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8章李世民:那逆子能蹦得比天高吗?【求订阅啊】

书名: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千里江陵一日还,东风无力百花残。”

“.”

“春蚕到死丝方尽,长使英雄泪满襟。”

“.”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呐!”

一道弱小的身影,站在江陵府衙最高处,一手拿着酒杯,一手凭栏而望,满脸感慨地出声。

在他背后,是举杯笑着看他的李渊,马周,岑文本,裴宣,张平,蔡酉,杜才干,还有江陵四大豪族的家主。

此时,秋风呼呼作响,即使吹得他们嘴唇乌青,他们也感觉不到寒冷。

直到那个弱小的人影,回眸一笑:“诸位,可愿随我登高?”

“干杯——!”

众人相视而笑,举杯共勉。

至此,江陵完全落入了李承乾手中。

另一边,长安,太极宫。

李世民今天收到了一个早有所料的好消息,那就是苑君璋终于归降大唐了。

这个从隋末乱世到大唐统一天下就割据的军阀,终于成为大唐的一部分了。

李世民对此非常高兴,任命他为安州都督,封芮国公,食邑五百户,并赐予丝帛四千匹。

与此同时,李世民还广告天下各州,将大唐完整的消息,告知天下百姓,以自己超越李渊的政绩,宣布武德朝已经成为过去,现在是贞观朝了。

“哈哈哈——!”

一道爽朗的笑声,在太极宫两仪殿响起。

不用猜也知道,这笑声是李世民的。

最近这段时间,李世民一扫之前的阴霾,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的来,先是苑君璋归唐的消息,后是东突厥在赵德言的助攻下,争乱不休,祸乱不断。

照此下去,大唐恐怕等不到十年,三四年就覆灭东突厥了。

由不得李世民不高兴。

但他高兴的还不止于此,就岭南那边,最近也传来了好消息,之前被弹劾数年,数十次要反叛的岭南酋长冯盎,在魏征的谏言下,得到了平息,如今主动向大唐进贡了。

要知道,岭南在李渊当政那会儿,虽然就已经归降大唐了,但却从未向大唐进贡过。

如今他李世民当政,居然向大唐进贡了,这能不让李世民高兴吗?又是一件比李渊做得更好的政绩!

“呵呵.”

大笑过后,李世民依旧掩饰不住自己的喜悦,随即环顾在场的众臣,笑道:“贞观,嗯,贞观好啊!我大唐以后要贞贞日上,成为超越历代王朝的盛世!”

“陛下宏图,臣等自尽心尽力辅佐,愿我大唐盛世可期,万世太平!”

李世民的话音刚刚落下,弘文馆学士许敬宗就笑呵呵地附和了一句。

其余众臣也纷纷附和:“愿我大唐盛世可期,万世太平。”

李世民闻言,笑着瞥了眼许敬宗,然后看向房玄龄,道:“中书令,吏部考核的事情,办得怎么样了?”

“回陛下,京城的官吏,基本已经考核完毕了,现在就剩下各州的官吏,还需要考核!”房玄龄手持笏板说道。

“嗯,此事要抓点紧,我大唐正是需要人才的时候!”

说完这话,又看了眼许敬宗,继续道:“让合适的人才,去合适的位置,让不合适的官吏,退位让贤,这便是我贞观朝的中正,你明白吗?”

“臣明白。”房玄龄躬身说道。

裴寂等一干武德老臣,神色各异,不知道在想什么。

这时,五姓七望的官吏站了出来。

却听一名王家御史道:“陛下,再过几个月就是贞观朝的科举考试了,既然陛下需要人才,那科举考试,就要开始重视了!”

“是啊陛下,贞观元年的科举考试,并未得到重视,故而人才缺乏,如今,陛下革新吏治,正需要大量人才,科举考试该重视了!”又一名崔家官吏出言附和道。

“嗯,你们说得有理,打江山的时候,是得人心者得天下,而坐江山的时候,是得人才则得天下。”

李世民笑着点了点头,然后看向礼部尚书杨师道:“此事就交给礼部去办吧,朕没有其他的嘱咐,只有十二个字:机会均等,公平竞争,择优录用。”

“臣遵旨!”

