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2章 武殿试外场,天治帝亲临

书名: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贾芸府上的这次筵席,出现了奇特的一幕。

女眷们在吃筵席时,纷纷用牙线、牙签剔起了牙。

尤氏、李纨、三春等一些女眷对此感到害臊,但也都情不自禁一边用袖口遮着面部,一边鬼鬼祟祟用牙线、牙签剔牙,就连林黛玉都这么做了一次

这画面简直不要太美

所幸贾宝玉今日没跟这些女眷在一起吃筵席,在外宅的大厅里,不然被他看见这一幕,尤其是看到他的林妹妹拿着一根牙线剔牙,可能就会有种世界观崩塌了的感觉

而吃完筵席后,荣国府里又发生了奇特的一幕。

邢夫人、王夫人、李纨、王熙凤、林黛玉、三春回到荣国府后,都迫不及待用贾芸送的牙刷、牙膏刷起了牙,就连贾母都刷了,尤氏也在宁国府里刷了

有些人刷了一遍还不过瘾,还刷了第二甚至第三遍

贾宝玉就刷了三遍,觉得这些玩意儿新奇有趣。

让他郁闷的是,这次贾芸只送给了女眷,爷们一个都没送,他就没有。

由于此前已经有过找三春要彩色铅笔不给的经验,这次贾宝玉也没找三春要了,直接找贾母要了一支牙刷、一支牙膏。

林黛玉早就搬出了荣庆堂,单独住进了贾母院里的一套厢房。

此时,贾宝玉走到林黛玉的厢房外,被茜雪拦住了:“宝二爷,你眼下不能进去。”

贾宝玉纳闷:“为何”

茜雪道:“我们小姐正在刷牙。”

贾宝玉:“”

贾宝玉道:“我跟她一起刷牙。”

说完他便跑进了厢房,茜雪没来得及拦住,赶忙跟了进去。

走进厢房后,贾宝玉果然看见林黛玉在刷牙,嗯,这已经是林黛玉第二次刷牙了。

贾宝玉上前笑道:“我跟你一起刷牙吧。”

林黛玉没搭理,因为嘴里都是牙膏,不方便说话。

贾宝玉不客气,直接伸手在木匣子里拿起了一根牙刷。

林黛玉顿时顾不得嘴里的牙膏了,满嘴牙膏地说道:“你放下,那是我的”

贾宝玉道:“好妹妹,给我一支吧,你这里还有几支呢。”

林黛玉道:“不给,每一支的颜色都不一样,给了你一支,我就少了一种颜色的了。”

贾宝玉:“”

他想到了当初找三春要彩色铅笔的经历,眼下的情况差不多。

唉,大脸宝又好委屈了

连他如今最喜欢的林妹妹都舍不得给一支牙刷给他

顿时,贾宝玉就有种发大招摔玉的冲动了,手都抓住脖子上的红绳了

茜雪反应很快,赶忙道:“宝二爷,你可千万别在我们这里摔玉,不然会连累姑娘的。”

贾宝玉:“”

林黛玉也反应了过来,瞪了眼贾宝玉:“我不过是不给你一支牙刷罢了,你竟就要摔你那玉了,肚量也忒小了。”

贾宝玉:“”

心里:我这是为了一支牙刷吗我是为了你啊,我那么爱护你,你竟连一支牙刷都舍不得给我。

贾宝玉顿时委屈得眼眶湿润了,所幸没有摔玉,黯然神伤地走了出去。

林黛玉没去追,不过也没心思继续刷牙了,当即漱了口。

茜雪忍不住道:“不是我多嘴,宝二爷真是个不懂事的,芸二爷比他大不了几岁,前年就立下大功封爵授官了,在武举、商贾上又都有大能为。”

“而宝二爷成日家只知道在我们内帏厮混,书也不好好读,肚量还如此小,为了支牙刷就跟姑娘闹别扭。”

