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地窖里的朱元璋

作者:玩蛇怪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七章 朱元璋出征

书名:地窖里的朱元璋 作者:玩蛇怪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18

当小朱棣从永乐朝回来的时候,已经是晚上11点多钟。

他上二楼去睡觉,看到朱云峰两只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坐在电脑前,沉默不语地查阅着资料。

“搞得怎么样?”

朱棣凑过去扫了眼,就看到他在看一篇很长的研究报告。

朱云峰略显憔悴道:“不太好。”

“怎么说?”

朱棣把手中的特斯拉线圈放在一旁的桌子上。

“我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

朱云峰挠挠头:“一个政体是非常复杂的,权力运行逻辑,政治体系架构。从上到下,整个制度要有规律可循,而且还要尽量杜绝减少权力外溢、贪腐横行、框架缺失等问题,不是一拍脑袋就能想明白。”

“那你在看什么?”

“这是周黎安教授的中华帝制时期社会关系研究,里面讲的是“士绅自治”“吏民社会”“官民合作”的概念。”

“然后呢?”

“深入研究才知道,明清时期的基层治理属于行政外包,这对于封建社会来说,极大地减少了治理成本与投入负担。事实上古代不管是东方还是西方,都选择这么做,西方是把治理成本由传教士转移给国王,国王转移给封建贵族,贵族转移给下层小封建主,层层外包。东方唐宋以前则是朝廷交由世家大族,唐宋以后交由地方乡绅、宗族、地主。”

朱云峰看着资料道:“所以从古至今,不管是中西方实际上皇权都不下乡。这种情况知道18世纪英国完成工业革命,外包制度才正式转型为国家机构,不管是税务还是基层治理,让英国拥有了所有竞争对手无法匹敌的融资和征兵能力,从而开启了一个日不落帝国时代。”

朱棣睁大了眼睛道:“英国我知道,就一个小破岛,跟我们湖南面积差距不大,就这点国土面积竟能称霸全球,那如果大明也完成了这一项壮举的话,岂不是.”

“是的,正如你想的那样,要是大明也能够完成皇权下乡,强化基层控制力,别说称霸全球,从大明到二十一世纪,早该飞到火星去了。”

朱云峰摇摇头道:“但大明和英国正是体量差距太大,导致想完成像英国那样的改变相当困难。最基础的就是粮食充足,然后迅速开展工业化,可能至少得积累个十几二十年才行,果然,我把问题想得太简单了,还是得循序渐进,从别的方向入手。”

“那你先慢慢搞。”

朱棣打了个哈欠道:“我去睡觉了啊。”

说完回了房间。

朱云峰家二楼刚好有三个卧室,进二楼正面是客厅,外面有阳台。

左手边是个厕所,厕所两边各有个卧室。右手边则是主卧,自带厕所,主卧对面也是阳台,与客厅阳台相连。

朱云峰自己住主卧,季赫住一个客卧,朱棣住另外一个客卧,此时季赫的房间已是鼾声如雷。

看到二人都去睡觉了,朱云峰打开一个表格,开始制作起了新的大明权力架构。

在这个过程当中,他甚至还研究起了清朝的政治体系。

清朝的政治体系可谓是封建社会的巅峰,清朝皇帝的权力相当大,手握军机处,对于统治力来说,几乎算是拉满。

要知道古代历史当中,宋朝以四百多次的起义数量位居第一,明朝第二,清朝第三。

然而要看起义的质量和烈度的话,清朝妥妥的第一。

因为宋明时期绝大多数的起义都只能算小规模起义,波及一个县就算是了不得的了,规模比较大的最多也就波及几个州府。

反观清朝的起义规模和质量就非常庞大。

不仅有席卷全国的白莲教、太平天国起义,还有攻入紫禁城皇宫的癸酉之变。

要是把清末时期各类小规模起义也算上的话,清朝的起义无论是在数量还是质量上都当之无愧的第一。

然而在烈度那么大的情况下,清朝二百多年历史当中,满清皇族却牢牢把控政权,不仅将内忧外患平定,还极少有过皇权旁落的情况。

为此朱云峰找来了《历代政治得失·清代》看看,虽然作者争议比较大,但对这方面的研究还是很有成果。

结果看完之后发现没什么研究价值。

因为清代的政治体系非常特殊,皇权是依靠满人来支撑,整体方式是通过满蒙维持军事联盟,满汉维持政治经济联盟。

在整个政治体系当中,满人的存在维持了汉、满、蒙三族的平衡。

所以政治地位非常稳固。

在政治稳固的情况下,造成了即便起义数量巨多且规模庞大,却依旧能够镇压下去,维持江山那么多年不倒。

看清末就知道了,满汉政治联盟,晚清四大名臣全是汉人,为稳固满人统治尽心尽力。

而对于大明来说缺少这样一个群体支持大明的皇室搞平衡,且也不可能引入像蒙古这样的敌人来做军事联盟,因而清代的政治体系几乎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看来只能在官员群体上做研究,第一步就做官员体系的设计和调整,让我搞出一套相对成熟的政治体系出来。’

朱云峰噼里啪啦地在网上搜集知识,觉得有用的设计就一股脑往他的设计里塞。

很快。

到了第二天早上。

季赫睡醒了从房间出来,准备下山去公司,看到朱云峰还在那搞,奇道:“还不睡啊?今天还去公司吗?”

