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6章有朝一日刀在手!【求订阅啊】

书名: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你哪位?”

愣神之后,李承乾忍不住问了一句。

说话之人,有些不好意思地笑道:“太子就别打趣我了,我是马周!”

“马周?”

岑文本诧异了一瞬,不由感慨道:“脱了衣服,差点没认出来!”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暗道不愧是读书人,说起话来果然够牛盲。

不过,马周这洗漱之后,简直跟换了个人似的。

若非他自己承认自己是马周,李承乾差点将他认成那位‘对你爱爱爱不完’的天王。

难怪李二陛下会说:我于马周,暂不见则便思之。

就这颜值,李承乾感觉自己身体里的血脉都快觉醒了。

“咳咳.”

轻咳两声,李承乾打破了尴尬,然后好奇地看向马周道:“你对土地之事,也有见解?”

“回太子,小人从博州出来后,辗转了数地,深知民间的情况,所以,对此有一些薄略的见解,让太子见笑了!”马周躬身说道。

“不不不,不见笑,你继续说!”

李承乾连连摆手,然后示意来福给马周拿来一个软垫。

李渊看了马周一眼,又看了李承乾一眼,不知怎么的,他感觉自己正在经历一个极为重要的事件。

而这个事件,有可能是千百年来,无人勘破的东西,一个自汉开始,国运只有几十年,甚至两三百年都无法打破的魔咒。

却听马周若有所思地道:“正如太子所言,王朝到了末年,百姓是没有土地的,而王朝初期,百姓手里都是有土地的。”

“但是,百姓毕竟是小家小户,他们抵御天灾人祸的能力极差!”

“所以,一般遇到天灾人祸,他们无法抵御的时候,就会将手中的土地卖掉,比如家人患了重病,或者遭遇什么重大变故之类的。”

“而不管什么时候,几乎所有的达官贵人,世家大族,都会收购他们的土地。”

“这”

李渊与李承乾对视一眼,不禁对这个马周刮目相看。

而岑文本,此刻也反应过来了似的,露出凝重的表情。

因为马周说的这个,对他来说,并不陌生,因为他在江南的家族,就是这样做的。

隋朝末年,达官贵人,世家大族的确是在不停的收购土地。

可是,他不明白,这跟王朝衰亡有什么关系?

历朝历代,都有这样的事发生,就算是盛世,也有土地买卖。

如果土地买卖会导致亡国,为何历朝历代不禁止?

似乎是看穿了岑文本的想法,李承乾笑着接口道:

“土地兼并,在历朝历代,确实不是一个新鲜事,而且,历朝历代的皇帝,也不是没有禁止过土地兼并,但是,为什么依旧会有呢?”

“原因很简单,暴利!”

“没错,秦朝商人丞相吕不韦就曾说过,经商有三倍之利,土地有十倍之利,如此暴利,岂能不让那些达官贵人,世家大族,趋之若鹜?”马周附和着说道。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李渊脸色一沉:“难道他们就不知道这对天下的危害吗?他们享受朝廷给予的一切,却又做着伤害朝廷的事,简直岂有此理!”

“呵呵.”

李承乾与马周相视一笑。

所谓家国天下,在那些达官贵人,世家大族的心里,哪个不是先有家,再有国的?

他们只会关心自己家族的利益,哪里会关心国家的利益?

反正在他们心中,只有千年的世家,没有千年的国家!

眼见李渊的怒气稍微平复了一些,李承乾才继续道:“爷爷,不管他们知不知道,他们都会这样做的。因为这里面的利益太大了,大到他们足以无所顾忌。”

“而且,人都是存在侥幸心理的,总觉得自己是最幸运的那个,最不会被人发现的那个。”

“就好比塞外的漫天雪花,他们明明知道,雪下大了会冻死人的,但在他们真正面对的时候,也总会认为,冻死的不是自己,反而饶有兴趣的欣赏雪景,觉得很美。”

“这”

李渊语塞,但却不是不明白这个道理,禁不住呢喃道:“莫非此事,真的就没有办法解决了?”

李承乾摇了摇头,接口道:

“以我大唐现在的环境来说,确实没有很好的办法解决,因为十倍的利太大了。大到足以让人践踏任何严刑峻法。”

“况且,有能力这么做的达官贵人,世家大族,法律对他们的效果,远远达不到对升斗小民的效果。”

“比如说,我之前跟爷爷提到的五姓七望,他们在当地拥有极大的影响力,就算法律限制他们只能拥有多少土地,他们也会变着法的多占多吃。”

“或者仗着人多,将土地分到宗族每一个人的头上,统一管理。或者跟百姓利益交换,让百姓名义上拥有土地,实际由他们调用。”

唐朝末期的土地兼并有多疯狂?

