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新汉

作者:左角龙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四章 燕王事件

书名:新汉 作者:左角龙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07

横被封为靖海王后原有的诸候王们的封地总算是在刘常满眼里这就是解决了“历史遗留问题”在田横封王之前皇帝已经下诏令韩王信、梁王彭越、淮南王布、赵王张敖仍王故地。【无弹窗小说网】

接着第二道诏令也下来了着楚王韩信王会稽、东海、琅琊三郡;衡山王吴徙为长沙王王衡山、庐江两郡着原十万户候梅涓为王王苍梧、洞庭两郡。

当初刘邦能够击破武关梅涓作为吴部将与他会师三户邑立了大功;而后楚汉相持之中吴、梅涓同样立功不小刘邦这是报恩来了。至于楚王韩信不管从功劳还是实力上来讲天下都知道他这个楚王那算是实至名归。

接着出了第三道诏令着闽越王无诸南越王赵佗瓯越王摇三个越王仍王故地。这三位越王一直都不受汉王管辖不过是上表称臣以示尊刘邦为皇帝罢了刘邦下这道诏令也不过因循故事承认既成事实。

第四道诏令便是敕封田横为靖海王中国海外诸地皆可王之。但在诸将眼里这其实是一种严重的谪迁随便抓一个被封候的将军问他愿不愿意拿自己的一个县换这个靖海王估计他也会很明确的告诉你:门都没有!

不过这四道诏令除敕封田横那一道外其余的都在诸将意料之中对于这些已经有主的土地诸将也没有什么指望的。大家等待地。乃是刘邦地最后一道封王诏令。

虽然分封了十一个诸候国但其实只占去了赵、韩二国的故土以及东南楚、东魏之地和海外的荒地大面积地国家。尚有燕、齐、西魏、秦、周、西楚数处地盘尚未分配诸将无不翘以待。如今灭秦之功已酬外藩已封就该轮到在灭楚中立下大功的汉王帐下诸将了。

在这中间功劳最大的韩信、彭越都已经获封为王韩信王三郡。彭越王两郡都是天下腹心膏腴之地。诸将功劳虽然小些但就算只能分封得一两个偏远郡治那也是裂土封疆的诸候王能与皇子客礼相见的百姓君父万民之主呀!

然而苦苦等待了数十天封王的诏书始终不下诸将天天都聚酒会餐。急得跟无头苍蝇似地。

在这数十天里因封赏尚未结束刘常满当然也住在洛阳北宫算是彻底见识了一番。

刘邦分封诸候。对于新成立的大汉帝国来说应该是一件极其重大的事件。然而放入历史的长河中却不过极小极小的一个浪花象刘常满这样的人连一点记住的可能性也没有。

虽然刘常满和陈涓、召平等人商议时早就估计到吕泽绝不可能会封王但吕泽自己可不这么认为。

刘邦帐下除了大将军韩信、魏相国彭越二人之外最有资格封王的当然是上将军刘常满。不过刘常满身为太子未来整个天下都是他地这块土地当然是省下了。

除了这三人最有资格封王的吕泽认为非自己莫属。且不说自己和刘邦是郎舅之亲自己乃是当今皇后的亲大哥太子刘盈的亲大舅单说功劳自己也当得起一个王位。

然而数十天地博弈过后刘邦颁下的诏书中却煌煌写道:

“太尉卢绾持心端正佐皇帝入关定三秦守巴蜀以将军击项氏又佐皇帝平定燕地生得将相甚众功最多宜立为王。於戏!小子卢绾赐为燕王维稽古建尔国家世为汉蕃辅。於戏!保国艾民可不敬与?王其戒之!”

