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19章 姚思礼和李澹白

书名: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正值夜晚。

虽说锦衣府千户所的牢狱里点着灯火,这昏黄的火光,却仿佛让这牢狱显得更加暗沉沉,烘托出了一种阴森森的氛围。

牢狱有多间牢房,七名总盐商分别关押在一间。

此时,关押着姚思礼的牢房,阴森森的氛围感格外强烈。

因为姚思礼正蜷缩在墙角, 一副呆滞模样,面色惨白,六神无主,失魂落魄,整个人看上去就像是一个在寒冷冬日的街头墙角里瑟缩一团快要冻死的人。

他知道,他要完了, 姚家也要完了

跟沈远文、李澹白的家族一样, 姚思礼所在的姚家也是徽商。

所谓徽商, 即徽州商人,也可以称为新安商人,其发源地在徽州地区,也就是前世的黄山地区。

徽商有一些特点,其中一个特点便是重视教育和科举。

徽州素有“东南邹鲁,礼仪之邦”之说,所谓“十户之村,不废诵读”。

贾芸前世去过黄山地区的徽州古镇,曾在那里的厅堂里看到过一副楹联,写的是: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

对徽商而言,读书为经商为做官,经商为做官, 做官为经商。

因为如此, 徽商的家族往往也会有做官的人。

比如沈远文所在的沈家,目前就有几个家族子弟在做官,其职高官,就连沈远文自己都捐了个官在身。

姚思礼所在的姚家也类似。

无论是沈家,还是姚家,都重视教育和科举。

李澹白的李家算是例外了,因为李家是做镖局生意发家致富的,饶是如此,到了李澹白的父亲李慕青这一代,家里也开始重视教育和科举了。

李澹白不仅是个总盐商也是个读书人,而且读书上的水平还不差,为了继承家业,没考科举罢了。

姚思礼更是个读书人,还考中过举人,若非他为了继承家业放弃了继续科举,凭他的读书水平,考中进士的可能性是不小的。

这方面,姚思礼和程华年相似,但两人也有所不同,程华年考中过举人,但因为考了两次都没能考中进士,加上父亲病逝,所以才继承了家业,如果当初程华年能考官了。

虽说姚思礼为了家业中途放弃了考进士,但对于读书一事,他从未放弃。

姚思礼酷爱读书,甚至酷爱写作。

虽说他也贪财贪色贪酒,但他最大的喜好并非财色酒,而是读书写作。

因为如此,姚思礼除了扬州总盐商、读书人、举人的身份,还有一个身份是诗人作家

他经常以诗人作家的身份自居,出版了几本诗集文集,经常将自己的诗集文集送人,将这种事视为自己的一种成就,他也喜欢别人称赞他的诗文,因此经常有人通过这点讨好他。

事实上,姚思礼的诗文水平确实不低,而且文名也不小,相当于前世的著名诗人作家了。

当年水家和姚木春合谋调换天治帝之子和水桢之子这件事,是姚思礼心里最大的事情,此事重重压在他的心头,然而却又不能跟任何人倾诉,再加上姚思礼生怕随着时间的流逝自己会淡忘这件事

