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作者:风少羽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0095章 时代的一粒沙落在大明百姓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书名:大明:我,调教木匠皇帝 作者:风少羽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40

跟历史上不太一样。

原本相当之多的一部分齐党,浙党,楚党是投靠魏忠贤然后形成了势力庞大的阉党。

但是,因为张好古的横空出世。

这些人却是有了全新的选择。

谁都看得出来。

现在天子重用张好古,现在又要搞新法,显然就是以张好古为主实施变法,那么投靠张好古,显然是比起投靠魏忠贤要好得多。

张好古起码是读书人,是自己人。

而魏忠贤只是一个死太监。

投靠张好古,天天琢磨着给张好古送银子的官吏也不是一个小数目,不过,基本上,张好古是一两银子都没拿。

拿银子容易授人以柄。

再者说了,自己家里也不缺地,这不是有钱没钱的问题,而是自己的家非常有钱。

犯不着。

对于想要投靠自己的人,张好古也有自己的判断。

有没有才干,能不能用,之前贪了多少先不说,日后,朝廷给了你养廉银,能不能做到不贪,背后有没有什么利益输送。

大明朝发展到了现在已经是盘根错节。

现在只是耗羡归公和养廉银。

等到后面的摊丁入亩,他们是不是还会继续支持自己

毕竟,这损坏的可是自己的利益。

所以,想要成为自己的党羽,就必须要精挑细选,张瑞图这种就很不错,家里虽然也有地,但是,也不是特别的富有。

还有就是崔呈秀。

没脸没皮没关系,只要他们能做事儿,就是值得自己去重用。

处理完政务,张好古又去了一趟永定县。

主要是准备征兵的问题。

虽然说狗皇帝还是没有答应把自己的田给分了。

但是,准备工作还是要做起来的。

最起码,自己还是要拿出一个合理的方案出来。

一共是八万人口,狗皇帝的地至少也是人十亩。

不过,按照现在这个生产力,一个人能耕种五亩地就算是了不起了。

张好古又拿出来一副周边地图,盘算着朱由校在京畿地区的土地,狗皇帝侵吞的土地肯定不是荒地都是良田。

但是,只是分田肯定还是不够的。

一个是耕牛,一个是铁犁,还有就是水利。

把土地分配下去,其他的生产资料暂时公有,建立农社,让农社进行递交使用费用。

其次就是税收。

大明初期,基本沿用唐宋以来的两税法。夏季所征称夏税,限当年八月纳完;秋季所征称秋粮,限第二年二月交清。一般纳税以实物为主,除了米麦等之外,还可以钱、钞、金、银等折纳。

后来张居正开始推行“一条鞭法”,其主要内容在于将部分丁役摊入田亩,各种田赋、徭役、杂税合并为一条,一律折银缴纳,差役由政府用银雇人充当。

那就要建立农社,让农社来进行统一交税。

但是,这个税收不能太高,太高了就会损坏农民的积极性。

其实严格来说,大明的农业税还真是不太高。

两汉时期,农业税为三十税一33至十五税一67;唐代大约到10;宋代9;明代4;清代7,民国15,至于建国之后,必须要靠农业补贴工业,更高,一直到全面取消农业税。

但是,这是正税。

大明还有一个痼疾,就是摊牌,也就是说杂税。

这才是最为缺德的地方,大明是把“摊派”给发挥到了极致。

摊派自古就有,但大明却是硬生生的给你玩出了一朵花来。

什么叫摊派呢就是在正税之外,征收一部分因临时性项目而花费的资金。

可能是军事行动,可能是治河,可能是修什么工程,可能是什么大的国家庆典,总之得加税。

加派,理论上都是临时性的,最著名的摊派就是崇祯的三饷,再苦一苦百姓,最后把大明给加没了。

这种加派是临时性。

理论上,如果今年国家平安无事,那么财政就会刚刚好够用,甚至是略有结余。

但是国家不可能的每年都是平安无事,所以,摊牌是必然的,问题就在于,你怎么知道要解决这个问题得花多少钱呢

所以,大明创造性地采取了“寅吃卯粮”的方式。

以崇祯为例,今年三饷花了不少钱,年底核算,然后分配到各省府州县都司卫所,明年加派。

这么一来,一群聪明的小机灵鬼就会发现,今年的亏空明年就可以补回来了。

但是,如果辽东没解决掉,农民起义没有解决掉,练兵也没练出来,反倒是出了更多的乱子,那怎么办呢

又或者说明年的加派没收到位,朝廷仍然亏空怎么办

一群大聪明表示,这个问题也好办今年没解决,明年继续欠着先,后年继续提高加派。

要是后年还是解决不了亏空,这不是还有大后年么

要是大后年也解决不了怎么办

没关系,大明的税收继续加派。

税可以可以继续添加,甚至于,可以收到几百年之后,也就是他妈的西历2022年。

如果,土地兼并的在稍微的严重一点点,如果这群官僚在稍微的贪婪那么一点点,给朝廷缴纳赋税的同时,顺道往自己的口袋里面多拿一点点。

那么,对于大明的百姓来,那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看起来每次增加的不多。

但是,时代的一粒沙落在每个人的头上就是一座山。

然后,农民们就发现,艹,活不下去了。

按照这个收法,地里的庄家还没有收起来呢,官府就要收走。

相当之多的一部分农民为了躲避朝廷的赋税,甚至主动把自己的土地交给士绅。

因为黄老爷虽然剥削你,但是,比起摊派的税收,你就会发现,黄四郎虽然要拿走自己的大头,但是,最起码自己好像能吃的上饭了。

正税不能太高,但是,也不能太低。

张好古略微的沉吟了一下。

税额定在百分之十五,废掉所有的杂税,停止摊牌,此外,徭役要给钱。

想了想,张好古又把徭役要给钱给划掉。

国家大型工程,大型徭役要给钱,培养专业工人。

地方兴修水利,银子不够,要免费,要学会动员群众,让他们明白,兴修水利是让自己的田地更好的种植。

此外,永不加赋

张好古暂时定下了一个规矩。

这个数字,也是参考大清的数字。

大清的正税是百分之七,但是,后续还有摊丁入亩,士绅一体纳粮当差,实际上的税收跟自己制定的也是差不多的。

其实,最骚的是,大清还收辽饷。

收了辽饷去打李定国。

大清的正税收入要比大明甚至比历史上任何朝代的收入都要多的多,所以才有了对边疆源源不断的扩展支持。

康熙有底气说永不加赋,那是因为正税本来就很高。

这个正税税收要是真的跟大萌一样低,你看它能不能给你搞永不加赋。

可以说大清是尽可能的把大明能避开的雷全都给你避开了。

张好古虽然不喜欢大清,但是,对于大清一些优秀的政治制度,他也是毫不介意的拿过来。

“师傅”

张好古刚刚停下了手中的笔,朱由校就钻了进来。

张好古笑道:“皇上,怎么过来了”

“朕在皇宫呆的有些闷,闲来无事,也就过来了”

朱由校有些心事,显然还是在犹豫要不要把自己的皇庄分出去,见了张好古询问,反倒是有些拘谨。

一边是不想分,另一边也明白,不分根本养活不了越来越多的百姓。

张好古笑了笑,也不提分地的事情,只是微笑道:“皇上,我们出去走走”

朱由校点点头:“好”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4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