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由校这一番话说的是斩钉截铁。
朝臣们也是乖乖的闭上了嘴。
实在是没啥好说的了。
人家用事实来说话。
现在,更大的阴影就是,这个狗皇帝什么时候开始在南方执行摊丁入亩,又什么时候在南方执行士绅一体纳粮当差。
不过,最后,朱由校还是给群臣来来了一个定心丸。
大明全国各地还是有着不同的情况的,所以,狗皇帝也不会贸贸然的就在全国执行,十年之内如果没有什么大问题的话,就不会对南方执行摊丁入亩。
随后,群臣百官纷纷离开了朝堂。
朱由校还是兴致勃勃,甚至拉着几个老农仔仔细细的问东问西,如今,整个朝堂都已经是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更想知道自己的政策对百姓到底是怎么样的。
此外,还有陆万龄要进行一次更加细致的汇报。
摊丁入亩执行的规格如何,土地兼并的问题有没有得到环节,其次就是河堤维修情况。
林林总总
都是需要进行极为细致的介绍的。
陆万龄也是十分详细的汇报,这一年多的时间,他也开始疯狂的拼命,张好古盯着严,他也是拿出了自己十二万分的努力来执行朝廷国策。
当初张好古制定的摊丁入亩。
就是阶梯税额,就是地越多,税越重。
手中土地,掌握了万顷以上者,收你九成税。
这一条就是专门针对孔家这种超级豪门准备的,当然,这屠刀其实也是对准了自己家的,谁的地多,就开始折腾谁。
祸害了大明的可就是你们这群虫豸。
从一万亩到一万顷地是七成。
有一千亩地,需征高达五成的钱粮。
一百亩开始只征三成。文網
百亩一下一律收百分之十五。
不交税,直接罚没你的土地,然后,分配给老百姓。
如此一来,反倒是折腾的地主士绅不得不把手中的土地给卖出去,因为张好古这个狗日的制定摊丁入亩国策的时候,充分的考虑大了这群地主王八蛋可能不种地。
宁肯让土地荒芜起来,也不种地。
我地里面不长东西,你总不能的还给我收税把
拖几年,万一将来的某一天,新政不用了呢
反正,对于这些地主士绅来说,家里有粮食,还有银子,总是能维持下去的。
不好意思,张好古也是打了补丁。
这块地,你要是荒芜了,什么都不种,那就是无主之地,既然是无主之地,那么我就直接分配给穷人了。
于是乎,地主士绅们心态就爆裂了。
他妈了个逼的,张好古你可真不是个东西。
你这是新政么
你这是抢
山东,京师的土地价格暴跌。
你上头有谁都不好使,东林党被折腾的要死要活的,勋贵集团的郭培民又如何
堂堂武定侯,也被朱由校废掉了。
丹书铁券,他就能跟他老祖宗朱元璋一样,不认账。
从前,这个土地的价格也不是没有暴跌,但是,完全不是这么一个跌法,都是大灾年,老百姓不得不把自己的土地贱卖,士绅集团趁机兼并土地。
但是,这一次就是反过来了,这一次是真的暴跌,士绅开始抛售土地,卖的人太多了,最后就只能贱卖给朝廷。
你也可以卖给勋贵,卖给官僚。
然后,张好古十分愉悦的下达了新的命令,你们可以买,买下来之后,我不光要让你们吐出来,我还要你们双倍吐出来。
你们觉得我不敢,好啊,先去问问郭培民,去问问郭成到底敢不敢。
勋贵集团,官僚谁还敢买
土地的价格,疯狂的暴跌。
从前是士绅们但凡是有了银子,就会疯狂的兼并土地,拿银子投资什么都不如投资土地来钱快,自然,他们便拼命地想法子买多少土地去,然后,这个土地就是越多越好。
这土地最好还是只进不出,土地是什么,土地就是根本,没点土地,还好意思说自己是封建地主
山东土地兼并情况,其实已经很严重了。
往往一个县的土地就会被几户人家给垄断,妥妥的黄四郎和两大家族,县里的师爷他们的人,县里的差役他们的人,手底下还有不少的佃农和家丁。
而摊丁入亩一开始,也是受到了极大的对抗。
对于这种人,当初张好古在山东也是没的说,直接开炮轰他全家,抓人,强行分地。
后来,又是把大部分的政务员给安排到了山东,这一批人开始迅速的组建农庄,按照张好古的意思开始走群众路线。
把朝廷的国策掰开了揉碎了,很直白的告诉百姓。
只要黄老爷倒了,你们就有土地了。
六个字。
打土豪,分田产。
除了农庄,还有就是县里面的农庄成立了农社,这农社就是盯着你们这群士绅王八蛋,看看你们到底有没有偷税漏税。
开玩笑,你黄四郎可能不知道自己家里有多少亩地,但是,你黄四郎的佃农,你的家丁,肯定是比你更加清楚。
这等于是一人囤地,万人围观,甚至于,老百姓还是巴不得你赶紧囤地,赶紧不交税,只要你不交税,我们可就要分你的地了。
士绅们终于开始崩溃了。
开始哇哇大哭了。
这是完全不给他们活路,尤其是当着百姓的面儿直接把地契给烧了之后,有些士绅更是当场哇哇大叫起来。
活不下去了啊。
这些地,可是自己的祖先好不容易,一亩一亩兼并下来的,现在倒好,上来就是重税,自己还要往外卖。
有人开始妥协,于是开始卖地。
地越多税越重,不种还不行,抗税就分地,那就只好将多余的地卖了,还能回点本。
但是,百姓也是聪明了,就是不买,就是等着你抗税。
你抗税的下场就是分地。
地留着就是死路一条。
避税也完全没有可能,人家现在就是等着你犯错误呢。
你说老百姓狡猾,对,是谁让老百姓这么狡猾的,还不就是你们这群王亩地的价格,已经是相当于一个白面馒头的价格。
巧了么,当初士绅们就是用一个白面馒头的价格来兼并穷人的土地的,现在,属于风水轮流转,轮到士绅把土地给吐出来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