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7章李承乾:这天下姓李!【大章求月票】

书名: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太极殿内,气氛凝重。

李世民端坐在皇帝宝座上,面色冷峻,目光如炬,将下方的群臣扫视了一遍。

蝗灾的影响更甚旱灾的影响。

因为蝗虫所过之处,几乎寸草不生,颗粒无收,百姓若没了生计,极易发生农民起义。

这在古代王朝,是经常发生的事。

更何况之前的雪灾,旱灾,已经让百姓苦不堪言了,如今又来了特大蝗灾,真是屋漏偏逢连夜雨,漏船又遇打头风。

所以,当听到蝗灾爆发的急奏时,李世民第一时间就召集群臣商议对策。

只见他深吸一口气,声音低沉而有力地问道:“河南道蝗灾肆虐,百姓苦不堪言,诸位爱卿,可有应对之法?”

大臣们闻言,面面相觑,一时间寂静无声。

过了片刻,户部尚书韦津向前一步,躬身说道:

“陛下,今年朝廷的赋税,还没有完全收上来,前年的赋税,除了朝廷的必须开支,拿来救助雪灾的灾民了,去年的赋税,因为旱灾,同样拿来救助灾民了,再加上对突厥的作战,以及陛下援助古儿汗国的粮食和物资,如今国库空虚,实在拿不出足够的钱粮来救灾了!”

他说完,无奈地摇了摇头,脸上满是忧虑。

其他大臣纷纷点头,脸上也都露出了无奈的神情。

有官吏弱弱的说道:“陛下,自古以来,蝗灾都是无法解决的,一般都是让蝗虫啃咬一阵后,让它们自行离去。”

“是啊陛下,蝗虫乃‘神虫’,杀不死,也杀不完。”

“这两年,我大唐历经了多次灾害,实在罕见,估计是‘旱魃’作怪.”

“陛下!依臣之见,大唐接连天灾,应该是上天给大臣的惩罚,臣以为,陛下应该下‘罪己诏’,请求上天原谅!”

“陛下,臣等附议!”

虽然唐朝的官吏,还没有宋之后的朝代,信奉儒教,但汉朝之后的儒家思想,依旧是主流思想。

他们觉得一个国家遭受如此多的天灾,就跟遭了天谴似的,极为不正常,这是老天爷对执政者的处罚。

甚至有极端的儒学官吏,认为蝗虫是‘神虫’,不能杀掉。

可别觉得古人不聪明,或者糊涂。

其实在唐玄宗以前,很少有朝廷主张消灭蝗虫的,就算到唐玄宗时期,山东爆发蝗灾,当时的丞相姚崇主张消灭蝗虫,依旧有不少官吏反对抵制。

最后唐玄宗力排众议,才在山东地区开展消灭蝗虫的运动。

自此,后代的官府开始设立‘捕蝗吏’这种官职来监控全国蝗灾,以达到整治蝗虫的目的。

而在唐玄宗之前,蝗虫不能杀,是‘神虫’的这种观念,在推崇儒学的官吏心中,可以说根深蒂固。

以至于朝会刚刚开始,气氛就显得非常沮丧。

不是消极处理,就是不予抵抗,任凭蝗虫啃噬百姓庄稼,这让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大臣,全部陷入了尴尬的境地。

一方面是儒学思想在大唐官吏中占据主流,另一方面是,他们也没有很好的办法应对蝗灾,并且知道蝗灾的可怕。

然而,当李世民听到有官吏建议自己下‘罪己诏’的时候,心中怒火瞬间就升腾了起来。

他猛地一拍桌子,大声说道:“国库空虚,难道就没有办法了吗?朝廷养你们是干什么吃的?!”

他的声音在朝堂上回荡,震得众人耳朵嗡嗡作响。

但随着他的话音落下,朝堂上犹如秋风扫落叶一般,变得鸦雀无声。

他不禁咬牙切齿的环顾众臣,又沉沉地道:“民以食为天,百姓没有朝廷的粮食救济,又让蝗虫啃咬他们的庄稼,这让他们怎么活?”

说着,将目光落在刚才那个说蝗虫是‘神虫’的官吏身上,槽牙咬的嘎吱作响,额头上青筋直跳,一字一顿地道:“如果残害百姓的蝗虫是‘神虫’,那尔等不为百姓着想的官吏,又算什么?”

“你们看看你们自己,都说朝廷官吏是百姓的父母官,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大唐子民的!?”

“这”

听到这话,众臣互相对视,依旧不语。

忽然,大理寺丞崔仁师从队列中站了出来。

他身着官服,神色镇定,不紧不慢地持笏道:“陛下,臣倒是有个办法,可以缓解灾情!”

哗!

全场哗然!

