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 分类:历史 | 字数:0

第三百六十一章 本是闲谈却民策

书名:带着系统来大唐 作者:农家一锅出 字数:0 更新时间:01-09 04:30

“好吃,三郎,叔叔今天用豆腐当盒子做的菜。”李易做好豆腐酿端过去时,李隆基来了。

李隆基两头跑,晚上睡一觉,明天一早天不亮就走,城门还没开呢,走后面。

他现在心思大部分放在孩子身上,不在乎朝堂上的事情。

一般的事情由宰相们决策,若宰相也拿不出好主意,正好过来问李易。

出了皇城到别的行宫,属于不务正业。

换到李易庄子,并不耽误事情。

娱乐、美食、放松,遇到重大的事情或难解的问题,还能问政。

即便是突然病了,也马上被救治。

李隆基发现,整个大唐,就没有哪一处可以比李家庄子好的。

李易换掉厨师装,端一大碗的蘑菇木耳胡萝卜汤过来,勾了芡。

主食还是小馒头,一口一个的那种。

李隆基今天没有政事问,闲聊。

“天热了,许多人会去河里游泳,易弟水性怎么样”李隆基水性不错,想要比一比。

“还行吧,救人比较费劲,自己游的话,灞水的波浪还是小了些。”李易一点不谦虚。

他游泳确实好,以前在鲅鱼圈,能游一个来回,还会海里的冲浪。

海里比较好游,浮力大,在淡水河中最怕暗流,尤其是上游放水。

上面水库一放水,可不止是水位上升,流水的速度不均匀,水面与水下有流速差。

手和脚划动一下水,明明应该浮起来,结果水流一带,把力给卸了,感觉像划在空气上一样,一点浮力没有。

李易的水性在那样的时候可以挺一挺,不然当初他也不敢跳下水徒手抓大黑鱼。

李隆基想了一下,终究是打消了和李易比游泳的想法,不现实。

他顺着游泳说:“天热,一到了晌午和午后,就有许多人跳进河里游,站在岸上看,很热闹。”

“热闹啊,对,庄子里要挖游泳池,还孩子们玩儿。”李易一听河里人多,第一个想到的是溺水。

他把心肺复苏的技术传出去了,却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庄子里的娃娃同样不少,他们若是跑进灞水里游,一个不小心,救晚了就没了。

在河里游泳,通常判断不出别人是否溺水,都在游,就露个脑袋。

岸上的人看着,一会儿游泳的人脑袋沉下去,一会儿又起来,看几眼就看别处了。

谁能记得那么多脑袋里面那个下去后再没起来

一想到危险,李易左右看看,没有大哥。

“等大哥来我要和大哥说说,制作大量的游泳辅助工具,一人戴一个,再下去游,可以租,对,租,一文钱租一天。”

李易想起了跟屁球,一个充气的球,像游泳圈似的。

绑在手腕上,或挎在胸口,游泳的时候发现情况不妙,赶紧倒腾两下绳子,然后就抱着球漂在那里。

猪吹泡、羊吹泡、猪皮、羊皮皆可。

实在连皮子都没有,就用粗的竹筒,拿个网兜装进去。

李易把这些东西说给两个人听,强调:“最好是派人在河边看着,哪个孩子不用,就不准下水,竹子的免费也行。

我庄子上有钱,我当作行善事了。一个孩子能生下来已经不容易,又躲过了一次次婴儿时候的疾病。

好不容易长成七八岁、十几岁,淹死了对大唐也是个损失,大人不听,非要作死,就没办法了。”

李易表示他可以掏钱制作,没有多少钱。

等着蓝田县的矿一采,大量钱财流进来,堆在库房中有何意义。

李隆基和王皇后互相看看,王皇后开口:“葫芦,腰舟。”

李隆基跟着说:“那些东西在平时玩的时候也要戴着对,不能因为游泳而不是运东西就疏忽。”

“三哥和嫂嫂所言不错,葫芦,如果是个头够大的葫芦,可以下面加坠子,然后葫芦口是开着的。

泅渡过河的时候,把衣服和东西放进大葫芦里,人抓着葫芦游到对岸,再把衣服拿出来穿上。

背一个大葫芦,就相当于背一个多功能背包。若有人想下河底摸河螺,绳子长一些就好。”

