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作者:风少羽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0807章 六十藩合战,流血的东瀛

书名: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作者:风少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钱大人,如今幕府局势危机」

幕府之内被推选出来的议员代表们正在向钱谦益祈求帮助。

德川家康平定东瀛后,幕府共有二百七十六藩,这二百七十六藩在三代德川家将军的制衡打压下,一些还保持着强势,但一些已经被削弱的很惨。

这就是为何二百七十六藩会分出三百二十县,甚至县的大小差距都非常离谱的原因。

二百七十六藩里,有诸多强藩,这些强藩自身强势,周围也有分出去的分家和其他弱藩支持。

他们以各自的地域联合起来,形成了各地诸藩,这些被他们推举出来的藩主都无疑有着在当地最强的力量,最多的十地,最多的百姓和士兵,以及最高的石数。

如今,这些被推举出来的代表,共计有四十三位,他们是幕府时期最强大的大名,不是外样强藩,就是谱代亲藩一个个都在十万石以上,远超其他大名。

实际上,整个东瀛像这样的强藩,外样、亲藩、谱代加起来有五十九位。

之所以这里只出现了四三位,就是因为其他十六位选择了暴乱,那十六位已经联合起来决定将东瀛的现状毁掉来恢复之前的江户模样。

也正是因为有十六家强藩联合,才会在东瀛各地掀起波及所有人的暴乱来。

而如今,那十六家强藩正踌躇满志的向京都进攻,想要夺回天皇的御所和奉迎退位的后尾水天皇。

看着这些议员们焦急的模样,钱谦益显得很淡定:「诸位,根据我们谈定的协议。东瀛交给诸位来治理,虽然废藩置县,但各位依旧是有着实权的国族,有着各自的领地,子民,军队,税收也都由各位支配。」

而我大明惟一的要求就是维持东瀛的秩序稳定,幕府只是一个空壳,这一点诸位应当很清楚。

如果不是诸位填充进幕府,幕府到现在都维持不了运转。」

如今东瀛出现了混乱诸位应当快速解决,而不是来找我。如果真要到了让我大明来收拾残局的时刻,那么诸位如今的地位和所享有的一切岂不是太廉价了吗」

议员们神情有些不好看但他们也清楚钱谦益说的是正确的,如果他们不能证明自己的价值,那么大明完全可以考虑换一批人,甚至亲自来治理东瀛。

之前的协议,也是因为大明没有打算彻底摧毁整个东瀛的秩序,也不想派遣那么多大军劳师远征,但不代表大明没有这个能力。

见此情景,水户藩藩主开口了:「钱大人,我们身为国族,身为幕府的议员,会展现出自己的价值。

「但是,我们希望能得到上国的一些帮助。对此,我们愿意组建军队,交由上国指挥来与那些叛乱者作战。

水户藩藩主的话,代表着不少人的意见。

水户藩可不是什么普通的外样强藩或者谱代,而是亲藩,还是亲藩中的御三家,水户德川家可是有继承将军位置的资格的。

这样一位坐拥三十五万石的御三家藩主开口,显然是之前内部协商过的。

而钱谦益的态度也很明显了,要么各藩自行解决如今东瀛的乱局,要么放弃现有权利让大明来重新清扫一遍。

但这之间没有可以协商的余地吗

那就是各藩组织军队,交由大明指挥,这支军队最后肯定是回不到各藩手里了,但这支军队也落不到慕府手里,而是由大明进行操控。

交出一部分军队,来换取自身的地位权势乃至更多的东西,这无疑是很合算的,尤其是当诸藩并没有太多选择的权利时。

钱谦益看向其他议员「诸位,也是这个想法吗

这些议员沉默片刻,点了点头

萨摩藩的藩主问道:「钱大人,我们可以把军队交给上国,让上国来带领我们击败那些叛乱者,但之后呢那些叛乱者会受到什么处罚

钱谦益毫不犹豫的回答「他们会全家处死,他们的领地也会被收归幕府,至于后续怎么处理,大明不感兴趣。

议员们点了点头,这话的意思就是说那些领地和财富可以让他们来自行分配了。

钱谦益喝了口茶,又抛出了一个诱饵:「除此之外呢老夫对慕府现有的格局也有一些构想,例如现在的议会,二百七十六位议员一起开会有些太多了,不如分一分。」

「分为议会和幕府内会议会由二百七十六位议员一起讨论东瀛大事,而幕府内会有权对这些事情同意和否定,内会也有权决定慕府的一切事务。

「这个内会,暂定名额四十五个,如何

此话一出,这些议员们眼睛亮了。

幕府内会,凌驾在议会之上的存在,有权决定幕府一切事务,还能对议会的决策进行同意和否定,这才是真正的东瀛决策层。

四十五个位置,显然在场的四十三位藩主都有一个位置,至于另外两个,大明肯定要占有一个作为监察,而另一个应当是给皇室的虚名。

但真正有权利的,不还是他们四十三个人吗

毕竟大明的官员对这些并不在乎。

赵玉琪默默听着这些利益交换,他对这些也不在乎,他只知道,他又要打仗了。

很快,幕府正式发出公告,以御三家为代表,诸多亲藩、谱代、外样大名联合发出公告,表示那十六强藩及其附属者乃是极其险恶的野心家和阴谋家,他们阴谋作乱要让东瀛大乱,要破坏幕府如今来之不易的和平,他们会征讨这些野心家,恢复东瀛的秩序。

