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万历明君

作者:鹤招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4章 追亡逐北,悬河注水

书名:万历明君 作者:鹤招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0:34

董狐狸猝不及防闻得噩耗,脑海中一片空白。

他努力收摄心神。

猛然间,又觉一阵尖锐的鸣响,骤然充斥双耳。

他茫然地看着左右慌乱失措的模样。

自己的大儿子巴扎黑,似乎正在急不可耐地朝来者出言确认着什么,面上焦急,嘴巴开合不断。

左右随从,仿佛失了主心骨,没头苍蝇一般惊恐四望。

更远处的部众,不知道在口耳相传些什么话,只看到有人勒住缰绳,蠢蠢欲动。

夜幕垂空,人语马嘶,乱作一团。

铮!

拔刀出鞘的声音突然响起。

众人下意识转过头。

月夜之下,一道寒光映照在众人眼底。

紧随其后的,是滚烫的鲜血,喷溅在地上、马上、身上、脸上。

只听咔嚓一声,人头缓缓落地,无头的身躯喷涌不止,紧随其后跌落在地。

方才吵闹得最厉害,眨眼之间,便戛然而止。

与此同时。

所有的视线,整齐划一地聚向董狐狸。

董狐狸耳中的鸣响还未消失,却丝毫不影响他的凶神恶煞:“老子还活着呢,谁敢给老子哭丧!”

群然失语,只剩下胯下马匹唏律律的声音。

“叫什么叫!儿子没了再生!财宝、女人没了再抢!咱们几千条好汉子,什么东西抢不到!”

“再给老子哭丧,乱了阵脚,别怪俺了一刀一个。”

左右本是惶恐难安,此时见得首领还有气魄砍人,反倒振奋过来,有样学样约束马匹、喝骂部众。

此时,董狐狸嫡子巴扎黑此时正好确认完细节。

他打马走到董狐狸跟前,直接了当开口:“阿布,咱们必须要恳求青把都儿的庇护了!”

外人摄于董狐狸淫威,不敢说出心中焦急,这话由巴扎黑这个亲儿子来说正合适不过。

由他起头,众人也顺势先后开口表态。

“恩相,长昂跟兀鲁思罕都背叛了长生天,咱们不能回去了。”

“恩相,咱们快走吧,这肯定是汉人的报复!等天一亮,恐怕长城里面的汉人也要追出来。”

董狐狸将染血的刀顺势收起。

咬着牙搓了搓耳朵:“呸!青把都儿也是个狗娘养的。”

部众们听了这话,想要说些什么,又怕被一刀砍来,只好抿着嘴一声不吭。

董狐狸龇牙咧嘴一阵,才觉得耳鸣消退下去。

他打起精神,再度开口,将方才的提议驳回:“俺们在蓟州这一段巡了这么久,半点没见汉人出塞的动静。”

“现在汉人突然摸到咱们沟子后面去了,走的还能是哪条路?”

部众闻言,皆是悚然一惊。

巴扎黑愕然道:“阿布是说,青把都儿出卖咱们?这对他们有什么好处!?”

董狐狸冷哼一声:“兀良哈好歹是蒙古六万户之一,这些年左右摇摆,反而被俺答汗、大汗吃得只剩六万部众。”

“近年俺决定投靠大汗,俺答汗更是露出了野犬的獠牙,强行让青把都儿把女儿许给了长昂,想牵制俺们。”

“好处?他俺答汗现在可不止是咱们的汗,更是汉人的顺义王,咱们的牧区要是被汉人攻占,汉人难道还能会自己管着么?”

危难之时,首领若是能保持着冷静,上下难免受到感染。

度过了最初的惊惶,纷纷开始思虑起后路来。

“恩相,青把都儿不做人,咱们跟着速把亥往北走,先避一避,等汉人走了再回来。”

话音刚落,就被董狐狸否决。

他面容冷峻地摇了摇头:“速把亥那个烂货,只要摸清楚俺们的底细,定然会将俺们的马夺了,只留下俺们殿后,难不成,你还想让那个烂货会跟俺们一起进退?”

“而且,北上没有险要的地形,一旦被人跟在沟子后面,派火器骑兵追杀,根本走不了太远。”

左右越想越是觉得形势不妙。

往北走的地理,在场之人再明白不过。

朵颜三卫本身便是从北边被察哈尔万户赶过来的。

泰宁、福余二卫,正是因为没有地形险阻,直接便被蒙古左翼分食得一干二净。

只有朵颜卫,靠着燕山地形,一直到如今,还保留着董狐狸麾下的本部。

所以真要向北逃窜,一旦被汉人追上,恐怕不会有好下场。

巴扎黑心中也越来越焦急,催促道:“阿布,快拿个主意吧!”

