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一十二章 横看一条线, 竖看一条线,斜看还是一条线!

书名: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6

接受检阅的中尉军,便列阵在渭河南岸。

站在城头远远看去,那一个个方阵连绵,便宛如渭河南岸的河堤,特意在咸阳城河段,做了加固加宽。

咸阳城在渭河北岸,加固的河堤却在南岸,若发了洪水,大水便要往咸阳城灌

这河堤设计,就很奇怪

但诸国使臣的注意力,都在城外的人山人海百姓上,并无人去多想。

直到此时,那雄浑肃杀的呼喝声,骤然在渭河南岸响起。

声浪如浩荡滚雷般,向咸阳城漫卷而来,震的人心魄发悸,浑身汗毛根根直竖

诸国使臣这才猛然发现,那根本不是甚么加固加宽的河堤,而是一支沉寂列阵的庞大军队。

闪耀着寒光的刀矛大戟,随着呼喝声忽起忽落,宛如一头强壮巨龙骤然苏醒,在烈日下抖擞身躯,万千鳞片熠熠生辉

这一幕,不止吓到了诸国使臣。

便是嬴政和公子公主们,以及文武百官,乃至城外观礼的士农工商,也在猝不及防之下,为之悚然大惊。

不过,悚然之后便是抑制不住的振奋

嬴政面上泛起笑意,忍不住脱口而出赞道:“我大秦将士,威武”

秦墨揖手随之道:“我大秦将士,威武”

诸公子公主和文武百官愣了愣,立即也随之齐声朗赞:“我大秦将士,威武”

声音传到城下,观礼百姓们闻之,顿时再次爆发山呼海啸般的呼喝:“我大秦将士,威武威武威武”

此番关中夏粮收割,中尉军将士出力甚多,关中百姓对这些中尉军子弟兵,那是打心眼里的爱戴。

渭河南岸列阵的中尉军将士,听到了百姓的赞颂呼喝声,稍倾亦如滚雷般呼喝回应:“我大秦万胜万胜万胜”

这般军与君、君与臣、臣与民、民与军遥相呼应的场面,让诸国使臣震撼之际,又多少有些悻悻然。

哪怕他们知道,这是大秦为庆祝丰收,特意搞得阅兵庆典。

可身为外国使臣,看着这一幕,却不免有种被威慑,被针对的错觉

大夏国使臣皱着眉头,与身旁大宛等希腊化国家的使臣,交头接耳低语一番。

而后,又找上不甚相熟的箕准等人,嘀嘀咕咕商谈一番。

最后整了整衣袍,昂首挺胸走向城门楼,告知外围的禁卫,要请见始皇帝陛下。

有禁卫什长转身去通传,稍倾复回,领其至嬴政驾前。

“阅兵在即,卿何事请见”

嬴政看着昂首挺胸状的大夏国使臣,疑惑问道。

有甚么事不能等到阅兵典礼之后再说

大夏国使臣揖手道:“我等诸国,愿派出武士参与阅兵,为大秦丰收贺”

嬴政丹凤眼微眯,面色为之一沉。

文武群臣则是齐齐黑了脸,怒瞪大夏国使臣。

瓜怂在这捣甚么乱,想在我大秦百姓面前耀武扬威吗

“陛下”

嬴政和群臣怫然不悦之际,秦墨却突然开口了,不怒反喜道:“让诸国使团,派出武士参与阅兵,臣本也有此打算。”

“只是,碍于诸国初次来大秦朝拜,臣不好冒然邀之。”

“如今,既然诸国使团自愿参与阅兵,陛下理应恩准”

