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二百零七章 今天心情不好!

书名: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6

秦墨和一众女官大姨子们,足足折腾了一整夜的乐器和乐曲。

次日早上,心满意足的带上乐谱,和虞姬一起告辞离开。

两人并骑一马,行在光天化日的大街上,多少有点伤风败俗的狗男女意味。

昊天上帝大抵是不想吃狗粮了,把金乌往笼子里一关,又开始行云布雨,把俩狗男女浇的再没闲心招摇过市,不得不抱头鼠窜,钻进街边屋檐下避雨。

“这已然是夏收日子了,怎还雨势不停”

秦墨看着顺房檐流下的水幕,忍不住皱眉嘀咕一声。

虞姬听到了他的咕哝,一边用手帕帮他擦拭身上的雨水,一边问道:“夏收不能下雨吗”

秦墨无语,哭笑不得看她一眼。

这小妞,说是吃过苦的不假,但她吃的苦,与百姓吃的苦,又是截然不同的。

某种程度上来说,有那么点不知民间疾苦的意思

秦墨也懒得解释甚么,只是左右看了看,而后牵着汗血白马,领着虞姬走向一家相邻的客馆中。

“见过主君,见过虞夫人,快进来喝杯热茶”

客馆的掌柜见二人出现在门口,赶忙出了柜台亲自迎接拜见。

这客馆挂的招牌幌子上,带着一个古篆字“墨”印记,却是秦墨名下的平价客馆无疑

“兄无须多礼”

秦墨伸手搀起掌柜,问道:“店里可有蓑笠有的话,给我找两套来。”

“有的,近些日雨势不停,店里备有不少蓑笠,供住宿客人使用主君与夫人稍等,待我找两套新的。”

掌柜揖手应了,忙又回柜台里翻找。

秦墨点点头静候,目光看向客馆里的客人,却是发现了几位眼熟的。

此时正是吃早食的时辰,因而住宿的客人,都在这楼下吃早食,其中不乏昨日参加烧尾宴的考生们。

不过,这些考生们吃饭之余,都在抱着书本观看,一个个聚精会神如痴如醉,丝毫不受外界影响,并没有发现站在门口的秦墨。

“昨日去参加烧尾宴的考生们,始皇帝陛下都给赏赐了一部百家集录带回,把他们可高兴坏了”

掌柜找了两套崭新的蓑笠从柜台出来,见秦墨目光看向那些闷头啃书的考生们,便笑着解释道。

秦墨恍然大悟,大秦的博士们,早就在整理百家学说,修订战国史籍。

如今把百家集录搞出来了,下面应该就是战国史籍了,那对统一天下有识之士的思想,将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秦墨无意打扰考生们啃书,与虞姬穿戴好蓑笠,便离开客馆,骑上汗血白马,冒雨往城外而去。

咸阳城外一望无际的庄稼,如今都已经灌浆泛黄了,许多内史府的基层官吏,正组织百姓们,冒雨修整水渠。

庄稼种下的时候,需要往田里引水灌溉。

但灌浆成熟之后,尤其是将要收割时,却是不能让田里积水,稻田还好些,麦田则会淹死,需要将之导出。

而且真到收割时,若不干燥,或者沾了水,来不及晾晒脱壳,便会发芽霉坏

“拜见秦相。”

有内史府官吏认出了秦墨,便上前见礼道。

秦墨翻身下马,看着忙碌的农人,问道:“庄稼已然泛黄,收割也就在这几日了吧”

内史府官吏揖手:“只要再有三日晴天,便会彻底杀青成熟。”

秦墨又问:“收割所用农具可准备妥了”

内史府官吏应答如流:“钐镰和手推滑镰,每家每户皆已打磨锋利,只等杀青成熟立即收割”

“只是,今年天气反常,雨水特别的多,真怕到了杀青成熟时,仍如近日一般说下雨便下雨。”

“介时抢本章未完

第二百零七章今天心情不好

收不及,恐将极大减产,大半年辛劳化为乌有”

钐镰和手推滑镰等新式收割农具的普及,让庄稼的收割速度,是以往数倍乃至十数倍。

但说到底,钐镰和手推滑镰,也只是人力收割,与后世机械收割机的迅捷便利,根本没有可比性

“君子,有这么严重吗”