李易又详细解释一下想在水里找东西吃的人如何操作。

“易弟,你愿出多少钱”李隆基决定自己也出一部分,和李易一起,给百姓提供保障。

“五万缗,整个京兆府全管了,竹子制作的就放在河边,谁愿意拿回家就拿回家。”

李易比划一个巴掌,五万缗。

他刚骗来二十一万缗,合作的商人又不要钱,而是要货物,货物成本低。

二十一万缗不过两亿一千万钱,买盐的话,比他那个时候的钱值钱。

若是买米,去年开春的时候斗米三百钱,今年夏收后,斗米百钱。

太行山以东的地方把蝗灾解决掉,到秋收,斗米可以降到五六十钱。

没有办法直接确定一文钱究竟换成他那时的钱是多少,就跟他那时的猪肉一样。

去年便宜,六元多一斤的肉还不错呢,今年四十多元一斤,一元钱的购买力是多少

大唐亦如此,后期的史书,不可能记下开元元年到开元三年中每一个地方的每一种商品的价格变换。

李易以前也琢磨过古代一文钱究竟是多少。

等到了大唐才明白,该多少就是多少。

李隆基哪知道李易想着两个时代的货币比值问题。

他听到李易说出五万缗,把刚到嘴前的要跟着出同样数量钱的话给咽回去了。

他有军马要养,今年六月之前会凑足三万羽林飞骑,一人三骑,加上备用的,十万匹马。

据说从别的地方抽调,别的地方的将领都哭了。

抽调军马不花钱,喂马要钱。

“易弟,好。”李隆基夸一声,自己不拿钱,五千万钱,足够给京兆府的百姓们用了。

不,用不完,一个挂在身上的竹子品,能值几个钱

“三哥可以与陛下透露个消息,羽林飞骑要扩建,后期来的人,水性不好麻烦,夏天一起练,正耗用我给提供的东西。”

李易说起了军事上的事情。

“哎为兄定然会想办法。”李隆基叹口气答应。

他今天过来不想问政,结果随便聊一聊,又聊出了涉及到百姓安全和军事训练的事情。

易弟这般,便是能臣啊,心中时刻想着百姓、考虑着大唐的军事力量。

因此在寻常的聊天中,也会顺口说出来。

易弟从不谈论哪个女人如何,即便南曲的大家轻易能邀请过来。

亦不提服饰华美、珠宝绚丽。

姚崇和张说他们偶尔还要说一下去天上人间吃饭,顺便打包呢。

得遇易弟,得天之幸。

“沈兄”

“嗯”

沈长青走在路上,有遇到相熟的人,彼此都会打个招呼,或是点头。

但不管是谁。

每个人脸上都没有多余的表情,仿佛对什么都很是淡漠。

对此。

沈长青已是习以为常。

因为这里是镇魔司,乃是维护大秦稳定的一个机构,主要的职责就是斩杀妖魔诡怪,当然也有一些别的副业。

可以说。

镇魔司中,每一个人手上都沾染了许多的鲜血。

当一个人见惯了生死,那么对很多事情,都会变得淡漠。

刚开始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沈长青有些不适应,可久而久之也就习惯了。

镇魔司很大。

能够留在镇魔司的人,都是实力强横的高手,或者是有成为高手潜质的人。

沈长青属于后者。

其中镇魔司一共分为两个职业,一为镇守使,一为除魔使。

任何一人进入镇魔司,都是从最低层次的除魔使开始,

然后一步步晋升,最终有望成为镇守使。

沈长青的前身,就是镇魔司中的一个见习除魔使,也是除魔使中最低级的那种。

拥有前身的记忆。

他对于镇魔司的环境,也是非常的熟悉。

没有用太长时间,沈长青就在一处阁楼面前停下。

跟镇魔司其他充满肃杀的地方不同,此处阁楼好像是鹤立鸡群一般,在满是血腥的镇魔司中,呈现出不一样的宁静。

此时阁楼大门敞开,偶尔有人进出。

沈长青仅仅是迟疑了一下,就跨步走了进去。

进入阁楼。

环境便是徒然一变。

一阵墨香夹杂着微弱的血腥味道扑面而来,让他眉头本能的一皱,但又很快舒展。

镇魔司每个人身上那种血腥的味道,几乎是没有办法清洗干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785986s