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七十五章 取之于民,也当用之于民!

书名:大秦:最穷宰相,始皇求我贪污 作者:黄羊儿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6

“大将军,衙后解救男童数十,皆是未到开智之龄,如何处置”

有军卒自后衙入堂,向秦墨禀告。

秦墨单手提起瘫软的司马徽,寒声问道:“你囚禁那多孩童做甚”

“并非囚禁,乃是刑犯之子。”

司马徽噤若寒蝉:“吾欲教养献于陛下为侍”

刑犯之子,入隐宫为奴,乃是常有之例,有才能者也能摆脱贱籍,更能得重用。

比如生在隐宫的赵高

这司马徽倒是打得好算盘,未开智的孩童,教养几年后长成,便要稀里糊涂承他恩情。

将来送入宫中,一可讨好嬴政,让地位更加稳固,二来但凡有发迹者,便是他在宫中之臂助

“苟且钻营之辈,怪不得能拉拢郡兵军将,与你同流合污”

秦墨随手扔下他,厌恶骂道。

司马徽脸色灰败,瘫软不能言。

秦墨不再理会他,转而向那禀告军卒道:“将那些跟随而来的苦主,都带去后衙看看,有无他们的子嗣,予之团聚。”

“若有余下孩童无人认领,待陛下亲至,便交给陛下收养”

“喏。”

军卒领命而去。

稍倾,后衙传出激动的哭泣声,显是有苦主与孩子团聚了。

秦墨心情莫名好受一些,让身旁的锦衣卫百将,去审讯司马徽和一众郡治官吏。

若有无辜者立即释放,事后当禀明嬴政,于污浊中清廉自守,可重赏。

若有漏网者则全城搜捕,顺便将犯官之家眷亲族,尽数缉拿看押。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城中百姓经过最初的惶恐后,渐渐搞明白发生了什么事。

然后,便是欣喜若狂

百姓成群结队聚集与衙前喊冤,诉说郡治官吏的种种恶事,包括郡治之下的各县乡官吏,亦多有被检举告发者。

秦墨听着外面的哀告,并无多少意外。

纵观历朝历代之吏治,从来都是一烂烂一片,或从上往下烂,或由下往上,最多有几个独善其身者。

南阳郡的郡治,搞成这熊样儿,下面的县乡要是能好,才是见鬼了。

嬴政的锦衣卫初创,大抵现阶段还未深入到县乡,如今百姓前来告发,就要秦墨临机决断了

其实也没啥要决断的,因为秦法之下,没百姓敢玩诬告那一套,诬告同罪加刑代价太大,既然说出来了,那便肯定确有其事

秦墨强撑着起身,叫来一些识字能写的军将,出了衙堂来到门外。

百姓见他银盔银甲的骚包模样,便知是个大官,不由为之噤声,但眼中却满是希冀。

“有要告发郡县官员者,上前口述笔录,稍后本候派兵前往羁押查证。”

“若查有事实,告发者按律赐赏”

秦法写的明明白白,遇不法隐匿不报者连坐,反之告奸捕盗者赏赐黄金。

“俺要告发邓县狱掾”

“吾告发泌阳县治下乡老”

“庶民有冤情”

秦墨话音刚落,百姓立即踊跃上前,将衙门围的水泄不通。

军卒立即维持秩序,识字能写的军将,则从衙中取出竹简笔墨和桌案,一一记录上前百姓的身份,以及所告官吏罪责。

每记录好一份,便交给秦墨。

而秦墨则当场调兵,百人一队全副武装,带着告发者出城,前往各县缉拿被告官吏或乡绅。

并嘱咐带队将官,抓捕务必揪出同党,并让当地百姓继续告发,必要时可征调更卒为辅,不使漏网一人

如此,一支支百人队派出去,最后再无百姓告发,秦墨眼看城中还剩近三千郡兵,干脆一不做二不休。

将之也分成百人队,洒出去突袭南阳郡各县乡,务求不漏过一处。

而城中只留五百禁卫驻守,等待嬴政御驾赶至

三日后傍晚,巡守御驾队伍,终于抵达宛城。

嬴政和百官在路上时,已经得知秦墨的疯狂,堪称南阳官场大清洗。

搞得太夸张了,整个南阳郡陷入行政瘫痪

一些县衙乡衙,甚至为之一空,御驾经过时,只有百姓围观,却无有官吏迎驾

纵然不能姑息养奸,也不该搞得如此急切,毕竟抽调官吏填补,也是需要时间的

不过,当嬴政见到秦墨时,心里那点小埋怨,顿时就烟消云散了。

“爱卿,怎么怎几日不见,便这般憔悴”