众臣听到崔仁师的话,满脸诧异,不由纷纷扭头看向他。

就连房玄龄,魏征,长孙无忌等人,都对他刮目相看。

要知道,以往这种时候,五姓七望的官吏都是非常低调的。

就算不是五姓七望的嫡系官吏,也会在这种时候保持沉默。

因为像五姓七望这种深耕朝堂的世家大族,最忌讳的就是枪打出头鸟。

所以,像崔仁师这种崔家家主站出来,由不得他们不意外。

甚至连李世民都被崔仁师的举动惊到了。

却听他惊疑不定地道:“崔爱卿有何办法,不妨说来听听!”

“不瞒陛下,我们家族的田地靠近河南道,蝗灾所过之处,我们家族的田地也深受其害。另外,身为大唐官吏,为大唐子民着想,本就是应该的,所以,于公于私,臣都应该尽心尽力!”

李世民闻言,‘嗯’了一声,然后展颜一笑:“崔爱卿深明大义,朕心甚慰,不知崔爱卿有何办法,可以缓解灾情?”

“回陛下,既然国库空缺,巧妇也难无米之炊,故而,臣建议陛下广开捐粮之门,号召朝廷百官,乃至世家大族,踊跃捐粮,应对灾情!”

“什么!?”

众官吏听到崔仁师的话,一下子就炸开了锅。

就连跟随崔仁师一起来的其他家主,都被他这话搞懵了。

什么情况这是?

你要交投名状,也犯不着卖我们啊!

你家的子侄不是要被李二陛下杀了吗?你怎么还挺他?你是不是犯贱啊!?

“哈哈哈!好好好!”

就在众官吏心中大骂崔仁师的同时,李世民忽地仰头大笑,连说几个好字,又满脸堆笑的道:“崔爱卿此建议甚好,朕这就下旨,号召大家踊跃捐粮,应对灾情!”

“陛下圣明!”

崔仁师恭敬行礼,眼中透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冷笑。

其余众臣见状,面面相觑。

却没一个站出来表示反对。

虽然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包括长孙无忌等人,都感觉此事没那么简单。

因为据他们所知,崔仁师,包括其他五姓七望的家族,最近一直在想办法营救他们家族的嫡系。

根本不可能如此好心,为准备杀他们子侄的李世民出谋划策。

但事实摆在眼前,即使房玄龄等人对崔仁师的建议满心怀疑,依旧没出言阻止他。

就如此,一场引人惧怕的大蝗灾,就这么被‘轻易’的化解了。

而另一边,从兴唐报馆离开的李承乾,刚回到太子府,孙伏珈就迎了上来。

“太子殿下,大事不好了,河南道传来蝗灾消息,陛下正召集百官,商议应对之策,您看这该如何是好啊!”

“嗯?”

听到孙伏珈的禀报,李承乾明显的愣了一下,然后在心中估算时间,好像蝗灾确实是这时候发生的,于是笑着安慰孙伏珈道:“孙大人不必紧张,陛下不是召集百官商议了吗?相信百官群策群力,一定能想出应对之策的!”

说完这话,朝身旁的来福招呼道:“来福,让人把马车上的纸搬下来!”

“诺!”

来福应诺一声,立刻带人前去马车了。

而孙伏珈则满脸不解地道:“太子出去这趟,是买纸的?”

“不是啊,这纸不是买的,是拿的,以后太子府的所有公文,包括平时用纸,都去兴唐报馆拿,需要多少拿多少!”

“啊?这”

孙伏珈闻言,不禁满脸诧异,心说太子殿下这么豪横吗?怎么长安随处可见太子殿下的产业,整个太子府一应开销,几乎都没花钱,包括每日的餐食,都是外面酒楼按时配送的。

难怪有人说,江陵富甲天下,看来太子殿下在江陵这两年,当真没白待啊!

就在孙伏珈心中感慨不已的时候,却听李承乾又道:“孙大人,我之前让你办的事,办得如何了?”

“嗯?”

孙伏珈愣了一下,然后回忆似的道:“太子殿下说的是,科学院的事?”

“对!”

李承乾点头道:“我想在长安建一座学院,名叫科学院,此学院不招收有才之士,只招收能工巧匠!”

“这”

孙伏珈迟疑了一下,旋即有些不解地道:“朝廷不是有工部吗?太子为何还要建立一个只招收能工巧匠的科学院?”

李承乾笑着解释道:“朝廷的工部,那是掌管朝廷营造工程的府衙,而科学院,那是创新工程的研究院,就好像我父皇做秦王时期的秦王府与天策府,还有弘文馆,秦王府与天策府是对应军事的,弘文馆是商议国策的,都有不同的作用。”

孙伏珈恍然大悟似的点了点头,然后躬身道:“太子殿下是想组建自己的弘文馆,臣明白了!”

