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157章 庆朝官员收入,秦业拜托亲事

书名:红楼武状元 作者:江红辰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6

今日之前,秦可卿已经见过两次贾芸,一次是在荣庆堂里偷偷见的,一次是在贾芸府邸外见的,而贾芸也见过一次秦可卿,只是短暂的惊鸿一瞥。

严格说来,眼下贾芸和秦可卿的见面才算是初会

秦可卿微笑着走到秦业跟前,喊了一声“爹”,随即对贾政行了个万福礼,恭声打了招呼:“见过政叔叔”

“不必多礼”贾政微笑回应。

他以前见过几次秦可卿了,他也不是个喜好美色的,饶是如此,眼下看着秦可卿,他心里也不由感到了惊艳,赞叹着秦可卿的美貌。

秦可卿随即走到贾芸面前,妩媚一笑:“这位应该就是贾大人了可卿拜见贾大人”

说着她也给贾芸行了个万福礼,体态袅娜,动人心弦。

秦业微笑道:“贾大人,这位便是我的小女可卿。”

近距离看着秦可卿这张极品的容颜,贾芸心里难以平静,不过还是故作出淡定从容的样子,微笑着回应:“姑娘客气了。”

看到秦可卿如此迎接贾芸,秦业心里其实是诧异的,凭他对这个女儿的了解,一般情况下,秦可卿是会回避贾芸的,然而秦可卿今日却没有

秦业意识到,秦可卿之所以如此,是因为贾芸是她的心上人,也是因为聪明要强的她在争取贾芸的喜欢

对此,秦业心里虽觉得不妥,但没有对秦可卿不满。

他对秦可卿这个养女是溺爱的,而且他如今对贾芸不仅很赏识还很感恩,很希望秦可卿能嫁给贾芸。

而他马上要南下淮南了,计划着带着秦可卿一起,现在让秦可卿见见贾芸也好,凭秦可卿的美貌或许会让贾芸心动,意味着以后还可能有机会

秦可卿身后站着两个丫鬟,其中一个年龄稍大的是瑞珠,贾芸见过,还有一个小丫鬟叫宝珠。

另外还站着一个少年,清眉秀目,粉面朱唇,身材俊俏,怯怯羞羞,有女儿之态,他便是秦可卿的弟弟秦钟,但两人之间并无血缘关系。

秦可卿是秦业从养生堂抱回来的养女,而秦钟是秦业过了五十岁得的亲生儿子,晚来得子。

秦业对秦可卿这个养女溺爱,对秦业这个亲生儿子却管教严格。

当即,在秦业的带领下,贾芸、贾政走进了正房堂屋。

由于秦业上午就派人回家打了招呼,眼下的正房堂屋里已经摆好桌椅碗筷,秦业、贾芸、贾政落座后,秦可卿便亲自带着家里的丫鬟、婆子端菜拿酒了。

秦家除了有秦业、秦可卿、秦钟,还有一个秦业的续弦,另外有瑞珠、宝珠两个丫鬟,以及一个厨娘、一个粗使婆子、一个老奴、两个小厮。

这配置跟当初贾芸住在小花枝胡同二进宅院的时候差不多。

虽说秦业此前只是正七品的营缮郎,而且为官清廉,但凭他正七品文官的收入,支撑起家里这样的配置是不成问题的。

庆朝官员的收入,包括了年俸、养廉银以及其他。

有两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由于京官的养廉银由国库支出,一般远低于外官的养廉银

秦业此前是正七品的文职京官,每年年俸是几十两银子,每年的养廉银则是二百两银子。

而如果是正七品的文职外官,比如知县,每年年俸虽也只是几十两银子,但每年的养廉银高达一千二百两银子

前世有句话,“三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这句话放在庆朝同样适用,一个正七品的知县,哪怕不贪腐,每年的养廉银都有一千二百两银子。

