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68章 怕了!真的怕了!【求订阅啊】

书名:大唐:刚被立太子,逆袭系统来了 作者:王蜀蜀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09

“父亲也要去江陵?”

李世民眼睛微微眯起,一股捍卫自己帝王权柄的威势,迅速蔓延整个大殿。

而整个大殿的气氛,也在这时降到了冰点。

但李渊却泰然自若,表情平静地道:“让承乾独自去江陵,我不放心!”

“呵呵.”

李世民笑了:“父亲误会了,我不会让承乾独自去江陵的,我会给他安排宫侍,卫队,让他在江陵,安全无忧的生活.”

“我知道,这是你给他的安排,但我不需要你的安排!”

“可是.”

李世民张了张嘴,欲言又止。

放李渊离开长安,他愿意吗?

答案是,肯定不愿意。

别说什么放虎归山,就说李渊之前的疯狂行为,他都有些害怕。

虽然李渊从始至终都没有表露过争权的心思,但李渊动不动就以死相逼,在李世民看来,是非常危险的。

万一李渊在外面出了什么意外,或者心气儿不顺,一头扎进那条河里,到头来还不是要算在他李二身上。

所以,与其如此,李世民觉得,还不如将父亲留在长安。

大不了自己不再像以前那样对他,好好伺候他到百年,来得安心。

至于让李承乾去江陵.

说实话,李世民同样也不愿意。

但不愿意是一回事,做不做又是另一回事。

毕竟儿子刚才的威望,在他看来,是一种危险的信号。

可别觉得李承乾现在才八岁,几乎不会有大臣主动投靠他,或者跟他亲近,他就真的人畜无害,没有一点威胁。

有时候,人在权力场,往往都是树欲静,而风不止。

所以,李世民必须得给他儿子找个没有人打扰的地方,暂避锋芒。

更何况,一个忠孝仁义占全的太子,一个将忠孝仁义踩在脚下的皇帝,若被人比较起来,李世民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甚至,他都觉得,自己在儿子面前,有些抬不起头来了。

所以短时间内,他是不想看到李承乾的。

可是,该如何阻止李渊跟着去江陵呢?

来硬的,肯定是不行的。

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若再来一次‘父慈子孝’,满朝文武估计会疯掉,就是他李二,也挂不住这个面子。

所以,还是得来软的。

可让他李二委屈求全,也是不可能的!

毕竟他现在是皇帝,而不是秦王,即使面对的是自己父亲,让他弯下身去恳求李渊留下,他是无论如何都做不到的。

那么,到底该怎么办呢?

当李世民心思急转的目光在满朝文武中来回巡视,最后落在尉迟恭身上的时候,一个略显卑鄙的想法,瞬间浮现在了他的脑海中。

“是的,只有这么干了。”

李世民对自己说:“没有更好的办法了。”

于是,在父子俩全都陷入沉默的时候,他不动声色的看向了尉迟恭,想起什么似的道:

“敬德,你之前进来的时候,好像说,城外的封王,是太上皇什么的,朕没有听清楚,能否再说一遍?”

哗!

全场哗然!

众臣都被李世民这话惊到了。

不是吧陛下!

你还要搞事情啊!?

太上皇的剑,刚才都架到我们脖子上了!

一想到刚才发生的一幕,众臣无不心有余悸,然后纷纷看向李渊。

只见李渊的脸色,缓缓黑成了锅底。

而李世民则浑然不觉地催促尉迟恭:“说啊,到底是怎么回事?”

话音落下,一个带着无数信息的眼神,同时递了过去。

敬德!

我的玄武门第一功臣!

快配合我栽赃太上皇!!!

“呃”

尉迟恭现在疼得虚汗直冒,如果可以的话,他真想请求李世民,或者李渊,让自己去看太医。

但刚才的局势,太特么刺激了,刺激得他都忘了疼痛。

如今,听到李世民的问话,他只感觉刚刚忘记的疼痛,又开始钻心的来了。

所以,他同样朝李世民递过去一个复杂的眼神。

别搞我了啊陛下!

快让我走!!!

李世民:“.”

尉迟恭:“.”

两人对视,皆是不语。

半晌,尉迟恭最终还是没有顶住李世民给自己的压力,讪笑着道:“臣刚才是想说,城外的封王,是太上皇封的”

切!

众臣齐齐翻了个白眼!

李二陛下气得差点跳脚!

我特么不知道那是太上皇封的?

你是猪脑子吗?

以前的机灵劲儿去哪了?!

其实,不是尉迟恭没明白李二陛下的暗示,是他不敢再惹李渊了。

因为卸他两条胳膊,已经相当于拣回一条命了。

再惹李渊,他是真的怕啊!