“呃,好吧,你也可以这么理解,快说说你办的咋样了,有没有合适的地方,可以建一座科学院?”

“回太子殿下,倒是有一处地方,可以满足您的要求,就是那处地方不好弄,是崔家的地产.”

“崔家?”

李承乾眉头一皱:“怎么又是这群人,他们在长安城的势力也这么大吗?”

“这”

孙伏珈尴尬的咧了咧嘴,苦笑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改朝换代,大姓不改,势力自然不会弱。“

“像臣这样的寒门,要想被人看得起,也得靠与大姓结亲,否则,即使官居宰相,在他们大姓眼中,也与田舍汉无异!”

“呵!”

李承乾冷笑一声,旋即有些不忿的小袖一甩:“这天下姓李!”

说完,直接就回到了府中。

与此同时,崔仁师府邸。

刚从太极殿回来,五姓七望的各家家主,全都聚集到了崔仁师府邸。

就连之前与崔仁师闹得有些不愉快的王珪,都主动来了。

却听王珪率先开口道:“崔家主,你之前向陛下提的建议,是什么意思?我们什么时候答应你,要捐粮了?”

“是啊崔家主,你怎么不跟我们商量一下就决定了?”李震也有些不满的说道。

其余家主虽然没有开口,但也对崔仁师的建议非常不满。

只见崔仁师不疾不徐的端起茶杯,然后轻轻抿了一口,才笑呵呵地道:“诸位稍安勿躁,且听我告诉你们详情。”

众家主闻言,面面相觑。

却听崔仁师笑着道:“我之所以向陛下提议捐粮,是因为陛下不可能得到捐粮!”

“嗯?”

众家主微微一愣。

只见王珪有些不解的皱眉道:“崔家主这是何意?”

崔仁师斜眼看了看王珪,又看了看其余家主,淡笑道:“你们难道不知道陛下的名声?你们以为,靠他的威望,能号召多少世家大族捐粮?”

“所以,我建议他号召世家大族捐粮,其实是在让他自取其辱!”

“而一旦他知道自己的威望,不足以让世家大族为他捐粮,你们猜,他会陷入怎样的境地?”

“这”

众家主闻言,不由瞳孔猛地一缩,瞬间就明白了崔仁师的险恶用心。

这是要让李世民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可是,就算陛下无法获得世家大族捐的粮食,对我们来说,又有什么好处呢?”郑善果疑惑的问道。

崔仁师笑着看了他一眼,摇了摇头道:“郑家主还是没有明白啊,我们是大姓,我们家族的粮食,哪怕分出九牛一毛,都够帮他解围了!”

“但是,我们会白给他解围吗?”

“明显不可能!”

“那么,这时候,我们若给他一个条件,只要他让我们的子侄回祖地号召捐粮,就能得到粮食。你说,他会怎么选择?是杀了我们的子侄,还是要他的大唐子民?”

“啊?这”

众家主听到这里,瞬间感觉头皮发麻。

就连王珪都忍不住佩服崔仁师的计谋。

这一招简直太绝了。

本来他都打算放弃自己子侄了。

现在听到崔仁师的计谋,他忽地觉得,这一招着实可行。

就是有点卑鄙。

不过,只是失去一些粮食,就能换回家族嫡系的性命,怎么想都很划算。

由不得他不赞同。

于是,没过多久,他们就达成了一致,采用崔仁师的计谋。

另一边,裴寂府邸。

李世民裁撤武德老臣,与李承乾见死不救,让裴寂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双重打击,不久后便病倒了。

而李世民对此,表现得相当冷漠,只让他带病休假,并没有任何其他的关怀。

这几日,通过医者的调理,裴寂的身体总算好了一些。

此时,他正在厅堂里接见自己的好友,法雅和尚。

而这名法雅和尚,来头可不小。

在李渊做皇帝的时候,他就是有名的‘得道高僧’,颇受李渊和太子李建成赏识,甚至得到李渊特别恩准,可以在皇宫自由出入,给李渊讲经说法。

不过,后来李世民发动了玄武门之变,因为李世民不信佛道,也就对他没什么好感,所以,直接剥夺了他进出宫门的特权。

如此一来,法雅和尚与皇宫便渐行渐远,连李渊经常给他寺庙的善款,也没有了。

这让法雅和尚对李世民产生了一些怨愤,经常在公开场合说李世民的坏话。

而就在最近这几天,他的言论终于惊动了当地官府,并将他告到了李世民那里去。

尽管李世民还没有下旨查办他,但他心里慌的不行,于是便找到了裴寂,希望裴寂能解救自己。

而他之所以能与裴寂交好,也是因为裴寂是李渊的心腹大臣,在他接触李渊的时候,裴寂经常在旁边,两人一来二去,便成了好友。

可是,他不知道的是,裴寂现在也自身难保了。

特别是在听到他的请求之后,裴寂整个人都沉默了。

然而,他依旧不死心,再次朝裴寂道:“裴施主,依老衲之见,太上皇心性大变,应该是邪魔所致,只要驱除邪魔,方能回还本真!”

