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4章 凤姐很委屈

书名: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贾芸昨日才找薛姨妈借银一万两,今日上午贾母便传唤他去问这件事

对此,贾芸丝毫不觉奇怪,他甚至已经猜到,此事多半不会是薛姨妈、薛宝钗传的,而是薛蟠传的。

当即,贾芸来到荣国府,走进了荣庆堂。

眼下的荣庆堂里没有济济一堂,总共只有十来个人,主子只有贾母、王夫人、薛姨妈、薛宝钗,外加鸳鸯、莺儿等几个丫鬟,媳妇、婆子则一个都没有。

这是贾母故意为之,她想给贾芸留些体面,也给自己留些体面。

在她看来,贾芸找薛姨妈借银一万两,对贾芸而言是件尴尬的事,而贾芸找薛姨妈借银却不找她借银,对她而言也是件尴尬的事。

贾芸走进荣庆堂后,薛姨妈、薛宝钗心里都尴尬了起来,两人都不会传贾芸借银这种事,会给贾芸留体面,昨日薛宝钗还叮嘱过薛蟠不要说,结果薛蟠昨晚酒喝多了说给了贾瑞等贾府旁支,今日上午便传到贾母耳边了。

贾芸跟众人打过招呼后,贾母便开门见山:“芸哥儿,我听说你昨儿找姨太太借了一万两银子”

贾母本以为,她问出这件事,贾芸会感到尴尬,结果,贾芸不仅没尴尬,反而微笑着回应:“回老太太,是有此事。”

贾母道:“你这二三年做买卖赚了不少银子了,这回怎突然问姨太太借银子使啊还借了一万两这么多你跟我仔细说说。”

此前贾母已经问过薛姨妈,得知了贾芸借银是投资煤矿工厂,但薛姨妈知道得很有限,贾母想听贾芸仔细说说。

当即,贾芸将事情详细说了一番,包括了天治帝允许他参与招商投资的事,以及他和程华年合伙在安徽创办煤矿工厂的事

贾母听完用不满的语气道:“这是好事,只是你找姨太太借银却不来找我借银,这就不对了也不知你是觉得我不愿借银给你,还是觉得我拿不出一万两银子借给你”

贾芸:“”

虽说贾母这番话是用不满的语气说的,贾芸听来,心里却生出感动,觉得眼前的贾母就像一个真心关爱自己的长辈

贾芸笑道:“自然不是觉得老太太拿不出一万两银子,别说一万两了,就算几万两,我想老太太都能拿得出。”

“只是我寻思着,老太太素日对我的恩情已不少,此次若主动开口找你借银一万两,我会很惭愧。而且昨日姨太太请我去吃东道,恰好提到投资煤矿之事,我想着姨太太家产颇丰,便顺便找她借了银子。”

贾母点了点头,这番话让她心里舒服了。

贾母道:“你素日是个很有能为的,也是个很正嗯,也算个正经的,我想既然你说此次借银子是去投资煤矿,必然便是如此。而且你此次投了这么多银子,本身又是钦差的煤矿司郎中,想来此事也必然会赚钱的。”

说到贾芸是个很正经的,贾母顿了一下,想到了贾芸喜欢找人要丫鬟这个“毛病”,于是改口说算个正经的了。

贾母继续道:“我问你,你如今是否还需要银子若需要,我这里还可以借银子给你。”

贾芸微笑道:“昨儿姨太太一下子借银一万两,加上我自己拿出的五千两,便有一万五千两,我那朋友也拿了一万五千两出来,我俩共凑了三万两银子,投资煤矿工厂已经够使了。”

贾母点头:“既如此,我便不借银给你了,只是我寻思着,一万两银子是笔大数目,哪怕姨太太是个财主,你一下子找她借如此多的银子也不像话。”

“但既然姨太太已经借了,便是她瞧得起你,愿意给你这份人情。我若将这一万两银子都还了她,便是对她的不尊重。”

说到这里,贾母看向薛姨妈:“不如这样吧,我从我的体己里拿五千两,替芸哥儿还给姨太太,就当是芸哥儿此次分别找你我各借了五千两银子。”

贾母心里想的是:哼,好个芸哥儿,我可不能让他只找薛姨妈借银而不找我借银,不然我可就丢了体面了

然而,哪怕对贾母而言,一万两都是笔大数目,虽说她的个人财产很多,远远不止一万两银子,但多半都是贵重的首饰、古董、衣履等等,现金现银只占了小半,让她一下子拿出一万两现银,她也会感到有些吃不消。