杨师道手持笏板,躬身一礼。

而后,李世民又将目光落在了魏征身上,笑道:“魏征,你之前跟朕说,天子是为天下而设的,非天下为天子一人而设,朕深有感触,如今,朕打算实施新政,你有什么谏言吗?”

魏征想了想,道:“古有三公坐论之礼,凡遇大事,皇帝与臣子一起商议。如今,我大唐施行三省六部制,臣以为,三公坐论之礼,已然不适合,当三省六部主官一起商讨,更能体现大治。”

“嗯”

李世民沉吟了一下,笑道:“前朝隋文帝,每事皆自决断,虽则劳形苦神,却未能尽合于理。朕自然不会重蹈覆辙,如此,下朝之后,你来武德殿,咱们再详细商议!”

“是。”

魏征应了一声,便正襟危坐。

紧接着,李世民又询问了各地灾情,以及其他零碎的国内大小事,得到妥善的解决后,便宣布了退朝。

等他回到武德殿的时候,魏征已经率先等在武德殿门外了。

“呵呵,魏征,你跑这么快,忠心可嘉啊!”

李世民看到魏征的第一时间就笑了。

魏征却表情淡淡地回应他:“陛下又错了,臣是良臣,陛下有事与臣商议,自当竭尽所能,身获美名,子孙传世。”

“呃,”

李世民闻言,不禁有些尴尬,但还是尬笑着点头:“好好好,良臣,你是良臣,行了吧!”

说完,便抬手示意魏征跟自己一起进武德殿。

“坐吧!”

李世民坐下之后,又朝魏征摆了摆手,然后不动声色地道:

“魏征,适才你在朝堂上说,要朕遇到大事,与三省六部的主官一起商议,朕问你,立太子之事,是不是大事?”

“嗯?”

魏征微微一愣,而后沉声道:“此事已然有了定论,无需商议!”

“好!那朕再问你,太子.”

“陛下若想借臣之口,找太子麻烦,还是不要再说了!”

魏征直接就出言打断了李世民想说的话:“臣认可太子,满朝上下都认可太子!”

“谁说朕要找太子麻烦了?朕是想让你兼任东宫属官!”

“嗯?”

魏征眉毛一挑:“可是太子选任的?”

“这是什么话!”

李世民脸色一沉:“朕是大唐皇帝,东宫属官当由朕选任!”

“这怎么可以?”

“这怎么不可以?”

李世民有些无语了:“你上次谏言朕派使者去岭南安抚冯盎,如今冯盎不仅彻底归顺我大唐了,还向我大唐进贡了,朕觉得,上次赏你少了,想给你加官补偿,这难道有问题?”

“这”

魏征迟疑了一下,道:“这确实没问题.”

“对嘛!”

李世民笑了,正准备下旨封赏魏征兼任东宫右司御,却听魏征话锋一转:“但臣不能接受!”

“为什么?”

“因为没有太子的命令!”

“荒谬!”

李世民气得豁然站了起来:“朕的命令还不如太子的命令了?”

“非也!”

魏征摇头道:“是陛下将东宫属官选任权交给了太子,故而,东宫属官,当由太子决断!”

“朕已经收回来了!”

“那臣就更不能接受了!”

“为什么?”

“因为陛下言而无信!”

“你!”

李世民气得抬手一指,怒不可遏:“你竟敢诽谤君上!”

魏征顿时默然不语。

李世民怒视着他,真想一刀宰了他。

但有了前几次的经历,他很快就压下了心中的杀意,然后陷入了沉思,准备给魏征一个教训,不能每次都在他面前吃瘪。

大概过了一刻钟,他忽地眼睛一亮,仰头大笑:“好好好,好你个良臣魏征!”

“既然你不要高官,朕也不为难你,这样吧,朕赏赐你没有的东西!”

“什么东西?”魏征一愣。

李世民似笑非笑地盯着他,道:“女人!”

“呃,”

魏征嘴角抽搐,一时无语。

却听李世民又道:“怎么,你不喜欢女人?”

“不瞒陛下,臣已经有妻子了!”

