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7章 平叛江南的收获

书名: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穆治及其家卷,在一千多人的护卫下,从杭州城南城门逃离后,虽说现场还有接近二万的叛军,杭州城内也还有数千叛军,但这些叛军本就军心不稳,穆治及其家卷逃亡后,这些叛军自然便无心恋战了。

下半夜,当贾芸押着穆治返回杭州城的时候,杭州城就已经被秦厚祥、吕卫一起率领的平叛军队占领。到了早晨,叛军绝大多数就都投降了,只有少数或逃跑或战死。

有二万多长安营兵力,还在赶来杭州城的路上,此次贾芸仅仅只带了一万骑兵紧急赶到杭州城,就已经协助秦厚祥、吕卫平叛了杭州城,活捉了穆治,也有一部分穆治的家卷被活捉,包括了穆治的娘、三儿子、两个女儿、亲弟弟。

说是协助,事实上此次平叛杭州的头等功臣依然是贾芸

是贾芸率领一万骑兵紧急赶到,是贾芸利用穆炽和孙士信的首级进行了威慑,是贾芸动用了劝降书的法子,也是贾芸预料到穆治可能从东城门或南城门逃亡,还是贾芸派的五千长安营骑兵截杀了穆治,穆治又是曹武亲手捉拿

料事如神,用兵如神

除了方德功,秦厚祥、吕卫对贾芸都有了类似的赞赏。

这天早晨,贾芸派人快马加鞭去通知正在赶来杭州城的二万多长安营大军,让这股大军不用来杭州城了,直接去镇江城。

此次贾芸率领一万骑兵来到杭州城,牺牲了一千多名骑兵,还有上千名骑兵受伤,这牺牲的一千多名骑兵全都在杭州城外就地埋葬。

由于贾芸要求每一名牺牲的长安营官兵都单独掩埋,并且立下一块木制的墓碑,墓碑上标明牺牲官兵的姓名等信息。

于是,一千多名牺牲的长安营官兵,便有了一千多个小小的坟墓,这一千多个小小的坟墓,就构成了一大片崭新的公墓,这一大片崭新的公墓则标明了是平叛杭州截杀穆治而死的长安营官兵公墓。

战争的残酷性是多方面的,其中一种便在于,出征的官兵一旦牺牲,除非是品秩高的官员,尸体会被带走妥善安葬,否则一般都不能落叶归根,一般都是就地处理,死在哪儿,哪儿便成为这些牺牲官兵人生的最终归宿。

这也是无奈的事,因为牺牲官兵过多,运输起来需要消耗很多人力物力,也因为运输这么多牺牲官兵容易造成瘟疫。

就地处理牺牲官兵,又分为两种方式,一种是集体掩埋,也就是万人坑的方式;另一种是每一名牺牲官兵都单独掩埋,都拥有一个小小的坟墓。

此次贾芸处理平叛杭州中牺牲的长安营官兵,通通采用后一种方式。他希望自己旗下的这些牺牲官兵,即便不能落叶归根,每人也都能入土为安,都能拥有一个小小的坟墓,都能拥有一个简单的墓碑。