于是乎,贾母说了这么一番冠冕堂皇的理由,做了这么一番自鸣得意的安排。如此安排后,贾芸此次便相当于找她和薛姨妈各借了五千两银子,还是她事后主动拿出五千两银子的,如此一来,她便不会丢了体面了。

这个时代,豪门的内宅丫鬟一般都讲究体面,更别说贾母这种富贵荣华了一辈子的贵妇了。

贾母在豪门内宅打拼了一辈子,好几种跟内宅有关的本事都不小了,比如对爷们在美色上的花花肠子很敏感,再比如对维持自己的体面很拿手。

薛姨妈赶忙陪笑:“老太太,你这就见外了,我借银给芸哥儿,是我心甘情愿的,岂能让你代他还银给我,你这不是在折受我吗”

贾母笑道:“我已经决定了,姨太太就别推辞了吧。”

薛姨妈没再推辞,她已经看出贾母是想通过这种方式维持体面。

贾母看向贾芸,问道:“昨儿你找姨太太借银,立了欠契了吗”

不待贾芸回应,薛姨妈抢先道:“我本没想让芸哥儿立欠契,但芸哥儿主动开口说要立欠契,便立了一份。”

昨日贾芸找薛姨妈借银是立了欠契的,是他自己提出来的,薛姨妈也没推辞,毕竟这是一万两银子,不要欠契,薛姨妈多少会不放心。

贾母笑道:“这么大一笔银子,立欠契是应当的。只是要劳烦姨太太,眼下派人去拿了欠契来,我这就拿五千两银子给你,咱们把欠契改一改。”

薛姨妈对薛宝钗道:“乖女儿,你去拿来吧。”

一万两银子的欠契,薛姨妈当然锁在了箱子里,除了她自己,也就薛宝钗知道箱子在哪、钥匙在哪,连薛蟠都不知道。

“是,妈妈。”薛宝钗应了一声,对莺儿道:“莺儿,你跟我一起去。”

她是特意叫莺儿跟着一起,她有一些话要交代莺儿传达给贾芸。

当即,薛宝钗带着莺儿离开,不到两刻钟,两人便拿着欠契回到荣庆堂,贾母也已经让鸳鸯等丫鬟搬出了五千两银子。

贾芸拿回了昨日立下的欠契,重新写了一份五千两银子的欠契给薛姨妈,然后又写了一份五千两银子的欠契给贾母,贾母也没阻止。

五千两银子,贾母不要欠契也多少会有点不放心,而且薛姨妈已经要了欠契,她若不要,便会让薛姨妈尴尬了。

办完了欠契的事儿,贾母对贾芸道:“我知你如今事多人忙,就不多留你了,你去吧。”

话音刚落,就在这时,荣庆堂后面突然传来一阵哭喊声:“老祖宗啊,老祖宗啊”

伴随着哭喊声,王熙凤满脸泪痕地跑了进来,这次身边没有簇拥一群丫鬟、媳妇,只跟着神色紧张的平儿。

“老祖宗帮帮我啊”

王熙凤一边哭喊着一边跑到了明间,发现贾芸也在这里,正在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她,王熙凤下意识愣了一下,哭喊声停了一下,心里顿时感到很害臊,不过当即也顾不得了。

愣了一下后,王熙凤便继续哭喊:“老祖宗帮帮我啊”

一边哭喊着,王熙凤一边跑到贾母跟前,爬到了贾母怀里。

堂内不多的人都诧异起来,包括了贾芸。

贾母当然也诧异了:“凤哥儿,怎么了这是”

王熙凤哭哭啼啼道:“老祖宗,我得了消息,琏二爷他他在长安县里瞒着我们一家子人纳了个二房呢”

贾母闻言心里怒了,倒不是怒贾琏纳妾这件事,而是怒贾琏的很不成器。

贾琏、贾蓉去长安营都快三年了,也只是在今年上半年立了一次军功。

这次所谓的军功是,两人带着上百名官兵去围剿了一个小山寨,或杀或捉了十几名山贼,呃

这样的军功当然不算什么,只是让两人在军中的职位有所提升,但两人想凭这种军功晋升宁荣二府的爵位,那就是大笑话了。

而在这三年里,两人多次闹着要回家都没能得逞。

因为贾赦、贾珍都不同意,铁了心要让两人立下不小的军功才可以回来。

随着贾芸越来越位高权重,贾赦、贾珍便越来越想晋升爵位,如果贾琏、贾蓉失败归来,两人不仅不能达到计划中的打压贾芸的目的,反而会很丢脸。

也因为贾母很想让荣国府的爵位晋升,而且不想浪费了贾府消耗掉的跟长安营云家的大人情,贾母也觉得,贾琏、贾蓉失败归来,会让她跟着很丢脸。

因为如此,这快三年的时间,哪怕王熙凤在贾母跟前求了几次,贾母都没强行要求贾赦让贾琏回来。

现在贾琏倒好,快三年了都没立什么军功,竟还在长安县瞒着全家人纳了个二房,实在是很不成器

虽然贾母心里怒了,还是挤出笑脸道:“什么要紧的事,小孩子们年轻,馋嘴猫儿似的,哪里保得住不这么着。”