虞姬听这官吏说的夸张,不禁压低声音向秦墨狐疑问道。

秦墨颔首解释道:“稻麦粟收割期只有十来天,若碰上阴雨天气的话,对于农人来说,便是噩梦一般谷粒全发芽霉坏,也不是不可能”

虞姬闻言,不禁吐了吐粉舌,大抵终于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秦墨也不再与那官吏攀谈,与虞姬再次上马,绕城转了一圈。

这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田间地头到处都是愁眉苦脸的农人

半晌午的时候,秦墨和虞姬姗姗回城归家。

而后秦墨自己驱马入宫,去觐见嬴政,汇报城外的情况。

不过,勤于政务的嬴政早就知道了,根本不需要秦墨这宰相汇报,否则黄花菜都凉了。

“爱卿啊,今年雨水多的地方,可不止是关中”

“北至九原雁门,南至楚南百越,西至关西边塞,东至齐鲁大地,今年皆是雨水充沛。”

“爱卿前些日子带学子出关中拉练,陇西郡不也是阴雨绵绵吗”

嬴政嘿然解释道。

秦墨恍然:“那朝中如何应对呢”

嬴政见他终于肯关心政事,便笑道:“工部早已发下治水令,命数十万异族苦役,暂停修筑驰道,着重修补加固河流堤坝。”

“天下郡县之官吏,也提前征调更卒徭役,加入其中防止水患。”

“因而,至今尚无大面积遭受水灾之呈报。”

“现在唯一可虑者,便是夏粮的收与储少不得要减产许多了”

秦墨颔首,朝廷的应对,让人无可指摘,堪称得当适宜。

就像嬴政说的,现在唯一可虑者,只是夏粮的收割与仓储,因为人力有穷时,没有机械加持的情况下,真的很难搞。

“陛下,臣有一策,或可减少夏粮的收储损耗,不知陛下愿不愿行之”

秦墨沉吟片刻后,揖手道。

嬴政面色一喜,毫不犹豫道:“爱卿若有良策,尽可道来。”

秦墨肃然道:“命天下各郡之戍卒,加入夏粮收割,只要有晴朗天气,便军民齐上阵,将夏粮尽快抢收入库。”

“只要收割时干燥不沾雨水,谷粒是没有那么快发芽霉坏的,余下慢慢等好天气晾晒便是”

这法子,其实挺笨的。

但,也是最好的法子。

戍卒皆精壮,若加入夏收,绝对能让各郡夏粮的收割速度,上升到一个恐怖的速度。

嬴政愣了愣,迟疑道:“能行么”

历代秦君虽秉持治灾不救灾的国策,从而保证秦法“无功不赏”的严肃性。

但国事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历代秦君也不是傻缺,眼看着治下百姓饿死自断臂膀。

所以,特事特办的例子也不再少数,解郡县赋税钱粮以工代振,暂缓受灾地区的赋税缴纳来年补上都是实行过的。

让天下戍卒下场,帮百姓将夏粮收割入库,倒也不是不行,既能让百姓不至粮食减产,也能保证朝廷足额收纳到税赋,大不了来年让百姓多出几天更卒徭役便是。

但这里面,还有一条禁忌

军队与百姓的关系

如果只是关中,让中尉军暂时放下矛戟,拿起钐镰和手推滑镰,帮百姓把夏粮收割入库,倒也没甚么。

毕竟中尉军都是关中子弟,属于帮自家人收粮食,关中百姓开心,中尉军军卒也开心。

本章未完

第二百零七章今天心情不好

可关中之外,就让人迟疑了

嬴政的贤名,在六国旧地,如今正盛,但那不代表,秦军在六国旧地,也有同样的好名声。

如今的六国百姓,对秦军或许谈不上恨,可也绝对没甚么太好的观感。

而且这也不是只针对秦军。

只要不是家乡子弟兵,百姓对外地兵卒,从来都是没有好观感的。

毕竟,战国数百年,军队就食与敌,乃是常态,今天我就食你,明天你就食我

这就不能指望,被就食与敌四个字,祸害出战争综合症的百姓,去相信外地的大头兵了,不现实

“陛下所忧心者,臣也明白。”

“但,陛下要对宣教官有信心,百越之地便是最好的例子。”