这官样文章做出看上去倒也无懈可击但诸将得知此消息后无不愕然大哗。

这个卢绾刘常满知之甚详勉强能说得上地本事那就是拍刘邦的马屁了。从很小的时候卢就是刘邦的小弟哥儿俩的感情那绝对是好得没话可说比亲兄弟都要亲。

刘邦所做的封赏到现在为止都是论功行赏。这个卢绾的功劳硬要排起来恐怕在刘邦帐下叫得上号的将领里排在五十名开外而卢的能耐更在百名开外。

但这次刘邦偏偏封了卢绾为燕王显见得是任人唯亲所致诸将都极为不满。如今刘邦已经是皇帝了谁敢拿他怎么办?吕泽更是气得几天都不出门天天召集兄弟朋友在家饮酒。

“你们说说那卢绾什么本事能去当得了五郡之主燕国之王?”这天晚上摆的是家宴只有吕泽、吕释之、樊哙、吕须、吕伉几个至近人说话随便了许多。

“行了大哥如今诏书都下了你个牢骚有什么用处?那个时候你要是好好跟着打洛阳怎么会有今天这事?”吕释之见刘常满不出声当即接过了话头责怪起吕泽来。

“二弟当初怎么了?别说当初就是去年那韩王信还不是投降了项籍回来还不照样当他的韩王?还有孙赤他们几个阳城破时候不都是投降了?我那个时候虽然跟他分了兵可我谁也没投降前后不过两个月就又回去帮他了有什么害臊的?要论功劳除了咱常满就属我了!”吕泽对自己的过错不以为然对刘邦不肯按功劳封自己为王却是耿耿于怀。

“咳大兄二兄你俩别吵了。其实这回谁想得到卢绾这小子竟然成了燕王?别说大兄就是萧何、王陵他们哪个愿意?但皇帝派陈平、张良、叔孙通

伙天天告诫咱们就差明说了他那脾气谁敢逆他知道皇帝是怎么想的。”樊一直喝酒不语突然接口说道。

“就是刘三他要是封你为燕王。我保证连屁也不放一个!哪怕是萧何王陵当了燕王。我也啥话不说!就算是让二弟越过我当了燕王我也不说什么呀!偏偏是这个卢绾当了老子不服气!”吕泽恨恨的将酒碗咣当一声扔到桌子上。吓了众人一跳。

“行了别说了别看咱们是亲戚人家卢绾和三哥地亲热劲可比咱哥仨强多了。”吕释之也有些不满地说道。

“大兄二兄其实皇帝让卢绾当燕王。也是有他自己考虑的。”樊呷了一口酒说道。

“你们想想燕地一旦作起乱来内可劫掠赵代外可交通匈奴燕地距关中这么远倘若燕王要造起反来那可就麻烦大了。”

“但这个卢绾跟他极好是一。最重要的是这家伙根本没啥本事也没那个胆子造反做乱。大哥你想想不管是你还是萧何王陵。这点上可比得过人家卢绾吗?”樊哙笑道。

“去他奶奶地这没本事还成了长处了?”吕泽被气笑了。

“没本事可不就是长处!”

洛阳北宫中。刘常满也正在问阿妈这个问题吕雉笑着敲了敲刘常满的脑袋笑道。

“阿妈那照你这么说卢叔叔当燕王你是同意了的?”刘常满有些惊奇的问道。

“当然是我同意了的不然他卢绾跟你阿爹再好也当不了燕王!”吕雉傲然道。

“那你是怎么想的跟我说说呗阿妈让儿子也学学。”刘常满笑道。

“儿子你想想这卢绾是个没本事地吧?他既然没本事国事就得照着朝廷的安排去做。想那燕地关塞重重只要派兵守好了关塞不去跟匈奴挑畔谅那匈奴也不敢前来进攻大汉这是一。”

“第二呢赵地是你姐夫的地盘你姐夫虽然能耐也就那么回事可比这卢绾厉害多了倘若他胆敢造反咱大汉国连兵马都不用动派个将军带上虎符只用赵兵就能把燕地给平了所以派个没本事的卢去当燕王是最合适的。”

