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73章 忠武亲王回京了

书名: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景占耀所在的景家和殷皇后所在的殷家是世交,两家的关系就类似于贾家和王熙凤所在的王家之间的关系。

殷皇后名叫殷静香,她还有一个胞姐叫殷萦香,姐妹俩从小感情就很好。

而殷萦香的丈夫便是景占耀的胞兄景占荣

那一年,殷皇后还是个少女,殷萦香则已经嫁给了景占荣,殷皇后的父亲殷廷发奉康兴帝的皇命出征,妻子又已病逝尚未续弦。殷萦香思念胞妹殷皇后,也担忧殷皇后待在家里寂寞甚至危险,于是提出将殷皇后接到景府暂住,殷廷发同意了。

就这样,殷皇后在景府里住了大半年,期间跟景占耀相识,并且产生了一场热情又纯情的短暂的恋情,除了他和她没有第三个人知道。

然而后来,康兴帝突然将殷皇后指配给了当时的四皇子为王妃,这个四皇子后来则登基成为了天治帝。

这就是景占耀和殷皇后很多年前相识相恋的故事,不得不说,两人当初是很有缘分的,可惜有缘无份。

天治帝能登基,殷皇后的父亲殷廷发有所贡献。殷廷发是立下了赫赫军功的武将,天治帝登基之时,他担任的职位是正一品的领侍卫处内大臣。

而殷皇后和景家虽算不上血亲,但也沾亲带故。

景家很牛,景氏兄弟的父亲景茂春做过封疆大吏,天治帝登基之时,景占荣担任的职位是四川总督,也是封疆大吏。

当初殷皇后之所以不住坤宁宫,只是从东西十二宫中选了钟粹宫入主,还有一个原因便在于,殷皇后在故意低调。

当时她做了皇后,她的父亲是领侍卫处内大臣,她胞姐的丈夫是四川总督,如此强势的后族难免引起非议,殷皇后知道自己需要低调了。

如今,殷廷发已经去世,景家则更牛了,景占荣已经是川陕甘总督兼署抚远大将军,是目前庆朝最大的封疆大吏,同时也是庆朝开国后唯一封的国公,且已经封到了一等公,正在镇守庆朝的西部。

贾芸率领长安营南下的时候,耗费了一个月零几天,这还是抓紧赶路的情况下,从江南大胜回京,自然不需要抓紧赶路,加上回程时多带了不少火器战利品,也押送了一百多名犯人,路上耗费的时间自然也就多了一些。

个多月,到了九月十五这天,贾芸才回到了神京城。

九月十五,这一天对贾芸而言也算是特别的日子,是让他刻骨铭心的日子。

贾芸清楚记得,七年前的九月十五那天,他刚穿越到这个红楼世界才一个月,那天他做出了一个今生的重要决定,那就是考武举

那天是贾敬的寿辰,荣国府的主子们几乎都待在宁国府,贾芸则厚着脸皮去荣国府找贾政,只是为了借一点银子。当时他对门子秦显这种荣国府的低等奴才都需要有些恭敬,用一把铜钱贿赂了秦显才得以从西角门进府。

那天他到了贾政外书房外,被詹光鄙夷,不帮他传话,不得不擅闯进了外书房,在外书房里又反复被詹光针对,不过他还是凭借神力和很强的记忆力赢得了贾政的赏识。本来贾政要给他二百两银子,还要推荐他去牛氏武学,结果在詹光的继续针对下,二百两银子减成了一百两银子。

那天他去银库找吴新登领了一百两银子,过程中还贿赂了吴新登一块碎银。不料又被秦显勒索十两银子,他一怒之下,押着秦显去贾政跟前告了一状,导致秦显第一次被撵出荣国府。

那天回家的时候,他还解救了泼皮倪二,跟倪二正式结交

后面的事就不用多说了,贾芸最终没能入学牛氏武学,而是凭借倪虎的关系进入了景氏武学。

现在已经是红楼十一年的九月十五,距离当初那个九月十五,已经过去七年了。七年过去,贾芸如今实在是今非昔比了,而秦显、詹光、吴新登甚至贾珍、贾蓉都已经遭到了报应。

眼下,神京城的正阳门外人山人海,在天治帝的安排下,军机大臣兼署侍卫处内大臣曹威,特意率领着一些官员和皇宫侍卫,前来正阳门迎接此次平叛江南头等功臣贾芸的回京。

贾芸此次立下的军功很大,平叛江南完成得很漂亮,意义也很大,别说天治帝让曹威来正阳门外迎接了,哪怕是天治帝亲自来迎接都不为过。不过,天治帝是个很理性少感性的,他又是贾芸的父皇,这次没有亲自来迎接。

