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四十二章 这俩货,真是不当人啊~!

书名: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6

李斯满脸苦兮兮,领着老家臣出门,直奔太医署而去。

半路上,主仆二人遇到了同样苦兮兮的老王绾,两位大秦国相看着彼此面上的苦涩,唯有更加苦涩的咧嘴一笑。

“真是造孽啊”

“不当人子啊”

两位国相不约而同的叹息一声,然后很默契的结伴同行,往太医署方向赶。

中枢诸官是一起从宫里出来回家的,所以此时出门前往太医署,也弄得跟约定好一样。

老王绾和李斯还没走几步,又遇上了冯劫、冯去疾俩族兄弟,接着是李昱、茅焦、马兴等大臣还没赶到太医署衙,一起出宫的中枢诸官,俨然是又凑齐了,一个不少一个不落

诸官发现这一情况后,不由暗暗奇怪:咋回事怎么都要重新去捐啊

“李工,前次皇后殿下举办的慈善拍卖,您家捐了多少啊”

茅焦捅了捅身边的工科男李昱,好奇询问道。

李昱是个直肠子,扬了扬拿在手中的慈善款项使用清单,毫不避讳道:“二十三万钱,上面写着呢。”

茅焦颔首,但却更加疑惑:“二十三万钱,足够建两座乙类中等医馆,外加一两座丙类小医馆了李工为何还要去太医署捐钱财”

此问一出,周围诸官也纷纷竖起耳朵。

侯爵和国相、国尉,乃至是尚书们,不满足于用乙类中等医馆,彰显自己的身前身后名,那是可以理解的。

可李昱和他父亲李冰的大名,又何须几座医馆来彰显

蜀地百姓谁人不知他们父子的大名,甚至早早给他们父子设了祭,年年在都江堰一带祭拜

话又说回来,李昱虽享尚书之岁祿待遇,可其本身官职,却只是工部侍郎,主管天下水利,爵位也远没有达到侯爵,乙类医馆足以彰显其身份了。

这若是去捐一座甲类大医馆,其他人捐多少合适

咱不卷了行吗

给大家留条活路

“所以,我也不是去捐钱,只是想去太医署问问,能否把我家捐助的钱财,用来建设两座乙类医馆,外加两座小医馆。”

“而不是与旁人捐助的钱财混一起,拼凑着去建那甲类大医馆”

李昱回答的很通透,让诸人为之愕然。

但旋即,诸人却是哭笑不得,这李老二是真能拉下脸啊,也不知是真通透,还是凭借着朴素的工科男思维,把事情想的太简单了。

那慈善款项使用清单里面暗藏的玄机多着呢

除了捐助的钱财,足够建起一座甲级大医馆者。

以及照顾几位国相国尉,把他们家中捐助的钱财,退而求其次用在建设乙类,乃至是丙类医馆上

余下甭管你捐多少,都拼凑在一起,去建设甲类大医馆

李昱便是最好的例子。

二十三万钱,明明可以建两座乙类中等医馆,外加一两座不错的小医馆。

可在册子中,却跟几位小爵臣家捐助的钱财拼凑在一起,用于建设一座甲类大医馆。

不想让自己的传记,跟别人挤一块石碑

那便只能再多捐钱财,独自凑够建设一座甲类大医馆之用

而且该说不说的,被特殊照顾的国相国尉们,也实在高兴不起来,反而有种莫明的浓烈羞耻感

所以说,那册子里的善款分配使用,简直暗含了八百个心眼子,目的就是催着你多捐钱财

而似李昱这般钢铁直佬,就按自己的朴素情感去办事者,终究只是少数。

毕竟,李家父子也不是谁都能比的,他们家的成就与功业,已足够世人铭记千秋万世了,有没有医馆来标榜也无所谓。

诸人比不了,所以无法做到他这般的洒脱,人活一世,不过是为名利奔波

所谓名利,名在利之前,有名才有利,反之利多而无名,不过是富而不贵的庸人尔。

尤其是在这重义轻生死的先秦时代,名便是生命

“缺了大德啊”

