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一百零三章 婚事还没定下,竟已开始护短了!

书名: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6

“正该如此”

秦墨揖手赞同,而后趁着还未走远,向后方招手叫道:“姜熊,速与同伴前来听令。”

“喏。”

五十六名横阳君家臣,立即跑步而来,跟上御驾队伍。

不过,他们这一跑,却把嬴政和扶苏,以及文武百官,震的目瞪口呆。

包括昂头挺胸的千余禁卫骑士,亦是看的满脸呆滞,一时竟忘了在鼓号间隙呼喝大风。

只有其中数名禁卫,似乎后知后觉,仍在放声呼喝大风。

但别人都不喊,只有他们喊,便显得很突兀,所有人蓦然回神,扭头看向那数名禁卫。

这场面相当社死,数名禁卫齐齐一咧嘴停下呼喝

所幸,诸人心思没在他们身上,转而又把注意力移开,放在跑步而来的姜熊等人身上,。

方才斯巴达战士们,立在远处接受检阅,诸人看着只是感觉阵列整齐,也并不觉惊奇。

毕竟,始皇帝亲临检阅,他们想展现一番精神面貌,也在情理之中

可现在,跑动中也整齐划一,就很让人咋舌了

那是真正意义上的整齐划一,五十六人宛如一体,出则同脚摆则同手,甚至身后一件件血红披风,随奔跑震荡的频率,也是那般一致

“齐步走”

五十六人终于追上御驾队伍,随着姜熊一声呼喝,跑动中的五十六人,前冲两步后变为齐步走,与御驾队伍同行。

行进转换中,仍是一板一眼丝毫不乱

秦墨开门见山向姜熊等人道:“自今日起,尔等按照操练越人战士之法,为陛下操练随驾万余楚南步卒,衣甲兵器亦照越人战士改造。”

“陛下已有诏令,妥善安置韩成之家眷,为六国旧族表率榜样”

“往后当安心用事,不负陛下成全尔等忠义,亦可挣个军功封爵,富贵子孙荣耀父母”

“谨遵君侯教诲”

五十六人停下脚步,郑重向秦墨深施一礼,自觉退至御驾末尾跟随。

嬴政此次出海,共有两万余大军随驾,除原有万余禁卫骑士,另有自楚南征召的万余正卒,将来也是对付六国复辟军的主力。

不过据秦墨观察,这万余楚南步卒,或只在去年服更卒役时,初步接受鸳鸯阵训练,衣甲兵器也皆是原有大秦制式。

想要在将来投入山高林密的百越战场,还需高强度集训一番

“也难怪越人九部,愿意尊奉彼辈为天兵天将,那般阵列便是朕看了也为之震撼,爱卿是如何练成”

嬴政从队尾收回目光,向秦墨问道。

扶苏和文武百官闻声,也齐齐竖起耳朵。

尤其是武将们,更是恨不得把耳朵凑到秦墨嘴边,仔细一听练兵诀窍。

“大秦现有之步卒阵列训练,足以应对战阵厮杀。”

秦墨并没有卖弄后世的步兵操典,反而摇头道:“似这些天兵天将般,一味强调阵列整齐,只会挤占格杀、鼓号、旗令的训练时间,并不见得是好事”

冷兵器军团作战,阵列、格杀、鼓号旗令,缺一不可。

尤其大秦是全民皆兵的耕战体系,在中间取一个平衡,让丁卒快速成军才是硬道理。

实际上,那千余越人战士,也是按照大秦步卒操典,进行的训练。

若按照后世的步兵操典来,恐怕短短时日,都不够练成阵列,断然来不及熟悉鸳鸯阵

“爱卿不要藏私啊,此等阵列操练之法,更卒、正卒或许用不上。”

“但戍卒锐士,却是用得上,尤其是爱卿在楚地时,献给朕之军制改革奏疏,如今已开始着手推行。”

“往后戍卒锐士的服役时间,将从一年改为三年,有足够的时间,将之习练精熟”

嬴政嘿然道。

三年服役期的戍卒锐士,确实有充裕时间训练,把后世步兵操典吃透。

再融合大秦现有的步卒操练,战力必然成倍提升

秦墨揖手道:“既如此,便让姜熊等人,将阵列操练之法,传授给禁军。”