正阳门外的人山人海,除了曹威和一些官员、皇宫侍卫、官兵,还有不少百姓。随着平叛江南之事的详细公布,贾芸已经又一下名扬天下,尤其是在天子脚下的这座神京城,名声显赫。

不少百姓听说贾芸要回京了,便纷纷跑来围观,不过,这些百姓多半只是出于好奇或看热闹。贾芸这种皇子郡王武将距离他们很高,而这个世界的百姓,大多数的日子都过得不好,艰难困苦的生活,让他们不会轻易对贾芸这种高高在上的大人物产生仰慕之情。

就在这时,贾芸骑马出现在了正阳门外。

现场并未传出热烈的喝彩声,百姓们的表情多半显得僵硬,只是一些皇宫侍卫和官兵看向贾芸的神情带着敬意,曹威则率领着一些官员笑迎上前,曹威笑道:“王爷此次平叛江南立下大功可喜可贺,我等奉皇命来此恭迎王爷回京”

曹威眼下是发自肺腑的恭喜,也是由衷地感到欢喜。不仅因为他和贾芸关系匪浅,也因为他的儿子曹武此次也立下了不小的军功,穆治就是被曹武亲手活捉的。而曹威也已经知道,天治帝此次要对曹武加官进爵,官职上,由正四品的都司升两级,升为正三品的参将,爵位也从五品骑尉加封四品都尉。

要知道,曹武从正五品的守备升为正四品的都司,才刚过去没多久,现在竟然又要升正三品的参将了。而曹武的五品骑尉爵位,还是当年凭借在皇宫之战的功劳获封,已经四五年都没变了,这次却能加封四品都尉了。

曹威知道,曹武这次立下如此军功,其中一个原因应该在于贾芸对曹武的照顾,因此,本就对贾芸很感激的他,现在对贾芸更感激了。

现场除了有曹威,还有一些其他官员甚至有一些皇宫侍卫,贾芸自然不便跟曹威过于亲近,两人简单客套了几句,其他官员们也纷纷对贾芸道喜甚至献媚,随即,贾芸在曹威的陪伴下走进了正阳门。

正阳门就在皇宫南边,二者距离很近,饶是如此,当贾芸骑马从正阳门前往皇宫的一路上,又有不少百姓跑来围观,也有一些官员围观,因为这一路上遍布着各种衙门,包括了礼部、户部、吏部、宗人府等等。

乾清宫。

天治帝坐在“正大光明”匾额下的皇帝宝座上,殿内还站着几名王公大臣,包括了忠顺亲王,也有除了曹威之外的其他军机大臣在场。

这时曹威领着贾芸走进了殿内,贾芸赶忙上前对天治帝行大礼:“儿臣见过父皇”

天治帝笑道:“平身吧。”

“谢父皇”贾芸站起身。

天治帝先笑着称赞了一句:“时儿此次平叛江南立下大功,朕甚欢喜。”

贾芸恭声道:“儿臣也甚欢喜,儿臣欢喜的,并非儿臣此次立下了摽末之功,而是儿臣没有辜负父皇对儿臣的嘱托,没有让父皇失望,没有让父皇的江山受到重创。此次江南得以快速平叛,也是托了父皇作为天子的洪福。”

天治帝点了点头,尽管他知道贾芸这番话是在故意奉承,他还是感到了满意,满意于贾芸这位皇子在他这位父皇跟前的恭敬,也满意于贾芸此次立下如此大的军功却还能一如既往的稳重,并未展现出骄傲。