诸官齐齐摇头一叹,继续往太医署赶,明知是火坑也得往里跳啊。

不过,等他们来到太医署衙外时,却被眼前的场面下了一跳。

偌大的太医署衙门前,已被人堵得水泄不通,而且全是衣着华贵者,其中有不少与中枢诸官一样,是趁着午休而来的各大府衙官吏。

但更多的,却是虽着锦衣,却无冠无绶的商贾

而太医署对此,似乎早有预料般,门前摆放了一排长桌,门旁墙壁上则悬挂了一张超大的绢布舆图。

那是大秦疆域图,但却甚是潦草,既没有标记山川河流,也没有标记城镇村落,只有简单的线条,划分出各郡辖区。

而在各郡辖区之中,则错落有致的写着甲乙丙三字,甲字大、乙字小、丙字更小。

这其中,许多甲字和乙字,已被朱砂笔画了圈

爵臣商贾们围拢在桌案前,报上姓名籍贯以及所捐数额,书吏运笔如飞迅速记录在册,并大声唱名。

“吕氏,名文,字叔平,祖籍砀郡,现居咸阳外城,捐建甲类大医馆三座”

“巴氏,名清,节义女臣,祖籍巴郡,现居咸阳内城,捐建甲类大医馆四座”

“乌氏,名倮,大夫爵臣,祖籍陇西郡,现居咸阳内城,捐建甲类大医馆九座”

随着登记书吏的唱名,立即便有负责舆图的书吏,用朱砂笔将舆图上的一个个甲字画圈。

舆图上未画圈的甲字,越来越少了

中枢诸官听的暗暗咧嘴,这些商贾出身者,是真特喵舍得下本钱啊。

那巴家在慈善拍卖会上,已经捐了一座甲类大医馆,此时竟又增捐四座甲类,算是凑了一个小整数,五

而乌氏倮就更丧心病狂了,也不知是不是想通过捐建医馆,重获嬴政的亲睐,居然又增捐九座甲类大医馆,前后便是整整十座那钱,仿佛都不是钱了

“诸君,别来无恙乎。”

中枢诸官目瞪口呆之际,一道熟悉的清朗声音,突然自一侧响起。

诸官扭头看去,却见是秦墨和夏无且,不知从哪里钻出来,两人一人手里盘着一个紫砂茶壶,不时放进嘴里嘬一口,看着简直不要太欠揍

“见过秦相夏医令有礼”

诸官强忍住咬牙切齿的冲动,规规矩矩见礼。

秦墨和夏无且把茶壶塞进腰间皮囊,笑眯眯的揖手回礼:“诸君前来,可是要增捐”

诸官齐齐嘴角一耷拉,好悬便没绷住。

这不是明知故问么,若非你们俩搞出这一套,谁愿意来当冤大头撒币啊

李昱见诸人皆不言,便自顾自出前,惭愧道:“秦相啊,我家里没多余钱财可捐啦,您可否把我家前次在慈善拍卖会上捐的钱财,分开来建两座乙类中等医馆,两座丙类小医馆。”

秦墨毫不犹豫点头道:“可以,捐助者有权决定款项如何使用,李工甚至可以指定,将自己捐建的医馆,建在某一处地域,比如祖籍家乡。”

李昱愣了愣,似乎没想到还有这种操作。

片刻后,他突然快步穿过太医署衙前的人群,径直来到那面超大舆图前,目光逡巡很快锁定在一个甲字上。

那甲字位于上郡和关中交界处,大抵便是他祖籍所在了

“工部侍郎李家,前次慈善拍卖已捐二十三万钱,今日再增捐七万钱,用以建设这座甲类大医馆回头我让家臣把钱财送来,尔速速与我记上,莫让旁人抢了。”

李昱指着那甲字,急声向负责登记的书吏催促道。

登记书吏忙是运笔如飞登记,同时高声唱道:“工部侍郎李家,增捐七万钱,合计共捐三十万钱,用以建设甲类大医馆一座,位于上郡”

