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新汉

作者:左角龙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五章 倘若我明天就死

书名:新汉 作者:左角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7

做皇帝的时候刘常满心里觉得按自己大舅吕泽当确实应该封王;而赵王张敖虽然功劳不大但也没有过错将他的诸候王位削掉也甚是没有道理。【全文字阅读】

因此那个时候刘常满确实私底下和阿妈说起来过等以后自己做了皇帝一定要给大舅吕泽封王姐夫张敖的的赵国虽然已经封给了如意但也要想办法再给他恢复诸候王号另封一郡给他。

可等自己做了皇帝刘常满这才明白当初阿爹的苦衷:这些异姓诸候王根本就是敌国!所以刘邦才煞费苦心宁肯背着天下人和后世“诛杀功臣”的骂名也要将这些异姓诸候王铲除――想来以后的历代王朝之中都有类似事情生就可以想见诸位开国皇帝的思路基本上是一样的了。

等异姓诸候铲除得差不多了刘邦这才与诸候订下白马之盟约定从此以后“非刘而为王者天下共击之!”

非刘不得为王刘常满当上皇帝后算是彻底的理解了阿爹的心情。

其实这也不难理解中国古代皇帝们的治国理念一贯禀承“家天下”的宗旨。所谓国家就是国是放大的家家是缩小的国。既然如此那距离皇位最近的诸候王当然只能封给自己家的兄弟子侄――哪怕是有人起来造反夺了天下那也是肥水不流外人田照归在咱老刘家转圈不是?

所以对于阿妈地要求。刘常满左思右想不能答应。

医疗技术和医疗条件的不同会从潜意识里给人类的思维打上烙印这一点刘常满是早就知道了的。

比如说刘常满穿越之前的二十一世纪吧。很可能。在医疗技术上美国与中国的差距并没有那么大。但是在医疗条件上特别是医疗费用地问题中国与美国的差距可就太大了。

在美国的医疗保险制度下美国人得了大病的话基本上都由社会保险负担;而中国人得了大病基本上都由个人或是家庭负担。

有一个笑话。说是中国人和破产之间的距离就是家中任何一个人大病一场。当然这个笑话一点也不好笑因为它说的是实话。

所以在医疗技术和医药费都有保障的情况下美国人一般是这样打算的:二十岁以前努力学东西;二十岁到四十岁之间赚钱然后就考虑退休事务把余生献给自己热爱地东西比如艺术比如慈善等等。

可中国人不行。在医疗技术有保障。医药费却没有保障的情况下中国人只能拚命的攒钱、攒钱。

二十岁参加工作后就得开始攒钱等到三十岁有了小孩更要攒钱四十岁之后家里父母都老了更得攒钱。五十岁以后那更是得为自己拚命攒钱: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一场疾病就会降临到自己或是家人的头上而倘若你没有攒到足够的钱就得眼睁睁的看站他们受尽折磨然后死去把无尽的悔恨留给自己。

这还仅仅是医疗费不说医疗技术上的差距就在人们的思维方式里烙下这样的烙印。如此深远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美国人总是预支将来的钱而中国人却拚命的为将来存钱。

单是一个医疗费用的问题就能如此深远的影响人们地思维更不要说医疗技术的差距了。

汉初的医疗技术极为落后。年纪轻轻就暴病而亡的人不可胜数贵为皇帝也不能例外。在这样的情况下任何人都有一种危机感。

“倘若过不了多久我就一病暴毙而亡了那以后的事情会怎么样呢?”是这个时代很多人潜意识里的一种思维方式甚至刘常满觉得连自己都受到了影响。

想想吧自己阿爹刘邦贵为皇帝却也在六十二岁就得病亡故――而在现代这个年龄正是后世大部分“总统”、“总理”上台伊始的年龄。

在这样地情况下“倘若我很快就死了以后的事情会怎么样呢?”就成了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一种极端的危机感压迫着每一个人特别是那些身处高位、学识丰富、见闻广博地“精英”阶层。

是呀倘若我明天就死了事情会怎么样呢?刘常满也常常这么想。照现在局势如果我明天死了那阿妈肯定得从代王刘恒、淮南王刘长、燕王刘建等人中选出来一个接替自己的皇位吧毕竟他们几个都是弟弟。

赵王如意肯定不行自己活着还强些倘若自己死了阿妈非得想法把他娘俩都弄死不行肥哥恐怕也不行他已经二十多岁了阿妈要是扶他当了皇帝自己对朝政可就一点控制也没有了。倒是肥哥的三个儿子可能会选出来一个过继给自己好继承大统。

但是倘若是答应了阿妈的要求把大舅小舅还有姐夫都扶植成诸候王呢?