林黛玉默不作声。

在她看来,贾芸依然是个追求仕途经济的俗人,但她也已经承认,这个俗人确实是个很有能为的,且不说他在封爵授官和武举上的成就,商贾上的成就都让林黛玉惊奇了。

此前,铅笔、彩色铅笔、铅笔刨、铅笔擦这些玩意儿,林黛玉就喜欢了。

而这次的牙刷、牙膏、牙线、牙签,林黛玉也都喜欢。

第二天,贾芸又在府上摆了筵席,这次请的是朋友。

水溶、景占耀、宋教头、倪虎、倪二都来了。

就连曹武和唐大千都来了。

唐大千和曹武这次也都中了武举人,成绩也都很好,都忙着庆贺的事,但两人这次还是来到了贾芸的府上参加了筵席。

另外,水桢、曹威、楚明楷、唐安平也都送来了贺礼和礼金。

贾芸其实不想摆这种筵席。

因为,他去年年底才因开府大摆了筵席。

因为,请别人来吃筵席庆贺是一种礼尚往来,别人送来贺礼和礼金,贾芸多半也需要还别人的贺礼和礼金。

但是没办法,这种筵席也是这个时代的礼数。

贾芸高中武解元了,这种事完全应该摆筵席,朋友们必然会送来贺礼和礼金,贾芸若不摆筵席说不过去。

这次来参加筵席的朋友,贾芸每人都送上了一木匣子的牙刷等产品,这也算是一种宣传了。

上次贾芸开府,请贾家的筵席和请朋友的筵席,两场筵席下来,贾芸赚了八百两银子的贺礼和礼金。

这次又让贾芸赚了一笔,虽比上次少了些,但也有五百两银子的贺礼和礼金了。

几个月后。

时间来到了天治四年二月,也就是红楼九年二月。

这个二月,庆朝举行了文科举的会试,因为在春天举行,又称为春闱,考生为全国的举人,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会试的录取名额不固定,今年录取了三百多人,算是人数很多的一次。

一个月后的三月,庆朝又举行了文科举的殿试。

殿试,为科举考试的最高一级,又称“御试”、“廷试”、“廷对”,目的是对贡士进行区别、选拔官员。

殿试后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通称状元、榜眼、探花;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第一名通称传胪;三甲人最多,赐同进士出身。

又过了一个月,天治四年四月,也就是红楼九年四月,庆朝举行了武举的会试

武会试的录取名额也不固定,一般比文会试要少不少,今年录取一百多人。

贾芸、曹武、唐大千又一起参加了武会试。

贾芸高中武会元

曹武、唐大千也都中了武贡士

又过了一个月,天治四年五月,红楼九年五月,庆朝要举行武殿试了

跟此前的武举考试流程不同,武殿试先考内场的策论武经,再考外场的弓马技勇。

五月十四日,武殿试进行了内场策论武经的考试。

五月十五日,武殿试进行外场弓马技勇的考试,同时就在该日直接揭晓名次

庆朝的武殿试外场考试,皇帝一般会亲临

于是,五月十五日的上午,天治帝亲临武殿试的外场考场。

现场还来了很多达官贵人,其中跟贾芸有过交集的有四皇子夏易、北静郡王水桢、曹威、唐安平

此时,一百多名武贡士步入了考场。

为首有三人,分别是贾芸、钟宝生、张丁山,这三人就是武会试的前三名,也是此次争夺武状元的最大竞争者。

值得一提的是,张丁山出自牛氏武学

今日,镇国府牛家现袭一等伯的牛继宗也在这里。

这几年,牛继宗已经不止一次当着贾赦、贾政、贾珍的面抱怨了,因为牛继宗知道,当初贾芸本来是要去牛氏武学的,但被贾赦、贾珍打压了。

随着礼部尚书徐轼的一声令下,武殿试的外场考试开始了

第一场考马上箭法,驰马三趟,发箭九支。

曹武、唐大千等人相继完成了马上箭法的考试,曹武中靶了靶了七箭,成绩非常好,两人在这项上都是强项。

会试第三名张丁山中靶了七箭。

会试第二名钟宝生中靶了八箭。

这时贾芸上场,驰马三趟、发箭九支后,现场响起了一阵惊呼声,九箭全中

第二场考步射、技勇。

步射也是发箭九支。

这次曹武、唐大千都中靶了八箭,钟宝生、张丁山也都中靶了八箭。

而贾芸依然九箭全中

现场又响起了一阵惊呼声。

随即考技勇,也就是硬弓和舞大刀。

硬弓分十二力、十力、八力三号,另备有十二力以上的出号弓,应试者自选弓号,限拉三次,每次以拉满为准。

曹武选了十四力的出号弓,三次都拉满了。

唐大千选了十力的,三次都拉满了。

钟宝生、张丁山都选了十二力的,三次都拉满了。

轮到贾芸上场时,要了十六力的出号弓,三次全部拉满

现场又又响起了一阵惊呼声。

随即考舞大刀。

大刀,分为百二十斤三种,要求武生“必左右闯刀过顶”,“必前后胸舞花”,不使刀坠地。

曹武用的是一百二十斤,通过。

唐大千用的是一百斤,通过。

钟宝生、张丁山都用的是一百二十斤,都通过。

轮到贾芸上场时,还没拿刀,众人便纷纷看向了他,包括了天治帝和四皇子夏易、北静郡王水桢。

贾芸果断拿起一百二十斤的大刀舞了起来,通过

现场依然响起一阵惊呼声。

天治帝在心里感叹了一句:“这个贾芸果然神勇非常,一身神力,骑射步射也都达到了极高的水平,无一箭不中,可谓是古往今来武殿试成绩最佳之人如此神勇的少年,若非有大气运加身,不可能出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92961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