嬴政下了玉宇车,看着眼窝深陷的秦墨,不禁瞠目结舌。

他身后的百官,以及扶苏、元嫚等人,亦皆是愕然不已:“秦相可是染了病”

秦墨挣开虞姬搀扶,揖手道:“无恙,修养几日即可。”

嬴政胡须微颤,似乎有话想说,但半晌终究是没说出口,只是一声轻叹。

他从随驾百官中,点了秦墨来突袭宛城,缉拿南阳郡治官吏,是因为他早就知道,南阳之郡尉郡兵,都曾是秦墨的老部下。

秦墨来查办,能避免许多麻烦

他也相信秦墨,不会为私情枉法

而事实证明,秦墨确实没有辜负他的期望,涉事的郡尉以及大小将官,皆已自刎谢罪。

数千郡兵在他手下,也服服帖帖没出乱子。

但,他却忘了秦墨是個甚么秉性

那些往日跟随秦墨出生入死,一个锅里搅马勺的袍泽兄弟,没有战死在沙场上,却一个个自刎在秦墨面前。

这对秦墨造成的心理打击,是恐怖的。

至少对秦墨这种人来说,是恐怖的,甚至足以摧毁他

嬴政看着夕阳余晖下仿佛老了十岁的秦墨,心中不禁生出一股悔意。

让秦墨来办这趟差事,完全是得不偿失

“爱卿,彼辈咎由自取,卿又何必耿耿于怀”

嬴政上前几步,与秦墨把臂同行,一边进入衙署后院,一边低声安抚道。

秦墨见周边没什么外人,便也不再强撑,苦笑道:“人就是这样,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直到落在自己头上,才知是何等煎熬。”

“臣,终究只是俗人一个啊”

嬴政听得暗暗皱眉,以往秦墨不接地气,他觉别扭,所以想方设法,想把秦墨从天上拽下来。

包括撮合秦墨与元嫚,也是存着这等心思的。

可现在,他的目标以另一种方式达成了,把秦墨从天上拽下来了。

但似乎,秦墨落得不是地方,直接掉进泥潭里,淹了个半死不活,精气神都没了。

这绝不是他想要的结果

“爱卿,可是怪朕不体恤,派卿来查办袍泽”

嬴政不知该怎么宽慰秦墨,只得将话题扯到自己身上。

这一招果然奏效,秦墨立即摇头道:“臣来查办,至少还能给他们留个全尸,不必遭受腰斩酷刑。”

“陛下不怪臣纵容他们避刑,已是对臣最大的体恤”

嬴政拍了拍他手臂,笑道:“既然爱卿也知,彼辈能自刎已是大幸,便无需耿耿于怀了。”

“爱卿对得起的袍泽情谊,理应无愧于心。”

“彼辈便是入了九幽,想来也当感佩爱卿,顾念照拂之恩情”

秦墨惭愧一叹,却没有再接话。

还是那句话,事情不落到自己头上,谁都能说两句,只有落在自己头上时,才会知道厉害。

“爱卿”

“臣有万言书进奏,将来或可免于南阳之事重演,至少应该能避免一些”

嬴政还想在说些什么,但话还没有说出口,秦墨正好也从怀里掏出一沓白纸,献于他面前。

嬴政愣了愣,伸手接过查看。

白纸以丝线穿钉成两册,一册开头写着军制该略,一册开头写着官制该略,也没有什么封皮,入眼尽是以炭笔写就的蝇头篆字。

如此厚实的一沓白纸,写满蝇头篆字,这可是真万言书了

“陛下可知,南阳军大小将官,为何要与郡守司马徽同流合污,鱼肉百姓搜刮民财”

秦墨献了万言书,心中似乎放下了一块大石,再次开口道。

嬴政摇头表示不知,反问道:“难道不是贪心作祟”

秦墨苦笑:“也是,也不是。”

“或许有贪心作祟者,但更多却是戍卒逾期已久,自备资财衣粮用尽,难以为继。”

“彼辈将官纵然贴补岁禄,也断无法养活数千戍卒,不想让手下袍泽兄弟饿死,便只能从旁人口中抢食”

