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四章 千刀万剐

书名: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6

老者不说话,那锦衣卫百将便主动道:“此人原籍新郑,名叫业,姬姓公孙氏,秦灭韩时,举家迁到南阳郡避祸。”

秦墨恍然点头,这么一说就全明白了,确实是旧贵族无疑。

在这先秦时代,普通黔首庶民,不可能同时拥有姓和氏。

姓乃是祖先赋予,氏则五花八门,尊贵者常以封地、官爵、传承为氏,彰显自己的身份。

比如嬴政,他祖先姓赢,被周天子分封在赵城,因而又以赵为氏,便是嬴姓赵氏。

当年秦国跟赵国,狗脑子都打出来了,但其实两国国君,都是嬴姓赵氏的同族,论资排辈的话,指不定谁叫谁大爷

而眼前这位老者业,姬姓公孙氏,拆开来解读,就是祖先姓姬,最早乃周天子一脉,周天子分封兄弟诸侯,韩国国君也姓姬。

而公孙这个氏,则表明他或他祖上,应该是某一代韩国国君的孙子,后便以公孙为氏,彰显自身。

因为诸侯之子称公子,诸侯之孙称公孙

“我虽为旧族,迁到南阳避乱,便是只求苟安,愿为秦君治下之黔首,更卒徭役赋税钱粮,亦从未缺漏。”

“如此,秦君还容不下我吗”

“既容不下我,秦君何必使我出役食我赋税岂非无信无义”

公孙业见堂中众人神色有异,却是豁出去了,泣血斥责坐在上首的嬴政。

百官大怒:“安敢谤辱君王”

嬴政面色沉凝,摆手压下百官道:“所言有理,不算谤辱。”

而后,看向公孙业漠然道:“朕稍后颁布诏令,六国旧族若无枉法乱纪,郡县官吏不可苛待。”

公孙业一滞,怒色僵在脸上,眼中却又落下泪水,再次伏地痛哭:“陛下啊为何不早颁诏令我可怜的子孙何辜啊”

秦墨皱眉看向那锦衣百将,眼中带着询问。

锦衣百将立即揖手道:“此人虽是迁居南阳,却颇善经营,因而家业兴旺。”

“南阳郡守与郡尉,皆贪慕他家宅田亩,便趁他家秋收,雇人收割庄稼之际,治他意图聚众谋反之罪。”

“此事上报朝廷后,朝廷亦有批示,准予缉拿查办”

此话一出,嬴政沉凝的脸色彻底黑了,怪不得这公孙业敢面刺君王。

事关谋反,肯定是需要他亲自批示的。

但他这皇帝坐居深宫,根本不明情由,只是朱笔一勾,便已冤死公孙业满门

嬴政冷冷看向百官中的冯劫和李斯,骂道:“尔等还不出来谢罪”

“臣有罪”

“臣有罪”

两人赶忙起身离席,惶恐请罪。

这两人,一个监察天下的检察长,一个最高法大法官,事关谋反的卷宗,能出现在嬴政案头,必由二人事先梳理查证。

可如今冤情摆在眼前,他们失职了

秦墨上前几步,拜道:“陛下,此事之起因,乃在国策大略,否则李廷尉和冯大夫,也断不会疏忽大意。”

嬴政煞气腾腾瞪了二人一眼,漠然道:“皆罚一年岁禄,再有疏忽,二罪并罚”

二人再拜领罚,羞惭退下。

嬴政转而看向那锦衣卫百将,问道:“堂外还有多少苦主”

锦衣卫百将答道:“莫约百人,旧族庶民皆有。”

嬴政脸色难堪点头:“这还只是活着的,遭灭口者不知更有多少,朕看也不用一一接见了”

说着看向秦墨,从袖中拿出一枚虎符:“爱卿领五百甲士,即刻前往南阳郡,将郡治一应官吏缉拿,朕稍后便到。”

赵高双手接过虎符,转呈给秦墨。

“喏”

秦墨领受虎符,搀起还在痛哭的公孙业,又叫上那锦衣卫百将,快步出了衙堂。

南阳郡治设在宛县县城,秦墨率领五百禁卫骑兵赶到时,已经是次日晌午时分。

“君子快看,那便是宛城城墙。”

虞姬收起千里镜,遥指远处隐约可见的城墙,向秦墨道。

小妞乃是楚人,而南阳郡又是楚地,因为她也算颇为熟悉了

秦墨看着遥遥在望的宛城城墙,向落后一个马身的锦衣卫百将问道:“百将,南洋郡治的官吏人等,可知锦衣卫探查之事”

