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260章 红楼第一女诗人

书名: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五月二十六日,傍晚。

忙了一个白天的贾芸,从长安协大营骑马回到了自己在长安城所住的府邸。虽说曹武、唐大千都不住在这座府邸了,但如今这座府邸里住了晴雯、香菱,让贾芸在府里不至于很寂寞了。

在封氏的安排下,府上已经备好了美味的饭菜,贾芸回来后,饭菜便摆进了正房大院的堂屋,贾芸坐到桌边,对晴雯、香菱道:“你们也坐下一起吃吧。”

晴雯“嗯”了一声便坐了下来,香菱也跟着坐下。

一直以来,无论贾芸的身份多尊贵,当他单独吃饭的时候,一般会让服侍自己的大丫鬟一起坐下吃饭,以前的袭人、紫鹃是这般,现在的晴雯、香菱也是这般。

而贾芸的食量还是一如既往很大,晴雯、香菱对此都早已习惯,眼下见贾芸吃得很多,两个丫鬟都没惊讶,反而都在欣赏,对她们而言,哪怕贾芸吃得很多,看贾芸吃饭也是一种享受。

眼下晴雯不仅在欣赏贾芸吃饭的样子,心里也在庆幸这次被贾芸点名带来了长安城。虽说她早就是贾芸的大丫鬟,但一直以来都有袭人、紫鹃的看管,现在好了,在这座长安城的府邸里,她可以自由自在跟贾芸相处了,这让她也有种满足感。

贾芸对晴雯道:“快吃啊,为何一直盯着本王看”

晴雯难得有点害臊了,赶忙将目光收回。

不料贾芸突然道:“本王的房里,夜间需要有人服侍茶水、起坐呼唤等事。昨日你们才来,忙着整理行李使物,本王没说。今夜开始,你和香菱二人,每人夜间轮流睡在本王房里的外床。”

其实贾芸没这么娇生惯养,不比贾宝玉。他如此安排是在给晴雯、香菱一种从大丫鬟到房里人的过渡,当初袭人、紫鹃就是这样过渡成为房里人的。

香菱顿时脸红了。

晴雯心里则既欢喜也紧张又郁闷。欢喜的是,这种夜间服侍的资格,以前只有袭人、紫鹃拥有,她是没有的。紧张的是,觉得贾芸夜间会偷袭她,甚至跟她发生更进一步的关系。郁闷的是,竟然还有香菱

犹豫了一会儿后,晴雯便决定不拒绝。

她知道,夜间服侍也是大丫鬟的本分,她其实也早想做贾芸的房里人,此次来长安城,她甚至已经预料到,自己多半要在这长安城被贾芸开脸的,毕竟袭人、紫鹃都不在,贾芸一個爷们岂能忍得了寂寞

晴雯却道:“这种事只一人便够了,王爷若想让我服侍呢,就别带上香菱了,若想让香菱服侍,就别带上我了”

贾芸玩味一笑:“那就由你服侍。”

晴雯不作声了,心里则感到了满足。

庆朝开国时封了四王,理国公柳彪排在第四,仅次于宁国公贾演、荣国公贾源、镇国公牛清,柳彪封的是二等公,意味着当初他立下的功劳也很大。

后来柳彪旗下的军队驻扎在了江南的镇江,变成了镇江营,主要任务是镇守富庶的江南,柳彪成了镇江节度使。

镇江位于江南的重要位置,北边是扬州,距离近,西边是金陵,距离不算远,而东南方向是苏州,距离也不是很远。显然,镇江也是个很富庶的地方。

柳彪死后,嫡长子正常袭爵为三等公,也继承了镇江节度使之位,嫡长子死后,嫡长孙柳芳也正常袭爵为一等侯,也继承了镇江节度使之位。

然而,天治帝登基后想方设法让三家开国公府交出了节度使之位,其中便包括了柳芳的镇江节度使,天治帝主要是凭借柳家贪污甚大这一点,让太上皇同意黜掉柳芳的镇江节度使的。

柳芳的镇江节度使之位被黜后,转而由梅逵接任镇江节度使,梅逵乃是太上皇的亲信。

只是,太上皇甚至天治帝都不知道,梅逵表面上是太上皇的亲信,暗地里却跟东平王府穆家勾结,企图谋反

穆家不简单啊,既勾结了长安云家,也勾结了镇江梅逵

转眼到了六月,去年六月天治帝在神京城西郊的夏园住了整整一个月,在夏园避暑、听政,今年却没了这份心思,不仅因为征讨水家的战事,也因为庆朝近期可能会发生其他战事。

果不其然,六月初六,天治帝突然收到来自江南的紧急文书,东平王府穆家率领杭州营造反了,而且,镇江节度使梅逵也率领镇江营跟着一起造反了

天治帝大怒且惊愕,他预料到东平王府穆家可能造反,却没料到镇江节度使梅逵会跟着一起造反

六月初六。

晴雯、香菱已经跟着贾芸来长安十天了。

正值夜晚,贾芸在内书房里忙了一个时辰的公务后心血来潮,对晴雯、香菱道:“本王带你们去一个有趣的地方。”