董狐狸思索半晌,久久没有言语。

好一会之后。

董狐狸终于有了主意:“走!先跟着速把亥那个烂货后面,趁着天没亮,脱开汉人的视线才是。”

“等天一亮,直接弃了帐篷物资,轻马急行!”

左右连忙拦住欲走的董狐狸,认真分辨道:“恩相需得说然后如何走,俺们好跟部落兄弟们说清楚后路。”

董狐狸咬咬牙:“去找拱难!”

说罢,他便打马转身,招呼部属径直朝速把该离开的方向而去。

……

天亮之后。

在喜峰口二十三里外,戚继光看着一地被抛下的物资,暗道可惜。

若是能早些得了消息,昨天速把亥、黑石炭、卑麻台吉、喇希台吉撤走的时候,直接将董狐狸一部拦在长城下,事情就简单了——鞑靼撤军,可没什么纪律,更何况是几部一起。

当然,这也是无可奈何的事,胡守仁不可能拦着一个鞑子都不放走,自己也不可能比身处塞外的董狐狸先得到消息。

“戚帅,朝这个方向走的。”

勘探痕迹的老行伍自然少不了。

毕竟是数千骑,很快便分辨出了去向——甚至于,此时前军三千轻骑,早已追了上去,中军后军慢上半步而已。

戚继光顺着董狐狸遁逃的方向看去,沉静思索起来。

一旁的蓟镇副总兵张拱皱眉:“竟然没往北走,这是要回万松沟,想趁咱们撵上去之前,跟胡将军分出胜负?”

鞑靼面对大明朝边军,最大的优势不过是来去如风。

边军平日里据关以守且不说,哪怕同是骑兵,也比不上鞑靼的行军速度。

若是董狐狸想反身夺回老巢,再以燕山之险死守,未必没有机会。

毕竟二者之间,始终有一个时间差。

戚继光摇了摇头:“万松沟对于董狐狸是好守的险地,对于胡总兵同样也是好守的险地。”

“胡总兵能从速夺取,一来因为董狐狸将本部的精锐带了出来,二来更有长昂跟兀鲁思罕配合。”

“如今董狐狸想从速夺回,不可能速下。”

“届时久攻不下,反倒要被前后包夹。”

朵颜卫本部的寨子在万松沟,所谓万松森郁,不可进,正说明其险要。

沟东南有葫芦山峪,峪有二口,狭仅二十余丈,中则宽衍,形如葫芦,近口曰黄崖峪,东南通古北口。

有沟有山,有崖有峪,可谓天险,谁来硬攻都不可能攻得下。

所以董狐狸往若是走回头路,那不过是找死而已。

蓟镇副总兵张拱思索片刻,突然灵光一现。

他出言揣测道:“戚帅!这厮恐怕是去寻拱难了!”

“董狐狸几个兄弟,猛克、猛古歹、抹可赤,皆为青把都儿吞并,爱莫能助。”

“如今唯能助他的,恐怕只有拱难了!”

影克有三个儿子,长昂,莽吉尔为嫡出。

三子拱难,是影克强行中出了姨母(母亲的妹妹)伯忽所生的子嗣,早早就带着母亲分了家。

分家也就罢了,其一直自恃亲族交媾所得的血脉纯粹,屡屡与董狐狸勾结,劝说董狐狸杀掉长昂,让其兼而并之。

此人必定会收留董狐狸,与其据险以守。

“反正逃不出这几家,拱难、长秃、叉哈来,都是此次要打灭的虏贼。”

戚继光闻言点了点头,对董狐狸要投靠谁并没有太过担心。

朵颜卫的牧区划分早就决定了,除了本部万松沟以外,并不存在能养活数千人的险要之地——否则也不会除了本部,其余尽数被蒙古左右翼吞噬一空了。

戚继光翻身上马,发号施令:“打旗语通传各部,迅速追上去!后军带上辎重,紧随其后!”

“速速追上贼军!”

草原上数万步骑听遵号令,寂静无声,但见天穹之下,熊旗鸟帜,列伍整齐,一片声画角长鸣之后,如臂而行。

……

一日之后。

戚继光总算是追上了董狐狸。

可惜的是,鞑靼纵马如风,董狐狸已经进了拱难的牧区。

二者合力坚壁清野,并且连夜在山脚下安营扎寨,以图抗拒王师。

戚继光打马停了下来,拿着望远镜眺望对岸的小山:“此山叫什么?”