“再说了你阿爹既然当了皇帝就得让他称心快意点这卢绾是他最好的兄弟他想亲之贵之咱娘儿们管不着。但等你阿爹万岁之后咱们掌了权当然也可以照葫芦画瓢嘛!”吕雉笑道。

“那照阿妈这么一说卢叔叔当燕王还是最佳人选了?对了赵王什么时候娶我姐姐过门?”刘常满问道。

“当然是最佳人选。别人谁都不行你那天说得对不能放你大舅他们出去当王要不然到时候谁在朝中辅佐你?就是想给他们个王位也得等我的乖儿子当了皇帝才好让他们感恩于你呀。”吕雉笑道但刘常满心里听着却颇不是个滋味。

“你姐姐今年已经十六了就这两年吧等你阿爹闲些再说。张敖快三十岁了小妾都娶了十几个了也不急在这一时!”吕雉说道。

整个燕王事件乃是刘邦独断专行的结果心里舒爽地估计也唯有刘邦和卢绾两人了。

帝者家天下天下都是我一个人的我当然是想让谁当国王谁就可以当国王刘邦终于找到了一点做皇帝的感觉。

然而卢绾辞行就国不久刘邦就现了自己再上殿议事时这殿上的气氛变得比以前古怪了。这天正是汉五年八月初一朔日又到了刘邦上朝地日子。

刘邦这个皇帝当得也很舒爽。政事本来就不是他所擅长的刘邦也没那个心情再以五十五岁高龄去学那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之术他采用了一个管理者最为简单但却往往是最有效地办法:把事情交给专家去办。

于是全国的国政大事便一齐交给了丞相萧何而刘邦自己只需要每月朔望两日上一下朝象征性的处理一些东西便罢了。

这个时候朝廷的规矩还远远没有立起来刘邦上朝的时候摆得跟平时开大宴会差不多。在南宫的前殿里刘邦高踞上座诸将相官吏按照品级或坐或站大家说一会子话便算是上朝了远远没有后世影视里那么规范。

“今天有什么说的没有?有的话就快说没有地话就散了。老子回去再补一觉去!”刘邦打了个长长地呵欠说道。

在群臣中。太子刘盈当然位次最高坐在最上和萧何遥遥对望。

“皇上。臣臣臣有话说!”第二排上一个大臣站起来说道这位便是御史大夫周昌朝中三公之一。不过他说话有些口吃很少言。因为众人一听他说话必定要哄堂大笑。

果然周昌一说话整个前殿的君臣都笑了起来。

“周昌你这小子今天怎么开了风门了?他***说来老子听听!”

“禀皇上臣臣臣以为上次皇上所说地事情。还是暂不执、执、执行为好。”周昌结结巴巴的说完当即退下。

“他***到底什么事情呀?老子一天要说几十上百件事儿呢你这么没头没脑的来一句。老子怎么能知道?”刘邦大骂道。

“阿爹周叔叔说的。恐怕是遣散兵士让诸候子弟归国的事情吧。”刘常满忍住笑对刘邦说道。

“喔?原来是这事儿。萧兄弟你地意思呢

邦抬头问道。

“陛下周御史所说便是我和樊太尉三人商议后所得的浅见。”萧何却不象周昌那样随意听刘邦问起急忙避席而出躬身说道。

萧何、周昌、樊哙三人正是朝中三公九卿也多半是丰沛故人诸候王已经就国他们的意见其实就代表了丰沛故人的意见刘邦有些沉默。

“陈平你的意思呢?”

“陛下乃天下之主国政大事陛下圣躬独断即可臣一体凛遵。”陈平躬身说道。他名为假丞相也就是副丞相其实什么实事儿也没有平时做的最多的就是陪刘邦说话聊天。

陈平、韩信和萧何不同他们是从敌人那里投奔或投降刘邦的不是丰沛故人集团中地人因此官爵虽然不低实权却小得多了。但这些人对刘邦的态度却比丰沛故人要恭谨得多有点象君臣奏对的模样了。

“子房以为呢?”