于是在一天夜晚,酷爱写作习惯写作的姚思礼,忍不住将这件事情给写成了一篇文采斐然的记叙文。

这种事无疑离奇,如此惊天的机密,竟然被姚思礼给写成了一篇记叙文。

话说回来,古往今来,可是有不少文人都因为自己写下的文字而坏了事。

所以说,这种事虽离奇但并非不会发生。

而姚思礼在写下这篇记叙文后,自己对这篇记叙文甚为满意,一则这篇记叙文讲述了一个惊天机密,二则这篇记叙文写得文采斐然。

奈何,这样一篇记叙文,自然是不能公之于众的。

哪怕将来要继承姚家家业的姚思礼的嫡长子,姚思礼也不便给他看。

这个惊天机密实在是太惊人了,而且事情一旦曝光,被天治帝知道,姚家就会遭遇灭顶之灾。

当初姚木春将此事告诉姚思礼的时候,姚思礼的年龄已经挺大了。

然而,姚思礼一时间又不想销毁这篇记叙文。

姚思礼将这篇记叙文夹在了姚家数十年来贿赂水家的账册里,而这本账册藏在了他的内书房暗格里。

如此一来,姚思礼不觉得,除了他还有谁能看到这篇记叙文。

他的内书房防卫严格,平日除了他,任何人都不能擅自进入,哪怕他的妻妾子女。

至于官府搜查这种事,在姚思礼看来是荒唐的。

跟汪炳东的汪家一样,姚家大富大贵了很多年,虽说也曾有过官府上门找事的情况,但官府直接闯进府搜查拿人这种事还从未有过。

何况,若当真可能会遭遇这种事情,姚思礼觉得自己也可以临时销毁自己写下的这篇记叙文。

姚思礼万万没想到,这篇记叙文今日竟然会被贾芸率领的锦衣府给搜了出来

而对贾芸而言,能够做到此事,既是因为他的气运,也是因为他的有勇有谋

气运在于,姚思礼竟然将如此惊天机密写成了一篇记叙文,收藏在自己的内书房里

而且锦衣府擅长搜查这种事,哪怕姚思礼将这篇记叙文夹在一本账册里,账册藏在内书房的暗格中,还是被锦衣府给搜查了出来。

如果是扬州知府衙门的衙役们来搜查,或是军营的官兵来搜查,可能就发现不了暗格了,也就会跟这篇记叙文失之交臂了。

有勇有谋在于,贾芸谋划了这场突袭七名扬州总盐商书房正房搜查账册书信的特别行动,事先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就连邹锦都没告诉。

不难想见,哪怕只是提前泄露了贾芸此次来扬州背负着要账册的皇命,姚思礼也很可能将夹在账册里的这篇记叙文给销毁了。

不得不再次感叹,贾芸此次确实是被大气运加身了

若是他没有谋划突袭七名扬州总盐商书房正房搜查账册书信的特别行动。

或者,若是他提前泄露了相关消息,导致姚思礼有机会毁掉这篇记叙文。

或者,锦衣府没能发现姚思礼内书房里的暗格。

那么,姚思礼写下的这篇记叙文,就不会落在了贾芸手里。

那么,贾芸就不知要等到何年何月才能知道这个惊天机密了,甚至于这辈子直到死他都不会知道。

而且,贾芸现在知道这个惊天机密,显得很及时,因为他目前已经处在很危险的境地,这个惊天机密可以帮他化解危机,也有其他好处

夜幕之下,因为突如其来的惊天机密,贾芸顾不得继续坐在书房里查阅账册书信了,拿着姚家数十年来贿赂水家的账册以及姚木春写的记叙文走出了书房,走进了牢狱。

进了牢狱后,贾芸让看守的锦衣,将姚思礼押到了他的面前。

随即,贾芸屏退了锦衣。

眼下的姚思礼,依然是一副呆滞模样,面色惨白,六神无主,失魂落魄。

贾芸打量起了这样的姚思礼,心中并无怨恨。

按理说,贾芸是应该怨恨姚思礼的,因为水家和姚家合谋之事,导致了他这位天治帝的六皇子,沦落为荣国府的旁支子弟,也因此吃过不少苦。

但贾芸毕竟是个穿越者,在他想来,倘若原主没有沦落为荣国府的旁支子弟,他这个穿越者可能就穿不来了。

而且,他以贾芸的身份度过的这些年,虽说吃了不少苦,但也有过不少幸福美好,比如,他因此跟一些金钗结缘。

而且,这次若非姚思礼写下的记叙文,贾芸也不会现在就知道这件事,从而让自己可以化解危机和获得其他好处

贾芸心中并无对姚思礼的怨恨,当然也不会因此感激姚思礼。

在他眼里,眼前的姚思礼即将成为死人,同时也是一个证人,仅此而已。

打量了一会儿姚思礼,贾芸冷冷一笑,亮出了记叙文,沉声说道:“你们姚家好大的胆子”