立刻有熟知地理者开口:“戚帅,此山因山体显红色,故名叫红山,其南坡乃是一面峭壁,生人难尽;北面则是陡坡,乃是进寨的必经之路,易守难攻。”

蓟镇副总兵张拱连忙请命:“戚帅,此处比万松沟好打多了,虽说是陡坡,但一览无余,毫无险阻,一冲即破。”

“拱难部青壮不过九千,骑兵五百,如今董狐狸与合流,亦是眨眼可下,且分末将八千人,今日之内便为戚帅破敌!”

戚继光摇了摇头,将望远镜递给张拱。

朝左右号令:“就地扎营补给!取后军辎重,组装火器大炮!”

张拱闻言,露出惊讶之色。

他拿起望远镜,朝红山看去。

只见北面山坡之上,数千骆驼、牛、羊被缚足卧地,其背上放置箱垛、杂物,上边似乎还蒙了一层湿毡之类的防火事物,绕环形排列,将整个山坡,严严实实包裹了起来,形成了一道厚厚实实的防线。

当他放眼望去之后,还能看到贼军正在往其上加固防线。

山坡之前,是一条天然深堑,只铺有木板,供敌军随时可以撤开,同时也随时可以,居高临下,轻骑冲锋。

山坡之后,则是一座密林,作为贼军之倚靠。

所谓“觅山林深堑,倚险结营”,莫过于此。

张拱放下望远镜,暗叹一声。

如他所言,这比万松沟那种狭仅二十余丈的峪口天险好多了。

但看这布置,却也不能一冲即破了,不打一场硬仗,恐怕破不了这驼城。

想到这里,张拱也打马转身,安置起行伍来。

与此同时。

董狐狸在山坡后面,遥遥见到一片军阵乌云由远及近,心中陡然一跳。

他连忙叫住拱难:“我看汉贼阵后的尘土,好似战车,你快吩咐下去,多多准备下鹿角、拒马、铁陷阱,防他冲突。”

拱难一时慌乱。

好一会才镇定下来,朝左右将事情吩咐下去。

他目光凝重看着在山脚下安营扎寨的汉贼,紧紧抓住董狐狸的胳膊:“阿叔,你说只消守三五日的,若是三五日一到,大汗还不来援我等,又当如何?”

董狐狸挣脱他的拉拽,恳切道:“拱难信我,若是汉贼能肆无忌惮打杀我等,又怎么会等到现在?早在俺答汗投降时,便顺带将我等清扫了,不就是忌惮大汗么?”

“如今大汗要用我统合兀良哈万户,为他效力,怎么会对我坐视不管?”

拱难听了这话,终于稍稍放心。

不过余悸难消之下,他还是冷哼一声:“阿叔早信我的话,将长昂打杀了,何至于丢了老家,巴巴来投靠我。”

董狐狸眼中闪过一丝恼羞。

好歹是按了下来,勉强着笑了笑,安抚道:“等汉贼退走,俺便领你见大汗,咱们叔侄暂且一心,等重新整合兀良哈万户后,都交给拱难。”

拱难闻言,这才满意地点了点头。

董狐狸见安抚好拱难,又嘱咐了诸多要点,将周围树木清理一二以防起火,同样原因,要按时将湿毡泡水防,还有不时可以放轻骑冲营,打乱汉贼的阵脚云云。

诸多交待之后,董狐狸才终于感觉到一阵疲倦上涌。

他扯了扯嘴角,套起近乎:“姨母最近可还好?”

拱难见董狐狸头冒虚汗的样子,情知这位叔叔心神紧绷的同时,体能消耗也极大,必须要休息一二了。

他点了点头:“如今伯忽做了我的妻,阿叔就不必叫姨母了,唤名便是,我让人带阿叔去见上一见。”

