的合成钢。

这种情况下质量得到了保证,大明原来的火器制造部门是工部归属的军器局,直接把军器局工匠叫来,用现代钢材打造大炮。

事实上目前的大炮还是以仿制明初的神铳车炮以及大将军炮为主。

神铳车炮重量在一二百斤左右,最大射程可达3到4公里。大将军炮重量达三四百斤,射程一般也就是2-4公里之内。

不是不想做更高精度的炮,而是设备就那几台,目前主要是先做枪,要以后设备更多了才行。

毕竟炮可以手搓,枪的零部件过于精密,很难手搓,只能先这样安排。

等朱云峰和朱标摩托车缓缓驶入校场的时候,校场的指挥使冒雪一路小跑过来,点头哈腰道:“太子殿下,吴王殿下。”

“嗯。”

朱标摁着朱云峰肩膀,翻身从摩托车上下来,问道:“炮做得如何了?”

“已经做好了。”

指挥使带着他们来到了校场上。

就看到校场上摆放着十门钢炮,用木轮车夹着,前面还有个两脚架支撑,炮口对着远处小山坡的方向。

钢炮的造型其实跟看到的古代铁炮差不多,炮管就是一根粗大的钢管,里面分为火门、发射药室、炮膛三个结构。

原理跟开枪也差不多。

就是把黑火药从炮管后方填入发射药室,再从火门处塞入引线,最后把实心弹从炮膛里塞进去。

点燃引线,引线点燃里面的黑火药,黑火药在发射药室当中燃烧爆炸,形成推力,将炮弹打出去,从而给敌人造成杀伤力。

朱云峰也下了摩托车,从朱标那接过雨伞,像个秘书一样打着伞,走到朱标身边,好奇地打量道:“雨天能开炮吗?”

“额”

指挥使还真没想过这个问题,脸上露出迟疑的表情。

见他如此就知道不行了。

不过这也正常,因为不管是炮还是铳亦或者火绳枪,基本上都很少有防雨的东西。

第一次鸦片战争中英军在三元里被击败,就是雨天导致枪炮无法发射造成。

所以不管是冷兵器时代还是后来的黑火药时代,都无法防备恶劣天气。

当然。

今天只是小雪,一点点雪砂,倒不影响大局。

见此朱云峰就说道:“无妨,以后我会找一些能适应各种天气的大炮设计图过来让工匠打造,你们先开炮给我们看看。”

“是。”

指挥使连忙来到炮组边上,喊道:“准备!”

每一门炮身边有两人组成,一个塞炮弹,一个装填火药、引线加点火。

随着指挥使一声令下,二十人迅速开始动工,分工明确,在短短的几秒钟之内,就装填好火药和炮弹。

“发射!”

指挥使大喊道。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十声巨大的声音响彻天际,十发炮弹在天空当中划过一道绚烂的抛物线,落在了远处山岗上。

重力加速度之下,迅速砸出十个炮坑。

本来可能会产生跳弹的情况,黑火药时期就有跳弹的记载,一颗炮弹砸在地上后,加速度不减,弹射起来继续在人群里穿梭,射杀很多人。

不过这两天不是下小雪吗?地面有点潮湿,让泥土软化,导致炮弹的动能被抵消,倒是没有发生跳弹的事情。

“你觉得怎么样?”

看完了火炮发射演示,朱标问朱云峰道。

“就那样吧。”

朱云峰就觉得没什么看头。

他可是在网上见识过战场上真大炮威力的人,一炮下去地面都得炸个窟窿,就这实心弹杀伤力的确不怎么样。

朱标却很满意,笑道:“不要用你们那边的力量与我们相比,即便是这样的火炮也很厉害了。”

“嗯,就是实心弹不行,没打到人就没卵用,还是得搞点威力大的爆破弹才可以。”

朱云峰想了想道:“现在先进行火炮的研发实验吧,少量装备一点这种火炮攻城就行,搞点硝化棉增加威力和射程,正面战场步枪就够了,以后再造大型火炮。”

“也可以。”

朱标点点头。

现在大明基本上已经没有敌手,造老旧的黑火药火炮也无用武之地,不如搞研发工作。

虽然硝化棉的产量很低,以后也要多用于子弹。但不代表不能匀一些给炮弹做试验用,毕竟将来打日本的时候,船上还是得准备舰炮,炮轰京都吧。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87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