“武学馆创建一年多,虽兵事课程拉胯,却培养出了不少宣教官,如今天下各郡的戍卒中,皆配有宣教了,一尉少则一两名宣教官,多则三四名宣教官,虽还没有深入基层,却足以影响全军”

“趁着此番夏粮收割,也该检验一下,宣教官对戍卒产生的影响作用了。”

秦墨肃然揖手道。

嬴政沉吟半晌,点头道:“既然爱卿有信心,那便试一试也无妨。”

秦墨笑了:“若是此次夏粮收割,各郡戍卒能对百姓秋毫无犯,与以往战国乱世的军队形成鲜明对比,那么六国百姓必然对秦军改变印象,也必然打心底里认可大秦统治。”

“想要证明大秦结束乱世的正确性,便是讲一万句大道理,也不如让六国百姓自己去感受管用”

“便如陛下在南巡途中查奸除弊,楚地百姓直观的感受到了,陛下能给他们带来更好的生活,不必再受贪官劣绅的欺压,所以楚地百姓尊敬陛下”

嬴政哑然,倒是真有些来兴趣了,毫不犹豫道:“唔,是这个道理,朕这便颁下诏令。”jujiáy

只要能在有生之年,把分裂数百年的华夏大地,重新捏合到一块。

一切有益于此事之举,他都不介意尝试一番

嬴政着意要办甚么事,只要不是天塌地陷世界末日,那绝对会雷利风行到让瞠目结舌。

秦墨和他商议一番后,刚出宫门回到家里,后脚诏令便从宫里出来了。

而且是一连几道诏令。

首先一条,乃是重中之重,自今年起免除天下丁口之算赋,暨免除人头税

第二条,则是一纸废奴令,凡秦人之相貌,操秦人之语言,便不得为贱籍。

至于你喜欢为仆,背靠大树好乘凉,随你的便,但只能以雇佣形式,你必须接受分田,承担田租赋税与更卒徭役,但凡少一样,你也别当仆役了,直接服刑去当苦役吧

第三条,才是诏令天下各郡戍卒,帮百姓完成夏粮收割,行商坐贾、爵臣家仆,也要加入其中,一切以夏收为重。

夏收期间,若有闲人不事田间劳作,管你是谁,抓住便服苦役,让你劳作个够

此三条诏令一出,百姓欢呼之声,随着诏令的传播而蔓延,咸阳城瞬间便轰动了。

八百里加急的诏书,传遍关中,传遍天下各郡县。

整个大秦,无处不在欢呼雀跃

而在这欢腾之武百官,前往皇室农庄,在难得晴朗天气之下,挥动镰刀割下第一把稻米,宣告轰轰烈烈的夏收运动正式开始。

秦墨和虞姬,以及帕莎黛母女,还有老公孙一家,在嬴政夏收期间不得有闲人的诏令之下,也不得不冒着炎炎烈日,在皇家农庄里劳作。

“这收割农具也太好用了推着往前跑,便能收割一拢一拢的稻米”

帕莎黛女王宛如得到新玩具的孩子,推着手推滑镰在田间疯跑,赞叹之情溢于言表。

本章未完

第二百零七章今天心情不好

手推滑镰,是一种类似雪橇板的设计,前头翘有凹槽,凹槽内镶嵌锋利镰刀片,在稻米田推着跑,便能将秸秆隔断,归拢到一起后,便能先储藏起来了。

比手拿镰刀,弯着腰一把一把的割,可要快多了

至于钐镰则是一种类似死神大镰刀的物件,镰刀后有网兜子,两手操持一划拉一大片,秸秆谷穗一起落入往兜里,倒出来便是一堆,还省去了归拢的麻烦。

同样比手拿镰刀,弯着腰一把一把的割,快的多

“这两样农具,咱们将来一定要带回西方。”

帕莎黛女王又试着操弄了一番钐镰后,兴奋不已的向小闺女安妮薇说道。

安妮薇狠狠点头,这样的收割农具,对于农业国家来说,简直就是神器:“还有这些高产的粮食,也要带回去一些做种子。”

母女俩在畅想未来,身旁却突然有人幽幽道:“不用你们带回去,大秦会亲自把所有好东西送过去”

第二百零七章今天心情不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618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