负责舆图的书吏,也忙是将毛笔饱蘸朱砂,为那甲字画上鲜艳的红圈,表示其已名花有主。

李昱顿时一本满足,捋着胡须摇头晃脑,返回中枢诸官的队列。

中枢诸官看他的眼神,尽是无奈加无语,这李老二也真是奇葩,前一句话还在哭穷,下一句话便又撒币般捐出七万钱。

说好的没钱呢

这咋又有了

你给自己留点面子不行吗

自己打自己脸,不疼么

诸官暗暗吐槽不已,但心中却又不得不承认,秦墨这花样繁多的募捐之法,属实是打蛇打七寸,直击人软肋。

项羽有句话,富贵不归故乡,犹如衣锦夜行

这句话,是自有华夏文明以来,古今皆通用的普世价值观,先秦如此,后世亦如此,根深蒂固。

君不见,多少在外打拼者,被人骂做臭要饭的,回到家乡却总是体面的、光鲜的归根结底,无外乎此理。

李昱能毫不犹豫增捐七万钱,为家乡建一座甲类大医馆,或许是回馈乡梓的朴素情感使然,但若说没有衣锦还乡的想法,恐怕他自己都不信。

而话又说回来,李昱这等有大贤名者都不能免俗,诸官又如何能免俗呢

“斯先失陪片刻。”

短暂的沉默过后,李斯揖手向秦墨和夏无且一礼,快步走向拥挤的人群,凑近了去观瞧那超大舆图。

关中之地的十个甲字,早已画上了醒目的红圈,便是临近关中的各郡甲字,也已大半画上红圈。

李斯暗道可惜之余,转而把目光锁定在淮阳郡上蔡县一带,见有甲字未画红圈,便立即向登记书吏道:“与我记下,后相兼刑部尚书李斯,增捐十万钱,加上前次慈善拍卖所捐二十万钱,共计三十万钱,用以建设淮阳郡上蔡县甲类大医馆”

上蔡乃是他的祖籍。

老王绾、冯劫等人见此,心中暗暗苦笑之余,却也不再犹豫,纷纷向秦墨和夏无且告了一声失陪片刻,前去挑选属于自己的甲类大医馆。

甲类大医馆就那么多,关中人丁繁盛之地,尚且只建设十座,其他郡县就更少了。

偏偏财大气粗的商贾们,就认准了甲类大医馆捐,因为甲类大医馆,有帝后共同做传。

此等荣耀,这一回错过,往后便不见得有了,钱财对他们来说,反倒是次要的。

这就导致,甲类大医馆更加抢手。

也幸亏诸官来的不算晚,否则连挑都没得挑

人群外,夏无且看着踊跃捐助的爵臣商贾,心里仅有的一点压力也没了。

有钱便好办事,踏实啊

“秦相你看,竟还有胡人商贾来凑热闹哩”

夏无且指着一位高鼻深目,却做秦人装扮的胡商,惊奇不已道。

秦墨顺着他手指看去,随口道:“华夏之美,人皆爱之,他们自然想学习乃至是融入,亦或者掠夺。”

夏无且一滞,沉吟着拿出紫砂茶壶啜吸两口,但转而却又揭过话题,指着人声鼎沸的太医署门口,笑道:“爵臣商贾稍有财力者,皆认准了甲类大医馆捐建。”

“依着老夫看,今天日落之前,甲类大医馆便要被认捐完了”

“可惜啊,以大秦现有的医者,加上学馆培养出来的医学生,也只够支撑起少量甲类大医馆若过多开设甲类的话,乙丙两类深入民间的中小医馆,便要人手不足可惜啊”

他前一刻还是满脸笑容,可话说到最后,却又变成唉声叹气,一副惋惜不已的模样。

秦墨啜吸着紫砂壶,没好气斜他一眼道:“想让我出馊主意便直说,何必摆出这等阴死阳活的姿态,不知道的还以为您老出甚么大事了呢”

夏无且嘿然,立即收了老瓜怂样儿:“秦相啊,这天下间的富贵者还有不少呢,每月每旬乃至是每日,来往于咸阳的豪商不知凡几,勋爵臣工们也并非都居住在咸阳。”

“今日甲类大医馆被认捐完了,我怕以后得到消息的爵臣豪商们,便对乙丙两类医馆提不起捐建兴趣了有没有法子,刺激天下间的爵臣豪商,将钱财也多往乙丙两类医馆上捐”

说来说去,他是看准了募捐来钱快,想一鼓作气多搞一些。

毕竟,医馆建设好之后,还有运营费用呢,怎么也不会嫌钱多不是。

秦墨略作沉吟道:“这个其实简单,回头我上疏陛下,不论甲乙丙何种医馆,只要捐助钱财达三十万者,便劳烦陛下和皇后殿下亲自做传。”

夏无且老眼一亮:“还是秦相脑子快,便是这般”

两人身后,李昱听着对话,早已满脸呆滞:这俩货,真是不当人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41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