百将揖手答道:“吾等行事并不张扬,平日与民间百姓一般,操持各行各业。”

“便是前番将公孙业自郡狱提出,也是陛下传的诏令,只说要押到咸阳处死,震慑天下旧族”

秦墨满意点头:“甚善,可知南阳郡兵驻扎在何处”

“城东三里处。”

“引路。”

“喏”

百将大抵已明白,秦墨打的什么主意,快马出前引路。

秦置郡县,深谙制衡之道,除郡守郡丞主管民政外,另有郡御史行监察之责,郡尉掌全郡兵事。

三方互不统属,互不干涉。

但按照锦衣卫掌握的证据,执掌郡兵戍卒的郡尉,早已与郡守沆瀣一气。

秦墨率领这五百骑,突击缉拿郡治官吏,自是手到擒来。

可如果郡尉得到消息,蛊惑郡兵戍卒抗法,那麻烦可就大了。

须知如今天下初定,各郡之郡兵戍卒,都是打老了仗的老秦军坐镇,这些老卒闹起来,破坏力将是惊人的

反之,擒贼先擒王,南阳郡的王,并非什么郡治官吏,而是这些郡兵戍卒。

只要将他们控制住,南阳郡治官吏便是集体谋反,也闹不出大风浪

半个时辰后,五百余骑赶到郡兵大营外。

值守军卒远远看到这支人马时,已经关闭了营门,待五百余骑近至营门一箭之地时,营墙上更是已经站满军卒。

皆是刀出鞘,箭上弦,戟矛林立

“来军是那一部”

“主将上前答话,亮出印绶,否则按乱军处置”

营墙上传出煞气腾腾的呼喝声。

秦墨催动胯下白马前出,高高举起虎符道:“奉陛下之命,前来接管郡兵。”

营墙上的郡尉为之一愣,继而眯着眼睛打量秦墨片刻,喜道:“可是秦墨秦大将军,额是皂啊。”

这次换秦墨愣了,强压心中涌起的烦躁感,喝道:“速开营门,交接兵权。”

“喏”

皂亢奋应了一声,命军卒收了弓刀矛戟,亲自去开营门,率领一众大小将官迎接:“大将军,久违了。”

营墙上军卒亦是高呼:“恭迎大将军”

秦墨率领五百骑,径直来到皂面前,生硬道:“虎符何在”

皂与众将官见他如此模样,心中隐隐惶恐,赶忙拿出贴身虎符,双手呈交秦墨,嘴里道:“自伐齐之战后,吾等已是许久未见大将军了,大将军还是那般风采依旧”

秦墨一手接了虎符,一手马鞭却已挥下,结结实实抽在皂肩上。

皂身上穿着铁甲,这一鞭自是伤不到他,但秦墨满面怒容的模样,也着实把他吓得够呛,呆愣愣不知该作何反应。

他身后一众将官,更是张口结舌,不明白秦墨为何如此生气。

秦墨领兵征战事,堪称治军极严,可手下将官军卒犯错,却从来都是让军法官施行。

亲自动手殴打部下的事情,这算是开天辟地头一遭,至少在他们的印象中,这是头一遭

啪啪啪

秦墨打了一鞭似乎还不解气,一连又在皂身上抽了数鞭。

最后更是跳下白马,冲进一众将官群中,劈头盖脸就是猛抽,直到抽断了马鞭,方才作罢。

皂与众将官无人敢躲,虽是挨着鞭子,却没有气恼之色,反而是脸色越来越惨然

只有营墙上的军卒们,看的愕然不已,还不明白发生了什么。

呛啷

皂突然拔出佩剑,架在脖子上凄然道:“末将让猪肉蒙了心,还望大将军美言,莫让陛下连坐吾等家眷。”

秦墨深吸一口气,但却提不起半分心气,只觉浑身被抽空般,踉跄倒退几步靠在白马身上,恨声道:“尔等之罪,足以腰斩弃市,连坐三族为终身苦役”

“苦役吗能活着就好”

皂呢喃一声,旋即猛地拉动剑柄。

扑通

鲜血喷溅,溅了秦墨满身,尸身随之倒地。

一众将官看着皂的尸身,也是面如死灰,各自拔剑自刎,顷刻间满地鲜血尸身。

秦墨并未有丝毫阻拦,只是看着场中仅剩孤零零两人,道:“你们可曾掺和”

