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六章 摄政王文告

书名: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 作者:大明第一帅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六月十五日,南京城中出现一幕诡异的之事。

清国摄政王多尔衮的一道文告,出现在南京城大街小巷。

“予闻不共戴天者,君父之仇,救灾恤患者,邻邦之义,惟尔大明太祖高皇帝,斥逐胡元,剪我仇国,永世有民,代为哲王”

“迄乎末造,吏偷民穷,群盗满野,然大行崇祯皇帝,秉恭俭之心,弘仁孝之行,德高世替,惟日不宁”

龙泉山庄。

朱以海咀嚼着鲜美的鱼肉,听到这里突然噎住了,一根鱼刺卡住了他的喉咙

身后的侍女陈贞儿慌了,赶紧轻轻拍着他的背。

好不容易缓过劲来,朱以海骂道:“好个不要脸的多尔衮”

这厮竟有脸把入关劫掠的清军,打扮成为大明复“君父之仇”、“救灾恤患”的“邻邦”

文告中,多尔衮大书特书地说明太祖驱逐蒙元、恢复中华的历史功绩,说是朱元璋替他们报了元灭金国之仇,不过是想舔着脸上来拉近与南明的距离。

显然,南明的数十万大军,唬住了刚入关的满清八旗,让多尔衮放下姿态与弘光朝廷对话。

“继续念”朱以海继续举筷夹鱼。

“蠢兹逆贼李自成者,狗盗之雄,鸱张兽视,忘累世之深思,逞滔天之大恶,喋血京师,逼殒皇后,焚烧宫寝,流毒缙绅,以金银为营窟,视百姓如草菅。”

扬州督师行辕,一名幕僚抑扬顿挫的读着多尔衮的摄政王文告。

大堂公案前,史可法端坐官帽椅,认真倾听,不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当听到多尔衮极口颂扬崇祯皇帝之德,又话锋一转,大肆谴责李自成,史可法抚须而笑。

结合李自成四十二天为乱京师、拷掠群臣、荼毒百姓的暴行,他被满清指为鸡鸣狗盗之辈,禽兽不如,似乎倒也合情合理

只是,为何多尔衮对自己父子兄弟数十年侵害大明的滔天罪恶只字不提

又或是,多尔衮祖上自七世祖孟特穆起,便是臣服于明朝皇帝,也未曾提到

就连其父努尔哈赤以建州都督指挥、龙虎将军的身份叛明自立,多尔衮不提也不谈。

这篇文告,多尔衮完全是把满清的数典忘祖,描绘成了冠冕堂皇的同仇敌忾。

此刻,史可法及一众督师幕僚皆感心情愉悦。

清虏的摄政王,在向我大明弘光朝廷示好他们要称臣纳岁吗

一名身着青袍的幕僚大喜过望,抱拳道:“史公,此时正是联虏平寇的最佳时机学生姚康愿起草回信,答书清酋”

看众人望来,史可法淡淡道:“不急于今日,且听完此文告。”

幕僚继续念道:“皇天震怒,日月无光,我大清皇帝义切同仇,恩深吊伐,六师方整,蚁聚忽奔,斩馘虏遗,川盈谷量,游魂西遁,指日擒遗。”

“予用息马燕京,抚兹黎庶,为尔大行争帝缟素三日,丧祭尽哀,钦谥曰怀宗端皇帝,陵曰思陵,梓宫聿新,寝园增固”

“谥号怀宗端皇帝”

内阁值日房,大学士高弘图眉头大皱。

满清鞑子把先帝崇祯皇帝安葬好就行了,怎么连皇帝、皇后的谥号也给起好了

这事你们也配做

不行,崇祯皇帝的谥号和庙号,必须由我们弘光朝廷来拟定

这道以清国摄政王为名义的文告,传遍了江南。

清国追谥崇祯皇帝为怀宗端皇帝,尊周皇后为烈皇后,安奉神主于帝皇庙。

虽是形式上的虚荣,多尔衮的这一份心思,却如一丝暖流,慰藉着正为亡国丧主而前路迷茫的北方明朝遗老们。

曾力劝崇祯南迁的左中允李明睿,感激涕零地出任清朝礼部左侍郎。

“深痛尔明朝嫡胤无遗,势孤难立,用移我大清宅此北土,厉兵秣马,必歼丑类,以靖万邦,非有富天下之心,实为救中国之计。”

“咨尔河北、河南、江淮诸勋旧大臣、节钺将吏及布衣豪杰之怀忠慕义者,或世受国恩,或新膺主眷,或自矢从王,皆怀故国之悲,孰无雪耻之愿予皆不吝封爵,特予旌扬。”

“其有不忘明室,辅立贤藩,戮力同心,共保江左者,理亦宜然,予不汝禁,但当通和讲好,不负本朝,彼怀继绝之恩,此惇睦邻之义。”

紫禁城武英殿,司礼监掌印太监卢九德尖利的声音在殿内轻轻回荡。

弘光帝朱由菘安坐龙椅上,不时喝着美酒,品着瓜果。

他笑道:“你说这多尔衮人还蛮好的,不仅承认了咱们,还允许那些北方的汉人官绅南下投朕,真不错”

多尔衮发出的这则通告,大致意思是:我大清入关,是来替大明报仇的,不是来和大家为敌的。

如果中原的官员和百姓心存大明,愿意去归顺南方朝廷,我们也是理解的。

只要南方朝廷跟我们大清和睦相处,大家就是好邻居

且不说多尔衮这篇通告是否鬼话连篇,南明朝廷却是相当受用。

弘光帝乃至很多官员一厢情愿的认为,清军是友好的,是能和平相处的,是能成为正经盟友的

而真正的敌人,最大的祸害,是李自成,是大顺军,必须除之而后快

首辅马士英站在下面,缓缓点头:“多尔衮老父努尔哈赤乃我大明建州都督指挥、钦封龙虎将军,他们出兵替君父大行崇祯皇帝报仇,也是理所应当。”

“嗯,大伴怎么停了继续念啊”弘光帝看向卢九德。

“若国无成主,人怀二心,或假立愚弱,实肆跋扈之邪谋,或阳附本朝,阴行草窃之奸宄,斯皆民之蟊贼,国之寇仇,俟予克定三秦,即移师南讨,殪彼鲸鲵,必无遗种”

卢九德的声音逐渐变小,特别念到后面之时,几人的脸色已是微变。

“竖子好算计”马士英沉声道,已无方才那般坦然。

多尔衮发布的这件诏书,在措词上是颇有讲究。

他一边鼓励南方汉族官绅可以“辅立贤藩”,又预先留下伏笔。

一旦未来有机可乘时,满清可以随即宣布南方政权并非明朝“贤藩”,而是“假立愚弱”,那时移师南讨,就是名正言顺了。

弘光帝也听出了这番话的言外之意,忽然感觉脸有点疼,尴尬的连饮两杯酒。

“陛下稍安勿躁”

马士英起身安慰道:“奴酋多尔衮洋洋洒洒地说了这么一大篇煽情的鬼话,也道出了清虏对自己的实力,究竟能够控制到多大的地盘还没有把握”

“马阁老不愧老谋深算,所言一针见血。”司礼监太监卢九德笑眯眯地道。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06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