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8章连发三道圣旨,召太子回长安!【求月票】

书名: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孙伏珈!你看你干的好事!!”

目送李世民被抬下太极殿,房玄龄愤怒的从地上爬起来,怒视孙伏珈。

其余众臣则神色复杂的看着孙伏珈,一时不知道是该骂他,还是该赞扬他。

是的,他们确实知道了李承乾赢得胜利的办法,也相信朔方传来的胜利是真的。

毕竟李承乾把尊严看得比命还重要,所谓上行下效,堂堂太子都这样了,底下的士兵还能认怂吗?

当一支军队有着难以想象的意志力之后,这支军队将无法被战胜。

虽然堂内的诸多将领,哪怕是身经百战的将领,也无法解释清楚这到底是怎么一回事,但他们清楚的知道一个东西,确实能让军队发挥出强大的战斗力。

那就是士气。

有时候,士气这种东西,不是随时都有的。

所以需要将领去提高士兵们的士气。

而李承乾的做法,看似与将领提高士气有异曲同工之妙,但内核却大不相同。

如果士气是一种精气神,那尊严就是将精气神与肉体完美结合的黏合剂。

它将力量上升到了一个民族文化的高度。

就好像后世人常说,我对不起我老婆,我对不起我孩子,但若让我单开族谱一页,我必舍命相搏。

这就是民族文化的力量。

当一个人说,列祖列宗在上的时候,就是他要开大的时候。

而列祖列宗,其实就是一种文化传承。

因为认同这种传承,所以才会激发出无所畏惧的力量。

李承乾告诉那些饱受梁师都与突厥人欺辱的梁国降军,他们是中原汉人,他们也有尊严的时候,其实就是认同了他们与大唐血脉相连,同宗同族的身份。

而正是这种认同,让他们觉醒了难以想象的力量。

即使弱于对方数倍的兵力,他们也敢冲敢杀。

哪怕就是死了,他们也相信李承乾会让他们光宗耀祖。

因为大唐是一个有尊严的国家,大唐太子有尊严,大唐百姓也有尊严。

为这样的国家战死,与有荣焉。

“呼”

众臣想到这里,不约而同的吐出一口浊气,心中也不由得敬佩起了这位年仅九岁的大唐太子。

“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太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

“以血还血,以牙还牙,犯我大唐者,虽远必诛”

“老尉迟,我们是不是真的老了”

良久,程咬金缓缓松开按着尉迟恭的手,感慨似的说道。

却听尉迟恭没好气的说道:“老的是你,我可没老!我还要跟随太子打突厥呢!我精神抖擞的很!”

说完这话,当着满朝文武的面,直接一个后空翻,从地上蹦哒了起来。

“呵呵.”

程咬金咧嘴一笑,又感慨似的道:“当真是神奇,我看到太子那段誓师言论后,猛然感觉自己年轻了许多!”

“什么意思?”

尉迟恭微微一愣:“你他娘的不是不识字吗?!”

“哈哈哈!”

程咬金仰头大笑,然后二话不说的冲出了太极殿。

尉迟恭见状,连忙追了上去:“老程!你他娘的敢耍我!我弄死你!”

说着,也渣渣哇哇的冲出了殿门,徒留殿内的众臣面面相觑。

而孙伏珈则看都没看房玄龄一眼,径自走向自己的顶头上司,门下省侍中王珪面前,拔下自己的鱼符,郑重其事地道:“王大人,虽然今日才被陛下提拔为谏议大夫,但下官自知犯了大错,也就不劳陛下罢官了!”

说完这话,直接将手中的鱼符交给王珪,然后回头看了眼众臣,又淡淡道:“若陛下要追责,下官在家中等着,是赐死还是流放,下官都没有任何怨言。”

“这”

王珪迟疑了一下,连忙道:“孙大人,不要这么冲动,陛下也没有这个意思,你.”