随后以四十三强藩为代表的诸藩开始组建联军,而作为联军主帅的,自然是大明四镇总统官并东瀛处置使赵玉琪大将军。

各藩联军会以最快的速度向京都集结,目的就是在京都和那十六家叛军决战,决定东瀛的未来归属。

而这么多强藩爆发出来的力量,也让诸国感觉到了震惊。

先是那些弱藩将自家兵力汇聚到本地强藩的军队中,随后强藩的主将统帅着这些军队向京都前进。

不用幕府出一分钱,也不需要幕府提供军械和粮食,各家强藩就把一切都供应妥当了。

竹枪、雍刀、弓箭、铁炮、大筒以及大量的具足和胸丸供应给军队,各家的精锐武士和家族嫡系也都准备妥当随军出征。

四十三支洪流开始向京都开进,其中军力少的三五千人,军力多的上万人乃至更多,四十三家强藩并诸多弱藩最后汇集的联军数量高达惊人的三十万之多,其中一半都属于各家的精锐。

而那十六家叛乱者实力也不弱,他们不像那四十三家强藩一样还有着余地,十六家叛乱者很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因此他们汇聚起了自身全部的力量,招募了大量的浪人武士和忠诚于慕府天皇的低级贵族大量的钱财散下去,最后竟也有了二十万以上的兵力。

在东瀛这个狭窄的关西之地,竟然汇聚了超过五十万的兵力,这个规模让赵玉琪和钱谦益都感觉到惊诧想想当初慕府的常备兵力也不过十二万,其他亲藩谱代凑了六万这才凑了十八万大军与大明作战。

而如今,十六家叛乱者联合起来能凑出超过二十万的大军,另外四十三家也凑出了三十万以上的规模来,这还不是四十三家全部的力量。

这岂不是说东瀛如果能联合起来,能凑出百万大军

如果真是百万大军,哪怕其中一半都是临时招募的农兵,那赵玉琪当初的四万大军也会被这人山人

海给彻底淹没。

但可惜,幕府是幕府,各藩是各藩,他们根本不可能联合起来,双方的矛盾是显而易见的,而各家也都有着各家的心思。

如果不是现在这十六藩叛乱而且弄得整个东瀛动荡不安,加上大明给出了利益交换,这四十三家强藩也不可能联合在一起还给凑出三十万以上的军队来。

这场战争可以说是十七世纪以来在东方爆发的最大规模战争,因为东瀛如今开海贸易,各国的商人把这个消息传得沸沸扬扬。

朝鲜、大明、南洋诸国东南亚诸国,还有西洋的尼德兰人,西班牙人,弗朗机人等都对这一场大战表示了关注其中西洋诸国的商人甚至跑到了幕府联军之中亲自参与这场浩大的战事。

此战也被好事者成为百藩之战。

因为幕府联军方面出现的藩旗高达两百多面,而十六强藩这里也有数十面藩旗,其中最显眼的无疑就是幕府的四三面强藩藩旗和幕府本身的三叶葵藩旗以及十六藩的大藩旗。

因此,这场战争也被称为六十藩合战。

经过长达月余的进军和后勤准备,幕府联军终于成功在京都城外会师,而此时的十六藩也已经攻下京都城,但后尾水天皇在两营大明将士的保护下早就跑了,连带皇室的成员,京都城内的奉行、士族富人一块跟着跑路了。

如今后尾水天皇正在大阪,随时可以坐船出海跑路而大阪有着四营大明新军,加上大阪和京都两城的慕府军士守护,十六强藩一时半会儿不好攻克,于是选择备战和幕府联军决战来决定东瀛的未来。

京都城外,营帐漫山遍野,各藩的藩旗迎风招展,放眼望去宛如旌旗之林,而在中军大营中,四十三强藩的藩旗围绕着大明的日月旗和慕府的三叶葵旗。

大帐之中,四十三藩的藩主亲自到场,各个披挂大铠带着兜罄,与赵玉琪讨论着如何剿灭那十六家叛乱者。

「这一战,我们要一战击败叛军,唯有如此我们才能彻底奠定胜势,诸位也才能稳定自己的位置。」赵玉琪说道四十三藩的藩主点点头他们很清楚,这一战他们就是要表现出自己的强势来,也必须顺利的击败叛军,不能显露颓势,唯有如此才能证明幕府联军的正义,也才能在之后奠定他们大国族的地位和幕府内会的权势。

