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地窖里的朱元璋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三十章 永乐朝新年庆典

书名:地窖里的朱元璋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8

公元1402年,准确来说依旧是建文四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大朱棣率领文武百官,以及诸多皇室藩王,于乾清宫西门月华门外甬道等候。

甬道还是太狭窄,还有大量的官员和公主驸马勋贵一类在西宫外广场。

能站在月华门外的人,至少也得亲王以及国公六部尚书等级别。

大朱棣于六月份成功打入南京城。

结果碰到了朱元璋,被老朱给予了大义名分,正式登基为帝。

此时已经经过半年时间。

由于文武百官以及上万士兵都亲眼看到了太祖皇帝复生的事,消息迅速传播出去。

只是这种东西毕竟不是大明所有人都见到,所以还是有不少人怀疑。

现在老朱愿意年前再过来一趟,再在文武百官以及诸多藩王面前亮个相,将极大增加大朱棣的权威,大朱棣自然举双手欢迎。

而朱元璋也有自己的考量。

永乐朝对于他来说同样也是不能放弃的地方。

整个世界的资源不是开玩笑的。

如果他能够联合永乐朝的话,那大明的未来无法想象。

更何况他在永乐朝的地位都成神了,权威近乎无上,那自然要好好利用这一点。

因此双方可以说是双向奔赴了。

1402年的南京城没有下雪,反倒阳光明媚,除了呼啸的冷风吹得人衣袍翻飞,猎猎作响。

昨天朱标就已经派小朱棣过来通知了大朱棣,说今天中午朱元璋会过来。

所以大朱棣现在老老实实地站在月华门口,迎接着父亲的到来。

人群鸦雀无声。

就在大家等了差不多小半个时辰,略显浮躁的时候。

远处地宫当中,两个身影渐渐浮现。

就看到他们穿着盛大的冕服,徐徐迈出地宫,向着月华门的方向走去。

“这就是老四的大明吗?”

马皇后好奇四下打量,与洪武朝的大明倒也没多大区别。

不过仔细想想也是,毕竟才过去多少年啊?

这边的老朱才死不到五年,朱允炆也没有大兴土木,改动的地方自然不会太大。

“看那边。”

朱元璋笑了笑说道。

马皇后看去,就看到远处月华门口站满了人。

为首的是个中年男子,与年轻时候的小朱棣有几分相似,便笑道:“那是长大后的老四吧。”

后面的小朱棣委屈道:“母亲,我也已经长大了啊。”

“那娘说错了,是不惑之年的老四。”

马皇后轻笑道。

几个人边说边走,没一会儿就到了月华门门口。

中年朱棣先是上下打量着马皇后,看到那仪态面容,只觉得泪眼婆娑,跪下磕头道:“孩儿参见父亲,母亲。”

“臣参见太祖陛下,高皇后娘娘。”

后方诸多藩王、勋贵、大臣也纷纷磕头行礼。

而甬道那边的臣子们根本看不清前面的情况,看到前面跪了,也就只能纷纷下跪。

“起来吧。”

朱元璋还没说话,马皇后就走了过去把朱棣搀扶起来,然后上下打量。

大朱棣看到母亲,只觉得委屈,一下子哭了起来:“娘,五弟全家被建文以莫须有的罪名绑缚京城,削为庶人,发配云南。还有七弟、十三弟,十二弟连个孩子都没有就被建文逼死,俺也是多次死里逃生。”

“好了好了,娘知道你受苦了。”

马皇后将大朱棣揽在怀里,拍了拍他的后背。

其实她也知道大朱棣是什么意思,受委屈是真的,但趁机告状也是真的。

如果不告状的话,那还怎么谈正统性?

虽然老朱已经定过性了,但她如果再定一次性,那么恐怕连朱标心中都不敢有一丝不悦。

洪武年间马皇后的死,百官可是痛哭流涕,比死了亲妈还要悲伤。

“哼。”

朱元璋走过来冷哼道:“老七和老十三也是咎由自取,如果不自己作恶多端,又怎么会给别人动手的借口。蜀秀才在川中多少年,贤名在外,有人动他了吗?”