“闲得无聊啊。”

朱云峰伸了个懒腰道:“钱来得太容易了,就半年功夫咱们都千万富翁了,得给自己找点事做。”

“真是袁老给你喂饭喂得太多,吃饱了撑的。”

季赫撇撇嘴道:“有钱就去花呗,去长沙,会所嫩模。再不济就去古代,青楼也多的是,勾栏听曲岂不美哉?”

“妈的,有点理想抱负好吗?”

朱云峰鄙夷道:“你想想,以后那是要去别的明朝时期的,土木堡,明末,南明,多有意思,到时候带老朱过去大杀四方,现在不是得苟着发育吗?”

季赫觉得有点不理解道:“问题是你现在既然有钱,为什么要自己搞?你花点钱,在网上找历史学教授,让他们给你弄不行吗?”

“我焯。”

朱云峰浑身一颤,说道:“你怎么不早说?”

“谁让你那么死脑筋?”

季赫走进厕所,洗漱一番,然后出门去公司上班了。

云峰公司现在发展得如火如荼。

虽然不知道哪就冒出来那么多订单,但架不住田里和工厂天天在开工。

下半年云峰公司还得再租一万五千亩地,整个两万亩呢。

还得开各种养殖厂、金属加工厂,邹婷这个副总经理忙得焦头烂额,季赫这个总经理每天就去公司打卡上班。

唯独朱云峰这个老板跟街溜子似的,当起了甩手掌柜。

虽然天天都去,但基本也就到处视察一圈,四处看看就走了,根本不怎么管事。

唉。

有订单的工厂就是不愁发展。

朱云峰有了季赫提醒,马上就去逼乎和某博找那些认证为某某大学历史学院教授的用户,伪装成政论UP主,说对明朝政治体系发展很感兴趣,愿意出钱希望对方能帮忙设计一套适合明朝的政治体系,并且愿意支付5000订金,如果满意采纳的话,将支付3-5万。

这个价格不低了,即便是通过机构找各大学院的教授辅导一篇核心学术期刊论文也就这个价。

而且对于专业的历史教授来说,难度也肯定比复道学术期刊论文低。

发了消息他就去睡。

一觉睡醒已经是第二天下午。

此时季赫还没回来,朱棣不知道去了哪,家里空无一人。

再去逼乎上看消息,果然大部分都很感兴趣,随后他加了联系方式,留下了邮箱地址,支付了订金。

诸多教授们纷纷表示让他等消息,最多明天后天他就能收到邮件。

‘搞定。’

朱云峰看着教授们的回信,心里美滋滋地想着。

果然。

这世上就没有用钱搞不定的事。

之前还是穷太久了。

都忘记自己现在也勉强算是个有钱人,跻身进了月收入200万以上的富人阶级。

正想着今天没事做,打打游戏之类,皮皮叫嚷了起来。

朱棣从楼梯间上来,喊道:“峰子。”

“嗯?”

朱云峰诧异道:“老四,你干嘛去了?”

“去大明那边吃饭啊,你都没起来,我饿死了。”

“好吧,今天没事做带你打上分。”

“谁说没事。”

朱棣站在楼梯口向他招招手:“快走,父亲要出征了。”

“这么快?”

朱云峰惊讶。

自从老朱打算北征蒙古的消息传出,他也做了一些准备。

枪肯定是搞不到了,但纯颗粒黑火药可以。

所以他把配方交给了朱标,并且打算下半年开金属加工厂,收购大量铝粉和镁粉,做黑火药试验。

到时候给老朱准备点手榴弹带过去,保管揍得蒙古人屁滚尿流。

除此之外还有手电筒、药品、行军干粮之类。

之前用了几十个账号,分别在几十家店铺上下单,分批购进,防止大规模买让店家以外他要去非洲打仗,现在都还在路上呢。

朱棣说道:“北元太尉乃儿不花率数千人袭击永平,杀将领刘广。还有开元王纳哈出袭扰辽东,杀掠守御官军数千人,加上他之前袭扰的总计近三万人损失,让父亲非常生气。而且西北的脱火赤、爱足、完者不花等部也有异动,与云南的梁王把匝剌瓦尔密颇有遥相辉映,四方夹击我大明的意图明显。父亲原本打算再过两个月等军粮充足再出征,但现在恐怕是来不及了。”

“我这儿那么多东西还在路上呢,就不能等几天吗?”

