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23章 贾芸

书名: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武殿试的外场考试结束后,贾芸等一百多名武生全部前往太和殿。

根据惯例,武殿试的名次揭晓在太和殿唱名。

而天治帝带着一些重要的王公大臣去了乾清宫,包括了四皇子夏易,北静郡王水桢,这次连曹威都没资格跟着了。

很快,武殿试的成绩送到了天治帝面前,包括了昨日内场策论武经的成绩和今日外场弓马技勇的成绩。

毫无疑问,第一名是贾芸,而且将第二名、第三名都甩开了不少

第二名是钟宝生。

第三名不是张丁山,是一名叫付正宗的武生,付正宗在此前的武会试里排名第四,这次冲到了第三,而张丁山掉到了第四。

不过这还不是最终的名次,因为武殿试的名次是需要皇帝钦点的

当年,景占耀中了武解元也中了武会元,武殿试的成绩也是最好的,奈何康兴帝偏偏没点他做武状元,只点了他做武探花。

此时天治帝将这次的武殿试成绩排名传给了现场诸位王公大臣。

等到众人都看了后,天治帝问道:“诸位认为朕该点谁做武状元、武榜眼、武探花”

有一位王公立刻道:“臣以为当点钟宝生为武状元,付正宗为武榜眼,贾芸为武探花。”

此人便是原著里出现过的忠顺亲王

天治帝登基后,亲自封的第一个亲王是四皇子夏易,亲自封的第二个亲王便是这忠顺亲王。

忠顺亲王是天治帝最大的心腹

因为如此,忠顺亲王知道天治帝一些很重要的秘密。

比如,他知道天治帝不喜贾府,甚至知道,此前太上皇把元春送到天治帝身边以及让天治帝对贾芸封爵三等将军,天治帝心里都是有些不爽的。

而忠顺亲王曾跟贾代善有过小仇,虽只是小仇,他却是个很记仇的人,因此对荣国府怀恨在心。

于是眼下,忠顺亲王果断提出点贾芸为武探花

天治帝微笑道:“哦贾芸这次的武殿试成绩分明是第一名,为何你要让我点他做武探花”

忠顺亲王此时当然不方便说出真实原因,找了借口道:“一来,贾芸年龄太小,还是少年,未免不适合做武状元。”

“二来,贾芸出自景氏武学,当年景占耀的武殿试成绩也是第一,被太上皇点了武探花,原因是他模样太好,有唐朝探花使的风采,更适合做探花,贾芸也是个模样很好的,也更适合做探花。”

北静郡王水桢随即道:“皇上,臣的看法跟忠顺亲王恰恰相反。”

“贾芸此次武殿试的成绩有目共睹,第二名钟宝生、第三名付正宗都比他差了不少,若不点他做武状元,有违公正。”

“此前我朝只出过一个武三元,便是王玉,此人体貌伟岸、武力绝伦,但这已是很多年前的事。”

“而贾芸此前已是我朝开国以来的第一个少年武小三元,若这次点了他武状元,他会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少年武三元,同时是有史以来的第一个少年武六元,这种事不仅前无古人也会后无来者”

“这必当成为一段流传千古的佳话,而他出在皇上当政时期,是皇上钦点了他武状元,皇上也会随着这段佳话而被千古百姓称颂。”

天治帝看向了四皇子夏易:“易儿,你有何看法”

夏易微笑道:“父皇知道的,儿臣和贾芸曾一起并肩作战,对这贾芸有好的观感,加上这次贾芸的武殿试成绩确实出类拔萃,父皇问儿臣的看法,儿臣自会说请父皇点贾芸做武状元了。”

天治帝点了点头。

其实他不想点贾芸做武状元,然而他觉得眼下自己应该点贾芸做武状元。

因为贾芸的武殿试成绩太好了。

因为成就贾芸的少年武三元和少年武六元,确实是能流传千古的佳话,对他和庆朝都有好处。

因为他若点了贾芸为武探花,太上皇可能不满。

因为当初太上皇点了景占耀为武探花,让庆朝的武举公正性受到过质疑,天治帝不希望自己也这样。

想到这里,天治帝拿起毛笔点了起来

此时,贾芸、钟宝生、付正宗、张丁山、曹武、唐大千等一百多名武贡士,都聚集在太和殿内等待着名次的揭晓。

这时,天治帝带着一群王公大臣出现在太和殿。

天治帝和众王公大臣当面,礼部尚书徐轼亲自唱名:

“中一甲者,为贾芸、钟宝生、付正宗,赐武进士及第,贾芸为武状元,钟宝生为武榜眼,付正宗为武探花”