“陛下可命禁军将领归纳总结,将领若有不明白的地方,随时找臣解惑,臣定然不会藏私”

这就是他做事的一贯风格了,总览全局也好偷懒也罢,总之细节实施方面,能不插手便不插手。

嬴政满意颔首:“甚善。”

但一众想要偷听练兵诀窍文臣武将,却是悻悻然有些失望。

大秦军制,凡校尉以上将领,平时是没有统兵权的,需要出征打仗时,皇帝和太尉府才会赐下虎符任命。

所以,这些家伙想要偷学秦墨的练兵诀窍,其实并非是为了自己,而是为了担任低级军官的家中子侄。

毕竟子侄们若是能习得秦墨练兵诀窍,必然可在军中大放异彩

但现在,嬴政和秦墨一张口便是在戍卒中推广,成了烂大街的练兵诀窍,也就不是什么诀窍了

“陛下方才言说,军制改略已然着手推行”秦墨突然好奇问道。

嬴政点头:“然。”

秦墨兴奋又问道:“不知宣教官之思想教材,可曾编写完毕”

嬴政再次点头:“已然完成,正需爱卿指摘拾遗补缺,朕之御帐中便有一套。”

秦墨小鸡啄米般点头,期待之情溢于言表。

说实在话,对于现阶段的秦军,秦墨有颇多不满之处。

毕竟见惯了后世人民子弟兵,秦墨对军队的认知,早已形成固有观念。

这也是他在嬴政眼中,治军极其严明的最大原因

其实,那根本不是秦墨治军严明,而是其他将领,在军法之外,对士卒太过放纵。

很多事只要不违背军法,将领便是睁一只闭一只眼

虽说秦墨近些年,也一直在完善军法,想让秦军变成真正的人民子弟兵,但收效着实甚少。

如今,这一切终于有了改变的大契机,他又怎能不欢喜

稍后,御驾队伍回到御帐,秦墨让扶苏帮忙,从御帐中抬出一捆长达数丈的,卷起来也有合抱粗的竹简,迫不及待回到自己的帐篷观看。

冯劫忍不住摇头道:“秦相如此勤奋,倒是难得一见。”

李斯也跟着道:“秦相若一直这般,吾等何至每日忙碌不休。”

其余文官们,亦是尽皆慨叹。

宰相可不是一個人,专门为宰相服务的佐官舍人,便有数十上百之多,不够还可以增添。

比如,李斯当年便是吕不韦的佐官舍人之一

所以宰相若是勤于政事,文官压力绝对能被分担走大半

可偏偏,秦墨自从任职宰相,虽看似总览全局,但莫名其妙的,文官们却越来越忙碌。

以往秦墨怠惰偷懒的事情,没被人发现或者说识破,文官们还不觉什么,只能暗暗感叹,统一后的大秦帝国,实在是政务庞杂。

但如今诸人都已知晓,秦墨是被嬴政赶鸭子上架,强行按在宰相位上不得逍遥,诸人忙碌也并不是因为政务庞杂,而是宰相特么的在偷懒。

若说诸人心里不埋怨,那也是不可能的

“当初盼着秦相回来的是你们,如今秦相回来了,埋怨他的也是你们,真乃近则不逊远则怨”

元嫚赶来给嬴政送晚食,正好听到百官的对话,又看到百官埋怨神色,不由犀利吐槽道。

文官们齐齐脸色一干,近则不逊远则怨的前一句,乃是唯女子与小人为难养也。

摆明了,是拐着弯骂他们小人呢

这长公主,人还没嫁过去,甚至婚事还没定下,竟已开始护短了,真是女子难养也

秦墨并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媳妇,已经把文武百官给得罪了。

他抱着超长竹简,反复看了整整一夜,又增添了许多内容,皆是后世人民子弟兵的观念。

至于删减,他并未删减。

毕竟这超长竹简,嬴政已然看过,若有不满意之处,恐怕早就自行删减。

换句话说,秦墨此时看到的内容,都是嬴政赞同的。

纵然全篇内容,大半都是忠君思想,秦墨觉得也必要跟嬴政唱对台戏。

生活在中央集权的封建时代,这是不可避免的

次日一早,秦墨便抱着超长竹简,归还给嬴政,同时将自己增添的内容,也一并呈送给嬴政。

顺便,再蹭个早饭

“唔,爱卿思虑周全,甚为妥当,宣教思想教材,便就此定下吧。”