后面人群当中齐王朱榑,代王朱桂缩了缩脖子,把头埋到了地上,不敢作声。

其实这话也可以反驳。

朱棣、朱橚和朱柏就没什么恶名,在封地名望在外,得到当地官员百姓支持。

像朱柏听说朱允炆派人来抓他,于是纵火自杀,很多随从得知这件事,也马上跟着他跳入火海自愿为他陪葬。

可即便如此,朱允炆依旧要把他们几个往死里搞,才不会在乎他们是否贤明还是恶名。

说到底朱允炆削藩是存在目的性的。

朱棣、朱橚、朱榑、朱桂的位置都极为重要,要么是边境塞王,手握重兵。要么在中原腹地,威胁朝廷。

反观朱椿在巴蜀一地方偏远,二没有兵马,三名望太高,傻子才会对他动手。

除非朱椿的封地也在边境,而且手握大军。

所以总的来说。

朱允炆削藩跟你有没有在封地干坏事没关系。

但这话他们可不敢跟朱元璋说。

反驳老朱?

下场估计会非常惨。

“孙儿见过皇爷爷,皇奶奶。”

就在这个时候,朱高炽拉着4岁的朱瞻基走来跪下。

看到朱高炽,朱元璋的脸色缓和了许多,笑道:“起来吧。”

他还是很喜欢小胖子,还说过他有君人之识。

“瞻基见过曾祖皇爷爷,曾祖皇奶奶。”

小朱瞻基奶声奶气地说道。

“哈哈哈哈哈。”

朱元璋一把把他抱起来,乐道:“是朕的曾孙,此孙有帝王之相。”

周围众多藩王大臣见他高兴,便也神情放松下来,都露出谄媚附和的笑容。

大朱棣跟母亲告了状,擦了擦眼泪,笑着说道:“父亲,此儿生时,孩儿做了个梦。”

“是不是朕给了你一个大圭,告诉你传世之孙,永世其昌?”

朱元璋问道。

大朱棣大惊失色道:“父亲怎么知道?”

“额”

朱元璋眼珠子一转,总不能告诉他是自己看史书看的吧,便说道:“是为父给你托的梦,此孩儿将来当荣登大位!”

对于朱瞻基他还是很喜欢的,奠定了仁宣之治,虽然有不少缺点。

比如文治水平一流,武功差了许多。

能打,但不太爱打,导致大明缩边,放弃了很多应该有的领土。

但这并不妨碍他是一位明君。

“皇爷爷圣明。”

朱高炽心头一喜,连忙跪地磕头。

后面朱高煦和朱高燧心凉了半截。

要知道朱棣可是一直对他俩说太子身体不好,你俩可以努努力来着。

结果老朱这一句话,可不把他俩的希望彻底湮灭了吗?

恐怕即便明天朱棣和朱高炽死了,有朱元璋这句话,后天4岁的朱瞻基就得登基。

“好了,都别杵在这儿了。”

朱元璋抱着朱瞻基,转头看向大朱棣道:“你把庆典设哪了?”

“在谨身殿。”

大朱棣答道。

“走吧。”

朱元璋迈过人群,步入月华门外甬道,一眼看过去,呼啦啦跪着至少上千人,把整条甬道都塞满了。

而且不止,旁边西宫大门通向西宫外广场,广场上还跪着数千人呢。

朱元璋置若罔闻,抱着朱瞻基从人群当中走过,顺着甬道一路往南,嘴上还逗弄着曾孙,像是没看见周围一个个跪地高呼:“太祖万岁”的大臣勋贵们。

有他开路,马皇后跟在身后,朱云峰和季赫也一起大摇大摆地走在后面。

接着就是大朱棣一家,小朱棣则跟大朱棣站一起。

随着他们穿过人群,每走过一处,那处的人就站起来跟在大部队后面,数千人排着长队向南面的谨身殿而去。

“喂,父亲今天心情如何?”

大朱棣小声对小朱棣问道。

小朱棣不悦道:“我不叫喂,我叫朱棣,你就不能对你自己客气一点?”

大朱棣纳闷道:“可是我为什么要跟自己客气?你不觉得很怪吗?”

“额。”

小朱棣想了想,好像有点道理啊。

跟自己客气,反而生分了。

他便说道:“那行吧,父亲最近打了大胜仗,非常高兴呢。”

“哦?”

大朱棣睁大了眼睛道:“战况如何?”

小朱棣夸张描绘道:“那一战,打得昏天黑地,日月无光,连天象都改变了。虽然那韩老魔确实强悍,但父亲也不是浪得虚名,一身混沌气萦绕,白色仙光照耀整个仙界,与韩老魔打了足足三个月,最终一掌下去,韩老魔吐血倒飞出十万里,喋血重创,不知所踪,他的地盘也被父亲吞并。”

“不是还有个什么遮天圣体吗?”

大朱棣诧异道。

“哦,他到晚年了,寿元无几,气血枯败,浑身长了红毛,遭遇不详,不然父亲也不会那么顺利反击。”

小朱棣随口瞎编,把大朱棣忽悠得一愣一愣。

但显然。

这么离谱的事情还是让大朱棣除了当扯淡听以外,那是一根毛都不想信。

似乎是察觉到他眼神当中的不信任,小朱棣不满道:“怎么,不信?”