例如唐朝名将郭子仪,他的田产在陕西西部,自黄风岭至河池关,方圆达百余里。

此外,唐朝末年还出现了大量的皇庄,官庄,私庄和寺院庄田,遍布全国各地。

形成了‘富者有连阡之田,贫者无立锥之地’的局面。

可以说,唐朝短短两百多年便走向灭亡,除了安史之乱,与土地兼并的疯狂速度,不无关系。

李渊听得心神剧震。

尽管他现在已经不是执政皇帝了,但大唐也是他一手建立的。

就跟他的孩子一样。

他怎么可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孩子走向灭亡?

他执政的时候,虽然也重视土地,但从来没有深思过土地兼并的问题,会给大唐带来什么样的后果。

他也相信,即使是现在的执政皇帝李世民,也没有考虑过这个问题。

因为正如李承乾之前说的那般,一个王朝开国的几十年,会走向盛世,至于几十年后的事情,很难有皇帝会考虑这么远。

所以,李渊此时不禁想,如果李世民知道土地兼并的后果这么严重,不知道还会不会随意赏赐他那帮玄武门功臣土地?

好在此时的李渊,已经不是执政皇帝了,所以面对土地兼并的严重后果,也能坦然地跟李承乾他们讨论。

“既然没有很好的办法,那就是有办法,对吗?”

“呃,”

李承乾嘴角一抽,心说老李的角度挺刁钻的啊!难怪长孙皇后会说老李家,总爱不走寻常路。

“办法是有,但咱们现在没权力这么做!”

“先不管权力的问题,你直接说办法!”

“好吧。”

李承乾无奈地撇了撇嘴,然后看了眼露出好奇目光的马周和岑文本,道:“我想的办法有两个,一个是,当人口达到一定程度的时候,果断选择开疆拓土,只要土地够多,百姓有土地种,自然不会有问题。”

“咦?”

李渊轻咦了一下,面色大喜;“这倒是个好办法!”

“办法虽好,但开疆拓土,难免会发生战争,届时,又要死很多人。那死的人多了,土地不就也空下来了吗?又何必开疆拓土?”岑文本不以为然地摇头道。

马周则若有所思地道:“如果能以少量的代价,换取长远的利益,我倒觉得,这是个好办法。”

“毕竟,人口容易增加,开疆拓土难。”

“呵!”

李承乾笑了:“你这角度也是够刁钻的。”

“不过。”

说着,他话锋一转,又接着道:“还有一个办法,那就是土地改革,以变求治,不再固步自封,才能解决问题。”

“怎么变?”

李渊顿时来了兴趣,相对于穷兵黩武,他倒觉得,这个明显比较靠谱一点。

毕竟打仗不仅耗人,还耗钱,实在有些不划算。

李承乾想了片刻,便侃侃而谈道:

“一,采用两税法,将所有的税收合并,分春秋两次征收。”

“二,采用摊丁入亩,改丁税为田税,清丈全国土地。”

“两种税制,选其一,优缺点也很明显。”

“摊丁入亩彻底废除了人头税,田赋成为赋税征收的唯一依据。而两税法则按资产等级和田亩数量征税,同时对行商征税,税源更多。”

“但我更倾向于摊丁入亩,因为它能避免土地兼并严重。”

说到这里,又想起什么似的,补充道:

“哦对了,更狠一点的还有,官绅一体当差纳粮,开源节流,避免国家矛盾激化,长痛不如短痛。”

“嘶”

李渊三人闻言,不由同时倒吸一口凉气。

若按照这么变法,变不好,就是国破家亡啊!

却听李承乾又道:

“我其实很明白,变法肯定会损害官绅的利益,因而阻力很大,异常艰难,但若这么实施,绝对乃长远之策!”

“只可惜,咱们手中没有权力,无法实施这种长远之策。”

听到这话,马周二人面面相觑。

真有一种,他日若是刀在手,定将大唐改日月的感觉。

不过,这种危险的想法,他们也只能在心中想想。

但太上皇李渊,却是心头大动。

一个大唐的明君。

一个大唐的未来。

对他来说,似乎并不难做选择。

所以.

“二郎,昏君亡国,明君兴国,关系不大,有没有你,大唐照样转!”

【求月票,推荐票,追订,全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375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