嬴政顿时愣了愣,继而递给秦墨一个迟疑眼神:确定要让诸国武士参与阅兵么

文武百官亦是不解看着秦墨,尤其蒙恬和冯去疾等人,更是疯狂挤眉弄眼,暗示他不要多事。

秦墨与嬴政巡视夏收,提前离开御驾回来后,便钻进了上林苑,闷头准备阅兵事宜,并未见过诸国使团的随行武士。

毫不客气的说,那都是代表诸国脸面的精锐,精锐之中的精锐

若是让他们参与阅兵,说不得便要抢了中尉军的风头,让他们在大秦百姓面前,狠狠耀武扬威一把

这等长他人志气灭自己威风的事儿,绝不能干

“始皇帝陛下,可否恩准我等诸国武士参与阅兵”

大夏国使臣见嬴政不说话,便又是揖手请问道。

秦墨不着痕迹的轻轻点头,示意嬴政大可不必顾忌许多,恩准了便是。

嬴政略微沉吟,漠然颔首道:“准”

让大秦军民看一看诸国之实力也好,免得皆安于现状自大自满。

域外强国强族林立,大秦若不自强,商贾走到外面,那都是要受欺负的

“谢始皇帝陛下恩准。”

大夏国使臣强忍心中兴奋,揖手拜谢道。

秦墨等他行完礼,便在旁嘱咐道:“参加阅兵之诸国武士,可自南门而出,去与渭南列阵的受阅大军汇合,自有我大秦太子殿下,为尔等安排。”

“喏。”

大夏国使臣揖手应了。

而后转身大步离开城楼,笑着去通知其他诸国使臣。

不过,他刚离开城楼范围,却迎面遇上了一行人,脸上笑容霎时惊愕僵住。

这一行人,为首者乃是虞姬和吕雉。

但两女并不是重点重点是两女身后跟随之人

除了一身谒者打扮的吕小妹,以及数名侍者仆从之外,帕莎黛女王和小闺女安妮薇,赫然也在其中。

帕莎黛女王双手捧着小火炉,极具异域特色的纯金镂空小火炉,炉内似有淡黄色火苗摇曳。

小闺女安妮薇则双手捧着铜镜,极具异域特色的铜镜,与帕莎黛女王亦步亦趋。

母女俩皆穿丝绸月白长衫,未施粉黛素面朝天,金色长发随意披散在肩头,圣洁而虔诚

大宛、康居等极西之国的使臣,或是满脸狐疑的打量母女俩,或是伸着脖子观瞧母女俩手中的火炉铜镜。

但母女俩却是目不斜视,看也不看他们一眼。

包括迎面遇上的大夏国使臣,虽明显是认识她们母女俩,可母女俩却只是淡然看他一眼,神色并未有丝毫波动。

然后,继续圣洁而虔诚的捧着火炉和铜镜,跟随在虞姬和吕雉之后,进入禁卫的警戒范围

层层叠叠的禁卫,阻断了窥探目光。

大宛、康居等国的使臣,收回目光面面相觑,尽皆狐疑惊愕。

他们这些极西之国,受希腊文化影响极深,已然是希腊化国家。

不过,他们终究没有被希腊人直接统治,在宗教和信仰方面,当然还是信奉影响力更广,更有民间基础的拜火教

“方才那两位希腊女子,手中的火炉和铜镜尤其是那铜镜,看着很像教中的圣镜啊,是仿造的吗”

“听说教中的善女神使者,便是一位希腊人的女王,自称亚历山大三世的子孙”

“你那些消息都过时了,希腊人最是霪乱,那位出身希腊女王的善女神使者,早在几年前便因霪乱罪,被大祭司们驱逐了”

“是的,她统治的霪乱国家,也被阿胡拉降下灾祸,被大夏和塞琉古联手灭亡”

几名使臣嘀嘀咕咕说到此处,不由将目光看向那位面色阴沉的大夏国使臣。

“敢问大夏上使,那两位希腊女子是您的同族,您可认识她们吗”有人试探问道。

大夏国使臣蓦然回神,迟疑的看了几人一眼,但最后却是点头道:“认识那位年岁较大的女子,便是你们口中的善女神使者,亚历山大三世的孙女,帕莎黛女王。”

“而那位年岁较小的女子,是帕莎黛女王的侄女,原本也将会在未来的某一天,继任善女神使者。”