嬴政一边吃鱼蛋面,一边看完秦墨增添的内容,直接便赞同道。

正如秦墨理解嬴政,身为皇帝需要那些忠君内容。

嬴政也同样理解秦墨,这位宰相的心中抱负。

忠君与爱民,两者并不冲突

秦墨放下面碗,起身郑重揖手一礼:“谢陛下成全”

嬴政摆手:“爱卿增添之内容,利于长治久安,更胜编纂此书的诸博士一筹,何来朕成全一说”

“反倒是朕,该酬赏爱卿之良苦用心”

秦墨愣了愣,喜道:“酬赏臣吗”

嬴政吃面的动作一顿,嘴里噙着面条,丹凤眼微眯,警惕看秦墨一眼,含糊道:“朕会颁下诏令,酬赏爱卿之功。”

颁下诏令酬赏,便是国库出钱,封死了秦墨打他内库主意的心思

秦墨砸了咂嘴,似乎有些失望,转而道:“臣不要酬赏,只想向陛下要些人才。”

“臣今日便要带领越人九族,迁居内陆铁山族一带,开垦田亩、打造兵甲,但却苦无治理人才,还望陛下体恤”

这是说好的,秦墨带领越人种田备战,朝廷派出官吏协助治理,力图让愿意归附的越人部族丰衣足食。

嬴政提着的一颗心,顿时放回肚子里,豪气干云道:“爱卿想要谁呈上名单便可,朕随时批允”

只要不打乃翁内库的主意,啥事都好商量。

秦墨早有准备,立即从袖中掏出一张折叠的纸,赵高上前接了,展开转呈给嬴政。

“噗”

嬴政只看一眼,吃到嘴里的面条,直接便喷了出来。

扶苏和元嫚在旁边吓一跳,赶忙和赵高一起,为老子抚胸顺气,同时搭眼往纸上瞧看。

兄妹俩很好奇,秦墨到底要了什么人,以至于让父皇如此惊诧

白纸上当先的两个名字,便是御史大夫冯劫,以及廷尉李斯。

这是伴驾百官中,除秦墨之外,官职最高的两个了

再往下,也全都是一些伴驾文官的名字,赫然写在纸上

元嫚看的好笑,心中直呼干得漂亮。

这帮近则不逊远则怨的老家伙,就该扔去深山老林里,好好整治一番

嬴政好不容易平复呛咳,迟疑道:“爱卿为何着重点名要冯劫与李斯须知朕身边也缺不得两位卿家啊”

说着,却是看了一眼幸灾乐祸的元嫚。

昨日元嫚吐槽文官们,他可是知道的,该不是这被惯坏的妮子,怂恿秦墨这般做的吧

嬴政脑海中转过如此念头,但片刻后却又自己否了。

毕竟,秦墨虽然惫懒,可在国事上,却从不含糊,也断然不会儿戏

“越人新附,若派官员治理,需得着重监察,以免弄巧成拙,故而非此二人不可。”

秦墨笃定回答道。

这是很现实的问题,官员高高在上,对大秦百姓尚且颐指气使。

面对未开化的越人,恐怕更要生出骄横之心,非得有强有力的监察重压不可。

而御史大夫冯劫和廷尉李斯,这两人一个掌管监察,一个掌管最高法,若有官员坏事,不必禀明嬴政,便可搜罗证据拿下治罪。

无疑就是最好的监察震慑

“好,朕允了。”

嬴政放下面碗,提起毛笔在纸上画了个圈,交给赵高道:“速去草拟诏令,传令给诸卿,让他们收拾行装,随秦卿入内陆,治理归附越人诸部。”

“喏。”

赵高接过纸张,当即在旁边研磨提笔,开始用竹简草拟诏令。

嬴政和一双儿女,以及秦墨则继续吃临别早食。

日上三竿,百官吃完早食赶来御帐,打算汇通嬴政处理政事。

但刚到帐外,便迎面遇上了赵高。

“正好,省的我一个一个去找了。”

赵高呲牙一乐,不无幸灾乐祸,展开手中竹简道:“始皇帝陛下诏令,命御使大夫冯劫,廷尉李斯即刻收拾行装,随秦相入内陆,治理归附越人诸部”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613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