“哈哈哈——”

李世民听到魏征的话,冷不防地大笑起来。

魏征满头黑线,心说你笑个der啊!

我都一把年纪了,难道还不能有妻室了?!

然而,李世民的点,他这次却没有get到,足足让李世民笑了好一会儿,才听李世民又道:“朕当然知晓你有妻子!”

“既然陛下知晓,就不要在为难臣了!”

魏征面无表情地说道,他并不觉得这是一件好笑的事。

但李世民却不以为然地道:“魏征,朕赐给你美色,你说朕为难你,这就是你的不对了啊!”

“臣与贱内曾共患难,同生死,臣不愿抛弃她!”

“呵!”

李世民笑了:“魏征啊魏征,你是真不明白,还是装糊涂,谁让你抛弃她了,你看看这满朝上下,有谁只有一房妻妾?”

“这”

魏征一脸为难地道:“也许是臣对世俗不明吧,但这样的赏赐,陛下还是赐给别人吧!”

“不!”

李世民不容置疑地道:“别人不配!朕今天就是要赏给你!”

“这,这个,陛下,臣还是不要接受了吧”

“魏征!你要抗旨吗?!”

“臣臣.”

魏征罕见地在李世民面前词穷了,一脸窘迫,看得李世民忍俊不禁。

隔了好半晌,才听魏征试探着道:“要不这样,臣回去跟贱内商量商量?”

“不行!”

李世民板着脸道:“朕是皇帝!朕说什么就是什么,你商量什么?!”

“可是,可是臣.”

眼见魏征快要被自己逼得喘不过气来了,李世民又话锋一转,淡淡道:“好,朕给你一个特权,让你回去跟你夫人商量!”

“谢,谢陛下”

“你别高兴得太早!朕要你尽快答复朕!”

“是是是,臣马上,臣马上就回去问”

说着,魏征就仓皇失措,跌跌撞撞的出了武德殿,连来武德殿是干什么的都忘了。

而李世民也仿佛什么都不记得似的,目送魏征离开武德殿,然后开怀大笑起来。

“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笑声传遍武德殿,让记录皇帝日常的史官面露感慨。

“陛下最近这段时间的心情,是真的很好啊!”

“能听到陛下这般笑声,心底顿时安稳了许多,看来大唐以后会越来越好了,只可惜,再也看不到那晚的盛况了.”

“是啊,能经历那晚之事,此生无憾也!”

“你们不要命了,还敢讨论那晚之事?你们难道就没发现,陛下这次的笑声略有不同吗?之前最多有八个哈,这次足有九个快记下来,此事记在陛下生平典故中。”

“对对对”

一众史官闻言,当即奋笔疾书。

左史记言,右史记行,中史敦促编纂。

直到云端从门外急匆匆地进来,李世民的笑声才有所收敛。

“发生了何事?”

李世民笑着问道。

“启禀陛下,百骑司的人来禀报,太子在江陵开荒,引动了整个江陵的百姓,情况匪夷所思,请陛下定夺.”云端压低声音道。

李世民当即收敛笑容,沉沉地问道:“你说太子在江陵开荒?开什么荒,能引动江陵百姓?”

“据说是买了一座荒山,要种新粮种,然后无人开荒,便花高价雇佣江陵百姓,如今已经五十文一天开荒了!”

“五十文开荒一天?他哪里来的这么多钱?”

“这个臣就不知道了,百骑司的人只禀报了这些”云端摇头道。

李世民眯了眯眼睛,随后哑然一笑:“只是开荒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估计是想做点事给朕看,就由他去吧,朕倒想看看,他能蹦多高”

“可是陛下,太子引动江陵百姓,会不会”

“会不会什么?他还能蹦到天上去?!”

李世民闻言好笑地打断了云端想说的话,又戏谑道:“那逆子不是向来足智多谋么?以为离开了长安,就天高任鸟飞了?结果呢,跑去开荒种粮.”

说着,摆了摆手:“你就别管他了,让他在外面吃些苦头吧!”

“啊?这这如何使得?”

“就按朕说的办!”李世民不容置疑地命令道。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还有一章正在写】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42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