双方依照传统互相交换战书规定会战的时间和地点,同时各自又在暗中准备着,显然谁也没真的打算遵照传统。

大战爆发了,幕府联军是三线攻击,自上野、奈良、大阪三个方向对京都发起攻击而十六强藩的军队也是三线迎击幕府联军,双方加起来五万大军互相厮杀拼命。

穿着具足举着竹枪的足轻们嘶喊着冲撞在一起,十六强藩组织的浪人武士们想从两侧突袭但遇到了同样选择突袭的慕府军武士,继而这些武士在京都和大阪之间爆发了混战。

铁炮声噼里啪啦成片的响起,大筒也架在山丘上对着下方的混战发射着炮弹将不知道是敌人还是自己人给送上天相对于十六强藩,幕府联军得到了大明的火炮支持,从战船上卸下来的超过两百门的重炮被幕府联军安置妥当展开轰击,整个关西都被战火所笼罩,混乱的战局下,人命比草芥来的还轻贱。

赵玉琪指挥着慕府联军不断发起攻势,三十万大军本来就是两百多家藩代组织起来的,指挥本就有困难,军令想要明确无误的贯彻下去对那些平均胎教建业的足轻和低级武士来说更是无比困难的事情,四十三藩的藩主对此也很无奈,即便是他们自己都无法很好的指挥各家联军,赵玉琪只能是把命令下达给四十三藩的藩主,然后四十三藩的藩主转递给自家联军中的藩。

「如此仓促组织起来的大军,政令不一,军纪不严,只能凭借人命和叛军去填了。赵

玉琪说道。

钱谦益点了点头:「这不怪赵将军,这样的联军尚未经过训练,也没有组织的概念指挥他们,难为赵将军了。如今我军占据优势,赵将军保持现状维持攻势,叛军必然失败。

赵玉琪摇了摇头,他知道钱谦益的意思。

江户时代,东瀛有多少武士呢

超过四十万

这些武士有的有主家,有的是主家被灭的流浪武士。

而江户时代武家人口又有多少

超过两百万

这些人,如果不加以消耗,东瀛怎么可能维持虚弱的稳定

这场大战,注定会有无数人死掉。

在东方诸国和西洋商人的关注下,这场六十藩合战持续了超过二十日,其中爆发的几百人上千人的小规模战斗超过了八十起,几乎每天各个地方都在爆发小规模的交战。

而大规模数万人,乃至万人规模的大战,也爆发了五场,双方在京都城下打的血流成河,尸体不计其数,整个京都城外的地形都因为双方大规模的交战和炮击发生了变化。

终于,双方再也无法接受这样持续不断的流血,选择战定胜负。

十六强藩为首的叛军汇聚了十万大军,这是他们如今手上全部可以动用的力量,这十万大军被他们分成两部分部分正面与幕府联军作战,另一部分则是去偷袭慕府的中军大营。

大战爆发,叛军在正面汇聚超过八万的精锐与慕府军万人展开最后的决战,在双方的嘶吼和怒骂中,在隆隆的炮声呼啸中,但成片的铁炮产射中,硝烟弥漫战场,血肉横飞,血腥味与多日苦战的压抑让双方都完全忘记了一切只顾着互相厮杀不顾生死而叛军汇聚的两万精兵则是被幕府军的另一股兵力所拦截在了中军大营外。

大将军叛军的精锐正在猛攻我们中军大营,水户家询问是否撤离

赵玉琪摇了摇头,神情平静「他们的精锐能有多少人我们在中军大营的人手足以拦截住他们。」

如今现在撤离,那么全线战事都会受到波及,到时候就是全面的溃败。

「让水户家死守大营,我们马上就要胜利了。」

「大将很快又有人来报:军尾张家来报,叛军的主力死战不退,如今联军已经有些抵挡不住了。

赵玉琪微微皱眉,十二万联军打不过八万,不过对面叛军知道失败是必死无疑,哀兵加成之下有这样的战果也不意外。

不假思索,赵玉琪说道「让尾张家坚持下去,告诉他们,叛军手头已经没有任何兵力了,这一战我们马上就赢了。

果不其然,正面战场上幕府联军和叛军苦苦厮杀之余忽然欢呼声在叛军身后响起一面面熟悉的慕府联军旗帜出现。

叛军懵了,幕府的联军怎么从京都城里杀出来了

京都被攻克了叛军失败了

冲啊」

联军足轻和武士们欢呼着,一个个感觉自己又充满了力量,而一直憋着一口气拼命搏杀的叛军士卒此刻却宛如天崩一般,前后夹击让他们明白自己彻底失败了,胸口那口气散了,自然也就战意全无。

欢呼声和喊杀声在战场上不断响起,继而就是叛军全面的溃败和四散奔逃

经过近三十日的苦战,幕府联军最终彻底战胜了十六藩叛军,那十六强藩连带附属的藩代被全家斩首,领士财产由幕府接收,自此东瀛境内再次恢复了稳定和秩序。

而这一战,幕府联军和六家叛军加起来死伤超过三万之多,整个京都周围都被战火所摧毁。

东瀛在不断的流血。

看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最

快更新请浏览器输入ap到进行查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3391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