嬴政哑然,却是无言以对。

照秦墨这么说,南阳军的大小将官,铤而走险搜刮民财,完全是朝廷逼出来的

好半晌,嬴政才突然又道:“为何不向朝廷申调借贷”

但说完之后,自己也摇头了:“是朕想得太简单了”

士卒向朝廷申调借贷,利息是非常高的,放在后世妥妥就是驴打滚的高利贷。

一旦抵还不上便要受罚,大秦常年有大量刑徒可用,大都是还不上借贷的服役士卒或百姓。

放在六国统一之前,士卒在前线打仗,资财用完后,借也就借了。

毕竟不论自备的还是借贷的,都是先期投资,只要能砍下敌人头颅,一切自然迎刃而解,反之人死鸟朝天,也管不了那么多

可如今六国已灭,除边塞之地外,士卒根本没有杀敌立功的机会,而且边塞之地施行军管,还人少地广,边卒可以屯田,总归是饿不死。

但塞内就不同了,想屯田饱腹,就得去侵占百姓的田土

另外,塞内就算戍守的时间不逾期,也不是所有士卒都能备足一年之用的资财衣粮,若向朝廷借贷,一辈子就算是完蛋了。

所以说,南阳军的乱象,还真就是朝廷逼出来的

“正如爱卿曾言,乱世之法到了今时今日,已有颇多不合时宜之处,确实应当再行变法。”

嬴政沉吟咬牙,看向手中的两个册子。

他也不走了,找了个凉亭坐下,借着夕阳余晖,便开始翻阅。

第一册军制改略,并不触及更卒正卒,乃是只针对戍卒常备军。

嬴政看得暗暗点头,秦墨没有上来就全盘推翻现有军役制度,显然也是深思熟虑过的。

毕竟南征百越在即,操之过急并非好事

改略第一条,乃是降低朝廷借贷利息,低至年息百五,借一万钱只需还一万零五百钱。

另置分期还款之策,一次借贷可分数年还清,越早还完利息越低,若是今年借明年还,利息更是低至百三。

嬴政刚还赞叹秦墨深思熟虑,可看完这一条降低借贷利息,不禁又是咂嘴。

降低利息他不反对,但这也降得太狠了。

简直是从天上,直接降到地心,朝廷若照此行事,也就是赚个辛苦钱,甚至连辛苦钱都赚不到,白给士卒百姓打工

秦墨就在旁边站着,见他面有异色,便道:“陛下,国库之财,取之于民,也当用之于民。”

“臣之军制改略,也是以此为基石,若不降息,便是空中楼阁,断然难成”

嬴政不置可否,继续往下看。

第二条是调整戍卒服役时间,从一年改为三年,一次服役终身免役,国战若有征召另算。

这算是以利诱之,一次服役终身免役,对需要每年服更卒之役的百姓来说,还是很有诱惑力的。

但,这也确实需要朝廷降息配合,否则民间小门小户,自备三年资财衣粮,纵然有负担起的,也是极少数。

嬴政看到这里,对降息的抵触,才算消除一些。

毕竟三年老卒,在战斗力方面,将会远超如今的一年之卒,拉出去打仗,想必也是事半功倍

接着往下看第三条,嬴政心中的降息抵触,便彻底消散一空了。

戍卒军中设置宣教官,独立于将领、军法官之外,负责士卒生活教育。

如此,塞内镇守各郡之戍卒,便不必再局限于关中子弟,只以关中子弟为骨干,从他郡征调正卒,往别郡充任戍卒即可。

训练作战之余,宣教官教授士卒识字明法,灌输忠君爱国之思想,长年累月如此,三年之后纵然退役,也已成秦制之拥趸。

待回乡散入民间,或可转为官吏,更会影响深远

秦墨明显是受刺激太大,难得没有偷懒,所以进奏给嬴政的军制改略,不是以往的大概方略。

而是条条款款,事无巨细,写的明明白白,嬴政看完之后抬起头,才发现天色早就黑了,身边是扶苏元嫚,还有虞姬和赵高,在为他掌灯。

“此改甚为可行,爱卿辛苦咧”

嬴政心中欢喜,看向坐在一旁精神萎靡的秦墨,不吝赞道。

网页版章节内容慢,请下载爱阅小说app阅读最新内容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309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