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9章小胖子什么档次,能跟我争皇位?【求月票】

书名: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离开江夏郡王府,李承乾在回宫的路上陷入了沉思。

李渊告诉他的答案,虽然很离谱,但也普遍反映了这个时代对命运的恐惧。

特别是所谓的天命。

即使是李世民这样的皇帝,也曾深陷天命的漩涡,无法自拔。

由此可见,要想让李世民心服口服的说出那句‘我相信你’,还得给他整点神秘学。

“呵,金刀之谶么?”

李承乾笑了笑,旋即嘴角微微上扬,而后朝驾驭马车的来福道:“来福,我让你办的事,都办的咋样了?”

“回殿下,已经办好了,咱们现在是去丽正殿,还是公主院?”来福反问道。

李承乾想了一下,道:“你把礼物都送去公主院吧,我先回丽正殿看我母后!”

“好!”

来福恭敬的应了一声,便策马驶进了宫门。

不多时,李承乾就在丽正殿外下了马车。

虽然现在已经到了六月,但长安的天气,依旧有些凉飕飕的,不少景观植物,都带着一点点焉黄。

进了殿门,李承乾远远地就瞧见小胖子正陪着长孙皇后在院内看花。

长孙皇后的肚子已经很大了,看样子应该在下个月就要生了。

而李承乾,也将迎来自己的另一个亲弟弟,唐高宗李治。

当然,这只是历史。

他相信自己能改变历史,也能改变自己的命运。

至于小胖子李泰?

他什么档次,也配跟自己争夺皇位?

“承乾!”

就在李承乾对李治不以为意的时候,长孙皇后忽地看见了他,欣喜的朝他招了招手,他就来到了长孙皇后身边,恭敬地行礼道:“儿臣见过母后!”

“看看!人都瘦了,也黑了,个子倒长高了不少,像个太子了。”

“看母后说的!”小胖子在一旁插嘴道:“皇兄难道不是太子么?”

两兄弟的眼神在这一瞬间相撞了。

李承乾很快就从小胖子的目光中感受到了异样的色彩,那是如临大敌的警惕,是跃跃欲试的挑衅。

他不知道小胖子为何会这样,但在与小胖子的对视中,一点也不落下风,就那么直视着小胖子。

渐渐地,小胖子开始有些招架不住,眼神闪躲,直到彻底不敢与李承乾对视,将头瞥到一边,转移话题道:“母后您看,好好的一圃芍药,怎么会一夜间凋零了呢?”

长孙皇后心思玲珑,自然察觉到了两兄弟刚才的异样,但还是笑着环顾了一下花圃,发现果然有一株花落叶黄。

按理来说,现在正是叶绿花红的季节,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怪事呢?

就在她疑惑不解的时候,小胖子又突然开口道:“母后,儿臣听说,天地之物,有不常之变者谓之异,小者谓之灾。灾常先至而异乃随之。灾者,天之谴也,异者,天之威也。”

“因小见大,这圃芍药一夜凋零,恐怕不是什么好兆头!”

“啊?”

长孙皇后一脸惊诧,下意识扶住了自己肚子。

作为母亲,她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自己孩子。因为她觉得一个不好的年月,所诞生的孩子,命运往往都会伴随着不幸。

然而,李承乾听到小胖子的话,却是嗤之以鼻,对长孙皇后安慰道:“母后不要太在意这个了。草木水陆之花,各有秉性。就说这芍药吧,它喜水。现在正是六月初,关中久旱无雨,凋零也是很正常的。”

“至于所谓的天灾,不过是自然规律罢了,没有什么好兆头与坏兆头之分!”

说完,回头给了小胖子一个冷脸,又道:“青雀以后要多读有用的书,这种神神叨叨的书,还是少读一点。你看父皇都不信佛道,你信这些神神叨叨的言论做什么?”

“我哪有信,我只是.”

还没等小胖子的话说完,长孙皇后就出言打断了他:“你整日跟你老师学习,这都学的什么?有几句真言正行?”

“母后.”

小胖子一脸委屈,正欲辩解。

就在这时,李承乾又连忙道:“母后息怒!为一丛花草置气,不值得,别伤了肚子里的弟弟!”

“嗯?”

长孙皇后微微一愣,旋即有些好笑地问:“你怎么知道是弟弟?”

“啊?这”

李承乾心里一个咯噔,暗道糟糕,但很快就反应了过来,亲昵的趴在长孙皇后的肚子上,眨着眼睛看着小胖子,柔声笑道:“儿臣最喜欢弟弟了,希望母后再给儿臣生个弟弟”

“.”