姚思礼打了个寒噤,神色变得更呆滞,面色更惨白,更六神无主也更失魂落魄了。

当即,贾芸对姚思礼审问了起来。

他想了解跟这个惊天机密有关的更多事情。

比如,姚思礼为何会写下这篇记叙文。

比如,当初姚木春为何胆大包天,竟然敢跟水家合谋这种形同造反之事。

比如,水家图谋甚大的图谋,究竟是什么,是不是如他推测的那样,水家早就有了反心,谋划着以后扶持夏旭登基为帝,鸠占鹊巢,将庆朝归为水家。

比如,姚家和水家是否还合谋了其他重大事情。

奈何,面对贾芸的审问,姚思礼就像个活死人一样,一句话都不说,甚至一声都不吭,一直呆滞地耷拉着脑袋

贾芸没打算现在就对姚思礼用刑了。

姚思礼的这副样子,已经让贾芸确定了记叙文里所写的惊天机密是真的。

贾芸所要做的,就是让锦衣们严格看管姚思礼,防止姚思礼自尽,将姚思礼给抓去神京城。

与此同时,针对姚府也要有所行动了

姚思礼被锦衣押回他的牢房后,贾芸又让锦衣将李澹白给押到了他面前。

贾芸跟李澹白密谈了一些话。

对于贾芸此前要求的那两件事,低价转让隆顺镖局,三年内不许将李飞雪许人,李澹白都表示绝对会做到。

一来,贾芸已经庇护到了李澹白。

若非贾芸庇护李澹白,他这次在扬州最先拿下的总盐商,很可能不是汪炳东而是李澹白。

因为扬州八大总盐商里地位最低的是李澹白,其次才是汪炳东,而且李澹白跟汪炳东一样,除了跟私盐有染,还有其他枉法之事。

而如果贾芸最先拿下的总盐商是李澹白,那李澹白就惨了。

要知道,拿下汪炳东后,贾芸可是让汪炳东招供出了其他七名扬州总盐商都跟私盐有染这件事,然后以此为证词拿下除了沈从文之外的其他六名总盐商,还以此威胁沈远文,并且说汪炳东也招供了沈远文有其他枉法之事

不难想见,事后其他扬州总盐商必定会报复汪炳东,汪炳东也就惨了。

二来,贾芸方才已经查阅了从李澹白的书房正房里搜来的账册书信,从中掌握了李澹白的几件其他枉法之事,贾芸以此作为威胁。

三来,李澹白还需要贾芸的庇护。

此次从李澹白书房正房里搜来的账册书信,也涉及到一些李澹白的后台官员,其中不乏品秩不低权力不小的官员。

贾芸可没打算为了李澹白而隐瞒这些账册书信里涉及到的后台官员,这些后台官员贾芸都会如实汇总后交给天治帝。

而天治帝只是要对这些后台官员开征议罪银,意味着这些后台官员事后还是能继续维持自己的官职和权力。

也就意味着,这些后台官员会报复李澹白。

这种情况下,若没有贾芸的庇护,李澹白不仅保不住总盐商之位,性命都会有危机,甚至于,整个李家都会有危机。

而当贾芸这个锦衣府指挥使庇护李澹白,再加上两淮巡盐御史邹锦的照顾,李澹白不仅可以保住性命,也可以保住总盐商之位了。

要知道,如今锦衣府不仅在朝廷树立了可怕的威严,而且还已经在扬州设立了千户所,这种情况下,庇护李澹白还是可以做到的。

何况李澹白那些账册书信里涉及到的后台官员,并没有皇亲国戚、王公大臣。

李澹白本来最大的后台有两个,一个是已经“以疾乞休”的一名殿阁大学士,一个是林如海。

前者已经失去了往日的权力,后者已经死了。

事实上,那名已经失去往日权力的殿阁大学士,从李澹白这里贪腐的财物也不算特别多,李家曾对这名殿阁大学士有大恩,是在李家的援助下,这名殿阁大学士当年才有机会科举并且在官场步步高升的。

这名殿阁大学士对李澹白的庇护,主要是为了报恩而不是贪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8719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