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2章 李渊:孙儿!反了吧!!【求月票】

书名: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狄知逊!你在胡说八道什么!?”

“来人!快来人给我将他拿下!”

随着那名年轻官吏冲出来阻止李承乾接旨,江陵府的其他官吏瞬间炸了锅。

有官吏还没等李承乾发话,就自作主张的命人将对方拿下。

有官吏连忙向李承乾进言,说对方妄揣圣意,大逆不道。

更有甚者,直接冲上去将对方扑倒在地,阻止对方说话。

而面对眼前的一片混乱,李承乾则充耳不闻,视而不见。

只在心中不断思考一件事。

李二陛下为什么要这样做?

难道他真信了自己会谋反?

可是,他怎么会这么无情?

就因为一个没有证据的密奏,他就想弄死自己?这也太草率了吧!

历史上的李承乾,就算真的谋反,他都没有下这种狠心,为什么会对自己这样?

难道他也被魂穿了?!

想不明白,李承乾怎么也想不明白,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于是,他的目光冷冷移向宣旨的高要,一字一句地问:“你是真不知道,还是假不知道?”

高要脸色‘唰’的一下就白了,紧接着‘噗通’一声跪在了地上,满眼惶恐地道:

“奴婢是真不知道啊太子殿下!奴婢就是负责宣旨的,其他的什么也不知道!”

“这圣旨是尚书省的大人送过来的,在宣读之前,奴婢连圣旨的内容都不知道,请太子殿下明察啊!”

在唐朝,皇帝的圣旨一般由中书省拟定,然后交给皇帝审阅,皇帝同意后,再发给门下省核定,门下省核定完后,再交给皇帝盖玉玺,发给尚书省执行。

一般有两种情况,关内的圣旨,尚书省会自己派人去宣旨,关外的圣旨,则交给内侍省派宦官去宣旨。

毕竟关外需要舟车劳顿,尚书省的老爷们也怕麻烦。

交给宦官,既可以完成任务,也可以避免某些危险。

想到这里,李承乾的眉头,微微皱了一下,又将目光落在那名年轻的江陵府官吏身上,平静地问:“你知道自己在说什么吗?”

“太子殿下!”

李承乾的话音刚刚落点,刘洎就愤然站了出来:“此人妄揣圣意,离间太子殿下与陛下的父子亲情”

“够了!”

还没等刘洎把话说完,李承乾就冷喝打断了他,沉声道:“孤问的是他,而不是你!”

“我”

刘洎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李承乾却没有理他,而是环顾众官吏,沉沉地道:“孤不管你们心里是怎么想的,也不管你们想做什么,现在,孤只想知道,事情的真相!”

说完,直接转身走进大堂高位,缓缓坐下,平静而威严地吩咐道:“来福!将人带进来,孤要亲自审问!”

“诺!”

来福应诺一声,面无表情地走向那位被按在地上的江陵府年轻官吏,淡淡地道:“起来吧,跟我进去好好回话!”

“呜呜呜”

“嗯?”

眼见对方还被人按在地上,捂着嘴巴,来福一个冷眼扫了过去。

“大人,此人”

“嘭!”

还没等那名官吏把话说完,来福一脚就将他踢出了半米。

哗!

全场一片哗然!

唯独那名被按压的官吏,连忙从地上爬起来,朝来福拱手谢礼,然后二话不说的冲进了大堂。

“这位大人,你无故殴打朝廷命官,意欲何为?”刘洎黑着脸质问来福道。

来福看都没看他一眼,依旧淡淡地道:“奉皇后之命,伺候太子,保护太子,听命太子,就这个意思。”

“这”

众官吏闻言,面面相觑。

有人幸灾乐祸。

有人念头通达。

也有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

而与此同时,大堂之内。

李承乾看着眼前的年轻官吏,平静地问道:“你叫什么名字?”

“臣,江陵府监察御史狄知逊,负责监察地方官吏,监阅牲牢,省器服,不敬则弹劾祭官。”

“你说祈雨会死人,是怎么回事?”

“这”

狄知逊迟疑了一下,道:“回太子殿下,臣不是妄揣圣意,而是就祈雨本身来阻止太子殿下,有危险!”

“嗯,我明白。”李承乾点了点头,然后抬手示意:“你继续说!”

“是!”

狄知逊应了一声,又道:“按照地方祈雨的习惯,一般是地方县令,刺史,派人去寻找通灵的异人,进行祈雨祭祀,由监察御史负责监管,故而,监察御史一人为之莅祭祀,兼任监祭使!”

“照你这么说,好像祭祀祈雨也没有多大危险啊?”李承乾有些不解地问道。

狄知逊却摇头道:“我刚才说的是地方祈雨,而非朝廷祈雨!”