“皇上早有定见何必问我呢?”张良仍然不紧不慢的笑道。他身体一直不好从来没有单独操持过事务但却和刘邦关系最好是刘邦帐下最为得用、最为信任地人才之一。他和陈平、萧何又不同乃是丰沛故人之外一心追随刘邦的诸候宾客典型与陈希、傅宽、商等人算是一类。

“你们到底有完没有?皇上不就你上回说地那事儿吗?我看行!”王陵是个憨直的听着几个人在那里斗心眼子心里就烦当即冲口而出。

王陵在丰沛故人中乃是资格最老、地位最高的人之一若说在在朝中影响唯有吕泽、萧何能与他相比夏候婴、樊哙这些人都得退让一箭之地。

“现在又不打仗了白白养着这么多兵做什么?还不如把钱省出来给老子分点呢老子穷得都坐牛车了你们没看到?”王陵笑骂道。

“看你这话说的回头等把兵都遣散了老子派人给你送几匹军马过去拉车!”见王陵出来支持自己刘邦大喜。

然而刘常满知道事情没这么简单。刘邦要放士兵回乡务农丰沛故人大多反对其中包括了吕泽、萧何、樊哙等重量级人物。张良从不掺合这些东西陈平是个滑头的绝不会站出来直接跟萧何他们作对。

王陵倒是个直性子的不过如今看来他这话恐怕也是一时口快说出来的等下次上朝怕就得让王吸薛欧张苍他们几个给改了。

果然等到望日再上朝时王陵也说诸候子可以放归但天下尚未安定士兵不可遣散把刘邦气了个倒仰。

刘常满早就明白纵然是当了皇帝也绝不可能随心所欲不过刘邦这次做的事情和封卢绾为燕王不同其实是一件善政。

打了七八年仗后天下壮丁锐减三分之二生产已经凋弊不堪。刘邦出身平民百姓所以深体民间疾苦急着将这些士兵放还回去。大汉国有四十多万士兵全都丁壮男子如果能放回去哪怕是一两年时间生产就会恢复不少。

然而诸将的想法和刘邦大不相同。卢绾封了燕王但诸将仅封了二十几个候爵还远不到让众人满意的时候。如果把士兵遣散那就意味着只保留中尉军五到十万人诸将大部分将失去兵权。

诸将所以跟着刘邦图的是搏个功名富贵如果一旦没了兵权诸将靠什么去升官财去?王陵在朝廷上说的虽然有点夸张但象王陵、吕泽几个没能掌握实权的确实现在日子过得很不怎么样诸将都心里有数。

正因为如此一向与刘邦共进退的丰沛故人们这次却成了刘邦放兵归田的最大阻力。

“阿爹那你看这事儿该怎么办?”后殿里刘常满请教刘邦道。

“盈儿你知道你阿爹为什么要放这些兵回去不?”刘邦问道。

“你不是说为了让他们解甲归田恢复生产吗?”刘常满记得刘邦说过原因。

“傻小子现在天下未定让他们回去的话少则半年多则一年又得征召他们哪儿来的解甲归田?老子放他们回去是为了你这个臭小子着想的!”刘邦笑骂道。

“为我着想的?”刘常满有些奇怪。

“是呀谁知道还得打多久的仗不趁着这个空儿放他们回去恐怕又得耽误数年。你想想这一趟让他们回去了哪怕是过两三个月就召他们回来他们也该在家里种下不少人了吗?老子已经五十多了他们这一趟回去种下的人可不都是你小子的臣子?”刘邦笑道。

刘常满也掩口葫芦阿爹还真是为老不尊这种事儿也挂到嘴上。

“皇上你怎么跟太子说这些东西呢!”戚夫人抱着如意坐在旁边嗔怪道。

“来来来我抱抱如意。”刘邦笑着将如意接了过来。

“笑话这些事儿他阿爹不教他谁教他去?将来盈儿当了皇帝也得这么想事儿。百姓不但得吃饭住房种地还得生儿育女。现在天下三四个女人才摊一个男人这三四十万兵放回去可不得播下百十万人口?抵得上好几郡的人口了!”

“再说了百姓除了种田吃饭总共就这么点乐子咱皇家全都给人夺了难道不怕女人们造反吗?”刘邦大笑道。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25576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