“没有。”

大朱棣连忙否认。

小朱棣冷笑道:“我们下凡确实没有仙力,与普通凡人无异,但也不是凡人可以欺负的,看到那根旗子了没?”

说着他指了指远处宫墙上飘荡的旗帜。

大朱棣抬起头看过去,说道:“看到了。”

“看我神掌!”

说罢小朱棣摆出造型,呼喝一声,右手按掌一掌向着那旗帜拍去。

“biu!”

就听到一个很轻微的古怪声音。

旗杆应声断裂。

由于大小朱棣就跟在朱元璋身后,诸多藩王勋贵官员就在他们后面,所以他们的对话都看在眼里。

当小朱棣手指旗杆之时,大家就本能看向那旗杆,然后就是旗杆瞬间断开倒下。

一时间,诸多勋贵藩王文武百官们都看傻了,眼里充满了不敢置信。

小朱棣趁着大家都看向旗杆的时候,偷偷将左手的手枪收了回去。

那手枪本来就不大,只有巴掌大小,造成的声音也不多,几乎没有人看到。

等众人回过神来后,小朱棣对着右掌吹了口气道:“看见没,残存的一丁点仙力,杀人不费吹灰之力。如果放在仙界,那倒下的就不是一个旗杆,而是一座山了。”

“父皇仙力盖世,横扫八荒,威震天下!”

朱高煦和朱高燧瞪大了眼睛,忙不迭向年龄跟他们差不多大小的小朱棣吹起了彩虹屁。

照目前的情况来看,有皇爷爷一句话,他们对皇位估计是没念头了。

但如果能够抱紧他小爹的大腿,以后去了仙界,那不是照样吃香喝辣?

“怎么样?”

小朱棣得意洋洋道:“下次我多存点法力,说不准能一掌炸了你的寝宫。”

大朱棣忙不迭道:“收了神通吧,我的寝宫不就是你的寝宫,你炸你自己的寝宫做什么?”

“也是哈。”

小朱棣想了想,就放弃了下次带个小手榴弹过来的想法。

最近这段时间在工厂捣鼓,也搞出了不少玩意儿。

拉栓步枪正在做冲压部件,小手枪也搞了一点。

那玩意儿结构没自动步枪复杂,制作起来也方便,只是威力不大而已。

不过基本上七步之外,枪快,七步之内,枪又准又快。

加上他现在枪法大涨,只要带的子弹够多,冷兵器时代,他就是无敌的。

“你们在做什么呢?”

朱元璋回过头来,不满地瞪了他们一眼。

“来了。”

大小朱棣连忙加快脚步跟了过去。

队伍浩浩荡荡来到了谨身殿。

午后温暖的阳光普照。

谨身殿上方已经准备了两把椅子。

朱元璋把小朱瞻基还给了朱高炽,自己则拉着马皇后的手登上了玉阶之上。

下方在大朱棣的带领下,诸多藩王、勋贵、官员纷纷站好位置。

朱元璋与马皇后坐在了椅子上。

大朱棣等大家都站好,下方呼啦啦数千人排列着整齐队伍,仰望着远处巍峨高大的朱元璋身影。

紧接着大朱棣下跪道:“儿臣叩见父皇陛下,母后娘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

下方亲王也跟着喊:“儿臣叩见父皇陛下,母后娘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

文武百官和勋贵们则喊:“臣叩见太祖陛下,高皇后娘娘。陛下万岁万岁万万岁,娘娘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是明朝大庆典时候,才会对皇帝以及皇后的敬语,平时是不说的。

值得一提的是,电视剧里对皇后和太后都喊千岁。

但实际上明朝史料当中,在这种特定场合的特定敬语,也都是喊万岁。

所以万岁至少在明朝,不止是皇帝一个人的独家称呼。

朱元璋和马皇后坐在上面。

下面连朱云峰、季赫与小朱棣也跪下了。

如果朱云峰跟朱元璋马皇后没亲戚关系,估计是不跪的。

可架不住人家那辈分,还是直系祖宗,不跪不行。

而除了他们,大朱棣、朱橚、朱桢、朱榑、朱梓、朱檀、朱椿、朱桂等等一大群儿子带着家属,也呼呼啦啦跪在下面。

朱元璋俯视下方,忽然有一种恍如做梦般的感觉。

这些子嗣,明明昨天还是小孩。

今天却竟已这么大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43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