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

作者:大明第一帅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十五章 传统艺能

书名:我当皇帝的那些事儿 作者:大明第一帅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鲁王

众人纷纷看来,心道这家伙是被雷劈傻了吗

站在后排的董守谕也急了,心道我的鲁王大爷啊,你搞什么飞机啊

身边几个看戏睡着的藩王,睁眼看向朱以海,以为自己在做梦。

朝廷议事,你一个藩王能站这就不错了,还敢参与朝政这不害了我等嘛

这几个藩王,完全是被历代皇帝削藩给削怕了。

唯有唐王朱聿键神色有变,看向朱以海的眼神中,带着一丝佩服和欣赏。

文官班列,工部侍郎冯大任死死盯着站出来的朱以海,不由瞪大了眼睛,问身边官员:“他是鲁王”

身旁官员莫名回道:“是啊,他刚刚自称是鲁王,还能有假毕竟这是朝会,不是大街上。”

卧槽

此时冯大任心头仿佛有一万头草泥马奔腾而过。

“冯大人”

“冯大人你怎么了”

“快冯大人晕倒了”

那边乱成一团,周围几个工部官员又是打脸,又是掐人中的。

御座旁的一个司礼监老太监上前呵斥道:“喊什么喊,朝会上注意体统,将那个晕倒的抬出去”

搁崇祯朝的御门听政,要是发生这种事,那几个大呼小叫的官,早被锦衣卫叉出去打废了

“哎”

弘光帝叹了口气,朝朱以海这边看来,沉声道:“鲁王你说。”

将冯大任一事抛之脑后,朱以海开口道:“北方战况尚不得知,清虏狼子野心不可轻信,臣请陛下慎重”

“哦”

弘光帝朱由菘面色不善:“鲁王,你有何高见”

朱以海自知不该出头,但一想到清军入关南下将会使神州陆沉,血洗中原大地,也顾不得那么多。

“陛下圣明,臣见识浅薄,本不该出言议事,但臣在南下路上听闻吴三桂已剃发投降清虏,奴酋多尔衮还封其为平西王,我朝以国公相赠,怕那吴三桂”

闻言,众人大惊,满朝哗然。

兵部侍郎吕大器喝道:“你胡说吴家世受国恩,怎么可能投降清虏”

朱以海悠悠说道:“敢问这位大人,可有山海关大战的具体塘报”

吕大器摇头:“没有方才既然史部堂说了三桂是为国杀敌,那便是真的,我是不相信吴三桂降清的”

朱以海闭口不言,不与他抬杠。

和杠精抬杠,不是自讨没趣吗反正该说的已经说了,信不信是你们的事。

排在文臣第一位的史可法同样沉默不语,因为他也不清楚吴三桂的具体情况,只听下面汇报说李自成败了,被吴三桂和满洲兵一路追杀到山西。

若仔细推敲,清军为什么要帮吴三桂吴三桂和多尔衮之间究竟达成了什么协议一切都尚不可知。

史可法隐隐有些后悔,自责没做好工作,行事着急了。

能站在这里参加早朝的,没有几个是智障,很多人都想到了这点,一时间窃窃私语。

弘光帝刚爬上龙椅没几天,没见过如此大场面,政治经验如同白纸。

他满脸尴尬,向身边的司礼监掌印太监求助。

“肃静”

司礼监掌印太监卢九德出来控场:“此事暂且压下,容兵部探查清楚再行决议,早朝议事继续”

这老太监早在崇祯朝就在司礼监任职,外放凤阳监军,深谙兵事,屡破流贼,黄得功等总兵大将皆在其手下听命行事。

朱由菘能登上皇位,卢九德当为首功,全凭他联络黄得功、高杰、刘良佐三镇总兵,迫使凤阳总督马士英临阵倒戈,改拥福王朱由菘为帝。

可以说,朱由菘最信任的人,莫过于太监卢九德和文臣马士英,这两个扶他登上帝位的人。

“咳咳,臣有本奏”