朱云峰挠挠头。

现代物流速度还是非常快的,他分批购入一次性就好好几吨,总共买了一百多吨东西,入仓库后装传送带,一天就能送完。

“不能等了,父亲说让你之后再送过来就行,快走吧,已经准备出发了。”

朱棣拉着他就跑。

很快二人就回到了洪武年大明。

正是六月中旬,天空烈日高悬,阳光普照。

下午时分稍微阴凉一点,从乾清宫广场出来之后,朱棣带着他直接出了西安门,在诸多侍卫的跟随下,径直前往南京城西北的军营。

此刻军营内外无数士兵正在陆陆续续出发,从今天早上开始,朱元璋就已经点齐了十万大军,分拨开拔。

当时朱云峰还在睡大觉呢,下午的时候人都快走光了,只剩下朱元璋亲自率领的后军。

营中主帅帐篷已经拆掉,朱元璋穿着便于骑马的服饰,在朱标以及几名将领的簇拥下,正站在校场上,督促着将士们出发。

旁边有侍卫打伞,有天子马车随行,等差不多之后,他将在军队的簇拥下过长江抵达对岸浦子口。

“父亲!”

“叔父!”

朱棣和朱云峰急匆匆赶来。

朱元璋扫了二人一眼,看向朱云峰道:“睡够了?”

朱云峰抱怨道:“那还不是为了您老人家忙活去了。”

“自己找的事怪我做什么。”

朱元璋挥挥手,示意周围人都走开些,随后双手背负在身后,慢慢往前笃步道:“这次蒙古人恐怕是有大动作,我们截获了把匝剌瓦尔密送往西北的密信,他们打算下个月同时进攻大明的西南与西北,而且我怀疑不止如此,朵儿不花、纳哈出屡次袭扰北方,让我们损失惨重,肯定不会放过这个机会。”

“这是让我们边境到处都是战乱,令我们自顾不暇啊。”

朱棣分析说道。

“嗯。”

朱元璋点点:“所以我打算逐个击破,先灭了最弱的脱火赤,再南下攻破云南,处理了把匝剌瓦尔密,纳哈出实力最强,得徐徐图之,先让徐达守住。”

“乃儿不花呢?”

“他玩的是游击战,每次都袭扰我们边境县城,援军一到就跑,不太好抓。”

“游击战您都知道了?”

朱云峰大惊。

自己没给他搞屠龙术啊,老朱是怎么知道的?

“你还好意思说。”

朱元璋白了他一眼道:“那些沙雕动画里有。”

“好吧,没想到您还真去看那玩意儿。”

“你跟我去吧。”

老朱忽然道。

“去干嘛?去打仗?”

朱云峰一愣,随即马上说道:“不去,打死都不去。”

“你就像温室的花朵,体会不到战场的残酷。”

朱元璋也不勉强,扫了眼他道:“说实话,你们现代人都是这样。”

“能不体会谁愿意去体会哦,和平来之不易。”

朱云峰连连摇头:“这些残酷还是您去担着吧,难道您以后也想大明人都经历这种残酷吗?”

“哦?”

朱元璋愣了愣,接着居然没有反驳地道:“倒也是,我现在也算是为了大明的和平而努力了,希望你也好好努力。”

“放心吧。”

朱云峰拍着胸脯道:“我说过,等您回来,肯定是勃勃生机万物竟发。”

“希望如此。”

朱元璋见队伍差不多了,便又看向朱标和朱棣道:“你们俩兄弟好好扶持,大明江山就交给你们了,而且这粮草调拨可不能断。”

“放心!”

朱标应下道:“云峰那边会运来很多军粮,还有全国各地的夏粮也马上收上来了,不日我就将粮草拨往陕西。”

“好。”

朱元璋走到了马车边,对他们说道:“那我走了,希望我回来的时候,大明已经不一样了。”

说罢上了马车,马车徐徐离开,周边大军士兵如潮水般涌来,将马车包围住,向着营外的方向而去。

三人站在原地,保护他们的卫士则离得稍远一些。

看着老朱离去的背影,朱标叹道:“父亲这一战已经脱离了原本历史,希望一切顺利。”

“放心吧,老祖宗身体健康,而且我还给了他药箱,基本上除非绝症,一般的病肯定要不了命。”

朱云峰宽慰了一句,随后转移话题道:“对了,你的新政搞得怎么样了?”

“父亲已经许可了,明日正式推行。”

“那感情好。”

朱云峰笑道:“看看你搞得咋样,我再在永乐朝推行新政,做个对比,万一你这边没人家那边搞得好,你就尴尬了呀。”

朱标也笑道:“无妨,学习才有进步嘛。若他那边搞得好,我学过来又有何妨。”

旁边朱棣挠挠头。

他们的话里好像带了自己。

但又好像没带。

这世界上有另外一个自己的感觉,还真是奇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3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