“好了,望诸位大臣珍重!”

还没等王珪把话说完,孙伏珈就出言打断了他,然后朝众臣拱手一礼,转身便离开了大殿。

众臣见状,不由纷纷看向房玄龄,那眼神之中,或多或少带着一丝鄙夷。

特别是裴寂,更是对他冷嘲热讽:“我们的中书令,真是好大的胆子啊,不仅敢当面欺君,连大臣都敢威胁其辞官了!”

“裴司空,我没有”

房玄龄满脸委屈,他根本没想将孙伏珈赶出朝堂,只是有些不忿孙伏珈刚才的行为。

然而,裴寂却没有听他辩驳的意思,冷笑着就带着一众武德老臣,离开了太极殿。

紧接着,五姓七望的官吏也似笑非笑的看了他一眼,然后离开了。

只有秦王府,天策府一众官吏,不知所措的站在殿中。

隔了好半晌,才听杜如晦叹息道:“先别管那么多,去看看陛下再说!”

“对!先去看看陛下,我还有事没给陛下禀报呢!”左仆射萧瑀随声附和了一句。

房玄龄看了看他,又看了看身后的众人,闷闷的点了点头,然后便带着众人,前往了甘露殿。

与此同时,甘露殿的床榻上,李世民满脸苦涩的看着长孙皇后,几度欲言又止。

而长孙皇后则像什么事都没发生一般,一边给李世民喂药,一边拿柔巾给他擦拭嘴角。

直到药碗里的药水被李世民全部喝下,李世民才终于忍不住朝她道:“观音婢,你说承乾他,是不是很恨我这个父亲啊?”

“陛下何出此言?”

长孙皇后放下药碗,满脸疑惑地看着李世民。

却听李世民叹息道:“你听听他说的那些话,不割地,不赔款,不纳贡,不和亲这不是在讽刺我吗?你以为我想赔款纳贡吗?你以为我想渭水之盟吗?你以为我不想以血还血,以牙还牙吗?”

“可大唐当时的情况,你又不是不知道,谁都想要有尊严,但为了那尊严,导致国破家亡,值得吗?”

“我是真不明白,我哪里做错了,我也很为难啊!他为什么就不能理解我.”

说着,李二陛下越想越气,越气越委屈,最后不禁眼眶通红,眼泪止不住的往下流:“一边是国家尊严,一边是国破家亡,我夹在中间两头为难,这能怪我吗?说什么太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他是想逼死我继承皇位吗?呜呜呜”

“唉!”

听到李世民委屈巴巴的哭诉声,长孙皇后无奈的叹了口气,一时不知道说什么好。

对于这对‘冤家父子’,她是真的有心无力。

原来的李承乾,乖巧,懂事,听话,还非常孝顺。

自从李世民发动玄武门之变后,整个人都变了,变得她这个当母亲的都不怎么认识了。

虽然李承乾对她这个母亲依旧非常孝顺,但不知怎么的,她总觉得李承乾越来越不像自己儿子了。

特别是李承乾跟李渊走近之后,对李世民越来越疏远,他就知道,以前那个李承乾,恐怕一去不复返了。

但是,这能怪李渊把李承乾带坏了吗?

在整个玄武门事件中,不说李渊是最大的受害者,但绝对也是受伤最深的人之一。

他真的想利用李承乾报复李世民吗?

在长孙皇后看来,并不一定是这样的,因为他如果真的想报复李世民,就不会与李世民顺利交接皇位了。

那么,他的目的究竟是什么呢?

长孙皇后回想了一下最近发生的事,以及今日李承乾的那番言论,她觉得自己好像有点明白李渊的目的了。

但是这个目的,她不能告诉李世民。

因为李世民绝不会允许这样的事情发生,哪怕是自己儿子,他也会捍卫自己的权力。

所以,面对李世民的哭诉,她只能叹息着安慰他:“陛下不必想太多,今时不同往日。突厥刚刚经历了大败,对我大唐来说,是一件好事,陛下正好可以借此机会,扬我大唐国威!”