小胖子一阵无语,不由双拳紧握。

但长孙皇后却非常开心。

她也亲昵的摸了摸李承乾的头,然后当着小胖子的面,跟李承乾倾诉了这一年多的母子之情。

就算晚上用餐的时候,母子俩的话题都没转移到其他人,或其他事上面。

看得小胖子很不是滋味。

明明都是一个母亲生的,为什么母亲那么偏爱皇兄?

自己这一年多的努力,还不如皇兄三言两语!

要说什么不好的兆头,皇兄回长安,绝对是个坏兆头!

可恶!

父皇为什么要召他回来啊!?

就在李泰郁闷不已的时候,李世民正在小杨妃那里温存。

此时的李世民,就像一只贪婪的欲望之虎,对着小杨妃一顿猛烈输出,直到小杨妃精疲力尽,李世民才露出一抹征服般的笑容。

这一夜对他来说,算是创造了生命的又一个辉煌,那种与长孙皇后相处太久而带来的情感疲惫,那种与嫔妃们在一起的单纯发泄,迅速被这个曾经止于礼节的女人所取代。

按照宫中的规矩,皇帝与妃子云雨之后,是要返回自己寝宫的,但李世民根本不管这些,他留在了小杨妃的寝宫。

直到小杨妃恢复一些力气,靠在他怀中,他才从那种满足的征服感中回过神来,淡笑道:“最近这段时间,朕颇为乏力,来了爱妃这里一趟,朕又回到了当年驰骋疆场的时候!”

“陛下英武,臣妾早就略有耳闻,如今能与陛下相伴,也算得偿所愿.”小杨妃依偎在李世民怀中,柔柔地说道。

李世民会心一笑,道:“以后咱们会一直相伴在一起,直到咱们孩子长大。”

说着,忽又想起什么似的,追问道:“明儿呢?”

“在乳娘那里。”

“哦,朕就说,怎么没听到他的哭声,快两岁了吧?”

“陛下最近不常来,怎么能听到明儿的哭声。”

“呵呵,朕最近挺忙的,你也知道,国事”

“皇后说了,后宫不得干政,陛下还是不要给臣妾说国事了!”

还没等李世民的话音落下,小杨妃就伸手抵住了李世民的嘴唇,摇头道:“臣妾不想卷进麻烦中。”

听到这话,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俯下身体,在小杨妃额头上留下一个亲吻,道:“好,朕不给你说国事,说说咱们明儿的事吧,朕打算将明儿过继给元吉,你觉得如何?”

小杨妃没有回答,只是报以柔柔的笑。

这还真让她不好回答。

她清楚,在这个皇宫中,母亲往往是靠儿子得以显贵的。

可她的身份,实在是太特殊了.

不管长孙皇后如何大度,都不可能让她靠儿子上位。

所以,她只能保持沉默,任由李世民自由发挥。

而李世民也确实有一个蓄谋已久的计划。只不过碍于颜面,一直没有实施。

但随着李承乾的不断壮大,他觉得自己再不实施,别说颜面了,连位置都坐不稳。

所以,今日来小杨妃这里,他其实还有别的目的。

“这件事,就让你们关陇杨氏上奏吧!”

“是。”

小杨妃对李世民的话,没有任何异议。

李世民十分满意,又跟她缠绵了一夜。

次日清晨,承天门外。

阳光透过云层,洒下一道道光辉。

朝中大臣,此时都在承天门外等候。

因为这次朝会的目的,大臣们都是知晓的,所以很少有人彼此交流,使得承天门外一片安静。

但是,这样的安静,却没有持续太久。

因为三道不可思议的身影,出现在了他们的视线中。

只见李承乾一身太子冕服,规规矩矩的来到指定位置,等候承天门开门。

紧接着,李泰,李恪,也是一身亲王服,来到李承乾身后。

虽然众臣都不知道这是什么情况,但看这三道身影,不用想也知道,李二陛下应该是有大动作。

特别是李承乾,在看到李泰,李恪出现在自己身后的时候,眼睛都不由眯了起来。

然而,还没等他询问李泰,李恪,这是怎么回事的时候,宫门就被缓缓打开了。

紧接着,就是一道尖锐的嗓音传来:“宫门开启,众臣入朝!”