“只是如今的她们,都被你们这些信徒背弃了”

这些事情,是没有必要隐瞒的。

毕竟,只要帕莎黛女王愿意亮出身份,他隐瞒也没甚么用。

几名使臣再次面面相觑,恍然颔首道:“果然是那个霪乱的希腊荡妇”

这就纯属是地图炮了,骂人便骂人,非得把希腊也捎带上干嘛

大夏国使臣脸色一黑,冷冷道:“我们希腊人并不霪乱,只是穿衣习惯与你们不同”

“我实话告诉你们,帕莎黛女王被驱逐出拜火教,并非因为甚么霪乱罪,而是你们拜火教的大祭司们,以及无数所谓的虔诚信徒,害怕受到战争牵连。”

“所以,便在她的国家,被我大夏和塞琉古夹击时,随便找了个借口,懦弱的背弃了她,任由她被灭国。”

“你们这些卑劣的拜火教徒,无耻到背弃自己的善女神使者有甚么资格指责我们希腊人的生活习惯”

能胜任使臣之责的家伙,多半都是口舌便利,能言善辩之辈。

这一番打人打脸的扎心之言,着实把大宛、康居等国使臣怼的不轻,皆是火冒三丈横眉冷目。

但,不等他们出言驳斥,大夏国使者便又道:“我再告诉你们一个好玩的事情,帕莎黛女王身为善女神使者,你们拜火教的圣火和圣镜,十数年来皆由她掌管照看。”

“所以她现在手中的圣火和圣镜,多半乃是真物。”

“而你们教中供奉的圣火圣镜,则九成九是亵渎神明的假货。”

“一群懦弱、卑劣、无耻之徒,供奉亵渎神明的假货,不得不说实在是绝配啊”

大宛、康居等国使臣的面色,已然成了猪肝色,立即反唇相讥道:“你们希腊人承继亚历山大三世恩泽,才有如今的强盛局面可现在却将他的子孙,逼的远走他乡,简直是反咬主人的恶狗”

“狗是忠诚的伙伴,你不要侮辱狗某些希腊人连狗都不如”

“这帕莎黛女王与大秦贵族同出同入,早晚能从大秦借兵马回去复国,介时之大夏国,前有塞琉古王朝,后有大秦帝国哼哼,大夏国的好日子,也快到头了”

大家都是牙尖嘴利之辈,互相怼起来,那是针针见血。

大夏国使臣脸色也阴沉下去,毫不退让的一人舌战几人。

其余诸国使臣,见他们越骂越凶,心里虽想看热闹,让他们狗咬狗一嘴毛,但却也知道大局为重。

于是,纷纷围了上去打圆场。

“都少说两句,莫让秦人看了笑话”

“拜火教徒不计其数,出几个败类也属正常,代表不了所有拜火教徒”

“国与国之间,强者为尊,谁是谁的子孙,代表不了甚么”

“”

诸国使臣一通两不相帮的和稀泥,总算把剑拔弩张的气氛压下去。

箕准对西方那些屁事儿不感兴趣,见两方住嘴不再争吵,便向那大夏国使臣问道:“始皇帝陛下可否准允,我等诸国使团,派遣武士参加阅兵”

大夏国使臣点头:“已然准允,诸国若愿参加阅兵,可派遣武士自南门而出,去大河的南岸,与秦人军队汇合,会有大秦太子殿下做安排。”

箕准立即揖手做谢,而后快步下了城墙,去吩咐自己的副使卫满。

扶余和肃慎两国的使臣,自然也是有样学样。

有了这三国带头,其余诸国使臣也不耽搁,纷纷下城去找自己的副使,安排自家武士参与阅兵。

大家如今在大秦,首要应付目标还是大秦

今天说甚么也得压大秦一头

诸国使臣一番安排后,返回城墙之上继续观礼,而此时城外,已经开始进行升国旗仪式。

五百名乐者组成的乐团,奏响了秦墨和女官们,为大秦谱写的国乐。

这首国乐的前身名叫汉风

当然,此时则应该叫秦风

整曲以雄浑大鼓为基调,辅以雅静编钟,辅以悲壮陶埙,辅以悠扬箫笛,辅以柔美古筝文網

与前世或有不同,但大同小异。

每一种乐器加入,皆代表着一个阶段,循序渐进中,如过时空长河。

令人闻之,仿佛见证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从初兴,到成长,遇挫则,再奋起,至恢弘