说到这里,温柔一笑,抬手整理了下李世民的被子,又接着道:“不是有句俗话这样说吗,君子报仇,十年不晚,这才不到三年的时间,我大唐就可以复仇了,您说是不是呢?”

“这”

李世民反应了一下,当即停止了哭泣,瞪大眼睛道:“观音婢的意思是,赞同朕攻打突厥?”

“呵呵.”

长孙皇后笑了笑,道:“臣妾不干涉朝政,但臣妾想提醒陛下,太子都把话说出去了,您能不打吗?就算您不打,文武百官们也丢不起那个脸”

“而且,事关我大唐皇帝的尊严!”

“哗!”

听到这话,李世民犹如垂死病中惊坐起一般,猛然从床榻上坐了起来,然后满脸不可思议的看着长孙皇后。

隔了好半晌,才伸手抱住长孙皇后,语气激动地道:“你说的没错!观音婢!你说的没错!这一仗,朕不打也得打!事关朕的尊严,事关我大唐的尊严!”

“哎呀陛下,您弄疼我了”

长孙皇后娇嗔的挣扎了一下。

“哦哦哦,对不起观音婢,朕,朕不小心”

“噗嗤!”

眼见李世民惊慌失措的放开自己,长孙皇后忽地噗嗤一笑,然后主动投入他的怀抱,柔情似水的说道:“陛下,承乾是我们的长子,也是大唐的太子,他能说出这些话,您应该感到高兴才是”

“我大唐的未来,注定会交到他的手中,不是么?”

“这”

李世民面露迟疑之色,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但面对柔情似水的老婆,他也不想让老婆为自己和儿子难过,于是点头道了一句:“观音婢说的没错,未来是承乾的.”

“陛下.”

“怎么了啊观音婢.”

“臣妾想”

“呃,我刚刚才晕倒了”

“可太医说您没事呀”

唰!

李世民的老脸‘唰’的一下就红了。

是的,他根本就没事。

他之所以会在太极殿晕过去,完全是被自己儿子的那番言论,搞得有些下不来台,所以才装晕了过去。

但是,这不是重点,重点是长孙皇后现在已经快七个月了。

“观音婢,不是朕不想,是你这肚子”李世民有些为难的说道。

却听长孙皇后语气幽怨地道:“怎么,陛下跟小杨氏就可以,跟臣妾就不行了吗?”

“啊?!”

李世民吃了一惊,顿时有些不知所措:“朕,朕没有”

他怎么也没想到,长孙皇后连这个都知道。

然而,长孙皇后根本不听他狡辩,直接爬上了床榻,准备强行带球进门。

就在这时,外面忽地传来一道禀报声:“陛下,中书令房玄龄,兵部尚书杜如晦,左仆射萧瑀,以及鸿胪卿唐俭,在殿外求见!”

“知道了,让他们在偏殿等候!朕稍后就去!”

李世民连忙下令,然后讪笑着道:“观音婢,你看这”

“哼!”

长孙皇后哼了一声,倒也没有为难李世民,而是细心的嘱咐他:“别忘了让无舌搀扶您过去!”

“呵!”

李世民笑了:“还是观音婢最善解人意”

说着,便朝门外的无舌喊了一句:“无舌,快进来扶朕!”

“诺!”

门外的无舌应诺一声,不多时就搀扶着李世民,去了甘露殿偏殿。

此时,房玄龄,杜如晦,萧瑀,唐俭四人,正分坐两边,静静等候李世民的到来。

“陛下.”

四人见李世民步履蹒跚的走进偏殿,连忙起身行礼,但很快就被李世民有气无力的打断了:“众卿免礼.”

“陛下,您没事吧?”房玄龄关切的询问道。

李世民苦笑着看了他一眼,然后摇头坐上了皇帝宝座。

“太医说是积劳所至,多休息几天就没事了.”