正所谓,光脚的不怕穿鞋的,要命的怕不要命的。

而这位高高在上的太上皇,恰恰就是不要命的

眼见李世民的脸色变得无比难看,房玄龄连忙站了出来,躬身说道;

“陛下,太上皇,城外的封王,兵临城下,当务之急,应该是将他们传召进来,问明情况,不然一直戒严,长安的百姓会愈发惶恐,对我大唐长治久安,不利啊!”

“不错!恳求陛下,太上皇,以国事为重!”杜如晦也跟着附和道。

群臣闻言,互相对视,当即山呼:“请陛下,太上皇,以国事为重!”

此言一出,李世民眉头微皱,然后转身看向李渊,道:“父亲以为如何?”

“既然长孙安业他们打着我的名义造反,那这些封王,在这种时候,打着勤王保驾的名义来长安,难免不会有人怀疑到我的身上”

说到这里,看了眼张婕妤二人,李渊无奈的叹息一声:“也罢,就将他们传召进来吧!”

“程知节,你立刻拿着朕的手敕,将城外的封王传召进来!”

李世民说着,转身拿起一支毛笔,在无舌递来的手敕上,画了几笔。

很快,程咬金就带着手敕,出了太极殿。

与此同时,长安城外。

天边已经泛起了一抹鱼肚白。

李绩与侯君集,此刻正焦急的左右回望。

左边是七位装腔作势的封王,右边是不明情况的长安皇宫。

虽然他们明知道这些封王,是为了配合李渊而来的,但他们却不敢明说,因为他们没有任何证据证明,这些封王与李渊的关联。

就算是那张明显伪造的手敕,也不过只是揣测,李渊有可能截留了玺印。

而事关七位宗室封王,这种揣测,基本是站不住脚的。

所以,无论是尉迟恭,还是李绩、侯君集,亦或是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他们,都不敢将这件事的帽子,扣在李渊身上,哪怕是李世民让他们栽赃嫁祸,他们都不敢。

因为很容易遭到李渊的反杀。

至于李世民和满朝文武,为什么会怀疑城外的七位封王与李渊有关呢?

主要还是信息差。

李渊出现的时机,与七位封王兵临城下的时机,不能说配合默契,只能说太巧了。

但实际揣测,与纯猜测,又有不同。

实际揣测,是根据一些看似证据的东西,进行的揣测。

而纯猜测,完全是靠脑子去幻想。

这便是,李世民与群臣被七位封王震慑的原因。

他们靠的就是纯猜测,自己吓自己。

所以,整个计划的关键核心,就在于信息差。

嘚嘚的马蹄,踏破黎明前的黑夜,惊动了沿途的斥候。

程咬金一人一马,直奔李绩、侯君集军阵。

“来者何人?!”

一名负责警戒的士兵,朗声高喊。

程咬金二话不说,直接开骂:“滚开!是你程爷爷!”

“程爷爷?”

负责警戒的士兵愣了一下,正准备发怒,一旁的士兵连忙提醒他道:“是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快禀报李将军与侯将军!”

“哦哦哦,好”

警戒士兵反应也不慢,当即策马前去禀报。

很快,李绩与侯君集就策马来到了阵后。

“程知节,发生了何事?”

李绩见到程咬金,连忙率先开口。

程咬金二话不说,直接拿出手敕,道:“我奉陛下之命,前来传召七位封王,太极殿面见陛下,太上皇!”

“太上皇?”

李绩与侯君集微微一愣,不由互相对视。

却听侯君集疑惑道:“宫内发生了何事,为什么太上皇会在太极殿?”

“哎!别说了,快带我去见七位封王吧,我怕回去晚了,太上皇把我胳膊,也给卸了!”程咬金苦着脸说道。

“啊?!”

李绩与侯君集吓了一跳,心说这是什么打开方式?太上皇竟然喜欢卸人胳膊?!

然而,程咬金根本不想与他们废话,直接就策马朝军阵前方冲了过去。

没多久,他便出现在了七位封王面前,高声宣读道:

“我,右武卫大将军程知节,奉陛下之命,传召诸位封王,太极殿面见陛下,太上皇,尔等可愿罢兵奉召?”

此言一出,七位封王面面相觑。

但也只是片刻,七位封王便异口同声地道:“吾等,愿奉召!”

“什么?!”

刚刚才反应过来的李绩与侯君集,听到这话又懵逼了。

这又是什么情况?!

宫里到底发生了什么啊!

他们感觉自己好像错过了人生中最不能错过的事一般,心痒难耐,懊悔不已。

但程咬金与七位封王,却直接无视了他们,当即策马朝长安城方向赶去。

徒留他们在原地,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懵逼树上懵逼果。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63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