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十七章 骚操作

书名: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 作者:大明第一帅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面对御史李沾寻死威胁,东林党诸人嗤之以鼻。

有人笑道:“朝会议事,以死相逼又有何用”

御史李沾一甩袖袍,也不去寻死了,他如此作为,本就是为了博人眼球,让自己成为朝会焦点。

见众人目光看来,自己目标达成,李沾大声说道:“当初私下酝酿立君人选时,史可法曾有大逆不道之言,请诸公静听”

“以齐桓之伯也,听管仲则治,听易牙、开方则乱,今吾辈之所立者,岂其不惟是听,而又何患焉”

李沾扫视了一圈,鹰鹫般的眼神看向史可法,又看向礼部左侍郎姜曰广:“敢问姜大人,此话是否史可法亲口对你所说”

此言一出,群臣哗然。

史可法这句话的意思是:像齐桓公那样的霸主,听大臣管仲的话则言治理国家,听易牙、开方两个都是桓公的厨师小人则会搞乱国政,现在我们拥立的福王即便当了皇帝,也不足为虑。

他暗指福王只要爬上皇帝宝座,享尽人间富贵就该心满意足,至于朝廷大政,必然会落在我等这帮东林“君子”手里。

这明显是不把弘光帝朱由菘当人看啊

其实从一开始,史可法就不愁立谁当皇帝,在他看来谁来南京当皇帝都一个样,皆是东林操纵的傀儡

崇祯皇帝为什么不敢南迁他也怕啊

朱由检同志当年利用东林党收拾了魏忠贤,后来一脚把东林党主力踢开,留下几个没用的和阉党欲孽互相制衡,已然把东林党全给得罪了。

江南是东林党的大本营,那些被崇祯皇帝勒令退休的东林党官员都在这。

若是南迁,要兵没兵,要钱没钱,命门被东林党拿捏,不是把自己放架子上烤吗

御史李沾的这波助攻,仿佛点燃了火药桶,朝野立时大震,就连弘光帝朱由菘也是面色阴沉。

“姜卿,李沾所说的可是真的”

见史可法本人引避不言,东林诸人皆不语,暗道糟糕。

面对满朝诸公的目光,礼部左侍郎姜曰广支支吾吾回道:“回陛下这这是了。”

这些东林大儒,最重面子,姜曰广活了六十多岁,害怕一世名声尽毁,终究还是承认了。

说白了他就是包袱太重,换做马士英等人,当场就反驳了,打死不承认,你又能如何

看着垂首不语的史可法,朱以海颇为失望,替他着急。

大哥,你倒是出来走两步啊

饶是史可法闭口不言,但东林党的能量毕竟很大,朝堂上的嘴,基本都是他们的,很难搞。

辩论大赛再度开启,左班的文官轮流出场,为史可法做无罪辩论。

他们引经据典,说的一套一套的,把御座上的弘光帝都给听懵了。

东林党人越说越自信,似乎在说:这里都是我的人,你拿什么跟我们斗

双方似乎陷入的僵局,朱以海站着看戏,腿都要站麻了。

四个小时的朝会,他们三个半小时都在搞党争,争权夺利打击对手。

文化水平不高的,都插不上嘴

正此时,静观其变的马士英终于踏出一步,掏出了王炸

“启禀陛下,臣弹劾兵部尚书史可法”

他的声音不大,却有力穿透了整个朝会,仿佛扣在了众人心窝子里。

马士英掏出了一封信,交给御史李沾,让这个嗓子大的马仔当众朗读。

李沾早有准备,当场有感情的读了起来。

这封信是史可法写给马士英的,信中内容,十分劲爆

里面全是骂弘光帝朱由菘的话,说福王贪、婬、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不配当皇帝

当这封信被公之于众时,史可法如五雷轰顶,身体不受控制的摇晃着,如风中枝叶。

很显然,这封信是真的,是他亲笔所写

至于当初为什么写这封信,还是继统问题。

当初商量拥立谁当皇帝时,漕运总督兼淮扬巡抚路振飞,以及凤阳总督马士英的态度是拥立福王,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

按照以血统亲近而言,崇祯皇帝的祖父万历皇帝,现存的子孙有福王朱由崧、惠王朱常润、桂王朱常瀛三人活着。

惠王和桂王远在广西,福王朱由菘当时在淮安避难,距离南京只有一两天的路程,无论天时还是地利,都是帝位第一候选人。

而在朝在野势力很大的东林党,以“立贤”为名主张拥立潞王朱常淓。万历皇帝侄子

史可法为避免双方矛盾激化,自作主张折中立桂王,并且亲赴浦口,与马士英推心置腹地交换了意见。

当时马士英只是地方高级官员,品级和地位远不如史可法,因而迎合史可法立桂王的想法,想当定策迎立的第二号人物。

史可法返回南京后,担心马士英变卦,又写信给马士英申说福王朱由崧“贪、婬、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七不可立的理由。

结果这封信成了他的把柄,今天被马士英公布于众,直接社死

御史李沾洋洋自得的读完这封大逆不道的书信,朝会上立时炸锅,惊呆了众人。

朱以海偷偷看向御座,弘光帝朱由菘的脸色十分难看,涨成了猪肝色,估计心态炸了

司礼监掌印太监卢九德也是冷眼射向史可法。

马士英、李沾等人面上愤愤,心里却乐开了花。

诚意伯刘孔昭,灵璧侯汤国祚等勋贵,趁机汹汹而动,嚷嚷着又要杀史可法,刀都准备好了。

东林党的形势十分被动,几乎乱成了一团。

吏部尚书张慎言跺脚气道:“宪之糊涂啊”史可法字宪之

在东林党中,乃至整个南明官场,以史可法官职加衔最高。

别人不好指责史可法的骚操作,张慎言老先生可是有资格指责的,昔年东林党的领导之一赵南星,就是张慎言推荐的。

“明公息怒,史阁部也是糟了小人算计。”兵部侍郎吕大器在身后小声劝道,底气不足。

一旁的礼部左侍郎姜曰广叹了口气,史可法优柔寡断,这才上了马士英的当。

当初若能当机立断,把颠沛潦倒之中的福王朱由崧接来南京继统。

这样,皇帝必将对史可法和东林党刮目相看,马士英也没有可乘之机,内阁首辅一职更是囊中之物,怎么会像今天这般被动

“事到如今,只能听之任之了。”礼部尚书王铎面露失望,选择躺平,打算下班后就辞职回家。

白纸黑字,当事人的史可法有口难言,无地自容。

此时他除了满腹悔恨,只能默默承受同僚的责备,还有皇帝那杀人般的刀子眼。

其实史可法写那封信时,完全没指望朱由崧当皇帝才敢写的,而且信中说的都是实话,历史上的朱由菘确实不堪,就是个混吃等死的藩王。

若非运气好登基为帝,朱由崧只是一个落难藩王,别说是一方大员史可法,就是当地知府,都能上去怼两句

谁能想到朱由菘的命这么好,竟能在东林党的刻意打压下,咸鱼翻身成为新皇帝

正在这个尴尬之际,一直没表态的东林钜子钱谦益说话了。

“陛下,臣礼部右侍郎钱谦益有话要说”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7125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