不仅如此,这些牺牲的长安营官兵,也全都登记在册,身上的遗物也都被登记在册,事后遗物会交给他们的家卷,他们的家卷也会得到抚恤,这抚恤之事,贾芸甚是重视。

而此次死去的叛乱官兵,可就没有这般待遇了,一般都是集体焚烧。

第二天早晨,贾芸率领着方德功、贺何、卢启、曹武等武将,以及旗下的长安营骑兵,一起来到了杭州城外的长安营官兵公墓。

对着这一大片崭新的公墓,对着那一千多个小小的坟墓,那一千多个简单的墓碑,贾芸举起一坛好酒倾倒在地上,随即跪了下来

死者为大,何况是自己旗下牺牲的官兵,贾芸并非在故意装模作样,而是发自真心诚意地对这些牺牲官兵进行祭拜。

贾芸跪下的这一举动,让现场很多长安营官兵都心生感动,包括了方德功、贺何、卢启、曹武等武将。

要知道,贾芸不仅是长安节度使,更是六皇子和武郡王,是当今太上皇和皇帝的血脉。这种情况下,他眼下这一跪可就有着非比寻常的意义。

有一些领军的将领,不会对旗下牺牲官兵进行跪拜,甚至不会让旗下牺牲官兵每人都能拥有一个小小的坟墓。

不过,长安营官兵对贾芸的这种举动已经见怪不怪了。

此前长安营剿灭攻打苏州城的叛军时也牺牲了一些官兵,这些官兵也都被贾芸派人就地安葬,同样每人都能拥有一个小小的坟墓和一个简单的墓碑。虽说当时贾芸忙着率军追杀叛军或忙着率军赶来杭州支援,没能等到这些坟墓墓碑建好,但他还是对这些牺牲官兵进行过跪地祭拜。

这种事确实是贾芸发自真心诚意,并非故意装模作样。

然而,贾芸重视长安营牺牲官兵的入土为安,亲自下跪祭拜,重视事后的遗物交还和家卷抚恤这种事无形之中让贾芸“收买”了长安营的人心,加强了他在长安营的威望。

祭拜完为了平叛杭州截杀穆治而牺牲的一千多名长安营官兵后,贾芸便率领着方德功、贺何、卢启、曹武等武将,以及此次没有在杭州牺牲或受伤的长安营骑兵,押着穆治,前往镇江城,路上跟二万多长安营大军汇合。一共三万多长安营大军,赶到了镇江城。

此前贾芸派了狄长平率领一些长安营官兵,押着梅贺、顾之充来到镇江城,对梅逵劝降,结果没能成功。

现在,当三万多长安营大军来到镇江城,宛如天兵天将的降临,顿时将镇江城围得水泄不通,更狠的是,此次穆治被押来了

镇江城的城门外,本就已经有一座高台,这座高台是为梅贺、顾之充准备的。贾芸来了后,当即便安排搭建了第二座高台,就在第一座高台的旁边搭建。这第二座高台搭建完成后,穆治被绑到了高台上。

随即,贾芸依然故技重施,亲手写下了一份劝降书,并且让人抄写了五百份,全部通过弓箭射向了镇江城。

这已经是贾芸此次平叛江南亲手写下的第三份劝降书了,在这份劝降书中,贾芸指出了攻打苏州城的叛军全被剿灭,指出了穆治及其家卷或被捉拿或被诛杀,杭州叛军已被剿灭。贾芸也指出,梅逵若弃城归降,他愿向天治帝请求留梅家一条血脉,否则梅家就会跟穆家的下场一样,满门抄斩文網

这份劝降书得到了梅逵的回应,梅逵也通过射箭的方式,给贾芸射来了一份文书。文书上写着,让贾芸写下一份承诺书,另外,承诺书中写明,他不仅会向天治帝请求留梅家一条血脉,也会请求饶过梅逵女儿梅圆圆的性命。

梅逵有一个年方十八尚未出嫁的女儿,他宠溺这个名叫梅圆圆的女儿,不想这个宝贝女儿此次丧命。梅逵也是一个对父母孝顺的人,只是他的父母都已离世,否则此次他应该还会加上一条饶过父母的性命了。

贾芸果断写下了这样一份承诺书,他确实愿意如此请求天治帝。还是那句话,天治帝同不同意,就不是他能做主的了。即便天治帝不同意,他也并不算违背了这份承诺书。

又是一个夕阳西下、百鸟归林、残阳如血、暮色苍茫的傍晚。

梅逵穿戴着正二品镇江节度使的官帽官服,站在镇江城的城头,站在夕阳的余晖中,这情景相似于此前那个傍晚站在杭州城城头的穆治,而两人心里的想法是不相似的。此前穆治想的是逃,眼下梅逵想的则是降

梅逵及其家卷已经逃无可逃,整个镇江城被几万叛军围得水泄不通了,而镇江城内只有二万多军心不稳的兵力,其中一万还是征来的百姓。

事到如今,摆在他眼前的只有两条路,一条是顽抗到底,结局一定会是,他被诛杀或活捉,连累到满门抄斩;另一条就是归降。

梅逵知道,眼下这种局面,围城的几万平叛大军,配上那些密密麻麻的火炮,攻破镇江城已非难事。贾芸之所以给他那样一个承诺,且愿意亲手写下一份承诺书,无非是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或许也为了获得更大的军功。