那倘若自己死了这事情就难说得很了。自己没有儿子并没有名正言顺的继承人那阿妈肯定会

政――按照鲁候以母代候和萧何死后候位传给其妻来阿妈以太后身份执国政那也是正常的。

除了自己和姐姐阿妈最喜欢的当然是吕产吕禄几个侄子了。倘若他们有了诸候王位那把持国政也就是顺理成章的事情到时候会不会起异心也想当皇帝呢?自己这几个兄弟除了阿妈讨厌的如意还象个样子以外其余的可没有一个能斗得过阿产阿禄兄弟俩的!

还有和韩信、彭越、布等人比起来自己姐夫赵王张敖算不上什么人物。但和别地将领比起来张敖却不输给任何一人若是将他恢复了诸候王号日后起了变故他也想当皇帝呢?

“怪道原来的国君们都自称孤家、寡人。原来是真的!”每每念及此处刘常满都苦笑着摇摇头。当皇帝的滋味原来和坐在未央宫的大殿中一样四边不靠那是真真正正的“孤家寡人”!

“来人呀传我旨意令赵王、陇王入长安朝见!”

汉史记载十七年。陇王韩信、赵王如意入都朝见。

赵王虽然年幼却为人忠厚国政多委王叔刘礼赵民深感其德因此赵王出时万民多出城送之。

虽说知道当今太后深怨赵王母子不过当今天子宽仁爱民民间也是称颂不已料想赵王此次入都虽然事起仓猝却无甚危险。再看看前来迎接赵王地。又是原刘邦麾下大将灌婴赵民更是放了不少的心。

可就在赵王车驾刚出城时却突然起了一阵怪风将赵王的大旗拔了起来!说来也煞是可怪那大旗被拔起之后却并没有翻倒折断。却是跳了两跳又插进西面一座副车之上仍然烈烈飘扬!

赵国臣民都目瞪口呆的看着这一幕却不知主何吉凶。只有一个老者叹道:恐怕我王之国即将西移赵民再无福份得此贤王了!

果然汉十七年冬汉廷突然颁下诏旨。徙封赵王如意为河东王王以雁门、太原、上党三郡!原来封给赵王的三郡巨鹿、、恒山三郡收回。

而进京朝见的陇王韩信因近来匈奴又有蠢蠢欲动之势故加授北方大将军衔。随时可以调动河东、陇两国兵马以抵御匈奴。同时又授灌婴为守赵将军授周勃为燕代将军领燕代两国兵马以御匈奴。

“皇上你徙封赵王何意难道是怕臣妾等不能诞下皇子所以提前预备么?”寝宫里与刘常满最为贴心的范偷偷问他道。

“你什么时候这么聪明了?是不秦莹姐姐告诉你的?”听范叫破了自己心思刘常满心里不由一惊。

“这次可真不是秦姐姐告诉我地是我自己想出来的。”范笑着说道。

“不过皇上春秋鼎盛就做如此打算不嫌太早么?再说皇上不怕太后看出你的意思责怪于你么?”范靠进刘常满怀里问道。

拥着这个最亲近的女人刘常满心里也有无限感概。也就只有她还能真正说说贴心话了有些话就是和萧她们也不便说出来的。

“傻你想想我把如意徙到又穷又偏僻的河东三郡阿妈心里还当我是在替她出气不知道多高兴呢!再说了现在赵国空了出来她还以为我要恢复张敖的王位估计心里正偷偷的高兴着呢!”刘常满抚着她光滑的脊背笑着说道。

一直以来张敖的王位问题都是一个很让刘常满头疼地问题。现在早就查明当年张敖谋反的事情是一桩冤案照吕雉的说法韩信的事情是冤案所以韩信早就平反了凭什么张敖就不能平反?

可刘常满所以替韩信恢复了王位那是战争的需要――只要韩信活着一天匈奴人就不可能再踏入河套一步再说韩信与刘常满交情之深功劳之大也根本不是张敖能比得了的。那彭越最后不也是在临死前才由刘常满赐了一个候爵吗?

不过吕雉可不管这些吕产吕禄是侄子不被封王吧说起来是他们自己没有军功如今吕泽吕释之都已经去世按刘邦旧例大汉朝廷不会追封所以先就这么委屈着等有机会让他们立了军功再封就是。

但张敖不同他本来就是诸候王而且吕雉也是看中了他是诸候王里地拔尖人物才把女儿嫁给他的。如今可好他什么错儿也没有却生生的被捋了王位;他被捋了王位也就罢了带累得自己女儿刘乐如今也跟着穿一身候爵夫人的服色进宫来见自己却成什么体统!

难道说等自己死了之后自己女儿连戚夫人那个小贱人也不如只能穿一身候爵夫人的服色给自己守孝么?等张敖也死了自己的女儿连个王太后也算不上?不行那是绝对不行的!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9160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