“若是有牵连,趁早自我了结”

秦墨给他们拔剑自刎的机会,乃是能做的最大宽容。

换了嬴政来处置,便是真正的腰斩弃市。

腰斩之酷烈,并非是一刀铡为两段那般简单,还要以木板堵住腰腹创口,以免肠肚外流。

犯人一时不得死,却又痛不欲生,其惨烈让人发指

“吾二人乃军法官,不甚合群,却是不知他们因何要自刎。”仅剩的两名将官苦笑道。

秦墨点头道:“很好,记得见了陛下,也要这么说,否则隐匿不报,亦要连坐受罚。”

二将并未劫后余生的喜悦,只是苦涩揖手拜道:“吾等确实不知。”

秦墨颔首不再多言,扶着马背想要站直身体,但一时竟是使不上力气,反觉天旋地转,整个人瘫坐在血污中,眼中也终是落下泪水:“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虞姬赶忙跳下马,上前搀扶他。

那锦衣卫百将亦是下马,与虞姬合力,才将秦墨搀起。

秦墨深吸一口气,泪眼看向那仅剩二将道:“擂鼓,点兵”

“喏。”

二将闷声领命,拥簇着他进入营寨,五百骑士在后亦步亦趋。

咚咚咚

稍倾,营寨内响起震天战鼓声,茫然无措的军卒,纷纷下了营墙,至校场集结。

三通鼓毕,六千余戍卒整齐列阵,但那股老秦军锐气,却是看不到了,有的只是惶然。

秦墨登上点将台,一一扫过那些颇为熟悉的面孔,提气朗声道:“尔等之中,不乏跟随我征战多年的老卒,也当知我最恨的是甚。”

“军人是用来保卫百姓的,不是用来鱼肉百姓的”

“谁掺和了皂那些事,自己站出来,若无勇气自刎,便让袍泽代劳,还可落个痛快,落个全尸。”

“否则陛下亲至,查奸除弊之下,便是生不如死的腰斩大刑”

六千戍卒面面相觑,稀稀拉拉走出数人,看铠甲发髻样式,也都是军官。

秦墨默然摆手,数位军官揖手拜谢,或自戕,或对刺胸膛,顷刻又是满地鲜血尸身。

偌大校场,陷入死一般寂静

军阵中或许还有心存侥幸者,也或许没有,秦墨却是懒得再督促,也没有心气了,只是朗声道:“彼辈串联郡治官吏,欺压鱼肉南阳士民,实是罪有应得,余者不必多想。”

他说着,拿出虎符高举在手道:“奉陛下之命,缉拿南郡郡治所有官员。”

“令,大军即刻开拔,封锁宛城各门,陛下到来之前,一只苍蝇也不准飞出去”

“此去,是为皂等复仇,若无那等人教唆,军营之中谁会去想蝇营狗苟之事,诸君可莫要放走一人啊。”

最后一句话是重点,垂头丧气的六千军卒,顿时齐举刀矛:“喏”

正如秦墨所说,若无旁人教唆,这些整日在营寨里打熬的秦军,怎会去想那些蝇营狗苟之事。

那些郡治官吏,该死

秦墨率领近七千兵马,浩浩荡荡杀往三里外的宛城,到地方之后二话不说,先接管城防,关闭各个城门。

然后直奔郡署,大小官吏见一个绑一个,但有反抗者,劈头盖脸便是一顿鞭子,再宣读始皇帝诏令。

若如此仍是反抗,当场格杀

“秦相,吾乃二千石大臣,怎可折辱至此”

郡守司马徽被军卒捆成粽子,押到秦墨面前,犹自愤愤叫嚷。

秦墨看了看他那一身肥膘,森然道:“当初你出咸阳赴任,尚是精瘦男儿,如今不过区区两载,却已肥胖如豘,看来是真没少吃油水。”

“我想到一种刑法,以渔网包裹全身,再从网眼中下刀子,一片片割下肥肉,割足三千六百刀。”

“待陛下赶至,正可为你刮刮油水”

司马徽打了个激灵,直接吓得屎尿齐流,匍匐哀求道:“吾不曾得罪秦相,何苦恨吾至深求秦相给某一个痛快啊”

秦墨抬脚将他踹翻在地,狰狞道:“你鱼肉百姓,残害多少无辜。”

“更将一帮大好男儿,拉入你那肮脏之境地。”

“不将你千刀万剐,难泄我心头之恨”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7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