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作者:风少羽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0021章 殿试

书名: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作者:风少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太和殿

这里便是殿试的地方。

按照道理来说,皇帝是不会出现的。

基本上给你下一个考题。

殿试只一天,日暮交卷,经受卷、掌卷、弥封等官收存。至阅卷日,分交读卷官桌,轮流传阅,各加“○”、“”、“\”、“1”、“x”五种记号,得“○”最多者为佳卷,而后就所有卷中,选○最多的十本进呈皇帝。

几名考官,也是正危襟坐。

神情肃穆

张好古是第一个走了进来的,毕竟是会元公。

见了众多考官,张好古行了一礼:“学生张好古,见过几位大人”

几个考官点了点头,就算是承了他的礼。

有人看着张好古并不爽,如今在东林党人看来张好古已然跟魏忠贤是一党,也有人看着微微点头,这是阉党,又或者想要巴结魏公公的预备役阉党。

其中一个是张瑞图,朝堂之上东林党还是占据着优势的,但是,朱由校摆明了是要倚重魏忠贤,的阉党已经开始崛起。

双方矛盾很大。

已经有不少人把张好古给打成了阉党了。

边上有个太监朗声道:“贡生张好古,赐甲排一号坐。”

个是礼部侍郎,一个是翰林学士。

这个翰林学士就是老熟人张瑞图,这礼部侍郎品级高,翰林院固然是清贵,不过学士也不过是正五品。

但是,这个资历么,却也不能这么算,翰林院的学士掌握翰林院,负责草拟诏书,颁布旨意,等于是天子的秘书处,里头的官员看起来品级不高,可是实际上却是内阁学士的储备,那是属于半只脚踏在内阁里。文網

从实际来说,翰林学士前途比这位礼部侍郎要远大得多。

品级是一回事儿,潜力,那就是另外一会事儿了。

张瑞图后来以礼部尚书入阁,晋建极殿大学士,加少师,对魏忠贤没少巴结,妥妥的阉党。

殿试相对其他考试算是最宽松的,规矩少,也没有搜查,也没有什么紧张的气氛,凑在一起,说的便是策论,考验一下,你们对国家政策的看法。

倒像是读书人在一起聚会。

“开考,诸生准备笔墨。”张瑞图板着脸道。

坐在案牍后的贡生们随后便开始准备提笔写字。

这墨却是早已是磨好了的。

到底是殿试,都是要当官的人了,肯定是要给点不同的待遇。

学子们纷纷提笔铺纸来,做出了一副我就开始写了的。

其实这也就是装装样子,考题都还没出来,但是要给考官一个印象。

这次考试,我很重视。

张好古也是有样学样,却是忍不住打了一个呵欠。

昨天晚上熬了一个大夜,就是琢磨着自己该怎么写,怎么回答。

其实怎么写怎么回答,他已经是心中有数。

最主要的是怎么用文言文的方式来写出来。

这才是最关键的问题。

所以,送走了狗皇帝朱由校之后,张好古也是没闲着,连夜去找张瑞图,让张瑞图这小子赶紧给自己改成文言文。

反正,这老东西已经是帮了自己一次了,

再来帮助自己一次又有何妨

本着用不死,就往死里用,充分把张瑞图当成终极工具人的想法,张好古又来骚扰了。

找别人风险还是很大的,但是,张瑞图么。

这狗东西一听说是殿试考题,整个人都是傻眼了。

要知道,殿试的内容,那都是要等到上了保和殿之后,huang039d就算是皇帝都不可能知道考题是什么,都是临时琢磨出来的。

没准儿皇帝看看奏折,想到什么来什么。

张好古居然提前知道了

这要是真的知道了,那

张瑞图也是一个见风使舵的,当时一看到魏公公的名帖就以为张好古是魏公公亲支近派,后来又发现,张好古跟朱由校谈笑风生,那就是越发的肯定,张好古来头大不一般。

现在

朱由校居然直接把殿试的考题告诉了张好古。

现在看来张好古的后台和背景不是一般的强劲。

拍了张大少爷的马屁之后。

张瑞图当天晚上就连夜写好了奏对。

张好古也是费了一番心思,逐字逐句的询问张瑞图每一个典故的意思,每一个字的意思,最后,全部背了下来。

一边背诵,还一边誊抄。

值得一说的是,穿越的这段时间,张好古真的是尽力了。

天天练习自己的毛笔字。

最主要的还是繁体字。

严格来说,他这顿时间也是没少麻烦张瑞图,这小子除了是妥妥的阉党之外,书法也是当世之一绝,有了他的指点,自己狗爬一样的毛笔字终于能见人了。

至少,就目前来说,他的书法,应该是跟天启差不多的。

繁体字,至少是能写出来了。

也能被人给认出来。

字迹好看不好看,这其实也不重要,反正写完了之后都是要誊抄一遍,给阅卷官看看。

大明朝的时候,殿试还是一种考核。

不过,到了大清朝的时候,改由读卷大臣密议圈出四道为题。

策文不限长短,一般在2000字左右,起收及中间的书写均有一定格式及字数限制,特别强调书写,必须用正体,即所谓“院体”、“馆阁体”,字要方正、光园、乌黑、体大。从某种角度来看,书法往往比文章重要。

殿试更多的变成了花架子,看看你的书法和长相。

在明朝的时候,还是要看一下你的真才实学的

最主要的,其实还是答题思路。

过不多时,便有太监取来一份圣旨,展开来念道:“殿试题曰:安国制辽之道,又曰:朕登极不过二年,辽北一地,建奴频仍,愈演愈烈,建奴视国中无人,日夜袭扰辽北,辽北士民深受其害”

张瑞图眼皮一跳。

这个考题居然是真的。

又看了张好古一眼,张瑞图不禁感叹。

张好古的靠山可不是一般的硬,那是皇上。

天启皇帝支持,日后只怕是封相入阁不在话下。

策论题的题目往往在五百字到一千字之间,不过字数再多,那也是空话套话,最重要还是哪一句安国治辽之道,这才是正主儿,也就是说,这场策论的中心题目就是让考生们写出一篇治辽的策论出来。

张好古的优势也就是体现出来了。

知道考题,提前备好答题思路,问题也就不大了。

说起来,还真是要感谢朱由校这样的昏君,不然的话,殿试这一关,自己要琢磨的就是应该如何跑路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537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