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他进来”
张好古点点头。
随后,崔呈秀走了进来,一看到张好古张口就来了一个二。
等到看到张好古身边的朱由校之后,硬生生的把这个二叔给憋了回去。
“下官见过张部堂”
张好古有些好笑的看着崔呈秀,道:“崔大人这么晚了过来,可是有事儿”
崔呈秀:“本来是想要早些过来,只是,今夜还要教书耽搁了一会儿”
张好古点点头,问道:“何事”
崔呈秀这才开口道:“部堂大人请看”
一边说着,崔呈秀手中还是拿出了厚厚的一沓资料,而后开口道:“这是这段时间,下官整理的一些资料,人口,技能,还有就是年龄”
张好古看了几眼,点点头:“崔大人用心了”
“为百姓做事儿,为皇上效劳”
崔呈秀看了一眼在一边默不作声的朱由校,正义凌然的开口道开口道:“张部堂,下官有些许建议”
“但说无妨”
张好古道。
崔呈秀道:“下官的意思是,张部堂是否可以奏请皇上重建三大殿”
“三大殿有碍民生”
一边的朱由校皱眉:“天子仁德,这才停止修建三大殿,余下的钱,救济灾民,若是再修三大殿,糜耗钱财不说,更是让民生艰难”
“这位小哥”
崔呈秀开口道:“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
朱由校反倒是愣住了:“你这是什么意思”
“这三大殿乃是朝廷的脸面,维修三大殿自然是可以弘扬我大明国威这是其一”
崔呈秀继续道:“此外,这位小哥,你可曾想过,什么人来修建这三大殿”
朱由校反倒是微微一愣,问道:“什么人”
“自然是这永定县的匠人们,他们前去维修这三大殿了,朝廷拿出一部分银子来修建三大殿,自然是要给匠人们工钱了,匠人们有了钱才能置办一些家用”
崔呈秀开口道:“目前来说,我们安抚永定县的流民是朝廷不断地往外拨银子,长此以往,入不敷出,若是能把这一门手艺发挥得当,修建三大殿,正好可以填补家用”
“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崔呈秀道:“朝廷需要,匠人们也同样需要,从前朝廷是发动徭役来维修三大殿,现在,我倒是认为应该给钱”
“给钱”朱由校陷入到了沉思当中。
明代徭役分为三种,一为里甲役,里甲役即一里的事务,二为均徭,即供官府经常性的差役,三为杂泛,为临时派遣的一切差役。
修皇宫的这群差役,就是杂役。
往往都是匠籍。
实际上,这群人的社会地位也很低,名义上修建的是皇宫,可是却没有任何的汇报。
工钱是不要想了。
饭菜还要自备。
除此之外,还有可能会影响到自己的正常工作和收入。
但是,你的损失只是你的损失而已,朝廷可不会关心你到底损失了什么。
而现在,崔呈秀提出了一个想法。
要给钱
当然,这也不是崔呈秀自己提的,而是张好古跟崔呈秀商量了之后,让崔呈秀今夜过来一起套路朱由校的。
换了大明朝的其他皇帝,多半是不会有这个想法的。
第一,这是祖制,不好动手。
第二,白嫖多爽明明是不用花钱的事儿,为什么非要花钱呢
今夜,也是来试探一下朱由校的想法。
眼看着朱由校陷入到了沉思当中,而张好古则是在一边微微颌首:“有点意思”
“给钱倒是容易”
朱由校又顿了顿,继续道:“我还有一个问题,修完了三大殿之后呢”
不错,这小皇帝已经越来越能独立思考了。
张好古也感觉很欣慰。
“这三大殿修好了之后,也是可以打出名声的,若是皇上能嘉奖工匠们,那自然是再好不过,有了名声就可以多接业务,譬如说给京城的勋贵们修建房屋”
崔呈秀继续说着自己的思路:“如此,可以长期让他们有一个赚钱的营生,也不至于一直让朝廷掏银子来养活”
“以工代赈,这倒是一个不错的思路”
张好古点点头。
“何为以工代赈”朱由校好奇的询问道。
张好古则是看着朱由校道:“朱兄有所不知,前宋时,江浙一带发生大饥荒,富庶之乡竟然饿殍遍地,朝廷下旨赈灾。范仲淹当时统领浙西,任杭州知州,他在发放救济、征集民间余粮的同时,还做了两件事”
看到张好古停顿下来,朱由校也是很配合的说道:“愿闻其详”
“第一,以官府名义组织赛舟活动,让全城百姓出城观看、游玩,自己还每天带头到西湖上设宴作乐。第二召见各寺庙方丈主持,告诉他们,这灾荒之年,工价如此低贱,各位何不大兴土木呢第三,哄抬粮食价格”
朱由校有些明白了:“如此一来就解决了工钱和吃饭的问题了可是,为何哄抬粮食价格”
张好古点点头:“对,各家寺院大肆修殿建阁。官府也趁机翻新修造官署和粮仓,每天雇工千余人,这工程倒是搞的热火朝天,至于粮食价格一旦哄抬起来,周边地区粮商眼见有利可图,立刻大量运粮,导致粮食充裕自然把粮食的价格给打了下来”
一边的崔呈秀也是补充道:“后来,监司就此上书奏劾范仲淹“不恤荒政,嬉游不节,及公私兴造,伤耗民力”。范仲淹则上书朝廷说明了原委荒年最大的政务,就是让人吃饱饭”
“以工代赈,这想法不错”
朱由校点点头:“我看,倒是可以试试,张部堂你可要好好的上奏天子才是”
“倒也不急”张好古笑了笑,道:“崔大人,还得麻烦你来拟定一个章程,你我商议之后,再来上奏天子”
崔呈秀立刻开口道:“下官明白”
等到崔呈秀离开之后,朱由校却是带着几分诧异:“这个崔呈秀,从前只见他惫懒,不肯出力,这个段时日怎么好似变了一个人”
张好古却是微微一笑:“皇上真的想要知道”
朱由校倒是好奇了起来道:“师傅曾说他们的思想都是根深蒂固了,需要给他们一个正确的引导才是,朕倒是不知道,师傅到底是如何引导了他们”
张好古则是微微一笑,慢悠悠的开口道:“却也简单,臣说过,万事万物无非就是一个利字,以利动人,他们自然也就勤快起来了”
“师傅做了什么”朱由校询问道。
“我把皇上的身份告诉了他们”张好古道。
“什么”朱由校差点没把眼珠子给瞪出来:“你把朕的身份泄露给他们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