第二个特点是,相同品级的文官和武官,一般武官的收入远低于文官。

曹威作为侍卫处内大臣,从一品的武职京官,每年年俸是六百多两银子,养廉银也是几百两银子,全年收入加起来不到二千两银子。

而如果是一品的武职外官,比如提督,每年年俸是六百多两银子,养廉银则是二千两银子。

而如果是一品的文职外官,比如总督,每年年俸只有一百万六千两银子

再说说贾芸如今为官为爵的收入。

贾芸为官为爵的收入,包括了年俸、养廉银以及其他,“其他”这项包括了赏赐、柴薪银、蔬菜烛炭银、心红纸张银,等等。

而贾芸是正三品的御前一等侍卫、正五品的钦差煤矿司郎中、三品的三等将军爵位。

正三品的御前一等侍卫,可以让他每年拿到千两银子以上的收入。

正五品的钦差煤矿司郎中,可以让他每年拿到五百两银子以上的收入。

三品的三等将军爵位,可以让每年拿到一百多两银子的年俸。

也就是说,哪怕贾芸现在单单凭借为官为爵的收入,每年就有将近两千两银子了,这笔银子就足够他府上的开支了

这次在贾芸的举荐下,秦业不仅担任了外官巡煤御史,还官升了两级。

也就是说,从此以后秦业拿的是正六品文职外官的收入,这可比他此前担任正七品文职京官的收入高很多了

作为正七品文职京官,秦业年俸几十两银子,养廉银二百两银子。

而成了正六品文职外官后,秦业的年俸是几十两银子,养廉银则高达一千二百五十两银子了

对秦业来说,这次不仅是升官了,担任重要官职了,也算是发财了,这点也让秦业感恩贾芸。

此前秦业的收入虽不少,但家里的开销大了,哪怕做了几十年的官,也只是存下了不到一千两银子,准备都给秦可卿做嫁妆的。

如今秦业的收入大增,以后家里的日子就可以过得富裕起来了。

秦可卿亲自带着丫鬟、婆子,将酒菜都送上了堂屋里的方形桌子,菜不少,有十几道,酒也是好酒。

秦可卿亲自动手,先后给秦业、贾政、贾芸斟了酒,随即便离开了堂屋,留下瑞珠、宝珠两个丫鬟在堂屋服侍。

吃喝的时候,秦业再三感激了贾芸,贾芸则叮嘱了秦业担任巡盐御史的一些事情,贾政则成了陪客,事实上这次秦业本来就是顺便请他的。

这时,贾政关心起了秦业的家事,对秦业道:“秦兄此番南下是要驻在淮南的,短则一二年,长则几年,不知你打算如何安置一双儿女”

这个问题也是贾芸关心的。

贾芸这次举荐秦业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觉得秦业多半会带着秦可卿一起南下淮南,从而让秦可卿远离贾蓉,甚至在一二年内不嫁人

秦业是神京城本地人,淮南虽煤矿资源丰富却算不上繁华,秦业应该不会让秦可卿在淮南嫁人,会让秦可卿在神京城嫁人。

不出贾芸所料,秦业道:“我儿秦钟,我自然要带在身边一起南下,如此方便管教。小女可卿,我想留她在神京,只是我在神京虽有几家亲戚,都是不靠谱的,让可卿留在神京,我未免不放心,所以也打算带着一起南下。”

贾政道:“若秦兄信得过我,可让你女儿住到我府上。”

秦业道:“政公好意我心领了,只是你我二人虽为同僚也为好友,但让小女住去你府上未免过于打扰,此事不妥。”