此话一出,钟宝生、付正宗都激动起来了,对两人而言,能分别夺下武榜眼、武探花就已经很满足了。

因为贾芸的武举实力实在太恐怖了,两人此前都跟贾芸较量过,都不觉得自己可以比得过贾芸。

而本来最有希望夺得武探花的张丁山,眼下神色郁闷了起来。

一甲、二甲、三甲的差别是很大的

武状元授正三品的一等侍卫,武榜眼、武探花都授正四品的二等侍卫,而二甲授的都是正五品武官,三甲授的都是正六品武官。

可以享受到的荣誉也差别很大。

“终于结束了武举的征途啊”

眼下贾芸心里虽激动,更多的是感慨。

算起来,从红楼四年到现在红楼九年,他已为了武举耗费将近五年时光

他能获得如今的武举成就,除了因为他有体能很强和记忆力很强这两种金手指,也因为他为此很勤奋努力地付出了,为此吃了很多苦了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

不经一番彻骨寒,怎得梅花扑鼻香

而现在的贾芸已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已经“古来青史谁不见,今见功名胜古人”

不过贾芸也知道,对他而言这只是他武举征途的结束,以后的道路还长着。

路漫漫其修远兮,他将上下而求索,不断努力,不断进步,如此才能在这个红楼世界叱咤风云,不枉这场穿越和这场新生

眼下,天治帝和众王公大臣当面,礼部尚书徐轼继续唱名。

中二甲者,只有十八人,赐武进士出身。

唐大千中了二甲,名次是十个。

剩下上百人全是三甲,赐同武进士出身。

曹武就在其中,很可惜,他的外场弓马技勇是非常强的,是此次所有武贡士中仅次于贾芸的一个,奈何他的内场策论武经实在弱了,吃了文化课的亏。

话说回来,如果不是他的外场弓马技勇非常强,他也不会中武进士了,从这点说,他又算幸运的。

唱名结束后,礼部尚书徐轼将此次的名次榜单也就是金榜交给了赞胙官,在一队皇宫侍卫的护送下,赞胙官高举金榜,接出了皇宫午门,于长安右门外张挂。

文殿试的金榜有所不同,不是张挂在长安右门,而是张挂在长安左门。

随即,天治帝在太和殿内赐给了贾芸一副武状元盔甲和一把武状元腰刀,然后由一队九门提督旗下的巡捕五营官兵护送贾芸回家,炫耀恩荣

今日,贾芸的府上很热闹,聚集了很多人

除了府上的卜五娘、袭人、紫鹃、晴雯、柳五儿、于竹家的、柳嫂子、胡嫂子另一名厨娘、四名粗使丫鬟

还有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以及一些贾府的丫鬟、媳妇、婆子,以及一些贾家的旁支

对于贾芸今日的武殿试,荣国府很重视,因为贾芸中武状元的希望非常大

王熙凤都忍不住对贾母提出今日来贾芸府上瞧热闹,贾母同意了,三春也都想来,贾母也同意了。

另外,眼下贾芸府邸外面还停靠着一辆马车,车厢里坐着一个美若天仙的女子,她便是秦可卿

秦可卿今日也特意来看贾芸了。

她爹秦业说了,贾芸今日中武状元的希望非常大,一旦中了就会荣耀归第

她,想看看他荣耀归第的情景

因为他已经是她的心上人了

这时,跟随贾芸去参加武殿试的一名亲兵,快马加鞭回到了府上,通知了府上众人贾芸高中武状元的消息

顿时,本来聚集在府内的众人纷纷忍不住跑到了正院。

在卜五娘的命令下,府上的正门打开

卜五娘、袭人、紫鹃、晴雯、柳五儿

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

以及府外马车车厢里坐着的秦可卿

全都翘首企盼

一些丫鬟、媳妇、婆子、贾家旁支都跑到正门口张望起来。

消息也很快就传遍了整个车轿马胡同,于是,胡同里另一座豪华府邸、三进宅院、二进宅院,纷纷都有人跑出来看热闹了。

没过多久,一队九门提督旗下的巡捕五营官兵,护送着贾芸,出现在了车轿马胡同的胡同口。

只见,贾芸骑在他的黑色骏马上,身着武状元盔甲、佩带武状元腰刀,被一队巡捕五营官兵护在中间,后面还跟着很多看热闹的百姓。

卜五娘、袭人、紫鹃、晴雯、柳五儿,都情不自禁跑到正门口张望起来。

王熙凤、迎春、探春、惜春也想去正门口张望,不过都克制住了,外面的爷们很多,她们不便露面。

近了,更近了。

这时,卜五娘、袭人、紫鹃、晴雯、柳五儿都可以看清贾芸了。

卜五娘激动得热泪盈眶,心里喊了一句:“我的儿啊”

袭人、紫鹃都在心里喊了一声:“我的二爷啊”

就连晴雯都情不自禁在心里喊了一声:“我的二爷中武状元家来了”

作者在心里喊了一声:“我的月票、推荐票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6998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