晴雯眼睛一亮:“什么地方”

贾芸笑道:“跟本王去了便知了。”

当即,贾芸带上一壶好酒,带着晴雯、香菱一起走到了正房大院前面的前楼,上了二楼,二楼有个木梯,贾芸将木梯搬了起来,架在了墙边。

晴雯诧异:“王爷,你这是在做什么”

贾芸道:“咱们上楼顶。”

晴雯问:“你方才说的有趣的地方,难道就是这里的楼顶”

贾芸道:“怎么失望了”

晴雯道:“是啊,我还以为是多有趣的地方呢。”

贾芸笑道:“本王扶着木梯,你爬上去。”

晴雯道:“我不上去,怕摔下来小命没了。”

贾芸对香菱笑道:“香菱,你爬上去。”

乖顺的香菱可不会拒绝,当即,贾芸扶着木梯,让香菱沿着木梯爬上了楼顶,过程中没忘提醒注意安全。

贾芸对晴雯道:“你真不上去你不上去,就独自在这里等着吧。”

晴雯忙道:“我我也上去”

她可不想一个人等在下面,而且,连香菱都上去了,她可不想在这种事上被香菱比下去了。

贾芸笑了笑,扶着木梯让晴雯也爬上了楼顶,自己跟着爬了上去。

夜幕之下,贾芸带着晴雯、香菱一起并肩坐在了楼顶。夜空中有一弯月亮,也有星辰点点,虽说月亮不圆,肉眼可见的星辰也不算很多,但夜幕之下还有诺大一个长安城可供观赏。

此前贾芸跟曹武、唐大千一起并肩坐在这楼顶看过长安,而今夜曹武、唐大千被晴雯、香菱取代。

“哇,这长安城原来这么大啊”香菱开心地感叹,长这么大她还是第一次坐在楼顶观赏月亮和城池,感到新奇有趣。

晴雯也感到新奇有趣,心里庆幸自己跟着上来了,不过眼下听到香菱这句感叹却回应道:“虽说这长安城不小,但跟神京城比起来就要小多了,神京城也要繁华多了。”

贾芸拿起特意带来的一壶好酒喝了起来,晴雯见状道:“我也要喝。”

贾芸将酒壶递给晴雯,晴雯喝了一口,贾芸又让晴雯将酒壶递给香菱,香菱也喝了一口,道:“此情此景倒是适合作诗了。”

贾芸笑问:“你喜欢诗吗”

香菱下意识道:“喜欢啊,只是我看诗不多,先生说过,诗词虽是雅事,但女孩家的多看无益,倒是将女孝经、女诫、列女传之类的书多学才是正经。”

这里的先生自然指的是老童生。

晴雯轻轻“哼”了一声,听到老童生,她心里就郁闷。在贾芸的授意下,老童生平日对她管教有些严厉,她也不喜欢女孝经之类的书,却被老童生逼着一直在学。

贾芸笑道:“我倒是觉得你可以多看诗,不仅可以多看,还可以学着作诗。”

“真的”香菱眼睛一亮,不过随即道,“可是先生不让多看诗呢,更别说作诗了。”

贾芸笑道:“这点别听先生的,听本王的。”

贾芸早就打算让香菱学诗作诗了,如今已经是时候了。

香菱:“”

贾芸笑道:“怎么难不成你只听先生的话,不听本王的话了”

香菱顿了顿道:“既是王爷吩咐的,我照做便是了,只是到时先生若怪罪,我可是会如实说是王爷吩咐的了。”

对此她心里是开心的,她是真的喜欢诗,如今有了贾芸的命令,以后她便可以“奉旨”学诗作诗了。

贾芸笑道:“你且自己努力学诗作诗,过段时日本王给你找个师父。”

香菱眼睛又亮了:“王爷要让我拜谁为师”

贾芸笑道:“且不告诉你,到时你便知道了。”