贾政没再继续劝说。

贾芸心里好笑地想着:可以让你女儿住在我府上啊

呃,他也只是在心里想想,他对秦业有些了解,知道秦业不会愿意这么做。

秦业都不让秦可卿住去荣国府,又怎会让秦可卿住到他这么个年轻哥儿的府上哦

站在一旁服侍的瑞珠、宝珠,心里都郁闷了起来。

她们都知道贾芸是秦可卿的心上人,而她们对秦可卿既忠心也关心。

她们觉得,秦可卿留在神京城,才有可能嫁给贾芸,寄居在荣国府,更可能嫁给贾芸,而南下去淮南,嫁给贾芸的机会就很小了。

而且她们自己也都对贾芸有好感,如果秦可卿嫁给了贾芸,两人就会陪嫁。

她们也都不想南下淮南吃苦受罪。

所以眼下,当她们见秦业婉拒了贾政的好意,执意要带秦可卿南下,都郁闷了。

又聊了一会儿后,贾芸歉意一笑:“失礼了,我去小解。”

说完他便起身,在小丫鬟宝珠的指引下去了茅厕。

当初刚穿越时贾芸就发现了,很强的体能没能让他的酒量很大,如今他都快成年了,酒量依然不是很大,只能说一般,不好也不差。

另外,这个世界的酒,度数有高有低,又以度数不是很高的酒为主,今日秦业家里喝的酒,度数就不是很高,贾芸已经喝了不少,就容易小解了。

趁着贾芸小解的工夫,秦业对贾政道:“政公,待会儿吃完这场东道,你多留一会儿,我有些话要单独跟你说。”

贾政会意一笑:“好。”

贾芸小解回来后,继续吃喝聊天了两刻钟,这场东道便结束了。

贾芸对贾政微笑道:“太爷,我们一起走吧,我先护送你回府,我再回去。”

这简单的一句话就让贾政心里感动了,瞧瞧,多好的芸儿啊,身份都是他的上司了,今晚也喝了不少酒了,竟还想着先护送他回府,真有孝心呢

不过贾政没忘记方才秦业叮嘱的事,笑道:“你先走吧,我留下来跟秦大人单独聊聊。”

贾芸没有多想,当即在亲兵的护卫下离开。

秦业将贾政带进了他的书房,并且将房门关上了。

贾政心里诧异,什么紧要的事儿让秦业搞得如此神秘兮兮

秦业没有拐弯抹角,借着一股醉意,直接对贾政道:“政公,我此次单独留你,是有件事想拜托你。”

贾政道:“秦兄见外了,何事请说,只要我能办到便不会推辞。”

秦业道:“说来惭愧,本来我不便拜托你此事,但眼看着我就要南下淮南,哪怕惭愧也顾不得了,为了小女的婚姻大事,我便放下这张老脸求你一求了。”

贾政道:“秦兄是否是想让我为侄女定下一门好亲事”

秦业点头:“正是如此。”

贾政问:“不知秦兄看上了哪家的哪位哥儿”

秦业道:“远在天边,近在眼前。”

贾政反应过来了,笑问:“是芸儿”

秦业道:“不是他是谁政公,此事说来我实在惭愧。”

“去年,贵府的老太太说媒,有意让小女跟贾大人定亲,奈何被贾大人推辞。推辞的原因当初政公跟我说过,说是贾大人认为他当时年龄还小,还要武举,无心娶妻定亲,想等个二三年。”

“此种情况下,我本不该再求政公定这门亲事,只是不瞒政公,贾大人已经成了我家小女的心上人,去年她跟我说想等二三年再定亲,便是想等贾大人。”

“唉,都怪我对小女过于溺爱,让她有了这等见不得人的念想。”

“如今我要带她南下淮南,此行短则一二年,长则几年,我便担忧期间贾大人跟他人定亲,小女会伤心欲绝。”

“所以我厚着脸皮求一求政公,找个合适的时机跟贾大人说说定亲的事,贾大人愿意自然甚好,不仅小女的终身有了托付,我和政公以后也可以亲上加亲,贾大人若不愿意,此事自然作罢。”

贾政想了想道:“既是秦兄托付此事,我自不会推辞,只是我寻思着,芸儿如今年龄依然还小,眼下就给他说亲还为时过早。另外,去年他才推辞了这门亲事,眼下去说,想来他还是会推辞。”