“陛下为国操劳,是臣等这些做臣子的失职啊!”

杜如晦满脸自责的说道。

李世民勉力一笑,并未在这个话题上多聊,而是问起了太极殿的情况:“朝会散了吗?”

四人对视一眼,而后由左仆射萧瑀率先开口道:“回陛下,已经散了。不过,孙伏珈主动提出了辞官,准备在家听候陛下的发落!”

“呵!他倒是洒脱!”

李世民笑道:“既然如此,那就让他在家等着吧!”

“这”

四人面面相觑。

却听李世民又沉沉地道:“你们对太子之事,如何看?”

“陛下,臣正打算向您禀报这件事,就是有些担心.”

“怎么,你是担心朕承受不了太子的打击吗?”

还没等萧瑀把话说完,李世民就冷声打断了他。

“臣不敢!”

萧瑀一脸惶恐,连忙道:“其实也不是臣向陛下禀报这件事,是霍国公派人来上报的这件事,请陛下明察!”

“霍国公?”

李世民微微一愣,旋即皱眉追问道:“他禀报了太子什么事?”

“回陛下,霍国公派人来上报,荆州兵马不听朝廷调令,私自出兵朔方,幸亏他及时发现,前去阻拦,才没有让他们铸成大错。但是,东宫六率之一的黑甲卫统领苏烈,以东宫六率尊太子之命为由,强行冲破他的阻拦,奔向了朔方,霍国公认为,此举按大唐律法,形同谋反,请陛下定夺!”

“这”

其余三人听到萧瑀的奏报,不由目瞪口呆。

这霍国公是疯了吗?

在这种时候,还敢弹劾太子!

他知不知道自己这样做,是将自己推向了万劫不复的深渊啊!

这不是将太子彻底得罪了吗?!

然而,李世民听到萧瑀的奏报,却是不同的想法。

只听他语气淡漠地道:“这么说,太子利用荆州兵马,组建自己卫率的事,证据确凿了?”

“啊?”

四人吃了一惊,似乎都没想到李世民会这样说。

但李世民接下来的话,更让他们吃惊。

“既然太子擅弄朕的兵权是事实,那朕就必须得将他召回来问责!”

“什么!?”

四人满脸不可置信的看着李世民。

却听李世民平静地说道;“中书令,传朕旨意,太子劳苦功高,扬国之尊严,朕心甚慰,赐财帛二十车,赏食邑两万户,加封镇国大将军。即,领旨之日,立刻返回长安,不得有误!”

“这”

房玄龄听到李世民的旨意,整个人都懵了。

不是说要召太子回长安问责吗?

怎么还封赏起来了?

这是什么操作?

就在房玄龄感到疑惑不解的时候,李世民又接着道:

“另外,传朕旨意,长孙无忌平定梁师都,大败突厥有功,让他带着所有功臣,包括东宫功臣,卫率,以及那五千降军,一起回长安受封领赏,其余事务,交给霍国公全权处理!”

“这这这”

房玄龄更懵了,不由扭头看向杜如晦三人。

只见他们一个个面面相觑,似乎也没搞明白李世民的操作。

然而,根据这么多年的君臣经验,他们还是能窥探到自己陛下的一些心思。

很明显,这两道旨意,绝对不是封赏那么简单的事。

“臣”

“且慢!”

就在房玄龄准备回应李世民的时候,李世民忽地抬手打断了他:“最后,传朕旨意,太上皇年事已高,不宜长时间在外停留,当尽早回长安养老,与儿孙们团聚!”

听到这旨意,房玄龄等人瞬间就明白了。

这哪是传旨,这分明是鸿门宴请帖啊!

看来,陛下要跟太子和太上皇动真格的了。

【求月票,求月票,求月票,滿1000加更啊!感谢2024105527-ac书友100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1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