说罢,便吩咐左右,带这位叔叔去寨中休整一二。

董狐狸离去后。

拱难独自留下,神情凝重看着山坡下的南人。

……

正午时分,拱难带骑二千,冲坡而下,直扑明军还未扎稳的营寨。

汉军一时不防,只能弃寨后退。

拱难大喜,捣入中军大营。

甫一深入,便有弓弩铳石好一似骤雨打来,矢石落处,人仰马翻。

那神臂弓的羽箭,八尺长短,横地射来,遇着鞑靼,五六七八个竟是平穿过。

拱难见光,当即率部仓皇而逃。

留得七十余人马尸体。

受拱难骚扰的影响,明军扎营的进度,自然也慢了去。

直到傍晚时分,戚继光才站稳脚跟,发起了第一轮的试探。

一轮火箭齐射,箭如雨发。

可惜半片树叶不着,只惊扰了三五只未栓牢固的牛羊骆驼。

见火攻不起效果,明军又尝试起列阵强攻。

可惜,易守难攻并非虚言。

这边刚一列阵上坡,坡上立有巨石滚落,连维持阵型都难,更别提稳步推进。

两次欲求速见成效的尝试都宣告失败,似乎无奈之下,只得稳扎稳打。

明军列出阵型在前,掩护后军挖掘壕沟。

壕沟所在,只为限制轻骑冲锋——明军的骑兵,要弱上鞑靼一筹,步兵却截然相反。

逐层开挖壕沟,便能废掉两方骑兵,掩护兵卒冲阵。

不过,此举稳是稳,却难免缓慢。

加之有鞑靼刀骑不时刺斜里从坡上冲将下来,捣毁工事,延缓明军步伐。

如此拉扯,一日下来,也只往上推了十之一。

双方临山对峙,一时胜负难分。

“闹了半日,虚惊一场,照这般守,别说三五日,守上一月都不成问题。”拱难松了一口气的同时,又朝巴扎黑昂首挺胸,“你看这明人好生无能,爷爷我今日好歹还亲自率骑冲杀了下去,虽然吃了些亏,好歹不坠士气。”

“你看明人那些什么将军,只会躲在人堆里干叫唤。”

虽说今日下来己方死了不少人,但总归不会伤筋动骨,一直磨下去,是他们占优。

这可是塞外,明人不可能一直在这里耀武耀威。

带了多少粮食?

留久了还能不能回去?

大汗的援兵几时会到?

久攻不下长昂还能不能压制住本部?

哪怕俺答汗跟青把都儿,也不可能一直任由这些明人肆虐牧区——要是死的人多了,天气热了,别说牧区了,难道不怕疫病进入水系吗?

巴扎黑知道拱难同时也是在讽刺自己,当时没有跟着一起冲下去。

他没想到自己奔逃一日一夜,精神疲敝之下稍事休息也会遭逢挖苦。

巴扎黑脾气上来:“拱难且在这里看着,我这便带骑冲上一冲!”

话音刚落。

山坡下,一阵鼓声响起。

两人情知这是汉贼再度攻来,立刻收敛神色。

“举旗!”隐约一道声音响在夜空中。

山坡下,一道牙旗竖起。

紧随其后,一道冲锋旗应声摇动。

拱难连忙起身,吩咐部众打起精神,小心以对。

董狐狸姗姗来迟,神色凝重,带着一丝错愕:“明人怎么敢在晚上大军压上!?”

夜晚最难保持阵列。

攻方永远比守方吃亏。

对面戚继光当面,不会不明白这个道理才对。

然后就在下一刻。

隐约一道声音传来。

“开炮!”

董狐狸后知后觉,面色狂变,猛然拉住拱难与巴扎黑趴倒在地。

声嘶力竭喊道:“是弗朗基大炮!壕沟是用来掩护装大炮的!”

和声音一同响起的。

还有一声声轰雷之声!

“轰!”

“轰!”

“轰隆!”

惊雷炸响。

光明炫耀,触之即残。

尸骸粉碎,血雨纷飞。

牛羊哀鸣,炮火连天。

一颗炮弹炸响在董狐狸不远处。

碎片四溅,泥土洒落在董狐狸肩背上。

他只觉得天旋地转,耳中再度响起一阵尖锐爆鸣。

董狐狸咬紧牙关,朝拱难嘶声喊道:“快!聚集轻骑!再冲一次!把壕沟跟弗朗机炮毁了去!”

说罢,他正欲翻身而起。

猛然间,呼啸声再度响起。

“轰!”

“轰!”

董狐狸顾不得许多,冒着炮火与尖锐耳鸣,大声高喊:“来!来!举旗随我!”

与此同时。

山脚下,戚继光面无表情,朝左右再度发号施令:“大炮再发三轮!而后全军压上!”

一声令下。

再度一阵轰鸣声响起。

火光烧透了整个山坡,硝烟缭绕,宛如火烧云一般。

火光里,是终于聚集起来,欲要冲刺而下的鞑靼。

火光外,是争锋相对,欲要一举定乾坤的戚家军。

火,越烧越烈。

随着上坡之上一声号角响起,上坡之下鼓声紧随其后。

悲鸣之声交相辉映,双方骑步倾巢而出,宛如触手阴影一般,在山坡上下蔓延,又如两道洪流,有合流之势。

终于。

两道洪流轰然相撞。

竟是戚家军,狠狠凿入了居高临下的骑兵之中!

