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新汉

作者:左角龙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十二章 大汉天军(三)

书名:新汉 作者:左角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7

远在庙堂之上的大皇帝却不知道自己的“新军队”在百姓心中的形象已经渐渐高大了起来他正在计划着另外一件事情。【无弹窗小说网】

通过征兵事务大皇帝颁布了一系列的诏令以求移风易俗使大汉国百姓的结婚时间朝后推移五年左右以更符合人类的生理情况。但在征兵之后大汉国的军制和官制也面临着重大改革。

要说起来大皇帝当初根本没有想到新军队的建设竟然能触动这么多方面的事务更需要进行这么多方面的修改。

先改动的当然是军制。在建设大汉天军的初期刘常满并没有准备在全国实行――治大国如烹小鲜先在一个地方实验然后再推广到全国才是比较稳妥的作法。

于是最早的时候刘常满仅仅是在关中地区实行了新制度。对于新军队的建设大汉皇帝也只是知道一个方向很多东西都需要摸着石头过河因此在皇家控制最为严格的关中实验那是再好不过了。

大汉皇帝按照后世的“职衔分离”政策将部队设置如下。

先在军衔上设置了将、尉、校三级军衔。分置大将军上将军偏将军三个将级军衔又设都尉、卫尉、副尉三个尉级军衔都校、偏校、裨校三个校级军衔。这么一来军队中谁的军衔高谁地军衔低就成为了一目了然的事情。

然后。又将部队分设成五人一伍。设伍长。一般由士兵担任;四伍一队设队长一般由裨校、偏校级军官担任;六十人一都一般由都校级军官担任。五都一曲由副尉、卫尉军官担任。

曲以上的编制则分为部、将、军等分别由相应军衔的军官担任领。军队的最高指挥官当然是大汉皇帝。没有大汉皇帝的命令任何人不得私自调动军队包括各级指挥官。

但这么一来大汉皇帝就现了一桩极其不好的事情:这样的话如果军队是在关中附近那倒是好控制可是如果军队驻扎在外地。那就很麻烦了。

如果必须得到皇帝地命令才能调动部队。那部队地灵活性几乎就不存在了。但如果不让得到皇帝地命令就可以私自调动军队那造反的可能性可就大大提高了。

而且。在大汉国的传统上其实应该说是从周朝以来的传统上地方长官同时都是当地驻军的长官因此地方势力都是很大的。

按照大汉国的官制地方各郡国其实是有极大地自治权的很大程度上一个郡国治理的好坏基本上就依赖于该郡国的太守或是国王的能耐了。但如今有了精锐部队后刘常满就觉得这种办法其实很不安全。

记得大汉国最后是亡于各地军阀割据的这就是地方势力过大的祸害。因此大汉皇帝决定在民政上仍然放权给各郡国但在军事上各郡国的权力一律收回!

记得后世地中国各地方上根本没有军权所有地军权都由中央统一管理。“枪杆子里面出政权”这是毛太祖的著名论断也是屡经验证的真理。

不过大汉国时候和后世中国不一样那个时候一个电报、一个电话都只需要几分钟就能传遍全国但现在这个时候要跨越几千里地距离常常需要一两个月的时间。

因此刘常满决定在全国设置五个大的军事集结点。最大的军事集结点当然是关中一带。…bsp;关中天府之国养活十来万军队丝毫不成问题。而从关中出前往汉中、巴蜀都是比较方便的因此刘常满决定建立关中大军区在长安一带驻兵五万沿长城一线驻军两万汉中驻军五千巴蜀驻军五千一共八万人。

这八万人全都是大汉国精锐中的精锐成员构成除了世家子弟、名门之后外其余的全是从各地的新兵中挑选出条件最好的送入关中成为大汉国的“志愿兵”也就是募兵。

第二个大防区则设在东垣一带。当初大皇帝说要把第二个大防区设在东的时候很多臣子都茫然不解。毕竟东垣这个城市并不算出名北有蓟城

、鹿西有晋阳哪个都比东垣重要得多。

但刘常满却知道东垣也就是现在的石家庄这个地方正是北方边境最重要的战略要地之一而且它正处在中心地段又扼住了太行山的咽喉最适合建立防区。

新中国所以把防区建在北京那完全是因为北京是都的缘故要说起战略地理位置的重要性北京尚不如石家庄一带。

第三个大防区当然是建在彭城。这里正是传统上齐、楚、魏三国的的交汇处而且地理位置极其重要正是大防区的重要位置。

而另外的两个大防区一个建在了长沙另外一个则完全出乎了所有臣子的预料:建在了无终!

对于大汉国来说如果说岭南一带是蛮荒的话那辽东一带更是绝不适合人类生活的地方。那里常年苦寒也没什么产出粮食一年只能一熟对于以农业为根本的大汉国来说实在是没有用处得很。

可大皇帝这次却不听任何臣子的意目前了执意要把这个大防区建在了大汉国臣子们认为几乎毫无意义的辽东一带。

他们都不知道大汉皇帝心里正对高丽国和扶桑国打着主意所以要在辽东一带建立一个大防区那是极有必要的。

在各大防区草创之后大汉皇帝又改革了大汉国的官制。先他便剥夺了各郡国长官对于军队的指挥权包括各藩国在内。

大汉皇帝把各郡国的驿卒和衙役也都算入了军事编制地方长官所能调动的也就只有这点人手基本上一个郡也只有几百人的样子;而各藩王们的私兵则从此之后再也不能过一千人否则便是“逾制”必受严惩。

在大汉皇帝的诏令颁布后不久大汉皇帝就派员清查各藩王的私兵数目结果现齐王刘肥、楚王刘交两个人都逾制了。大汉皇帝当即下诏将两人的县治各削掉一个薄示惩罚。

诸藩王一看连大汉皇帝的亲大哥、亲叔叔都被惩罚了各各敬服很快的各藩国的私兵数目都大大的减少了。

“这么一来以后七国之乱之类的事情生的可能就会少点了吧?”刘常满心里想道。

为了更好的控制军队刘常满绞尽脑汁和李左车一起设计了许多天终于也拿出了一套草创的方案:…bsp;在部队中设立一个特别的职位名曰同知军事。这个同知军事全都派文官担任对武将起一个监督、约束的作用基本上相当于如今的指导员全都选用政治上特别可靠、对大汉皇室忠心耿耿的郎官担任。

“唉也不知道老子摸索出来的这个军队效果到底怎么样。还是找个国家练练兵吧。”大皇帝心里想着。不过不大一会儿他就骇然现原来自己的思想早就已经如此的“皇帝化”了。

不过既在其位须谋其政既然自己早就是大汉皇帝中华联邦天子当然想事情是要“皇帝化”一些了。刘常满心里想着。

“天子一怒伏尸千里流血飘杵”可谁又知道天子就算不怒只要他起了一个心思照样会这样呢?

“这些小国家对朝廷都毕恭毕敬的也没有什么值得怪罪的地方平白无故的去打他们恐怕不好吧?”大汉皇帝的手指划过地图周围的国家真的是没有什么值得去教训的而外围的又太远不好打。

“要不就在这些高丽棒子身上试试这些新兵的身手吧。”大汉皇帝最后终于把手指指在了朝鲜半岛最外端。

那里有一个小国家名曰新罗所有的小国家里唯有它一直未曾向大汉国朝贡过。其实并非是它高傲自大实在是因为它尚未开化无法朝贡之故。

不过大汉皇帝既然要试兵当然要找个由头才是于是小小的新罗便成了第一个牺牲品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4677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