让香菱拜谁为师呵呵,自然是像原著里那般拜林黛玉了

红楼世界里有多名金钗在作诗上有才华,其中红楼第一女诗人就是林黛玉了,葬花吟、咏白海棠、咏菊、问菊、菊梦、秋窗风雨夕、题帕三绝句、五美吟、桃花行,等等,这些林黛玉的诗作,多半都成了经典,而且林黛玉本身就极具女诗人的气质。

林黛玉确实有些像李清照,可谓是红楼版李清照。

虽说薛宝钗、史湘云、妙玉、薛宝琴、探春等人的作诗才华也不弱,但在这方面还是都被林黛玉比下去了。

其实,原著里香菱本来想让薛宝钗教她作诗,薛宝钗婉拒了,香菱随即才去找林黛玉。

薛宝钗不教香菱作诗,当然不是因为她不关心照顾香菱。

而是因为,在薛宝钗看来,女子作诗不是什么正经事,甚至不是男子的分内之事,男子应该读书明理辅国治民,女子应该以纺绩、针黹作为身心的本等,若是成了亲便是做一个贤内助。

何况,香菱是薛蟠的妾室,薛宝钗认为自己不应该教哥哥的妾室学作诗这种不正经的事,薛姨妈若是知道了会不满。

薛宝钗是个理性的人,林黛玉则是个感性的人,而作诗自然是感性的东西,林黛玉自然也就愿意教香菱了。

虽说薛宝钗没有亲自教香菱作诗,但香菱拜了林黛玉为师后,作诗作得像是走火入魔,薛宝钗也并未干涉,她容忍了此事,没将此事告诉薛姨妈,就已经说明她对香菱关心照顾了。

贾芸看向晴雯:“你喜欢诗吗喜欢的话,到时也让你跟着香菱一起拜师。”

晴雯忙道:“可别,我才不喜欢诗呢,更没有作诗的天分。”

让她读书识字就够难为她了,若还让她作诗,那可真是要了她的命了哦

香菱来了兴致,对贾芸道:“王爷,你读书读得好,还会写曲词,想来你也一定擅长作诗吧要不你眼下就作一首”

贾芸笑道:“本王就不作了,不过眼下本王倒是想到一首宋词,苏东坡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你是否知道”

香菱道:“不知,王爷念来听听”

她连诗都看得不多,更别说词了。

晴雯道:“香菱,你放肆了,胆敢让王爷念词给你听”

香菱尴尬起来,忙对贾芸道歉:“王爷,我错了。”

贾芸对晴雯笑道:“你让本王唱曲给你听的时候,怎么不知自己放肆了眼下香菱让本王念词给她听,你便知放肆了”

晴雯:“”

贾芸对香菱道:“本王念给你听便是。”

香菱眉开眼笑:“谢谢王爷,王爷真好。”

晴雯在心里骂了一句“小蹄子”

贾芸拿起酒壶喝了口酒,看着夜空念了起来: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在华夏,写月亮写得最好的古代诗人无疑是诗仙李白,月下独酌、关山月、静夜思等等都是写月亮的经典之作。然而在贾芸看来,写月亮的所有诗词,最好的一首便是苏轼的这首水调歌头。

“这词写得真好”当贾芸念完,香菱情不自禁赞叹,还不忘补充了一句:“王爷果然是个读书读得好的,这样一首词都记在心里了。”

晴雯又在心里骂了一句“小蹄子”。这首词很好吗她不大听得出来,但她已发现,香菱才在贾芸身边做了十几天的丫鬟,就已在贾芸面前不怎么拘束了,还会奉承讨好贾芸了。

雪月风花过后,贾芸沉思起了铁马秋风之事。

他已经夺取长安营一个多月了,天治帝到现在还没下令让长安营去征讨水家。而根据他之前的预料,一旦他从云家手里夺取了长安营,天治帝便很可能将长安营派去征讨水家的。

贾芸认为,天治帝到现在还没这么做,应该不是在于他即将在八月初八大婚,而是另有他因。

事实上,有三个原因,一是长安营还需要继续整顿;二是派去征讨水家的官兵已经很多,连外火器营都派去了;三是,天治帝在防止东平郡王、南安郡王、西宁郡王造反,留着长安营以便随时征讨这三家。

“王爷,你在想什么怎么不说话了”晴雯见贾芸沉思半晌没再说话,忍不住问道。

贾芸没回答,站起身道:“我们下去吧。”

就在这时,楼下有一名王府护卫大声召唤:“王爷,曹威曹大人求见,说是有紧急圣旨”

曹威竟突然跑到长安城传紧急圣旨了

贾芸立刻便意识到,长安营应该是要出征了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907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