最后,归于寄思与畅想,说不尽道不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城外有那白发苍苍的老秦人,沉浸在以雄浑为基调,却又跌宕起伏的乐声中,不自觉吟诵起了秦风无衣。

越来越多的百姓,随之加入其中吟诵。

越来越大的声音,汇成声浪传到城上。

嬴政和诸公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包括一位位禁卫,也自觉不自觉的,伴着乐声加入吟诵。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雄浑跌宕大乐声中。

低沉吟诵的声浪中。

千人铁甲锐士,护送着一面玄色龙凤大纛旗,从正门迈着整齐步伐而出。

跨跨跨

千人如一铁甲铿锵,行至以墨色大理石堆砌而成的国旗台,将大纛旗缓缓升上耸立的旗杆顶端。

大乐声止

吟诵声停

城上城下寂静如幽,所有人的目光,皆落在那面随风飘荡的玄色大纛旗上。

咻咻咻

砰砰砰

接连三枚信号弹,再次升上天空炸响。

“风”

“风”

“大风”

随着信号弹升空,渭河南岸列阵的受阅中尉军,再次爆发出山崩地裂般的肃杀呼喝。

继而,大乐声再起。

但这次却是曲风一变,雄浑浩荡肃杀凌厉,直欲催人胆魄。

秦墨口中只适用于战阵,在百越战场上,显露过数次威风的秦风响彻天地

宛如巨龙横卧在渭河南岸的阵列,这次真正的活了。

蜿蜒游动着跨过大桥,沿着城墙下的宽阔混凝土驰道,向城门楼跑步行来

跨跨跨

跨跨跨

跨跨跨

整齐划一的脚步声由远及近,清清楚楚的传到城墙上。

或许是脚步太过整齐,引起了共振,人在城墙上站着,会有一种城墙,在随着脚步声,微微晃动的错觉

嬴政和诸公子公主,以及文武百官,惊诧之余却又不禁激动的涨红了脸。

城下百姓亦是如此,纷纷伸长脖子瞧看

但大秦君臣百姓是振奋了,诸国使臣却是看傻了眼

站在城墙上,已经能清楚看到越来越近的行军阵列,一个个大方阵哪怕是在跑动中,也是严整的横平竖直,好似刀砍斧劈出来的一般。

横看一条线。

竖看一条线。

斜看还是一条线。

给人以无与伦比的震撼视觉冲击

“这这是怎么做到的”

“不可能,这根本不可能”

“我一定是出现幻觉了,一定是”

大秦军阵的整齐,超出了诸国使臣的认知,皆在不敢置信的惊呼。

乃至是哀嚎

声音传到城门楼,塞外诸公子闻之,不由暗暗庆幸。

幸好

幸好秦相厚道,没有让他们的随行禁卫,也去参与阅兵,这若是去了,简直特么的当场社死

甚至能让人羞惭的想跳城自毙

当先之大方阵,越来越接近城门楼下,跑步前进的浩荡阵列,在一发信号弹升空炸响后,突然速度放缓改为齐步走。

跨跨跨

当先之大方阵,乃是清一色的铁甲长矛兵,由扶苏策马领头,渐渐行至城门楼前。

“向右,看”

扶苏在马蹄行至城门中轴线上的一霎,拔出佩剑朗声呼吼。

大方阵中,将士们齐齐侧首,看向城门楼上的大纛旗,抗在肩上的如林长矛,豁然放下劈向前方,矛头映射出一片寒光。

诸国使臣看的齐齐倒吸一口凉气:“嘶”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23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