伴随着司空见惯的激烈冲锋,左翼的朱珏奋力嘶吼:“建功立业!就在此时!”

右翼的王如龙振甲冲刺:“今日不败董狐狸,吾便自刎而亡!”

两人一声声呼喊在前,旋即便汇合身后兵卒呼喊之声,声振撼天!

朱珏乃是戚家军勇武第一,本有独杀倭寇八人而气息不乱之战绩。

此时他攘臂直冲,无人能当。

其人一手持铳,一手持矛,一击削首,再击折刃,眨眼之间,便复连刃五贼,勇猛无匹。

王如龙嘉靖四十二年先有“不败倭寇就自刎而亡”,万历二年有“不败董狐狸吾便自刎而亡”,从来都身先士卒,鼓舞士气。

他此时以营将任先锋官,拔枪在手,气势无双。

挺枪骤马,枪身上下,若舞梨花,左冲右突,如入无人之境

见此情状,董狐狸更是当机立断,却是不顾一切,奋力大呼:“汉贼,亲爹董狐狸在此!敢来会我!”

一声喊罢,左右立刻跟上。

巴扎黑当先一个身为,迎上朱珏。

拱难大声疾呼:“杀!快杀!将汉贼赶下去!”

血肉断削的劈砍声。

撕心裂肺的喊杀声。

战马的嘶鸣伴随着被捆缚在地的牛羊哀鸣。

金戈交击。

肉身倒地。

巴扎黑惊恐看着朱珏手上的长戈,牙齿荷荷打颤,从马上一头栽倒在地。

赫然是交击之下,被朱珏一击杀之!

董狐狸见嫡子殒命,不由睚眦欲裂,气血上涌。

他血脉偾张,奋力一刀,直朝王如龙劈砍而去!

王如龙见这一刀又快又狠,不敢逞凶,只好横枪格挡。

格住的一瞬间,无穷的力道传到王如龙身上,双臂不由一麻,长枪险些脱手而出。

他咬紧牙关,夹马往侧面一避,好歹将力道卸了去,重整旗鼓。

但,还未喘息的功夫,刺里杀出拱难一彪人马,驰骤冲突而来,一刀砍向王如龙!

这一刀阴狠毒辣,又在视野死角,一时间危急万分!

幸在此时。

一道长,戈宛如天外飞仙。

竟是脱手一戈!

呼啸一声,长戈直直扎入拱难胸膛,将人击飞丈远!

朱珏宛如关公附体,纵马而至,俯身探手,从拱难胸膛拔出长戈。

马匹速度丝毫不减,带着长戈血液抛洒。

朱珏直扑董狐狸:“老贼!与我较量武艺!”

董狐狸见其人神勇,转眼之间连杀子侄,竟毫无还手之力,不由骇然失色。

朱珏面如恶鬼,凶戾非常,直教董狐狸浑身不听使唤,打马便逃。

这一切,电光火石。

一个呼吸之间,两军相接,胜负立显!

周围鞑靼目瞪口呆,回过神来之后,慌忙跟在董狐狸身后,狼狈逃窜!

董狐狸见部众跟上,也来不及多想。

只好做着最后努力,大声呼喊,整理溃兵:“随我走!突围!突围!”

还未说得一句囫囵话。

董狐狸只觉浑身一麻。

整个人便失去了所有力气。

他惊愕低头,只见胸膛一个破洞,后知后觉地汩汩流着鲜血。

他记得七年前,他与兄长影克劫掠大明朝的时候,兄长的肚子上也是这样一个破洞……

这是……鸟铳?

时也?命也?

他想伸手捂住。

整个人却骤然失去平衡,一头栽倒在地。

“董狐狸已死!先降不杀!”

“董狐狸已死!先降不杀!”

董狐狸勉强撑起身子,看向那正在大声呼喊的明军将领。

不是较量武艺么……怎么不讲武德……

火光中映照出一面绣着戚字的大旗,出现在董狐狸面前。

他看着旗帜下的坐镇指挥,扫荡不断的背影,终于彻底失去意识。

戚继光见胜局已定,终于有暇回顾战场。

他用下巴朝董狐狸的尸体点了点:“将头颅割下来腌制,我要献给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693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