朝臣争先恐后的咳嗽奏事,直奔今日朝会的主题,争首辅

官员奏事前咳嗽一声,是朝会不成文的规定,意在提醒其他大臣,顺带清嗓子。

朱以海等几位藩王,又将目光投向钱谦益,希望他能出面提提藩王封地的事。

钱谦益一如既往的沉默不语,毫不留情的放潞王鸽子。

这狗日的钱谦益居然当老六

朱以海情绪还算稳定,朱常淓却是炸了,脸色异常难看。

把亲王宗室都放在京师当狗养,那是满清的做法。

朱以海他们宁可出去就藩当猪,也不愿在京师当狗。

在外面起码自由一点,只要不出封地,随便怎么浪。

要是一直被困京师,隔三差五的还被当狗吆来喝去的,但凡有点尊严的人,怎么受得了

就像今日朝会,朱以海只是插个嘴,就被皇帝和大臣针对。

因此,讨要封地出去就藩,是朱以海等几个藩王共同的目标

“陛下”

让人没想到的是,小胖子周王朱伦奎居然跳了出来,冲着御座上的弘光帝小声说道:“咱们藩王封地”

“咳咳,臣有本奏”

兵部侍郎吕大器先声夺人,完全不理会周王,出班大声奏道:“启禀陛下,新朝初立,国事繁多,当从六部重臣中选德才兼备之人入阁,掌内阁诸事,辅佐陛下。”

见人家商量国家大事,朱伦奎搔了搔头,默默退后,一脸郁闷。

说是组建内阁,其实是想争首辅之位,一般来说,皇帝钦点的内阁首席大学士,就是首辅。

内阁首辅相当于皇帝助理,普通阁臣相当于秘书。

秘书只搞搞日常,没有管理权利。

而助理是有行政权的,在总经理不在时,助理可以代其履行职责。

这就是内阁首辅与其他阁臣之间的差距。

兵部侍郎吕大器是史可法的副手,更是东林党的前锋大将,由他出面说话,显然是东林党想要力争首辅之位。

弘光帝看了眼马士英,微微点头,道:“依朝廷制度,内阁大学士由廷臣会推,诸位爱卿皆可畅所欲言”

“启奏陛下,臣以为史部堂深受先帝器重,代天巡抚江南诸府,又因剿贼治漕有功被委任南京兵部尚书,当为首席大学士,辅佐陛下”

礼部左侍郎姜曰广第一个登台表演,力荐史可法。

东林官员们纷纷呼应:“臣附议”

“臣也附议”

“附议”

“”

瞧着满堂涌动,朱以海嗤之以鼻:“军国大事不见他们发表高论,争名夺利倒是一个个比谁都积极”

这帮大臣,道理他们都懂,就是不干正事

朱以海也看出来了,那些左班的文臣,大多为东林党人。江南士大夫为主的官僚阶级政治集团

江南是东林党的老巢,众多东林人在江南为官,身后又有宗族大家支持,势力庞大。

南明弘光政权的六部津要之职,几乎全是东林党

他们争夺首辅的用意很明确,确保东林党和复社在政治上的操纵权

那马士英该如何翻盘呢

朱以海很期待。

出奇的是,任凭东林甚嚣尘上,马士英却纹丝不动,其党羽亦是一言不发,仿佛事不关己。

“这家伙可真能沉得住气的,是在憋大招吗”

朱以海作为穿越者,掌握着历史真意,然只知结局,不知过程,只得一旁看戏。

有些人虽官至九卿,但史书上的寥寥几笔,却是他们波澜壮阔的一生。

吕大器诸人暗惊,他们都知道马士英拥立弘光帝,也意在攫取权力。

而且马士英决不会满足于小小的凤阳总督和几个空头衔,可为何他现在不争

正此时,忽然传来一声高喝:“我要入阁”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315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