“一般地方祈雨无效,灾情又得不到缓解的时候,百姓会生出许多问题,这时候,朝廷就会想办法,主持大祭。”

“那依你之见,陛下召我回长安主持大祭,是什么意思?”

“回太子殿下,臣刚才已经说了,臣不是妄揣圣意,而是就祭祀本身,劝阻太子殿下。”

李承乾笑了:“好好好,你就说大祭的危险!”

“是!”

狄知逊应了一声,再次道:“朝廷大祭,是由太常卿主持的,而主祭者,按照祭礼,应该由天子主祭。”

“咦!不对啊!既然主祭者是天子,为何我父皇会让我主祭?这不符合祭礼啊!”

“回太子殿下,按照祭礼,主祭者确实应该是陛下,但特殊情况除外,比如天子明知有缺,恐无法感动上天,故而选任合格的主祭者,也是可以的!”

“啊?”

李承乾一脸懵逼,心说还有这种操作,也太鸡贼了吧!

却听狄知逊又道:“其实,朝廷大祭有很多种,并非所有祭祀都有危险!”

“这么说,祈雨是少有的危险祭祀?”

“是的太子殿下!旱灾是天谴,何谓天谴?指的是上天对人间的惩罚,既然是惩罚,肯定要付出惨痛的代价,才能让上天平息怒火!”

“荒谬!”

李承乾闻言,不由嗤之以鼻:“什么天谴!那历史上出了多少昏君,暴君,怎么没听说有人被天雷劈死啊!再说,水灾,旱灾都是相连的,雨水过度下完了,剩下的不就是旱灾吗?扯什么天谴!简直可笑!”

“没听过一句话吗?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真要有上天,他俯瞰众生,哪会在意弱小的凡人,我们在他眼里,和地上的蚂蚁差不多,甚至连蚂蚁都不如,你觉得一只蚂蚁能惹人生气吗?”

狄知逊被李承乾这话,直接说得愣在了当场。

隔了好半晌,才从震惊中反应过来,躬身行礼道:“臣能得太子教诲,不枉此生!”

李承乾摆了摆手,道:“别的不用多说,你就告诉我,祭祀祈雨的危险在哪,我再决定,要不要接旨,或者.”

说到这里,顿了顿,又意味深长地看着狄知逊,道:“或者怎么接旨!”

狄知逊愣了一下,旋即点头道:“臣明白了。”

“其实祭祀祈雨,并不会直接造成主祭之人死亡,而是祭祀的过程十分惨烈,往往主祭之人,祭祀之后,活不过数日。”

“嘶!”

李承乾闻言,不由倒吸一口凉气。

但是很快,他又有些疑惑:“你说,我父皇知道此事吗?”

“朝廷祭祀是太常寺负责的,他们不可能不告诉陛下危险!”

“也就是说,我父皇真打算弄死我?”

“呃,这个.”

狄知逊有些为难地摇了摇头:“臣不敢妄揣圣意!”

“好吧,我知道了,你先下去吧!”

“是!”

狄知逊应了一声,很快便离开了大堂。

而目送他离开的李承乾,则微微眯上了眼。

按照狄知逊的说法,李二陛下明知道祈雨有危险,却让自己帮他祈雨,应该是另有深意。

反正不可能是搞死自己!

因为搞死自己,不符合李二陛下的人设。

也不会被朝中大臣支持。

毕竟中书省,尚书省,门下省,都有自己的关系。

李二陛下真想搞死自己,他这道圣旨都发不出来。

所以,李二陛下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

“承乾!我的乖孙儿!”

就在李承乾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堂外忽地传来李渊的声音。

与此同时,他的身后还有无数‘哗啦啦’的金属碰撞的声音。

“嗯?”

李承乾微微一愣,不由循声望去。

只见李渊一脸铁青的冲进来,一点也不像六十多岁的老头,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就像一头即将暴怒的老狮子。

“爷爷,您怎么回来了?您不是.”

“承乾!咱们反了吧!”

还没等李承乾把话说完,李渊就无比愤慨的打断了他。

那眼神,犹如刀子一般,看得人不寒而栗。

就算是李承乾,也第一次见到李渊这样的眼神,不禁有些失神。

而这时,跟在李渊身后的苏定方,薛仁贵,马周,岑文本,张平,包括裴宣,都露出一副义愤填膺的表情。

很明显,他们应该是知道了李二陛下的圣旨。

单从圣旨的内容来说,别说他们会误会,就连李承乾自己,刚开始都差点误会了。

也幸亏那名叫狄知逊的监察御史,告知了自己真相。

所以,李承乾在看到他们这幅表情之后,先是哑然一笑,而后神色一正:“好!咱们就反了他!”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73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