“不过请秦兄放心,明年等芸儿成年,我便跟他说此事,我也会尽力说服他应下这门亲事。”

秦业赶忙道:“政公所言极是,我也只是让政公找个合适的时机说这事,并不急于一时。”

说到这里,秦业站起身郑重其事地对贾政拱手道:“此事就拜托政公了”

夜晚,贾芸刚回到府上便被亲兵队长于竹告知,傍晚时荣国府派了人来,说他今晚回来如果不是很晚就去见老太太。

贾芸立刻便推测到,可能因为他此次举荐秦业而没举荐贾政,让贾母不满了,免不了要去解释一番。

贾芸当即去了荣国府,此时贾政还没回来。

贾芸走进了贾母院的荣庆堂,人不是很多,主子里只有王夫人、王熙凤、李纨,还有贾琏带回来的二房,名叫刘桂月。

在贾芸看来,这刘桂月虽漂亮妩媚,却不符合他的审美,怎么说呢,有种前世他看整容脸网红的感觉。

相比而言,还是王熙凤符合他的审美。

刘桂月的姐姐是长安县一个富商的续弦,刘桂月跟这富商有染,富商想巴结贾琏,便将刘桂月让给了贾琏。

这情况倒是跟原著里的尤二姐类似,但刘桂月的性格和尤二姐就差别很大了,刘桂月是个言行轻浮的,尤二姐则是个温柔和顺矜持的。

不得不说,贾琏在喜欢女人这种事上确实有些怪。

王熙凤一边笑着一边拉着刘桂月对贾芸介绍:“芸侄儿,这位是你琏二叔带回来的姨奶奶。”

刘桂月率先笑道:“这位便是芸侄儿吗你的大名我可听了多回了,如今一见,看上去就英武不凡,怪道年龄不大就如此有能为了。”

贾芸客气了一句:“姨奶奶过奖了。”

刘桂月第一次跟贾芸见面,且是在荣庆堂当着贾母等人的面,竟就主动率先笑着跟贾芸说话,确实不矜持啊。

这时贾母问起了贾芸举荐秦业的事,贾芸将事情详细说了一番。

贾芸也主动说了他为何没举荐贾政,当然没说实话,将此前他对贾政说的借口重复了一遍,说是不想让贾政南下吃苦受罪,也怕因此耽误了荣国府的事务,耽误了贾政孝敬贾母、养育贾宝玉。

虽然贾母不像贾政那么好忽悠,还是相信了贾芸的说法。

贾芸又多说了一个理由:“虽说举贤不避亲,但此次是我主动在皇上面前举荐巡煤御史这种重要官职,若举荐了二老爷,皇上难免会认为我以公谋私了。”

这个理由就是实话了。

贾芸又道:“老太太,我虽是府上的旁支哥儿,可这几年府上对我恩重如山,我就好比是府上的哥儿一样,我也一直敬重二老爷,日后我若还能升官,也就等于是二老爷升了官了。”

贾母闻言开心起来:“说的在理,你日后就勤勉为官、勤奋办差,争取早日升为二品的高官。”

贾芸松了口气,心里想着:“聪明伶俐能说会道”这八个字确实好使啊

今日他在贾母跟前说了这么一番话,贾母便不好开口让他以后举荐贾政了。

不是他忘恩负义,他欠贾政的恩情自会报答,但不便以举荐贾政升官这种方式。

其实贾政想升官并非难事,毕竟贾府的余荫强大,还有一个官场上的大靠山王子腾,贾雨村便是贾政介绍给王子腾,从而被王子腾扶持起来的。

只是贾政自己不好意思主动找别人帮自己升官,哪怕是王子腾,他都不好意思开这种口,而王子腾知道他做官能力差劲,也不想主动帮他升官。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5725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