当即,天治帝让贾芸将平叛江南的经过详细说了一番。虽说此事他已经通过此前贾芸、严应魁、秦厚祥、吕卫等人的奏折都了解得差不多了,但他当然还是要听贾芸当面讲述一番。

贾芸详细讲述了出来,包括了他在镇江城为了劝降梅逵写下承诺书之事。

天治帝听完后,玩味地问贾芸:“时儿,你认为朕该如何处置梅家”

贾芸顿了顿道:“父皇乃是当今皇上,此事自是凭父皇做主,按理说,儿臣是不便插嘴此事的。只是,儿臣当时为了减少官兵伤亡和财物损失,从而写下了承诺书劝降梅逵,梅逵也已主动弃城归降。儿臣不愿沦为言而无信之人,故还是斗胆请求父皇,饶过梅逵胞弟之子梅赞的性命,也饶过梅逵之女梅圆圆的性命。”

贾芸紧接着道:“当然,梅逵此次犯下的乃是造反大罪,父皇不饶过梅赞、梅圆圆二人的性命也是理所当然。就算父皇愿意饶过二人的性命,二人也活罪难逃,都该贬为奴籍才是。”

贾芸直接提出建议,将梅圆圆贬为奴籍,这时候不提出,等到天治帝说了要将梅圆圆送入教坊司,到时贾芸就不便再开口请求了。

天治帝闻言沉默了一会儿,随即微微颔首道:“本来,梅逵此次胆敢率领镇江营跟着穆家一起造反,罪大恶极,理当满门抄斩。不过,念在他主动弃城归降,也念在时儿你开口请求了,朕便依了你的提议。也罢,那梅赞和梅圆圆都贬为奴籍吧,至于其他梅家之人,皆斩”

“皆斩”只是简单的两个字,然而此时经天治帝之口说出,却意味着一场残酷的血腥,意味着梅家这个豪门的大悲剧。

好在,天治帝还是同意了贾芸的请求,饶了梅赞和梅圆圆的死罪,也没将梅圆圆送入教坊司,只是贬为了奴籍。

不过,贬为奴籍的梅圆圆,命运也是凄惨的,因为根据庆朝的惯例,梅赞、梅圆圆被贬为奴籍后,接下来就会面临着发卖。也不知会是谁,将梅圆圆给买去,梅圆圆以后的人生如何,已然决定于即将买下她的人了,而不是掌控在她自己的手里了。

这一刻,贾芸并未开心于自己的请求得到了天治帝的同意,天治帝这位父皇今日对他这位六皇子的格外认可。

这一刻,贾芸心中有的是后怕以及警惕。

后怕在于,如果此前他没有突然摇身一变成为皇子郡王,如果他也被逼上了造反之路,而一旦他也造反失败,又没能带着家里的女卷一起成功逃亡,那他家里的女卷就下场凄惨了,其中包括了薛宝钗、秦可卿等等。

警惕则在于,尽管他现在不需要造反了却还是会夺位的,而夺位也是有很大风险的。如果他以后夺位不成功,让夏昊或夏易做上了皇帝,后者便可能对他产生很大的仇恨,到了那时,他的下场同样可能会凄惨,他家里的女卷们,下场也同样可能会凄惨。

所以这夺位之事一定要谨慎。

既然现在贾芸在这个红楼世界都已经爬得这么高了,他可不想自己有朝一日突然跌落谷底,更不想连累到自己家里的女卷。

而贾芸想夺位,不仅只是出于自己个人的抱负,也是因为他知道,他这个半路冒出来的六皇子,在夏家皇室里是尴尬的,他也知道,大皇子夏昊现在就已经对他产生了恶意,四皇子夏易则是个心机深重的。如果他以后不夺位,让夏昊或夏易做上了皇帝,他便可能被打压,到时别说做官了,就连亲王的身份都会被剥夺了。

这时天治帝道:“时儿,由于你此次立下莫大军功,朕决定加封你为忠武亲王”

此话一出,意味着从此刻开始,贾芸便不再是武郡王,而是忠武亲王了

贾芸赶忙跪地拜谢:“儿臣多谢父皇”

天治帝随即又说了加封青婉为端妃之事,说了允许青婉参与贾芸大婚之事,也说了允许贾芸以后可以常进宫探望青婉之事。

贾芸再次拜谢:“儿臣多谢父皇”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6778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