很快,众臣就陆续进了太极殿,站列入班。

没过多久,李世民也出现在大殿中。

只见他笑着环顾了一圈众臣,随即四平八稳的坐上皇帝宝座。

众臣纷纷朝他行礼:“臣等,参见陛下!”

“众卿平身!”

李世民抬手示意。

一名主持朝会大臣当即高喊:“坐——!”

哗啦啦!

众臣闻言,纷纷入坐。

但眼神却时不时的瞟向太子李承乾,卫王李泰,汉王李恪的位置。

特别是长孙无忌,在看向李恪的时候,明显皱了下眉头。

虽然他同样不喜欢李泰,但比起李泰,李恪似乎更让他厌恶。

然而,不管他如何看待李恪,既然是李世民将李恪传召入朝的,他也只能强压下心中的厌恶,保持沉默。

却听李世民率先开口道:“诸位爱卿,在朝会开始前,朕有一个好消息告诉你们,李靖将军传来捷报,仅用三千骑兵,就打败了颉利三万先锋大军,现在正逼得颉利撤兵阴山,相信用不了多久,又会有好消息传来!”

此话一出,众臣无不振奋,纷纷出言道贺。

李世民闻言,笑着点了点头,然后将目光落在李承乾脸上,见他平静如常,既不随声附和,也不摆出一副臭脸,瞬间就失去了夸赞这次大捷的兴趣,转而收敛笑容,淡淡地道:

“这次大捷,固然是李靖将军的功劳,但李靖将军能有这份功劳,朔方大捷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所以,朕今日要好好封赏朔方功臣!”

说着,扭头看向不远处的无舌。

只见无舌微微点头,旋即转身拿起身后一名宫侍托盘中的圣旨,朗声念道:“关内道行军总管长孙无忌,夏州长史刘旻,降将梁洛仁,降将李元宝接旨!”

“臣等接旨!”

长孙无忌等人闻言,纷纷站了出来。

却听无舌又道:“大唐皇帝制曰:长孙无忌平定朔方,歼灭突厥援军有功,改封齐国公为赵国公,增食邑八千户,加封司徒,太子太师,开府仪同三司。夏州长史刘旻,封赵州刺史,封开国县公,食邑一千五百户。降将梁洛仁,封归德将军,灵州都督,开国郡公,食邑两千户,降将李元宝,封游击将军,开国县男,食邑三百户,追封李正宝为云州都督!”

“臣等遵旨,谢陛下隆恩!”

长孙无忌几人闻言,恭敬行礼。

紧接着,皇家乐队高奏《秦王破阵乐》,彰显大唐威仪。

伴随着慷慨激昂的乐曲,李世民站了起来,他走到台前,一手牵着长孙无忌,一手牵着梁洛仁,对台下的众臣们道:

“从今以后,夏州将是我大唐完整的领土,朕必将与夏州百姓,共享太平。”

殿内顿时爆发出震天动地的呐喊。

“大唐威武!”

“陛下万年!”

不多时,乐曲停歇,李世民与众臣纷纷回到自己的座位。

无舌扭头看了眼李世民,在得到李世民的授意后,又拿起一份圣旨,高声念道:“大唐皇帝令:敕封薛礼为宣威将军,东宫右卫率统领,开国县子,食邑五百户,敕封苏烈为明威将军,东宫左卫率统领,开国县伯,食邑七百户。”

此言一出,众臣哗然。

他们怎么也没想到,功劳最大的苏定方与薛仁贵,居然还没有刘旻,梁洛仁的封赏高。

于是乎,一个个纷纷扭头看向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直勾勾地盯着李世民,一言不发。

虽然他早就知道李世民会打压他,没想到李世民这么狠,居然连自己任命的东宫卫率,都要算在此次功劳的封赏上。

他这是什么意思?

不承认自己的任命?!

想到这里,李承乾脸色瞬间沉了下去。

然而,还没等苏定方,薛仁贵站出来接旨,李世民就笑着开口了:“朕知道苏烈,薛礼的功劳很大,但他们的职责是护卫太子,此番在朔方立下大功,若朕再对他们大加封赏,就要调离东宫六率;

所以,朕现在可以给他们一个选择,是继续留在东宫,还是担任朝廷其他高位?”

“这”

苏定方与薛仁贵闻言,不由互相对视,齐齐看向李承乾。

只见李承乾双拳紧握,而后深深看了李世民一眼,缓缓松开双拳,平静道:“陛下让你们选,你们就选吧!”

今天又去加班了,所以更新少,明天不加班,万字更新。另外,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7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