“哦?”

原本不想搭理法雅和尚的裴寂,听到这话,眼睛一亮:“此话何解啊?”

“据裴施主所言,太上皇是接触太子之后,才性情大变的,而太子也一反常态,说明此邪魔乃法力高深的邪魔,他不仅能影响附体者,也能影响周围的人,甚至能影响整个大唐天下。”

法雅和尚正色道:“如果能除掉此邪魔,相信太子和太上皇,一定能改邪归正!”

“可是,要如何除掉此邪魔呢?”裴寂忍不住好奇的问道。

法雅和尚心头一喜,面上却波澜不惊地道:“自然是以佛法渡化!”

“这”

裴寂眉毛一凝,而后摇头道:“陛下不信佛道,恐怕无法让你我如愿。”

“佛说,一切皆有因果,今日之果,皆因往日之因。只要我们想办法让他相信”

“老爷!大事不好了!”

还没等法雅和尚把话说完,门外就传来了一道急呼声。

裴寂脸色一沉,真想杀了这个不谙世事的管家,但因为这管家是其夫人的侄子,又强压下心中的杀意,怒喝道:“什么事!?慌慌张张的,成何体统?!”

“老爷恕罪,实在是此事干系甚大,小人不敢不报啊”

“行了!快说!到底发生了何事?”

“回老爷,朝中传来消息,说河南道发生了特大蝗灾!夫人的祖地,可就在河南道啊!”

“什么?!”

裴寂闻言,吃了一惊。

一旁的法雅和尚却是眼睛一亮,端正身形道:“这哪是什么蝗灾,这分明是天君降世!”

“嗯?”

裴寂面色一诧,而后惊疑不定的看向法雅和尚,道:“大师此乃何意?”

“阿弥陀佛!”

法雅和尚念了一句口头禅,旋即一本正经的朝裴寂道:“裴施主,您还记得老衲刚才说的话吗?邪魔不仅可以影响太子和太上皇,还能影响大唐天下!”

“你的意思是?”

“大唐如今的灾祸,皆因邪魔所致!”

裴寂心头一震,不由得道;“大师的意思是,此蝗灾乃上天惩罚邪魔降下的?”

“不错!蝗虫并非灾虫,乃天君所化!”

法雅和尚肃然道:“我们要引导天君,消灭邪魔!”

“可是陛下他”

裴寂有些犹豫地道:“他应该不会同意的.”

“陛下虽贵为皇帝之尊,却也是一介凡夫俗子,如何识得天君本身?若惹怒了天君,纵使贵为皇帝,也会遭到惩罚!”

法雅和尚说着,便从座位上站了起来,双手合十道:“我不入地狱,谁入地狱,就让我去引导天君吧!”

“这”

裴寂依旧有些犹豫,但又有些不甘心。

虽然李世民没有罢免他的官职,但他心里很清楚,自己的官职早晚都会被李世民罢黜。

而在这之前,他将会逐渐失去所有人脉。

比如现在,按照以往的情况,他若是病了,朝堂上一大半的官吏,都会来看望他。

然而,直到他病都快好了,也就几个五品以下的官吏来看过他,甚至连一盏茶的时间都没有待滿,便借故离开了。

可谓世态炎凉。

这让他非常郁闷的同时,又满心无奈。

虽然他是大唐的开国功臣,但也只是李渊的开国功臣。

如今,李渊不再是当年的李渊,他自然得不到李渊的庇护。

而如果,李渊回到原来的样子,那是不是可以继续庇护他?

想到这里,裴寂眼睛忽地一亮,开始生出一种‘死马当活马医’的心态。

于是,在法雅和尚的蛊惑之下,裴寂最终还是决定帮他引导‘天君’。

不管法雅和尚能不能驱除李承乾身体里的‘邪魔’,只要能让李渊摆脱他的影响,就能让李渊重新重视自己。

“来人!将老夫的令牌拿过来!”

裴寂沉声喊了一句。

很快,一枚写着裴字的令牌,就被裴寂交给了法雅和尚。

却听法雅和尚又波澜不惊地道:“诸法因缘生,老衲与裴施主果然有缘,善哉,善哉!”

“一切就靠大师了!”

“阿弥陀佛!”

Ps:求双倍月票啊。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7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