但梅逵已经别无选择,跟穆治一样,他也不愿承受满门抄斩的下场,想给梅家留一条血脉,也想让梅圆圆活下去。他唯有相信贾芸的承诺,尽管他也知道,哪怕贾芸兑现了承诺,真的向天治帝请求了,天治帝也未必会同意。

古大师写过一句话,大致意思是说,世上最无可奈何的悲哀有两种,一种是美人迟暮,一种就是英雄末路。

这里的英雄,可以广泛理解为有本领有成就的男人。

梅逵属于这样一种英雄,他是个立过不小军功的武将,做官则做到了镇将节度使,也曾是太上皇的亲信。即便是这次的造反,虽让他走到了英雄末路,但这造反也是一件很牛叉的事情,非常人所能为之。

眼前,残阳如血,暮色苍茫,而站在城头的梅逵已经走到了末路。

他重重叹了口气,转身走下了城头,走到了城门处。

城门大开,梅逵归降。

镇江城不攻自破。

梅逵推测得没错,贾芸此次为了劝降不惜亲手写下一份承诺书,是为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也是为了获得更大军功。

此前曹威去长安城给贾芸传达平叛圣旨的时候,要求贾芸此次务必要做到快速平叛,若不能快速平叛就是罪责。

与此同时,曹威还跟贾芸传达了天治帝的另外一句话,这句话便是,快速平叛的同时,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

没办法,水家在北方的叛乱,会给庆朝造成严重的人员伤亡和财物消耗。若是此次平叛江南,人员伤亡严重,财物损失严重,庆朝朝廷负担起来会很吃力,也会加大天治帝的压力。

不过,对于尽量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这一点,天治帝并未强求,强求的只是快速平叛,但贾芸还是很重视这一点。

他知道,若他在快速平叛的同时,还做到了减少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此次立下的军功就会更大,事后晋封亲王的几率也更大。

而且,他不希望自己旗下的长安营官兵,在此次平叛江南中伤亡严重。

另外,作为庆朝的皇子郡王,他的利益已经跟庆朝绑在了一起。虽说他心里早已有了夺位的打算,但他可不希望,自己在夺位之前,庆朝就已经分崩离析,甚至被灭掉。

此次贾芸在平叛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的战术:运用劝降书、地雷阵、炸药包偷袭对付攻打苏州城的叛军;对守着杭州城的穆治进行劝降,逼得穆治弃城逃亡,然后进行截杀;对守着镇江城的梅逵进行劝降,甚至为此亲手写下了一份承诺书,让梅逵主动弃城归降

这一系列的战术,既做到了快速平叛,也做到了大大减少了人员伤亡和财物损失。虽说此次叛乱还是造成了巨大的财物损失,但穆家有惊人的家产,梅家也有丰厚的家产,加上其他一些跟着造反的官员,这些人的家产查抄后,可以补偿损失。

此次平叛江南,贾芸是头等功臣,立下的是一份很大的军功。与此同时,贾芸也趁着这次平叛有了其他收获,比如,让自己在长安营的威望一下子加强了不少,比如,让严应魁、秦厚祥、吕卫等封疆大吏或高级将领,对他赞赏甚至感恩,这些都会成为他的资本

此次,两江总督严应魁,江南提督秦厚祥,浙江总督吕卫,以及其他一些江南的文武官员,确实对贾芸既赞赏也感恩。此次的江南叛乱,若没能快速平叛,他们这些官员都是要问罪的,而在贾芸和长安营的支援下,做到了快速平叛,他们这些官员一般不会问罪了,有人甚至还会赏功。

梅逵主动弃城归降,镇江平叛后,贾芸亲自写了一封火漆封缄的奏折,派人快马加鞭送给了神京城里的天治帝。与此同时,严应魁、秦厚祥、吕卫等人也都各自写了火漆封缄的奏折送去了神京城。

贾芸及其旗下长安营大军,调整了三日后便启程离开,长安营要回长安府了,贾芸则要回京受赏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420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