“凤哥儿,你别为此吃醋了,相比于其他公侯家的公子哥,琏哥儿算好的了,娶了你几年,到现在才纳个二房,有什么大不了的呢。”

贾母这话既是劝慰王熙凤,也是故意说给薛姨妈听,觉得这事让她在薛姨妈跟前丢了体面,必须挽回啊

王熙凤继续哭哭啼啼:“老祖宗,我也不是喜欢拈酸吃醋的人,这次我觉得委屈,不是怨琏二爷纳了二房,也不是怨他瞒着我们一家子在外头纳的。”

“只是,我嫁给他才一年多,他就被送去了那长安营,这一去都快三年了。我也不怨这三年来我过着守活寡的日子,只是,他如今做贼一般,在外头纳了二房,跟那二房在长安县过起了夫妻的日子,我岂不就成了摆设了”

“既如此,老祖宗就派人去让琏二爷写一封休书回来,我见了休书,也好死了心,离了老祖宗这里。可叹的是,我本打算长长久久服侍孝敬老祖宗的,一百年都觉得不够,要一千年才能满足呢。”

一番话说得贾母眼眶都湿润了起来,瞧瞧,多好的孙媳妇啊

贾芸却看得好笑,他若是信了王熙凤眼下的这番话,那他可就是傻缺了。

觉得好笑的同时,贾芸也实在是佩服王熙凤的八面玲珑,都遇到这种事了,眼下还能在贾母跟前八面玲珑。

贾母眼眶湿润地感动道:“快别瞎说,谁离了我这里,你也不能离开琏哥儿若是休了你,我绝不饶他,借他几个胆子,他也不敢”

王熙凤依然哭哭啼啼:“既不让琏二爷写休书,那便请老祖宗让他回来吧都快三年了,他继续待在那长安营,多半也立不下什么军功了。”

“让他把那二房也带了家来,我不仅不会怨这二房,反而会好好待她,日后我们一家子一起服侍孝敬老祖宗。”

贾母感动之下点了点头:“也罢,是该让琏哥儿回来了,蓉哥儿也该回来了,这孩子都没还成亲,可不能再待在长安营耽误工夫了。”

王熙凤心里得意起来。

贾芸心里默默感叹了一句:贾琏纳的那个二房,怕是只能活一年左右了

原著里,贾琏偷偷纳妾尤二姐,王熙凤就是用表面和善、暗地动刀的手段给整死的。

嘴甜心苦,两面三刀,上头一脸笑,脚下使绊子,明是一盆火,暗是一把刀,这就是王熙凤

不过在贾芸看来,这次的王熙凤也确实很委屈。

当即,贾母派人去叫贾赦、贾珍来了

贾芸自然不会继续逗留,朝着荣庆堂外走去,刚走出荣庆堂没一会儿,背后传来一阵清脆甜美的喊声:“芸二爷”

贾芸回头看了眼,发现是莺儿,他挺喜欢这个长得娇媚可爱、性格也可爱讨喜的丫鬟。

贾芸止步,微笑着问:“是你家姑娘让你找我的”

莺儿面露佩服之色:“芸二爷怎知道的”

贾芸道:“猜的。”

莺儿甜甜一笑:“那你能猜到我家姑娘让我找你为了何事吗”

贾芸道:“你家姑娘让你给我传话,这次我找你家奶奶借银子的事,不是你家奶奶传的,也不是你家姑娘传的”

莺儿更加佩服了:“芸二爷真聪明呢,猜着了,但还不止这些。”

贾芸道:“你家姑娘是不是还让你告诉我,这件事是你家大爷传的,但让我别因此怨恨你家大爷,你家大爷没有恶意,他就是这种嘴不严的人”

莺儿佩服得眼睛都瞪大了:“芸二爷真真好聪明呢,都猜着了啊”

贾芸笑道:“你告诉你家姑娘,说我不会将这件事放在心上,不会怨恨你家大爷,让她放心。”

莺儿恭恭敬敬行了个万福礼:“谢谢芸二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442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