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两千四百章 也应升旗奏国歌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永穆公主被王皇后和亲娘等人拉着询问大海是什么样子,哪怕她们已经在大屏幕上看过。

其他大臣倒是极力稳住,坚持两天就进到大海,不急,该吃吃、该睡睡。

于是中午的时候都吃面条,实在吃不下去别的东西,总惦记大海。

他们给出的理由是天气热,河边中午的时候有孩子光屁股带着救生设备游泳。

李易觉得有道理,做面条,过水的炸酱面,在游艇的餐厅里吃,空调一直开着呢。

那么他们说热

永穆公主不热,她吃粳米的米饭,吃红烧肉炖豆角。

豆角看着像饭豆,豆粒大,跟李易时候东北的豆角黄金钩差不多。

李易重点培育,这种豆角炖菜最好吃,尤其是炖肉。

他小时候的东北地区都是百姓自己家在院子里种,吃着吃着就老了,皮不吃了,用针线把豆粒串起来。

在炖菜的时候放大锅里,菜好后拎到孩子的碗中,孩子自己撸着吃。

优点是口感和味道好,缺点是产量低,价格越来越高。

别的豆角一元多的时候,黄金钩十其他豆角的十倍。

现在李易发现差不多的东西,赶紧好好种。

“李郎,出海之前,在旁边收蔬菜,我可不想天天吃海鲜。”

永穆公主夹一大块红烧肉,撒娇般地提醒李易。

“你想得太周全了,就照着你说的做。”

李易吃臊子面,不耽误他吃红烧肉,谁规定吃臊子面必须蹲着,而且不能吃其他菜

小兰夹蒸的肉沫茄子:“琵琶虾现在最好吧”

“对,虾耙子带籽,还有梭子蟹,正常来说不应该捕捞,人家要去产卵了,咱们过去捞没事,数量少。”

李易知道渤海湾里现在有什么好吃的,皮皮虾、梭子蟹、带鱼、各种贝类,都不错。

过了渤海湾,继续北上,东西更好,冷水海域。

永穆公主大眼睛眨眨:“李郎,反正都出来了,咱们的游艇去北边呗捞虾仁和海米,有虾皮子也行。”

“行”李易依旧从善如流。

“那怎么跟他们说”永穆公主见李易答应的痛快,又犯难。

“跟谁说你以为他们不想去就游艇出发,蒸汽机船留在原地捕捞海鲜。”

李易挤挤眼睛,现在大家都想在海里呆着,尤其是没见过海的人。

像几个到过海边的,那也是广州的海。

海与海是不一样的,从渤海湾到海参崴海路距离两千公里左右。

按照游艇的速度要看谁的速度,反正很近。

那里的海鲜才好吃呢,若大家都同意,咱们去白令海峡捞海鲜更好。

再往那边绕,北极咱这艘船一样可以去。

“嗯嗯”永穆公主嘴里嚼着东西,露出娇憨的笑容,酒涡出现。

她是瓜子脸,带一些婴儿肥,下巴不是尖尖的,很李易时候的人为了迎合西方审美观,进行下颚骨磨骨处理。

然后一笑起来不是酒涡,而是酒沟。

李易不喜欢,有肉亲着捏着都好,现在的永穆公主其实属于鹅蛋脸。

小兰的脸型跟永穆公主差不多,不然她的位置之前也不会因为会算计就如此稳固。文網

“李郎吃肉。”小兰给李易夹红烧肉,李易做的毛氏红烧肉,大铁锅焖一锅。

谷tspangt“这炸酱面咋越吃越想吃吃多了会撑到。”

另一边坐着吃炸酱面的苏颋焦虑,他想吃,又害怕吃多了。

他很羡慕孩子,孩子们使劲吃,吃完出去跑一会儿,回来还能吃。

“因为炸酱面的面凉爽,口感好,酱里有葱、肉沫、鸡蛋,酱本身为酿造,含谷氨酸钠,吃吧,只要别太撑了,在甲板上溜达溜达就好。”

分配给他的小机器人负责,告诉苏颋原因。

“那我就再多吃几口”苏颋吧嗒吧嗒嘴儿。

“多放黄瓜丝,这个到时候消化速度快。

你这样,炸酱面的酱没做那么咸,你多吃酱。

吃完了之后你吃西瓜,又补水、又利尿,帮你把言排出去。

其实你就是想吃酱,而不是面,对不”

小机器人出主意,咱们换个思路。

“对对对。”苏颋认同。

等吃过饭,很多人在甲板上溜达,都吃撑了。

好在他们吃的是面条,本身含水多,消化速度快,这要是吃烫面的大饼子可就麻烦了,若吃杠头,李易得忙碌起来。

吃杠头吃撑了,不能喝水呀甚至身体会专门提供水来消化。

吐都不好吐,一个不小心就贲门撕裂。

这可不一定是饼子状的,八十年代李易去京城吃饭,要看升旗仪式。

吃饭的时候就有馒头,那个馒头不是发面的,是死面的。

他当时正是发育的时候,半大小子,正常吃馒头,大馒头五六个都能吃下去,一斤的挂面煮出来,他自己一个人能吃光。

结果吃那个馒头,他就吃了一个,还是喝着免费的汤吃下去的。

那时京城的馒头便宜,三毛钱一个,不过小菜贵,一元钱一个人随便吃,好几十种。

正常人工资一个月一百七十多元的情况下,一元钱随便吃的小菜一点不便宜。

换个地方吃小菜其实都不要钱,这不是天安门广场旁边嘛

当时也没有手机,他的队伍早到,就站在最前面,看仪仗队过金水桥,升旗的过程奏三遍国歌才升到顶。

不过他那时有人提醒,不准唱,一遍遍告诉,唱的话别出声。

“大唐也应该弄一个,每天升旗,都不用刻意培训,站队列,属于大唐常规操作,队列都站不好,怎么排军阵

而军阵的移动就是看旗语、听鼓锣号角声,谁敢出错

千牛卫上,他们适合,他们本来就是打仪仗的,可帅了。”

李易看到吃撑人的溜达,想起自己的时候,又回过魂决定在大唐应用。

他决定了,就这么干,找三哥说,这是唯一一个需要商议的人,三哥点头后,别人的意见不用考虑。

于是带带着切好的香瓜找到李隆基,不拿大棚里的西瓜,籽太多,吃着闹心。

李隆基没吃撑,他在吃干果,听易弟女婿的话不会错,吃干果和水果,养生。

“太好了,正想着吃什么水果呢,易弟你就带来。”

李隆基起身,帮着挪一张椅子。

“谢三哥,两个半小时后咱们去健身房。”

李易也不客气,放下东西后,稍微等一等,等李隆基坐下,他也落座。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533007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